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3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课程导入】风吹草低的内蒙古似乎已经成为过去的景象,昔日蓝天白云的草原成了沙尘暴的温床,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将会了解下面的知识:
【聚焦课标】
1、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干湿计,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多种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对环境具有不同的影响,意识到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
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________、相互________的。
2、“空气湿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时,都_____于一些细菌和病毒的繁殖与传播。经科学测定,空气的相对湿度在___________时病菌死亡较快。
3、测量空气湿度的常用仪器是___________。
4、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合作学习】
一、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阅读课本资料“澳大利亚与蜣螂”,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⑴ 牛、蜣螂各自对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
⑵ 澳大利亚政府为什么要引进蜣螂,而不用人工的方法清除牛粪和喷洒灭蝇的杀虫剂?
⑶ 根据该事例,你认为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吗?说说你的理由。
二、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1、学会使用干湿表:
①干湿表由一个____球温度计、一个____球温度计和下面的_________组成。
②干湿表的使用方法:
在干湿表后面的水盒中注入_________,将纱布浸入水盒。将干湿表悬放在所要测定地点的上方,静置一会。读出_________温度和_________温度。转动_________,使干球温度刻线对准湿球温度刻线,下面_________方向所指的读数即为相对湿度。
2、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分小组选择3种不同的环境(灌木丛、草坪、裸地)。在一天内,选择早、中、晚3个时间段分别测试3种环境的湿度。每次测试时,要测量3个数据,每个数据的测量时间相隔8-10分钟。把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来,取平均值。
地点
编号 测试时间
植 被 状 况
裸 地
草 坪
灌 木 丛
早
中
晚
早
中
晚
早
中
晚
第一次测试
第二次测试
第三次测试
平均值
3、分析数据,小组讨论
分析测量所得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为什么要选择3种不同的植被环境进行测试?为什么不能在有水源的地方进行测试?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哪组数据起对照作用?
植物对环境还能产生什么影响?
【巩固练习】
1、某小组在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活动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中数据明显有误的是( )
裸 地
草 坪
灌 木 丛
早
中
晚
早
中
晚
早
中
晚
A
60
50
58
78
70
75
80
71
80
B
74
64
73
80
70
81
83
77
83
C
70
58
72
75
64
78
82
73
83
D
72
57
75
90
90
90
86
70
81
2、在上一题中,有一组数据出现了明显的误差。请你帮忙分析,实验中出现这样的数据偏差,是在什么状况下容易发生?
【学习评价】
自主学习情况
合作学习情况
小组活动情况
合计得分
评价人签名
综合评价
自己的评价
组长的评价
老师的评价
打分说明:1、本表由本人、小组长和老师分别打分;2、每一栏满分为5分;3、评价要客观公证;4、在最后评价人签上自己的名字。
【老师的话】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