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通用)基础知识与积累综合复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通用)基础知识与积累综合复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6 18:4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通用)基础知识与积累综合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写的是什么景色?(  )
A.春色 B.梨花 C.雪景 D.雨景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A.勾勒(1èi) 琼浆(qióng) 逶迤(yí) 蜷缩(quán)
B.土壤(rǎng) 肃穆(mù) 魁梧(kuí) 收敛(lǎn)
C.菜畦(qí) 腥味(xīng) 威胁(xié) 肆虐(nüè)
D.恬静(tián) 尴尬(jiān) 秕谷(bǐ) 蓑笠(lì)
3.下面关于名著阅读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读名著首先大致了解它的写作背景,能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
B.读名著时,我们可以对书中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评价的角度不要太单一。
C.我们要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从中体会、感受人物的性格。
D.有些名著不通俗易懂,我们遇到阅读有困难的句段或章节,可以略去不读。
4.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和“迷蒙”的“蒙”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蒙骗 B.蒙受 C.蒙人 D.发蒙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卢沟桥烽火》《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半截蜡烛》三篇文章都与战争有关,说明了正义必胜的道理。
B.《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于谦写的一首托物言志的诗。诗中的“清白”既指石灰的颜色,也指诗人高洁的情操。
C.诗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中的“耕”与农具“耧”有关。
D.《烟台的海》一文是按照冬春夏秋的季节顺序来写海上景观的。
6.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加固防御 纠正责任 B.改善请求 彻底解放
C.整理文献 翻箱倒柜 D.挽回证据 控制忧伤
7.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大家冲啊!即使A.粉身碎骨,我们也要将敌人阻截在这里,不能让他们有机会追上群众!”在这B.千钧一发的时刻,随着班长嘹亮的呼喊声,战士们从C.万水千山冲了上来,以D.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发起了进攻。
A.A B.B C.C D.D
8.下面的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澄澈 澄沙 B.伽蓝 僧伽 C.瘦削 削苹果 D.参加 参与
9.选择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
表里如一
A.露在外面的 B.说出来 C.表格 D.榜样
10.选择适当的关联词。
无论做什么事,_____肯下功夫,_____会有成功的希望。(  )
A.只要……就…… B.虽然……但是……
C.因为……所以 D.不但……而且……
二、填空题
11.如果你不认识“魁”字,应按   查字法查字典。这个字应该先查   部。“魁”是   结构,共   画。如果遇到富(yù)的“yù”字不会写,应该按   查字法查字典,先找到   。
12.我会拼,我会写
hǎi yáng zhī shi shí qiáo diàn dēng péng you
                   
xīn kǔ guǒ rán duì qí xiě xìn sì jì
                   
13.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填到句子中。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孤   自赏    钉   铁 别出心    合不   眼
虎视       有味 大步   星    不安
(2)设计师把大楼的支撑柱子都设计成A字型,真是   。
(3)刘胡兰   地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
(4)他一想起那些烦心事,就整夜地   。
14.根据提示写诗句。
(1)夜晚走在幽静的小道上,清风送来阵阵稻花的芳香,又是一个丰收年啊!这使我想到了宋代词人辛弃疾所写的词句“   ,   。”
(2)《过故人庄》中,诗人与友人“把酒话桑麻”后,许下了“   ,   ”的约定。
(3)《书湖阴先生壁》中运用拟人手法,将“山”“水”写得富有情趣的诗句是   ,   。
(4)多少仁人志士为国献身,血洒疆场,赢得了胜利与自由的荣光!这让我想起了曹植的名言:“   ,   。”
15.读语境,写出形近字。
(1)写出含有“平”字的生字。
张明在草(   )上玩,捡到一个塑料(   )果玩具,自己玩了起来。回到家,妈妈批(   )了他,告诉他(   )时捡到东西要交还失主或老师。
(2)写出含有“竟”字的生字。
这个饭店的环(   )特别好,玻璃擦得像(   )子一样明亮,(   )然没有一点灰尘。
16.快乐读书吧。
成长的故事各不相同,却同样带给我们感动。这学期,我读了许多同龄人成长的故事。填好以下的读书卡:
书名 作者 主人公 书中一个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
               
17.疫情中,我要记住。
(1)病毒无情,人间有爱。抗疫期间涌现了许多英雄,请准确写出两位英雄的名字,感恩他们:   、   。
(2)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中,16个省份346支医疗队4.26万人,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支援湖北。其中,   省援助我们黄冈市。
18.用“然”字组词,填入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词语不能重复。
(1)我正要凝视他们时,   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
(2)   不出我所料,他终究还是来了。
(3)怎么?雨衣上   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
(4)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   是个吸引人的问题。
19.仔细观察漫画,描述画面内容并说一说漫画的含义。
内容:   
含义:   
20.填空
(1)每当看到兄弟相争,朋友相残,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曹植的《七步诗》中的诗句“   ,    ?”
