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三高 2023-2024 学年度下期第一次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Ⅱ卷的答
案都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本卷共 30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
1.下图为某城市 2018年资源环境承载力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该城市 2018年的资源
环境承载力为( )。
A.351万 B.105.6万 C.97.3万 D.85.4万
2.影响春运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社会文化因素 C.气候因素 D.政策因素
3.下图是表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下列表示推力因素的是( )
高一地理试题 第 1 页 (共 10 页)
{#{QQABJQQUogAAAIAAABgCAQHyCkOQkACACIoGBEAAIAAAyBNABAA=}#}
A.环境污染严重 B.老龄化严重 C.矿产资源丰富 D.文化教育发达
4.“候鸟老人”是随季节变化而迁徙的老人。每年 110万“候鸟老人”涌向海南,他们主要来
自东北三省、北京市和长三角地区。吸引“候鸟老人”冬季迁入海南省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条件 B.养老设施 C.气候条件 D.婚姻家庭
5.相同的资源环境条件下,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科学技术. B.开放程度 C.自然资源 D.消费水平
6.下图为某地区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关系图,图中人口数量与资源环
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说明( )
A.资源环境承载力只受自然资源因素影响
B.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C.人口数量必须低于资源环境承载力
D.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7.“长寿村”是指人口预期寿命较长或百岁以上老人比例较高的村庄。在下列影响“长
寿村”形成的因素中,最不可能的是( )
A.饮用水质量好 B.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
C.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 D.海拔高度适中,气候凉爽宜人
8.下列人口迁移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
A.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 B.三峡工程库区居民外迁
C.农村人口进城务工 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高一地理试题 第 2 页 (共 10 页)
{#{QQABJQQUogAAAIAAABgCAQHyCkOQkACACIoGBEAAIAAAyBNABAA=}#}
9.下图为“2005~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
A.海南 B.四川 C.广东 D.浙江
下图示意“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型高收入经济体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注:老少比是指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老
少比=(≥65 周岁人口数个÷0—14 周岁人口数)X100%。
10.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是( )
A.科威特 B.文莱 C.卡塔尔 D.沙特阿拉伯
11.除文莱外,其他国家外籍人口占比较高,大量的外籍人口会使所在国( )
A.文化多元化 B.就业困难 C.城市化受阻 D.人口容量变大
下图为俄罗斯近半个世纪的人口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一地理试题 第 3 页 (共 10 页)
{#{QQABJQQUogAAAIAAABgCAQHyCkOQkACACIoGBEAAIAAAyBNABAA=}#}
12.图中所示时间,该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
A.1955年 B.1989年 C.1994年 D.2015年
13.该国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为( )
A.持续减少 B.先增后减 C.持续增加 D.先增后减再增
14.2021年 7月我国出台了新的人口政策,发布了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等相关文件,本次
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①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 ②大幅提高人口出生率
③保持适度劳动力规模 ④平缓生育率下降趋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当前我国人口国内迁移的主要趋势是( )
A.从乡村到乡村 B.从城镇到城镇 C.从城镇到乡村 D.从乡村到城镇
反向春运,是和以往年轻人回父母家过年相反,由老人提前到子女工作地过年。近
几年,我国反向春运客流不断增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反向春运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交通方式改善 B.家庭结构剧变 C.返乡成本增加 D.家庭收入提高
17.反向春运能够( )
A.增加人口流动数量 B.缓解春节用工难
C.优化农村人口结构 D.缓解农村老龄化
18.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之间出现反向春运人数最多的是( )
A.西藏自治区-北京市 B.云南省一黑龙江省
C.湖南省-广东省 D.北京市一天津市
19.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回答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
出的主要因素是( )
高一地理试题 第 4 页 (共 10 页)
{#{QQABJQQUogAAAIAAABgCAQHyCkOQkACACIoGBEAAIAAAyBNABAA=}#}
A.地形条件 B.人口分布状况 C.交通条件 D.早期商业活动
