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2 20:4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望海潮
宋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巩,户盈罗绮,竟豪奢。
读诗知史
你能从上面诗词中猜出描写了经济的哪些行业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的放矢
1.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
2.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
3.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开启清朝前期社会经济之旅
一、稻米流脂粟米白—看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恢复一词如何理解?结合课本来回答
恢复背景: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假如你是统治者,对此你会怎样做?
恢复原因: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论从史出
读表格,回答问题
这样做,效果如何?
1661-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耕地面积大幅增加。
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农业恢复和发展具体表现有哪些?用书本上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组合作
1
耕地面积增加
2
重视水利兴修
3
高产作物推广,粮食产量提高
4
经济作物种植,品种增加面积的扩大
高产作物
甘薯
马铃薯
玉米
花生
向日葵
经济作物
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何影响呢?
思考
二、小邑犹藏万家室—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手工业发展之具体表现
我会我答
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治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1
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2
手工业工场特点:
规模大、分工合作,雇佣关系。
宝宝之忧
视频反映了清代手工业出现什么问题?
清朝后期手工业的没落
生意好到没朋友!
商业繁荣之具体表现
抢答环节
宣me
1
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水陆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贸十分兴盛,形成了商业网。
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例如晋商和徽商。
2
“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是指徽州男子到了十三四岁就要外出当学徒学做事情。
它形象地叙写了徽州历史上奇特的从商习俗,又简明地揭示了鼎盛徽商形成的本质。它与“无徽不成镇”的俗语一样广为流传。
晋商和徽商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
红顶商人胡雪岩
徽州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
三、人烟摩肩又接踵——评人口的增长
探人口增长之因
结合视频和课本探究
原因:
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知人口增长之况
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地位:
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增长过快
读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康熙四十八年,康熙说:“本朝自统一区宇以来,于有业今六十七八年矣。百姓俱安享太平,生育日以繁庶。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产供数家之用,共谋生焉能给足?”
材料二、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潮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清高宗实录》
析人口增长之弊利
两则材料反映出人口增长带来什么问题
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
破坏自然生态坏境
社会问题
造成社会压力大,影响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
人口增长的好处,大家议
态度
适度可持续
一课阅尽经济花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人口的增长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千淘万漉始到金
1.使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是( )
A.明末大动荡对经济的严重破坏
B.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C.推广高产作物的需要
D.垦荒政策的需要
2.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大片土地得到开垦,耕地面积由1645年的400余万顷增加到1724年的680余万顷,反映了农业发展的哪一表现( )
A.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B.兴修水利
C.精耕细作
D.推广高产作物
A
A
3.清代前期,扬州有首童谣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可见,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被摒弃
B.官商勾结,身份难以界定
C.商业发展推动社会风气变化
D.地方商业由官员垄断经营
4.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反映出清朝前期哪个行业的发达( )
A.纺织业 B.制瓷业 C.印染业 D.制茶业
5.清朝前期,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的突出矛盾是( )
A.人地矛盾 B.粮食矛盾 C.就业矛盾 D.管理矛盾
6.从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给我们的启示是
A.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环境
B.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
C.人口的增长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D.人口增长只有利没有弊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