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老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一地理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老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一地理试题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02 19:59:20

文档简介

新泰中学2021级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B 2.C 3.A 4.D 5.B 6. B 7.D 8.D 9.B 10.B
11.C 12. A 13.A 14.C 15.D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5分
16.(14 分)
(1)冬季: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距冬季风源地较远,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
夏季: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水汽受地形抬升)阴雨天气多,削弱了太阳辐射。
(4分)
(2)我国西南宜居带主要考虑的是气候因素,但由于其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且破碎,土地承载力低;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质灾害多发,生态环境脆弱;交通、通信不便,经济欠发达等因素,人口相对稀疏;反之,某些地区虽从气候角度而言并不宜居,但由于其他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等因素,使得该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人口相对密集。(4分)
(3)带动乡村民宿、农产品等相关产业发展,为乡村带来更多就业岗位;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乡村农产品外销;推动乡村生态环境改善;有利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乡村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6分)
17.(12分)
(1)物质基础:河流下切冲刷河床,提供大量松散物质(松散物质丰富);河流下切,河谷两岸变陡,松散物质易坍塌。
动力条件:河流下切,落差加大,流速变快,搬运能力变强(挟沙能力强)。(6分)
(2)流域内沉积物分选性强,卵石集中在“龙头”,砂集中在“龙身”,“龙头”卵石增加,运动受阻,速度下降;泥石流运动过程中产生侧蚀,“龙身”处形成滑坡、堵塞现象,“龙身”汇水量增加,溃决后导致“龙头”运动速度加快;循环往复,使得“龙头”的运动速度呈波状特征。(6分)
18.(15分)
(1)第四阶段湖面降水增加而湖泊面积减少,第五阶段湖面降水减少但湖泊面积增加。
原因:由于湖面降水量占湖水补给的比重小;第四阶段湖面降水增加,但人类活动消耗的水量大,导致入湖径流少;第五阶段降水量虽少,但由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导致灌溉用水量减少,实际入湖水量增加,湖泊面积扩大。(8分)
(2)流域面积大;支流较多;流经荒漠地区的流程短,蒸发少,下渗少;地处天山西段降水较多,水源补给多。(4分)
(3)地下水位下降,湿地面积减少;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干;土壤沙化严重,盐碱化加剧等。(3分,任答3点即可)
19. (14分)
(1) 接纳农田排水,控制灌区的土壤盐碱化;净化水质,避免污水直接排入黄河;调
蓄水量,减轻灌区洪涝灾害的威胁,补充黄河水量。(6分)
(2)特征差异:
总量:盐荒地全盐量较高,农用地较低。(2分)
变化趋势:盐荒地:随士层深度的加深,土壤中的全盐量减少;
农用地:随士层深度的增加,土壤中的全盐量增加。
极值:盐荒地:在0-10cm全盐量最高;农用地:在40cm以下全盐量基本稳定。
成因:盐荒地:地势较低处地下水位高,盐类物质向上运动;地表植被稀少,热发强烈,盐分向上运动
农用地:农业灌溉淋盐作用显著,盐类物质向下运动,表层土壤全盐量低;
农作物覆盖,减少上壤水分蒸发,盐分向上运动少。(6分,每要点1分)新泰中学2021级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非选择题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题卷上答案无效。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中,我国企业市场份额已达64.5%,而2015年其市场份额仅为16%。不到10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完成了从弱到强的发展。2022年12月,我国某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首个海外工厂如期实现量产。下图示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据此完成1-2题。
1.在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初期,吸引企业进入动力电池领域的主导因素最可能是
A.政策 B.原料 C.劳动力 D.技术
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是
A.下游整车制造 B.中游制造 C.材料 D.矿产资源
每年7~8月,在气象条件、海水运动和海底地形等因素影响下,鄂霍次克海及千岛群岛附近海域大范围海雾盛行,其中部分区域发生海雾概率高达60%以上。下图示意相关海域7~8月表层海水平均温度与发生海雾概率的分布。据此完成3-5题。
3.鄂霍次克海及千岛群岛附近海域发生大范围海雾的有利气象条件为
A.偏南风,风速较低 B.偏北风,风速较低
C.偏南风,风速较高 D.偏北风,风速较高
4.图中甲处表层海水温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A.寒流流经该海区 B.夏季大气降水偏多
C.夜间海面辐射强 D.下层海水上升混合
5.与图中鄂霍次克海中部相比,在发生海雾概率超过60%的海域通常还会观测到
A.表层盐度较低 B.浮游生物较多
C.表层密度较低 D.海平面气压较低
生态绿楔指从城市外围由宽变窄像楔子一样楔入城市的大型生态用地。图1示意长江沿岸某城市生态绿楔分布,图2为该城市2013~2020年生态绿楔内部土地利用比重的变化。据此完成6-7题。
6.该城市生态绿楔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A.提升耕地质量 B.改善城区空气质量