20.下图示意某城市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读图,图中丁处距市中心较远,
而地租水平却较高,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地表崎岖,有一定坡度 B.气候条件好,降水丰富
C.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 D.大量重工业集聚
21.我国古代南方城市大多建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多建在大道会合处,说明下列哪
种因素对城市的形成影响显著( )
A.水源 B.气候 C.地形 D.交通
22.近十年来,贵州省城镇化率的增长速度位居全国前列,其根本原因是( )
A.生态环境良好 B.经济较快发展 C.外来人口迁入 D.农业产值增长
23.“智慧城市”以运用数字城市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和运行为理念,包括了“智慧
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医疗”等应用,帮助人们克服交通拥堵,保障日常出行,远程
求医问药等。“智慧城市”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A.降低资源消耗 B.促进城市郊区化
C.避免“城市病” D.放缓城市化进程
高一地理试题 第 5 页 (共 10 页)
{#{QQABJQQUogAAAIAAABgCAQHyCkOQkACACIoGBEAAIAAAyBNABAA=}#}
24.下列不属于城乡景观的是( )
A.西双版纳竹楼 B.黄山云海 C.《拓荒牛》雕塑 D.山西的乔家大院
25.内涝过后,北京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增加市区绿地面积,发挥绿地渗水功能②加强暴雨天气的预警和预报
③加强地下排水管网建设,增强排水能力④做好低洼地区居民整体搬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下图是某城市某区域日均公交客运量统计图,该区域最可能是( )
A.住宅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27.下图示意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
图中 a、b、c、d四处村落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 )
A.a B.b C.c D.d
下图示意英国、美国、印度、巴西的城镇化进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一地理试题 第 6 页 (共 10 页)
{#{QQABJQQUogAAAIAAABgCAQHyCkOQkACACIoGBEAAIAAAyBNABAA=}#}
28.与印度相比,英国城镇化进程的突出特点是( )
A.城镇化起步早,水平低 B.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
C.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 D.城镇化起步晚,水平高
29.在 1950~2000年期间,巴西城镇化对自然环境的突出影响有( )
①减少植被覆盖率②增加地下径流量
③改善河流的水质④出现城市“热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0.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过快,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主要有( )
①失业率高②资源枯竭③犯罪率上升④环境污染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高一地理试题 第 7 页 (共 10 页)
{#{QQABJQQUogAAAIAAABgCAQHyCkOQkACACIoGBEAAIAAAyBNABAA=}#}
二、综合题(共三大题,40 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人口普查可为国家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建国以来我国已开展七次
人口普查。根据≥65 岁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可划分出不同的老龄化发展阶段。
下表为上海近几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
≥65岁的人口比重 常住人口增长率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人口 2000~ 2010~
(第五 (第六 (第七
普查年份 2010年 2020年
次) 次) 次)
上海 11.5% 10.1% 16.3% 38% 8%
(1) 根据上表,指出上海 2000年-2010年时间阶段老龄化程度的变化特点并推测原因。(4
分)
(2) 指出上海 2010年--2020年时间阶段老龄化程度的变化特点并推测原因。(6分)
(3) 针对上海人口老龄化产生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8分)
高一地理试题 第 8 页 (共 10 页)
{#{QQABJQQUogAAAIAAABgCAQHyCkOQkACACIoGBEAAIAAAyBNABAA=}#}
3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迁移日渐频繁,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老龄化带
来的巨大养老压力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材料一:2012 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
材料二:下表是 2014 年我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
省区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省区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重庆 13.25 安徽 10.53
四川 12.76 辽宁 10.22
江苏 12.25 广西 9.29
天津 11.46 浙江 9.2
山东 10.98 河南 8.93
上海 10.64 北京 8.58
湖南 10.57 广东 7.24
材料三:2015 年 10 月 29 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
高一地理试题 第 9 页 (共 10 页)
{#{QQABJQQUogAAAIAAABgCAQHyCkOQkACACIoGBEAAIAAAyBNABAA=}#}