(2)晚报上对股票形势的分析一点也不具体,让人看了   ——摸不着头脑。
(3)燕子去了,   ;杨柳枯了,   ;桃花谢了,   。
(4)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艰难环境中仍不丧失凌云之志,顽强追求自己的理想,这真是   ,   。
(5)春天,是个让人神往的季节,漫步河边,微风轻浮,突然发现头顶的柳树已吐出新绿,真可谓“   ,   ”;放眼望去,小鸭子早已在乍暖还寒的水中嬉戏,你怎能不感叹:“   ,   ”。
三、诗歌鉴赏
21.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画线诗句是说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   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   也感到心惊。
四、语言表达
22.按要求,写句子。
(1)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 一直打开着。(用“好像”写一个喻句)
(2)我们把魔王炸死了。(改成被字句)
(3)我在白纸上绘出了许多花朵,有的是鲜红的,有的浅蓝色的,有的是淡黄色的。(用加点的字词造句)
(4)松鼠太太奇怪地问(   )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   )真美啊(   )(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23.按要求写句子。
(1)灰白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细缝。(缩句,缩到最简)
(2)父亲说:“没什么,不要怕,跟我到外面看看去。”(改为转述句)
(3)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 你干脆别读这本书。(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话)
(4)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①心情好时:开学第一天,我背着书包去上学,   
②心情不好时:开学第一天我背着书包去上学,   
五、翻译
24.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25.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②非然也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六、文言文阅读
2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休好射雉
孙休①好射雉②,至其时,则晨去夕反。群臣莫不止谏:此为小物,何足甚耽③!休曰:虽为小物,耿介④过人,朕所以好之。
【注释】①孙休:是吴国君主孙权的儿子,后继位。②雉:野鸡。③耽:沉溺,贪恋。④耿介:正直有节操。
(1)解释下列语句划线词的意思。
①孙休好射雉   
②则晨去夕反   
③此为小物   
④何足甚耽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从文中看,孙休是个   的人。
七、现代文阅读
27.阅读我最棒。
池塘
清晨,我爱坐在塘边轻轻地朗读课文,池塘就像美丽的母亲,悄悄地看着我。有时我爱把脚伸进塘水里,轻轻地搅呀搅。柔软的塘水拍打着我的脚,像是母亲的手抚摸着我,舒服极了。
中午,烈日喷焰。密密的垂柳挡住了阳光,塘水泛着涟漪,柳枝随着涟漪妩媚地拂动。“游泳喽!”一声呼喊,一群孩子扑通扑通跳进水里。他们像鱼儿似的,在清凉的塘水里快乐地游着,享受着塘水的爱抚。
黄昏,我爱坐在塘边静观。火红的太阳落进水里了,平平稳稳地躺着,像个红脸娃,全身发着红光。四处散开着的绿水,像一张松软平滑的床,轻轻地托住了它。绿绿的塘水托着红红的夕阳,婀娜多姿的垂柳依依向水,多美的一幅画啊!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注意同一个词有多个形容词。
   的塘水    的塘水    的塘水
   的太阳    的夕阳    的垂柳    的垂柳
(2)为下列词语注音。
抚摸    涟漪    扑通    婀娜多姿   
(3)找出文章中的一个拟人句,并模仿它写一个拟人句。
(4)找出文章中的一个比喻句,并模仿它再写一个比喻句。
(5)本文是按照   顺序描写池塘的?
