感受桃花源的“美”“静”“乐”——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本篇文章通过虚构鸡犬相闻、怡然自乐的桃花源表现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故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侧重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的美景,并且在现实对比中得出作者致力于追求理想社会的高洁情趣,同时培养他们学会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共建美好社会的情怀;因此我运用讨论法、诵读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期上出一堂富有思考、饱含情感的语文课。
教材分析
本文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通过反复诵读,学会整体感知文学作品,涵泳品味,领悟作品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获得审美体验。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鉴赏文学作品,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学情分析
学生上学期学过《三峡》《与朱元思书》,对描写自然风光的文言文并不陌生,已初步学会阅读浅易文言文。另外,上学期学生还学习过陶渊明的诗歌《饮酒》,对陶渊明的性情和志趣有所了解。学生对陶渊明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都可以作为学习《桃花源记》的基础依托。但是,在语言的鉴赏和情景的感受的方面还需要加以引导。并且,学生对作者所处的年代以及他个人的生活经历了解仍然有限,因此,要感悟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和本文深刻的主题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学习“记”的文体特点,把握文章内容,背诵课文。
2.品味语言,感受桃花源山水的自然风光和桃花源生活的恬静美好,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3. 结合时代背景,深入感受桃花源的美好,理解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从而更珍惜当下生活。
教学重难点:
1.品味作品语言,感受桃花源的“美”、“静”、“乐”的特点。
2.认识作者笔下构建的理想社会,感受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现实黑暗社会的不满与批判。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1分钟)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根据老师给的信息来猜猜“他”是谁?
他携着一朵菊花从东晋乱世中走来,他是一个游荡在田园的孤独客,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隐世者,他耕种纺织,探寻自然山水的纯真,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千年已过,桃花依旧。为我们编织着一个美丽而神秘的梦。
2、学生发言,明确答案,回顾学习过的陶渊明的诗词文章,相互交流有关陶渊明的有关资料。
那么,相信大家对陶渊明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陶渊明的脚步,一起探访这穿越了千年时光仍旧吸引着万千大众的桃源秘境!
设计意图
以游戏的活动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互动猜谜的过程中,回顾学习过的陶渊明诗词和个人特征,以旧知识来带动新知识的学习,并且进一步交流了解作者,有利于开展课文的学习,也为品味作者的理想和内心世界做好铺垫。
二、介绍文体,积累知识(2分钟)
1.播放名家朗诵示范音频(提醒学生注意读音、断句和语气)
播放完教师询问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总结,并思考为什么题目的“桃花源”后面要加一个“记”?
明确:“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桃花源记》整个主体是诗,而这篇文章是诗歌前面的序,原题为《桃花源诗并记》。但是因为“序”更具故事性,语言清新,田园风光尽在文字之间。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得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
2、请学生再次浏览文章,结合注释,尝试思考和概括课文记了什么?
明确:课文记载了武陵渔人偶然误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详细描绘了那里宁静和平、与世无争的生活,然而出来之后再回去寻找却再也无人能够找到的故事。
三、追踪寻迹,探秘桃源-理想蓝图(3.5分钟)
活动1:全班自由朗读1-2段,先自己读,遇到难理解的句子,小组同学相互讨论解决,教师适时指导,疏通段落大意。
1、跟随渔人的脚步,要求思考渔人情感态度变化?
明确:悠闲—好奇—震惊
2、渔人为何而“异”?桃花源“异”在何处?(板书:渔人甚异)
明确:渔人偶然间发现了桃花源,这个桃花源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是与世隔绝的。试想一下,如果它与外面的世界相同,渔人是不会感到震惊的。相反,渔人感到“甚异之”,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外面的世界与桃花源里面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
3、为何“豁然开朗”?跟随作者的好奇心去寻找是什么让渔人“豁然”了呢?