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特点,并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造成的不
利影响。(6分)
(2)分析四川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广东高的原因。(4分)
33.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很多村庄
出现了“人走房空”的现象,并逐渐演化为农村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整体的“空
心化”。
材料二:“共享村落”是一种新的农村资源利用方式,村集体将农民闲置宅基地和
房屋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进行流转交易,以发展休闲居住、养老、旅游、文化创意等
活动,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创新举措。
(1) 分析农村“空心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给农村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2)简述“共享村落”对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6分)
高一地理试题 第 10 页 (共 10 页)
{#{QQABJQQUogAAAIAAABgCAQHyCkOQkACACIoGBEAAIAAAyBNABAA=}#}2023-2024 下期第一次考试高一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C 2.B 3.A 4.C 5.D
6.D
7.C
【详解】寿命的长短受两方面的制约:一方面是社会经济条件,卫生医疗水平限制着人们的
寿命;另一方面是由于体质、遗传因素、生活条件、生活环境等个人差异影响着寿命的长短。
一般而言,“长寿村”人口寿命较长或百岁老人较多主要是由于当地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水
质较好、空气质量好等因素而形成的,ABD可能,不合题意;长寿与山区是否闭塞关系不
大,因此最不可能的是 C,C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最不可能的选项,故选 C。
8.A
【详解】为了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致使牧民迁入城镇,属于生态移民,故 A项正确;三
峡工程库区移民外迁,这是工程建设而引起的移民,属于工程移民,故 B项错误;农村人
口进城务工,是城乡差异等经济因素引起的,故 C项错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政治因素
引起的,故 D项错误。故选 A。
9.B
【详解】图示表明该省人口总数变化趋势为减少,但人口总数大,8000多万人,海南和浙
江人口总数明显不够,AD错误;广东由于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多,常住人口是增加的,所
以只有四川符合条件,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口向外迁移较多,导致常住人口总
体呈下降趋势,B正确,C错误。故选 B。
10.B 11.A
12.C 13.D
【解析】12.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 0,则总人口数量增加。图中大约是 1994年之前人口自
然增长率都大于 0、之后到 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 0,所以 1994年之前人口数量一直
增加。1994年-2010年一直减少,2010年之后才小幅度增加,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是 1994
年,C对,A、B、D错。故选 C。
13.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 0,则总人口数量增加。该国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 1994年之前人
口自然增长率都大于 0、之后到 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 0,2010年之后自然增长率大
于 0,该国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再增,D正确。ABC错误。故选 D。
14.C
答案第 1页,总 4页
{#{QQABJQQUogAAAIAAABgCAQHyCkOQkACACIoGBEAAIAAAyBNABAA=}#}
【详解】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减缓老龄化进
程,扩大社会消费能力、增加劳动力储备,保持适度劳动力规模,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
政策,平缓生育率下降趋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①③④正确。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
人口压力大,因而大幅提高人口出生率不是本次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②错误。故选 C。
15.D
16.C 17.B 18.C
【解析】16.由材料可知,提前到子女工作地过年可错开春运高峰,并且和春运人口主要流
向相反,票价较便宜,因此可以节约交通成本,而春运期间子女返乡一票难求,返乡成本增
加,故催生了反向春运,C正确。反向春运和春运的交通方式几乎一致,A错误;反向春运
家庭成员未发生变化,家庭结构亦未变化,B错误;家庭收入提高与反向春运关系不大,D
错误;故选 C。
17.反向春运是老年人流动,与之前的春运相比,并不能够增加人口流动数量,A错误;老
年人是去子女工作地过年,春节过后还是要返回老家,不能优化农村人口结构和缓解农村老
龄化,CD错误;年轻人没有返回家乡,因此可以缓解所在城市的春节用工难问题,B正确;
故选 B。
18.春运主要是城市打工者回农村老家。西藏自治区人口少,流动人口数量有限,且距离北
京远,因此反向春运的人数较少, A错误;云南省、黑龙江省虽人口多,但距离遥远,且
经济水平都不高,两地间流动人口数量较少,B错误;北京市、天津市经济水平都高,二者
均吸引其他地区的务工者,因此二者之间的反向春运人数较少,D错误;湖南省经济水平低,
人口多,距离广东近,且广东省经济水平发达,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湖南到广东打工的人
多,因此反向春运人数多,C正确;故选 C。
19.C
20.C
【详解】影响地租的主要因素是距市中心距离和交通通达度,丁处地租水平较高的原因最可
能是基础完善,交通便捷,C正确;地表崎岖,地价低,故 A错误;降水丰富对地价的影
响较小,故 B错误;大量重工业集聚,环境污染严重,故 D错误。故答案选 C。