八、连词成句
28.把下列词语排队组成一句通顺的话。(别忘了加标点)
(1)帮忙吧还是请你别人
(2)湖里木瓜高高的一个从树上掉进
九、默写
29.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诗句。
(1)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   ”来表达对家乡,对家人的怀念。
(2)人们常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30.按要求填空
(1)她的生命   而又   ,像一朵傲放于   。
这句话把   比作   ,从中我体会到   。
(2)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   的霍金,   的鲁滨逊,他们的精神令我们敬仰,由此我想到的四字词语是:   、   、   、   。
(3)《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   》,此书的作者是   国的   。
(4)《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在书中的一句名言是: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5)著有《   》的非凡的科学家霍金虽然有“   ”之称,但他不追求那种被人众星捧月般的   ,宁愿一个人静静地思考。请想象一下你在生活中所看到的众星捧月的情景,用一段话描绘一下:   。
十、综合题
拓展应用
古诗中,诗人常借助某种事物来表达志向或节操,这种表现手法叫托物言志。下列诗句描写的是什么事物?诗人又借助这些事物抒发了怎样的志向?请写出事物的名称,并为其选择对应的象征意义(填序号)。
A. 生命力旺盛 B. 有骨气,自强不息
C. 默默奉献 D. 坚贞不屈,品行高洁
3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事物:   象征:   
32.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事物:    象征:   
3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事物:    象征:   
3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事物:    象征:   
3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孰为汝多知乎?”一句中的“汝”是   的意思,“知”通“   ”。
这句话的意思是   ?
(2)《学弈》讲的是   教两个人   ,两个人的学习态度却截然不同;第一个人   ,第二个人   (填成语)。课文告诉我们   。
(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   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   里过去;默默时,便从   前过去。”这句话出自课文《   》,作者是   。这句话具体描写了日子   。
十一、课内阅读
36.课内阅读
(1)一个小小的牧童竟然能够指出大画家画上的错误,说明(  )。
A.牧童有长时间细致的观察,比大画家更了解牛的情况。
B.牧童比画家聪明。
C.牧童的知识比大画家丰富。
D.大画家的画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2)说说“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句话的意思。
(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   写的一篇回忆性文章,通过作者回忆   、   、   、   关心女佣这几件事,说明鲁迅是个   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   之情。
十二、连线题
37.连一连。
有意栽花花不开 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 莫把无时当有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 无心插柳柳成荫
常将有日思无日 子欲养而亲不待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十三、写作题
38.我国的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呢?请试着用上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段节日见闻。注意详略得当。(15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原文: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句子意思是: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出了雪后美景,用春花比喻冬雪,一片银白 的世界在作者眼中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令人感不到雪后的寒冷,而是春天的欣 喜。
故答案为:C
【点评】熟悉句子是出处,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诗句描写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2.【答案】C
【解析】【分析】A项有误,“勾勒”的“勒”应读“lè”,意思是:①用线条画出轮廓。②用简单的笔墨描写事物的大致情况。
B项有误,“收敛”的“敛”应读“liǎn”,意思是:控制和约束自己放纵的言行,减轻其程度。
C项正确;
D项有误,“尴尬”的“尴”应读“gān”,意思是:①处境艰难,不容易处理。②表情不自然。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所学课文生字中易读错字的读音。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确定正确的读音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每个音节的声调。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要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其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3.【答案】D
【解析】【分析】考查阅读方法,阅读应该详略得当,不应该直接省略不读。遇到困难应该囫囵吞枣,然后积累下来,可以找别人解答,或者找老师、同学。
故答案为:D
【点评】阅读应该讲究方法,做到日积月累,有一定的阅读笔记和感悟。
4.【答案】B
【解析】【分析】题干“迷蒙”的“蒙”读méng。A:“蒙骗”的“蒙”读mēng;读音不相同;
B:“蒙受”的“蒙”读méng;读音相同;
C:“蒙人”的“蒙”读mēng;读音不相同;
D:“发蒙”的“蒙”读mēng;读音不相同。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多音字组词,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就不同。
5.【答案】C
【解析】【分析】ABD三项中对课文内容和古诗的理解都是正确的;
C项中“耕”这种农业劳动应该用到的农具是“犁”,而不是“耧”,耧是用来播种的农具。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理解的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6.【答案】C
