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二中北师大版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集合的基本运算》课件3份(56张ppt)(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萍乡二中北师大版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集合的基本运算》课件3份(56张ppt)(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10-08 14:54:49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集合的基本运算新课示例1:观察下列三个集合A={1,3,5}C={1,2,3,4,5,6}B={2,4,6}1.并 集定义: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B的元素组成
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记作A∪B,即A∪B={x|x∈A或x∈B}.用Venn图表示为:例1设集合A={4,5,6,8},
集合B={3,5,7,8,9},
求A∪B.解:A∪B={3,4,5,6,7,8,9}.例2 设集合A={x |-1<x<2},
   集合B={x | 1<x<3},
求A∪B.解:A∪B={x|-1<x<3}.分析:练1: 设集合A={x |-1≤x<2},
   集合B={x | 1≤x<3},
求A∪B.解:A∪B={x|-1≤x<3}.分析:练2: 设集合A={x |-1   集合B={x | x≥2},
求A∪B.解:A∪B={x|x> -1 }.分析:①A∪A= ;
②A∪?= ;
③A∪B= .性质:AAB∪A④A A∪B⑤B A∪B示例2:考察下列各集合A={4,3,5};B={2,4,6};C={4}.2.交 集2.交 集定义:由既属于集合A又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作A与B的交集,
记作:A∩B=C={x|x∈A且x∈B},读作:A交B.用Venn图表示为:例3. ⑴ A={2,4,6,8,10},
B={3,5,8,12},
C={6,8},
求①A∩B ;②A∩(B∩C) .⑵ A={x |x是某班参加百米赛的同学},
B={x |x是某班参加跳高的同学},
求A∩B.{8}例4. 设集合A={y|y=x2,x∈R},
B={(x, y)|y=x+2,x∈R},
则A∩B =( )A.{(-1, 1),(2, 4)} B. {(-1, 1)}
C {(2, 4)} D. ?D例5 设集合A={x |-1<x<2},
   集合B={x | 1<x<3},
求A∩B.解:A∩B={x|1<x<2}.分析:练3: 设集合A={x |-1≤x<2},
   集合B={x | 1≤x<3},
求A∩B.解:A∩B={x|1≤x<2}.分析:练4:设集合A={x |-1   集合B={x | x≥2},
求A∩B.分析:练4:设集合A={x |-1   集合B={x | x≥2},
求A∩B.解:A∩B=Φ分析:①A∩B={x|x∈A且x∈B};性质:=?A例6. 已知集合A={x |x是不大于10的正  },
   集合B={x | x是12的正 },
求A∪B,A∩B.约数解:奇数思考交流下列结论成立吗?(1).(A∪B)∪C=A∪(B∪C);(2).(A∩B)∩C=A∩(B∩C). 已知集合A={x |-2≤x≤5},
   集合B={x | m+1≤x≤2m-1},
若 ,求m的取值范围.A∪B=A例7. 设A={X|x2+(2a+1)x+a2-1=0},A∩B =A,B={x|x2+4x=0},求a可能取的值.若 解:方程例8 .满足条件的a没有.课堂小结⑴ A∪B={x|x∈A或x∈B},
A∩B={x|x∈A且x∈B};
② A∩A=A,A∪A=A,
A∩?=?,A∪?=A;
③ A∩B=B∩A,A∪B=B∪A.1.交集,并集2.性质课堂练习教材P12练习第1、2、3 、4题课后作业教材P14习题1-3 A组 第1、2、3 、4题课件17张PPT。集合的基本运算新课观察下列三个集合: S={高一年级的同学} A={高一年级参加军训的同学}
B={高一年级没有参加军训的同学}问:这三个集合之间有何关系?新课可以用韦恩图表示 ASB观察下列三个集合: S={高一年级的同学} A={高一年级参加军训的同学}
B={高一年级没有参加军训的同学}全集 在研究某些集合的时候,这些集合
往往是某个给定集合的子集,这个给定的集合叫作全集. 一般地,设S是一个集合,A是S中
的一个子集, 即A?S ,则由S中所有不
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集合
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补 集如:S={1,2,3,4,5,6}
A={1,3,5}
{2,4,6}. 试用集合A,B的交集、并集、补集分别表示下图中的I,II,III,IV四个部分所表示的集合.解:I部分:II部分:IV部分:III部分:A∩B; 研究补集必须是在全集的条件下研
究,而全集因研究问题不同而异,全集
常用U来表示.注意:补集的性质:若全集为U,A?U,则ΦUA 研究补集必须是在全集的条件下研
究,而全集因研究问题不同而异,全集
常用U来表示.注意:补集的性质:若全集为U,A?U,则UΦ{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形}S分析:(1)(2)例3.设全集为R,求:答案:由例3,得下列结论:解:符合题意.不合题意.练习7=?课堂小结1.补集的定义:2.补集的性质: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
2. 教材P12习题A组第5、6 、7题;课件15张PPT。韦恩图及其应用萍乡二中 邢江海韦恩图(Venn图)用封闭曲线的内部表示集合的图一、用阴影部分表示下列各集合一、用阴影部分表示下列各集合一、用阴影部分表示下列各集合一、用阴影部分表示下列各集合一、用阴影部分表示下列各集合二、分别将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用集合的交、并、补符号表示二、分别将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用集合的交、并、补符号表示二、分别将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用集合的交、并、补符号表示三、已知全集U={x│x取不大于30的质数},A,B是U的两个子集,且求A,B .3,75 13 2311 19 29简析:练习: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241 53B记U={某地被调查的100位职工}A={某地被调查的持月票的职工}B={某地被调查的骑摩托车的职工}(37)(41)(15)(7)7简析:练习:1.某地有甲、乙两电视台,某日在560名观众中作调查,知道兼收看两台的观众人数、收看甲台观众人数和收看乙台观众人数之比为1:2:3,求在此调查中分别收看甲台和乙台的人数.简析:记A={某地某日收看甲台的观众} B={某地某日收看乙台的观众}aa2aa+a+2a=560∴a=140思考:某班有学生48人,其中爱好书法的有24人,爱好音乐的有30人,既爱好书法又爱好音乐的有x人,求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简析:记U={某班学生}A={某班爱好书法的学生},B={某班爱好音乐的学生}(24+30)-48=6人x的最大值就是爱好书法的都爱好音乐:24人x的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