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东南亚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中国的方便面,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果,新加坡的民用电,三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如何联系起来的呢?下图为探究小组的手绘地图报告与探究小组调查的世界棕榈油生产国产量占比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棕榈油生产国产量占比最大的国家( )
A.完全位于北半球 B.地处北温带 C.地处热带,有赤道穿过 D.是一个内陆国
2.新加坡进口棕榈壳用来发电,这样做的好处是( )
①减轻石油的进口压力 ②增加可再生资源利用
③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完全没有环境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图是中南半岛部分地区水稻分布图。据图回答下题。
3.据图归纳水稻的分布特点,最合理的是( )
A.分布在沿海地区 B.分布在内陆地区
C.分布在河流沿岸 D.分布在盆地地形
4.水稻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环境。图中能支撑水稻在该地大面积种植的信息是( )
①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②地处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
③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区④北高南低的地势特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在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合作展上,看到湄公河国家领导人对中国水稻品种表现出浓厚兴趣,李克强总理高兴地说,要让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助力澜—湄国家成为“世界粮仓”。读中南半岛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图中海峡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海峡为霍尔木兹海峡 B.是沟通大西洋往西欧、美国的必经之地
C.是中东石油运往西欧、美国的必经之地 D.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6.对澜—湄国家成为“世界粮仓”的自然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
A.年温差大,生长期长 B.地形崎岖,以山地为主
C.水热充沛,雨热同期 D.地广人稀,机械化生产
读“南亚、东南亚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对东南亚和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湄公河在泰国境内入海
B.泰国所在的半岛是中南半岛,该半岛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横分布
C.南亚的地势特征是南高北低
D.南亚的降水主要受②所示季风的影响,该季风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8.如果东南亚地区的某商户想从南亚进口一批货物,下列最不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 )
A.电子材料 B.棉花 C.稻米 D.黄麻
2023年4月13日由我国设计、建设的中老铁路从中国昆明南站、老挝万象站双向对开国际旅客列车,实现了中国和老挝间的“双向奔赴”。图为中老铁路磨憨—万象段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地形剖面示意图中能够反映磨憨—万象段铁路沿线地势特征的是( )
A. B. C. D.
10.老挝( )
A.首都万象沿河分布 B.气候夏季凉爽、旱雨季分明
C.矿产丰富、煤炭储量大 D.经济较发达,拆迁代价高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读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热带经济作物中,印度尼西亚的产量占世界首位的是( )
A.椰子 B.蕉麻 C.油棕 D.橡胶
12.印度尼西亚人口众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火山喷发可能会引发巨大灾害,但印度尼西亚有一个怪现象,有人宁愿搬到火山口附近去居住,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适宜,适合居住 B.耕地缺乏,火山灰土壤肥沃
C.火山壮观,利于冒险 D.风景优美,便于观看
读亚洲地图和东南亚中南半岛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地理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东南亚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亚洲受地势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C.甲乙两处气候差异大是因为地形因素的影响 D.亚洲地势起伏大,多高原山地
14.城市沿河分布有许多优势,小明对东南亚城市沿河分布的原因进行探索后,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B.河流沿岸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
C.河流是水运通道,为城市对外交通提供方便 D.利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古老、神秘的东南亚有着独特的魅力。下图为东南亚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5.东南亚的范围包括( )
A.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B.中南半岛和阿拉伯半岛
C.菲律宾群岛和马来群岛 D.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
16.甲半岛城市分布的主要特征是( )
A.沿湖泊分布 B.沿铁路分布 C.沿河流分布 D.沿国界线分布
17.连接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A是( )