C.抑制洪涝侵袭 D.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7.为维护生态绿楔的生态功能,该城市应
①推进农田标准化建设 ② 推广城区屋顶绿化
③ 加强水域岸线的监测 ④ 引导城市扩展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 ④
天山北坡从海拔5000多米的山地延伸到不足200米的准噶尔盆地腹地,主要土地覆盖类型为草地、裸地和耕地。下图示意2011~2018年该区域降水量、融雪量和灌溉量(均用平铺到整个区域上的水层厚度表示)的逐月变化。据此完成8-9题。
8.图中折线①②③依次代表的是
A.降水量、融雪量、灌溉量 B.灌溉量、降水量、融雪量
C.融雪量、灌溉量、降水量 D.降水量、灌溉量、融雪量
9.若地下水的补给仅考虑降水和融雪的影响,该区域年内地下水位存在一个峰值,则该峰值大致出现在每年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地理研究小组前往东北平原某地开展黑土调查,发现:在典型沉积剖面中,底部是风成黄土(形成于距今约2.50~1.20万年),中上部为黑土。下图示意该地地形及一处沉积剖面。据此完成10-11题。
10.与距今约1.18~0.56万年相比,距今约2.50~1.20万年该地
A.气候湿润,植被繁茂 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C.气候湿润,岩石风化强烈 D.气候干旱,岩石风化缓慢
11.根据剖面结构和黑土形成年代,推知该剖面的位置最可能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冰川前进时会导致行进路径.上的树木受伤甚至死亡,退缩后在其遗留的堆积
体上,树木会重新生长。科研人员在某地由南向北倾斜的冰川末端槽谷中,沿某一剖
面依次调查各垄状堆积体上的树木分布特征,调查中未发现受伤和死亡树木。下图为该剖面上各采样点最老云杉、杨树的树龄分布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图中反映该区域发生过完整的冰川进退事件的次数为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3.同-堆积体上,杨树与云杉年龄存在差异,说明杨树
A.生长早、更耐贫瘠 B.生长早、更耐严寒
C.生长晚、更耐干旱 D.生长晚、更耐渍水
九九消寒图是中国北方的一项传统民俗,与数九的民俗密切相关。“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每字9画共81画,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顺序填充一笔。下图分别为“冬至后某日昆仑站(80°S,77°E)全天顺时针太阳运动轨迹图(最低点太阳高度为5°)”和“九九消寒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当日按中国传统民俗,应填充
A.亭 B.垂 C.柳 D.待
15.20天后,昆仑站的昼长为
A.8小时 B.12小时 C.18小时 D.24小时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要求。(14分)
材料在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交会处,海拔1200~2300米的地区,隐藏着一个被人们忽视的宜居地带(下图)。随着康养旅游业的兴起,该宜居地带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1)分析该区域兼具避寒与避暑功能的地理原因。(4分)
(2)我国西南宜居地带人口相对稀疏,而我国有些人口密集地区也并不意味着一定宜居,请从地理视角说明其合理性。(4分)
(3)分析康养旅游业助力我国西南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6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河流下切指河床物质受流水冲刷,河床高程降低的现象。研究表明,群发性泥石流多集中在下切河谷两岸。同德盆地位于黄河源头地区,沉积物以卵石夹砂为主,磨圆度高、无胶结。黄河干流下切带动流经同德盆地的支流大河坝河溯源下切,同德盆地由沉积区变为侵蚀区,泥石流开始群发。同德盆地泥石流“龙头-龙身”结构明显,泥石流发生时,“龙头”的运动速度呈波状特征,而“龙身”则常因侧蚀形成崩-滑-堵-溃现象。图1示意大河坝河不同河段泥石流分布密度、沉积厚度与河流下切深度,图2示意下切河谷群发性泥石流,图3示意同德盆地泥石流结构。
(1)从物质基础和动力条件角度,分析群发性泥石流多集中在下切河谷两岸的原因。(6分)
(2)分析泥石流发生过程中,“龙头”的运动速度呈波状特征的动力机制。(6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艾比湖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缘的最低汇水中心,博尔塔拉河入湖水量占总入湖水量的88%。该地区表现为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常年多风。艾比湖水域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为入湖水量,而决定入湖水量大小的主导因素则为降水量和经济社会用水量。艾比湖湖面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艾比湖流域乃至整个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社会经济发展。
(1)说出第四阶段与第五阶段湖泊面积、湖面降水量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8分)
(2)简析博尔塔拉河占艾比湖入湖水量高的主要原因。(4分

(3)简述艾比湖面积变小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3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河套灌区年引黄河水量占黄河过境水量的七分之一。下图为河套灌区围。乌采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河套灌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纳了河套地区90%以上的农田排水。在河套灌区,引黄河水灌溉一农田排水一乌梁素海调蓄净化-退水进入黄河,形成完整的排灌系统。
下图为河套灌区盐荒地和农用地土壤剖面中全盐量(单位质量水中所含各种溶解盐类的总和)的分布特征。
(1)说明鸟梁素海在排灌系统中发挥的生态作用。(6分)
(2)比较盐荒地和农用地土壤剖面中全盐量的分布差异。任选其- 一,分析其全盐量分布特征的形成原因。(8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