明确:①自然风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等体现优美的自然美景和纯粹无暇的世外花源;②人文社会:“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体现出和平安定和自由平等的民风。
4、请结合上面的分析,品味语言,概括桃花源的特征。
明确:渔人进入桃花源中,先看到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等景物,充满田园气息,表现了桃花源“美”的特征;“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相”字可以发现它在突出桃花源的“静”,唯有平静安宁,才会听见鸡鸣狗吠相互叫唤的声音;接着由远及近、由景及人,描绘桃源人往来种作、衣着装饰和怡然自乐的生活,“怡然”一词更是充分表明了桃花源还有“乐”这一鲜明特征。由此我们从“美”、“静”、“乐”可以看出桃花源是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5、描绘桃花源的“美”、“静”、“乐”体现哪里作者怎样的用意?
明确:作者对这样的世界充满着喜爱和向往的深切情感,这样的社会令人充满了对它的期待,作者描绘的桃花源就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在这里生活的人民安居乐业、平静祥和、自然纯朴,令人心向往之。
设计意图
从渔人的震惊引导学生明白桃源内外是有着巨大差异的,通过对桃花源内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描绘,使学生在语言的品味过程中体会桃花源“美”、“静”、“乐”的特点,层层深入,为下面的分析桃花源外面的世界做好铺垫。
四、合作探究,内外对比—现实社会(4分钟)
1、桃花源里面具有“美”“静”“乐”的鲜明特征,那么我们根据内容来大胆猜想一下:桃花源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景象,才会让渔人对桃源之境感到如此诧异?
补充材料,展示课件。
太元,东晋孝武帝(公元376—396)期间,政治极其腐败,政治集团内部生活荒淫,赋税徭役繁重,战争频发,短短21年就爆发大小战争60场,结果是: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蒿里行》曹操
兵革既未熄,儿童尽东征。—《羌村.其三》杜甫
明确:桃花源外的世界是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因此渔人看惯了因为战争而导致荒野的白骨,惊叹桃花源“良田美池,阡陌交通”的“美”;听惯了交战的尖锐音和人们被迫充军的哭声,惊叹桃花源“鸡犬相闻”的“静”;看惯了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惊叹于桃花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乐”。桃花源内外的巨大差异引起了渔人的诧异,所以他才有如此大的情感转变。
2、桃花源与外面世界有着巨大的差异,找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它的“奇”?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山洞神秘: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林中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作者在文中多次暗示桃花源的奇特与神秘,目的是要让我们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而幻的存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3、结合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虚构桃花源?
要求:小组合作探究,两分钟后派代表发言,教师适时引导,予以补充。
明确:作者虚构的桃花源是为了与他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桃花源安居乐业,自然纯朴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是当时的情况下,作者没办法改变现实,只能虚构桃花源来安慰自己,表达对现实黑暗社会的不满,展现自己的理想追求。
设计意图
以渔人的情感变化反观桃花源,将桃花源的“美”“静”“乐”与桃花源外的世界对比,由此引出东晋太元年间的时代背景,对比桃花源内外的巨大差异,思考作者虚构桃花源的意义,加深学生对“桃花源理想”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联系实际
1、联系现实生活,说说桃花源与我们现在的和谐社会有什么相似或不同的地方?这些发现给你带来哪些感想?
明确:平静安宁、安居乐业的生活早已在新时代的中国得以实现,没有战火、没有徭役的生活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已经不是什么奢望,但是在陶渊明所处的年代却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梦。即使是这样,陶渊明仍然描绘出了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给予自己和广大群众一种心灵上的慰藉与希望。
今天的你,如果撞见桃花源,会不会吃惊?想来也会的,陶渊明所描述的社会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以后的共产主义社会下才能实现,即大同社会,现代社会仍有很多地方不能与桃花源相提并论,比如现代社会仍然存在的阶级剥削、公平问题等等,因此我们仍然需要继续努力共建理想和谐社会。
2、播放《世外桃源》 古琴曲,全班齐读描写桃花源景象的一二自然段,再次体会桃源美景,感受作者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六、总结(1分钟)
桃花源是乌托邦式生活的代码,更是中国古代人民对和平安宁生活充满向往的符号。就如尧时的《击壤歌》中传唱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何力于我哉?”桃花源是理想的世界,精神的家园,根治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无论在哪个年代,青山绿水、和平安宁、简单朴实的生活都是我们心之所向,我们要学会更加珍惜当下和平的生活,心存美好,微笑向前,追求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七、作业布置
1.以《我心中的桃花源》为题,描绘你心中的理想生活,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