【解析】【分析】A.有误,“纠正责任”应为“纠正错误”。
B.有误,“改善请求”应为“改善生活”。
C.正确。
D.有误,“挽回证据”应为“挽回局面”;“控制忧伤”应为“控制情绪”。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词语搭配。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的类型,然后根据词语特点填写搭配内容。
7.【答案】C
【解析】【分析】“粉身碎骨”身躯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失生命。“千钧一发”一根头发上吊着千钧的重物,比喻非常危急。“万水千山”很多的山和水,形容路途遥远艰险。“排山倒海”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很大,声势雄壮。
结合词语意思和句子语境,“万水千山”使用不恰当。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学生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还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8.【答案】D
【解析】【分析】A.“澄澈”的“澄”意思是水清;“澄沙”的“澄”意思是过滤。意思不相同;
B.“伽蓝”的“伽”意思是梵语僧加蓝摩的略称,意译众园或僧院;“僧伽”的“伽”意为大众或会议。佛教用以指出家团体。意思不相同;
C.“瘦削”的“削”意思是体内含脂肪少,肌肉不丰满;“削苹果”的“削”意思是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意思不相同;
D.“参加、参与”的“参”意思都是加入某种组织或活动。意思相同。
故答案为: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9.【答案】A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表里如一”中的“表”意思是:露在外面的。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的理解。可结合词语或查字典理解字义。
10.【答案】A
【解析】【分析】选A。分析句子的意思可知:分句前后之间是条件关系。故选“只要……就……”。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11.【答案】部首;鬼;半包围;13画;音序;Y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要求可知,“魁”是不认识的字,在查字典时要用部首查字法,“魁”是半包围结构,应先查部首:鬼,再查除去部首剩下的4画,笔顺: 撇、竖、横折、横、横、撇、竖弯钩、撇折、点、点、点、横、竖 ,共13画。富(yù)中的“yù”, 我们知道读音,就应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Y,再查音节 yù。
故答案为:部首;鬼;半包围;13;音序;Y。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掌握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辨析作答。
12.【答案】海洋;知识;石桥;电灯;朋友;辛苦;果然;对齐;写信;四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桥、辛、季”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13.【答案】(1)芳;斩;截;裁;拢;眈眈;津津;流;惴惴
(2)别出心裁
(3)斩钉截铁
(4)合不拢眼
【解析】【分析】(1)“孤芳自赏”:把自己看成一朵香花而自 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芳:花。“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合不拢眼”:闭不上眼休息,指因为某些事情而烦恼忧愁,导致夜不能寐。“虎视眈眈”:像老虎要扑食那样注视着。形容贪婪地恶狠狠地盯着。“津津有味”: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大步流星”: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惴惴不安”: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2)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3)斩钉截铁:比喻言行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拖沓。
(4)合不拢眼:闭不上眼休息,指因为某些事情而烦恼忧愁,导致夜不能寐。
故答案为:(1)芳、斩、截、裁、拢、眈眈、津津、流、惴惴;(2)别出心裁;(3)斩钉截铁;(4)合不拢眼
【点评】考查了补全词语、选词填空。此题要求在日常学习中多进行词语积累,识记字形。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多积累的好习惯,多读多背多写。
14.【答案】(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解析】【分析】(1)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思是: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意思: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3)“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意思是: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两汉曹植的《白马篇》。诗句的意思是: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
故答案为:(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及名言警句。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15.【答案】(1)坪;苹;评;平
(2)境;镜;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根据语句,给汉字加偏旁并组词,填入句中,所填词语要符合句子语境,注意前后照应、衔接。
(1)“交”加偏旁可以组成坪、苹、评、平等字。由语境可知,草坪、苹果、批评、平时。
(2)“竟”加偏旁可以组成境、镜等字。由语境可知,环境、镜子、竟然。
故答案为:(1)坪、苹、评、平
(2)境、镜、竟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加偏旁组字和组词的能力,通过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的方法记忆生字。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16.【答案】小英雄雨来;管桦;雨来;与鬼子作斗争
【解析】【分析】读书卡是指读完一本书后,把一本书的名字,作者,主要人物,有趣的情节,在此书中你喜欢的句子、词语和你的感悟记在一张卡片上后,这个卡片就叫读书卡。它既可以以板报的形式制作出来,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风格编辑出来。
故答案为:1、小英雄雨来 2、管桦 3、雨来 4、与鬼子作斗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制作读书卡的能力,要掌握方法,平时注意多练。