A.苏伊士运河 B.马六甲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土耳其海峡
二、解答题
18.读中南半岛山脉和河流分布图(左图)、曼谷气候统计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南半岛的山脉和河流分布特点是 。
(2)中南半岛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原因是 。
(3)读图,中南半岛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优势是 。
(4)关于东南亚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B.大量进口天然橡胶、棕榈油等
C.耕地多,人口稀少 D.温带风光迷人,旅游业发达
19.印度尼西亚的雅万(雅加达一万隆)高铁,作为首个由中国承建的东南高铁项目,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装备,是我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落地海外的典范工程。在2023年3月31日,迎来全线轨道铺通。读雅万高铁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主要山脉大致为 走向,列举一例该地的旅游景点 。
(2)中国对于印度尼西亚的合作援助属于 (南南合作/南北对话)。
(3)从气候角度分析我国与印度尼西亚在农林产品方面经济合作的可行性。
(4)分析以中国全产业链形式修建雅万高铁的有利影响。
20.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落实,沿线众多国家更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每天有大量人员和物资往返于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其中往来最频繁的区域,就是东南亚地区。读东南亚简图、曼谷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南亚地处亚洲和 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图中① 海峡是其“咽喉要道”。图中河流②是 河,依据该河的流向判断,中南半岛的 部地势较高。
(2)据曼谷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可知,曼谷属于 气候,同学们考试期间(6月下旬),该地处于 季。(选择:凉季或热季或雨季)
(3)一位合肥游客春节期间去泰国曼谷旅游。下表列出了他旅游过程中的一些做法,请在合理选项处填正确,不合理选项处填错误
①携带太阳镜、防晒霜( )
②到曼谷后手表拨快1小时( )
③携带雨伞( )
④在曼谷,午饭的主食多是大米( )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发展。如中国游客数量骤减,严重影响了以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旅游业,与旅游业相关的餐饮服务业也都业绩下滑。此外,东南亚国家外贸表现普遍疲软,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农业、水产、畜牧等初级产品出口受物流运输等因素影响,外贸活动陷入停滞,也直接影响到经销商、农民、工人等基层民众的就业和生计。
材料二:“东南亚地区略图”。
(1)东南亚地处亚洲和 ,太平洋和 的“十字路口”,包括A中南半岛和B 群岛两部分。
(2)图中a是 海峡,日本人称其为“海上生命线”。能直接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进行陆上贸易的国家是 (填序号)。
(3)试分析东南亚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4)到东南亚旅游的游客大多来自中国,试分析东南亚吸引中国游客的原因。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A
【解析】1.由图可得,世界棕榈油生产国产量占比最大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印度印西亚被赤道穿过,跨南北半球,所以A错误。地处热带,所以B错误。地处热带,有赤道穿过,所以C正确。是一个群岛国家,所以D错误。故选C。
2.棕榈壳是棕榈油提炼过程中会先从果肉中抽取果核,然后将果核的外壳削去,些削去的部分便是棕榈壳。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比一般的生物燃料较高,而其独有的化学特性可减低温室气体排放,减轻石油的进口压力,增加可再生资源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燃烧后的烟雾也存在一些环境污染,所以①②③正确,故选A。
【点睛】印度尼西亚是全球第一大棕榈油生产国,2018年其棕榈油产量达到395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5.9%。印尼棕榈油主要产区在苏门答腊岛,苏门答腊岛的棕榈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印尼总面积产量的80%。马来西亚是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产国。
3.C 4.C
【解析】3.读图可知,在中南半岛南部地区地势低平,水源充足,分布着一系列的沿河平原和河口三角洲,这些地区是中南半岛水稻种植业发达的地区,C正确,A错误。内陆和盆地处分布较少,BD错误。故选C。
4.中南半岛大部地处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说明此地大部分位于热带,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说明此地气候高温湿热,②③正确;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 、北高南低的地势特点不能作为支撑,①④错误。故选C。
【点睛】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适合水稻的生长。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其中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5.D 6.C
【解析】5.由图可知,图中海峡位于东南亚地区,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由此判断甲为马六甲海峡,它是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天然通道,D正确,AB错误;马六甲海峡是中东石油运往东亚的必经之地,C错误。故选D。