21.D
【详解】“河流汇合处”和“大道会合处”都是交通便利的地方,因此说明了交通对城市的形成
影响显著,D正确。“大道会合处”没有充足的水源,因此 A错误。题干信息并未显示气候和
地形对城市形成的影响,BC错误。故选 D。
答案第 2页,总 4页
{#{QQABJQQUogAAAIAAABgCAQHyCkOQkACACIoGBEAAIAAAyBNABAA=}#}
22.B
23.A
【详解】智慧城市概念的实质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从而实现城市智慧式的管理和运行
模式,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因此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
堵,降低资源的消耗,但不能完全避免“城市病”,A正确,C错误;此举不会促进城市郊区
化,也不会放缓城巿化进程,BD错误。故选 A。
24.B
25.A
【详解】植被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增加城市绿地面积,能够发挥绿地的渗水功能,从而减少
汛期的地表径流,减轻内涝,①正确;加强暴雨天气的预警和预报可以提前做好应急方案,
减轻城市内涝造成的损害,②正确;加强地下排水管网建设,可以及时排泄城市地表水,增
强排水能力,从而减轻城市内涝程度,③正确;低洼地区居民整体搬迁不能改变城市内涝现
状,在城市用地紧张状态下也不现实,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 A。
26.A
【详解】由图可知,早上离开该区域的客运量大,而晚上进入本区域的客运量大,结合各功
能区的人口流动特点可知为居住区,A正确。工业区、商业区和行政区一般是白天进入的人
多、夜晚进入的人少,BCD错误。故选 A。
27.A
【详解】图中 a位于南坡,地势较低,采光条件最好,气温较高,A正确;b位于山脊西北
方向,d位于山顶北部,采光条件都较差,BD错误;c位于一个小高地顶部附近,气温较低,
C错误。故选 A。
28.B 29.D 30.A
【分析】28.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印度属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目前
速度较快;英国属于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当前速度较慢,B正确,ABC错
误。故选 B。
29. 在 1950~2000年期间,巴西城市化速度较快,大量土地变成城市硬化路面,降低了植
被覆盖率;硬化路面使下渗减弱,导致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多,①正确、②错误;城
市人口增多,导致环境污染加剧,河流水质变差,③错误;人口增多以及工业生产,交通工
具等排放大量废热,使城市形成“热岛”,④正确,故 D正确,ABC错误。故选 D。
30.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各类城镇化问题相对较多。有的发展中国
答案第 3页,总 4页
{#{QQABJQQUogAAAIAAABgCAQHyCkOQkACACIoGBEAAIAAAyBNABAA=}#}
家城镇化畸形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失业率高、贫困、犯罪率上升等社会问题突出,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制约了城镇的发展,①③正确;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不属于社会问题,
②④错误,故 A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31.(1)2000~2010年,老龄化程度减轻;原因:上海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大量年轻劳动力
迁入,常住人口增长快,缓解老龄化水平。(4分)
(2)2010~2020年,老龄化程度加重;原因:生育观念改变、子女抚养成本高、育龄女性
就业压力大等,使人口出生率降低;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平均寿命延长,使老年人口增多;
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迁入人口数量减少。(6分,原因任答两点 6分)
(3)积极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加大政策支持,提高育龄夫妻生育意愿;实施弹性退休制,
延长退休年龄;发展机器人等替代劳动力;放宽城市落户条件,实施优惠政策,增强对高素
质劳动力的吸引;产业结构升级,减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发新型养老模式和完善养老保障
体系。(任答四点 8分)
32.(1)由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向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迁移。不利影响:导致青壮年劳
动力及人才的流失,不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社会问题。(6
分)
(2)广东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吸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使得常住人口中老龄人口比
重下降;四川省属于人口迁出大省,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多,使得常住人口中老龄人口比
重上升。(4分)
33.(1)城市就业机会多,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迁往城市。土地资源浪
费严重;造成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劳动力(人才)外流;村内房屋,土地闲置,
影响粮食安全等。(任答 3点 6分)
(2)“共享村落”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吸引人口回流;改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
境;吸引资金流入乡村,带动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土地、房屋利用率,加快乡村旅游资源开
发,增加农民收入;有助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文化遗产的传承等。(任答 3点 6分)
答案第 4页,总 4页
{#{QQABJQQUogAAAIAAABgCAQHyCkOQkACACIoGBEAAIAAAyB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