6.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地处热带,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充沛,作物一年三熟,利于水稻种植,C正确;该地年温差较小,生长期较长,A错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B错误;人口稠密,机械化程度低,D错误。故选C。
【点睛】东南亚联系亚洲和大洋洲、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则是这里路口的咽喉,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7.D 8.C
【解析】7.湄公河从越南注入南海,A说法错误;中南半岛,该半岛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说法错误;南亚的地势特征是南北高,中部低,C说法错误;南亚的降水主要受②所示季风—西南季风的影响,西南季风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D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
8.南亚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均是水稻主产区,东南亚是主要稻米出口地区,南亚是主要稻米进口地区,因此稻米最不可能是东南亚地区的某商户想从南亚进口的货物之一,C符合题意;在恒河下游地区盛产黄麻,德干高原西北部盛产棉花,而东南亚这两种产品的产量不大,有可能成为东南亚地区的某商户想从南亚进口的货物,排除BD;相对于东南亚地区,南亚地区的印度电子工业发展相对较好,电子材料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排除A。故选C。
【点睛】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分为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
9.B 10.A
【解析】9.读图可得,磨憨海拔大约是1000米,地势较高;中段湄公河附近、万象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低。综上所述,B所示剖面图符合题意。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0.由图可知,老挝首都万象沿湄公河分布,A正确;属于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图中信息不能看出老挝的煤炭资源丰富,C错误;老挝经济发展水平较低,D错误。故选A。
【点睛】中老铁路是中国与老挝之间通行的一条铁路,是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老铁路北起中国云南省玉溪市,经普洱市、西双版纳、中老边境口岸磨憨,经老挝著名旅游胜地琅勃拉邦至老挝首都万象。中老铁路分为中国段和老挝段,其中中国段为玉磨铁路。
11.A 12.B
【解析】11.世界上生产椰子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A正确;世界上产蕉麻最多的国家是菲律宾,B错误;世界上产油棕最多的国家是马来西亚,C错误;世界上产天然橡胶最多的国家是泰国,D错误。故选A。
12.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之国,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含有多种养分,土壤肥沃而深厚,是农作物生长的理想土壤,农作物产量高,所以农民冒着生命危险到火山口附近去居住,B正确;“气候适宜,适合居住”、“火山壮观,利于冒险”、“风景优美,便于观看”均不是人们搬到火山口附近去居住的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
【点睛】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这两种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降水丰沛的特征,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纤维的最大产地。
13.C 14.D
【解析】13.东南亚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A正确;亚洲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B正确;甲乙两处气候差异是由于海陆位置不同导致,与地形关系小,C错误;亚洲地势起伏大,多高原山地,D正确。故选C。
14.东南亚城市沿河分布,原因有很多,比如: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沿岸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是重要的水源地,为城市提供用水,河流是水运通道,为城市对外交通提供方便等。并不是利于污水的排放,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众多河流的下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是农业、人口、城市比较集中的地区。
15.A 16.C 17.B
【解析】15.结合所学知识,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由图可知,图中甲半岛是中南半岛,该半岛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发达。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7.由图可知,A地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是连接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所以为马六甲海峡,B正确;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霍尔木兹海峡沟通了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A、C、D错误。故选B。
【点睛】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马来半岛。马来群岛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广阔海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共有两万多个岛屿,分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东帝汶、文莱和菲律宾等国。
18.(1)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 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临近河流,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3)水热条件充足
(4)A
【分析】本题以“东南亚”简图为载体,设置4道小题,涉及东南亚的地形和河流、人口分布特点、气候与农业、东南亚的旅游业等内容,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2)中南半岛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因为这里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临近河流,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3)由图2信息可知,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优势是水热条件充足。
(4)东南亚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大量出口天然橡胶、棕榈油等;东南亚耕地少,人口稠密;东南亚热带风光迷人,旅游业发达。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9.(1) 东西 巴厘岛
(2)南南合作
(3)中国主要位于北温带,热带范围小,温带、亚热带农林产品丰富,但热带农林产品不足。印度尼西亚为高温多雨的气候,热带农林产品丰富,温带农林产品不足。我国与印度尼西亚在农林产品方面经济合作,有了很好的互补性。
(4)可以运用中国先进的高铁运营管理经验, 保证运行安全;雅万高铁的开通有利于方便人们出行,缩短出行时间;能够改善交通条件,完善交通运输网,促进旅游业等发展。
【分析】本大题以雅万高铁位置示意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印度尼西亚的地形、气候和南北关系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山脉为分水岭,因此图中河流之间为山脉。结合图中河流与经纬线可知,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东西走向。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印度尼西亚的大多数印度教少数民族都住在这里。
(2)因从空间分布上看,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用“南”代指发展中国家,“北”代指发达国家。中国和印度尼西亚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对于印度尼西亚的合作援助属于南南合作。
(3)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温带和亚热带农林产品丰富,但热带农林产品不足。印度尼西亚高温多雨的气候,这也造成了种植周期的变化、种植农作物品种的选择等方面的不同,热带农林产品丰富,温带、亚热带农林产品不足。我国与印度尼西亚在农林产品方面经济合作,有了很好的互补性。
(4)中国全产业链形式修建雅万高铁,充分利用中企强大的工程建造能力与先进成熟的高铁技术,保证工程质量;可以大大缩短工期,及时投入运营,获取经济效益;中国建材、设备价格较低,可以控制建设成本,减少总投资,降低投资风险;可以运用中国先进的高铁运营管理经验,保证运行安全。雅万高铁的开通有利于方便人们出行,缩短出行时间;能够改善交通条件,完善交通运输网,促进旅游业等发展。
20.(1) 大洋 马六甲 湄公 北
(2) 热带季风 雨
(3) 正确 错误 错误
正确
【分析】本题以东南亚简图、曼谷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为材料,涉及东南亚的位置、河流、气候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核心素养。
【详解】(1)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图中①马六甲海峡是其“咽喉要道”,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地理位置重要;图中河流②是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依据该河自北向南流判断,中南半岛的北部地势较高。
(2)曼谷是泰国的首都,据“曼谷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曼谷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雨旱两季,同学们考试期间(6月下旬)降水丰富,该地处于雨季。
(3)春节期间去曼谷旅游,因为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因此需要携带太阳镜、防晒霜,①正确;曼谷位于东七区,到曼谷后手表拨慢1小时,②错误;春节期间泰国曼谷正值旱季,降水少,多晴天,不需要携带雨伞,②错误;东南亚盛产水稻,因此在曼谷,午饭的主食多是大米,④正确。
21.(1) 大洋洲 印度洋 马来
(2) 马六甲 ④
(3)东南亚地区大部分地处热带,气候湿热,水热充足,有利于水稻和热带作物生长。
(4)①东南亚距离中国近;②东南亚与我国语言文化障碍小;③东南亚与我国的景观差异大,我国主要是温带自然景观,东南亚主要是热带自然风光。
【分析】本大题以东南亚地区略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马六甲海峡的位置、我国的陆上邻国、东南亚有利于水稻和热带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东南亚吸引中国游客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运用的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之间,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有着世界东方的“十字路口”之称;包括A中南半岛和B马来群岛两部分,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2)图中a海峡是东接太平洋西连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日本人称其为“海上生命线”;图中国家④越南与广西陆上接壤,可直接进行陆上贸易。
(3)东南亚地区大部分地处热带,气候湿热,水热充足,有利于水稻和热带作物生长。
(4)东南亚距离中国近;东南亚与我国语言文化障碍小;东南亚与我国的景观差异大,我国主要是温带自然景观,东南亚主要是热带自然风光等,这些都是东南亚吸引中国游客的原因。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