17.【答案】(1)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张定宇等)
(2)山东
【解析】【分析】(1)2020,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了全国,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它的发展变化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病毒无情人有情,在这场磨难中涌现出一大批感人至深的英雄,我们感恩他们: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张定宇等。
(2)疫情中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支援湖北。其中,山东省援助的是黄冈市。
故答案为:(1)1、钟南山 2、李兰娟(张文宏、张定宇等)
(2)山东
【点评】(1)此题意在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向英雄学习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随时听从命令,绝不退缩的精神。
(2)牢记援助过我们的山东省人民,感恩它们的无偿援助,努力学习以好的成绩回馈他们。
18.【答案】(1)忽然
(2)果然
(3)居然
(4)依然
【解析】【分析】结合对含有“然”的词语的积累和理解,(1)结合句子中“正要凝视他们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这句中应选“忽然”,是指突然的意思;
(2)这句中结合“不出我所料”,应填“果然”,指结果和预想的情况一致;
(3)这句中“雨衣上1还长着两只袖筒”应填“居然”,指出乎意料的意思。
(4)“……是个吸引人的问题。”这句中应填“依然”,表示依旧,还是原来的样子。
故答案为:(1)忽然;(2)果然;(3)居然;(4)依然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汇的应用能力。作答时要认真研读所给的句子,分析出所填的词语与句子意思的内在关系,再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进行正确作答。
19.【答案】电灯代替了蜡烛的工作,为人类照明,终止了蜡炬成灰的悲剧,然而蜡烛却不知道感恩,他责怪电灯抢了自己的饭碗,要把电灯打死,恩将仇报。;讽刺不知恩图报,却倒戈相向的人。
【解析】【分析】分析时要联系现实,分析画面背后的内涵。第(1)小问写漫画内容,可以写漫画上画了哪些主要事物(人物,景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还要认真阅读漫画上的文本提示,才能很全面的概括漫画的内容。例如,本题所给漫画中共有两个事物,一个是蜡烛,他手里拿着一把弹弓,要打正在照明的灯泡。文本提示为“恩将仇报”。内容只要符合要求都是正确的。第(2)小问分析漫画寓意,从漫画内容来看,明显是讽刺了蜡烛恩将仇报地对自己的恩人——电灯,以及像蜡烛那样不知感恩,只会恩将仇报的小人。对漫画的感想,实际上就是揭示漫画的寓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漫画内容、寓义的把握能力。
20.【答案】(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丈二的和尚
(3)有再来的时候;有再青的时候;有再开的时候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解析】【分析】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如:煎、益、坚、坠、碎、裁。
故答案为:(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2)丈二的和尚(3)有再来的时候、有再青的时候、有再开的时候;(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或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21.【答案】花;鸟
【解析】【分析】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国破山河在:言山河依旧,而人事已非,国家残破。春到京城,而宫苑和民宅却荒芜不堪,杂草丛生。这两句是说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花开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鸟鸣也感到心惊。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两个春天过去了。抵万金:极言家信之难得。画线诗句是说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花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鸟也感到心惊。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2.【答案】(1)月亮好 像一个大大的白色盘子。
(2)魔王被我们炸死了。
(3)下课了,同学们跑到操场上玩,有的坐在座位上写作业,有的聚在一块聊天。
(4):“;?;!”
【解析】【分析】(1)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2)把字句改被字句原则是把"把字句"中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被字句,把“把”改成“被”。即成为“被字句”。(3)此题意在明白排比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排比”,就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4)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故答案为:(1)月亮好像一个大大的白色盘子。 (2)魔王被我们炸死了。 (3)下课了,同学们跑到操场上玩,有的坐在座位上写作业,有的聚在一块聊天。(4):“?!”
【点评】(1)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掌握把字句改被字句的方法,平时注意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3)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23.【答案】(1)眼睛眯成了细缝。
(2)父亲说,没什么,不要怕,跟他到外面看看去。
(3)如果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就干脆别读这本书。
(4)花儿露出腼腆的笑容;路边的鲜花都凋谢了
【解析】【分析】(1)缩句就是去掉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去掉修饰语“灰白的、一条”。
(2)直述句变转述句有两步,一是变符号,二是变人称。符号:冒号变逗号,双引号去掉。人称:我变成他/她,看说话人的性别确定;你变“对”字后面的人称,对谁说就写谁。在本题中,把“说”字后面的冒号变逗号,双引号去掉。“我”指的是“爸爸”所以“我”变成“他”。
(3)通过分析可知,“不喜欢书的故事”和“别读这本书”之间是假设关系,可以用“如果……就……”相连,第二句“你”用关联词替代掉,中间用逗号。
(4)本题考查的是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的方法,想象一下,开心的时候,你看到周围的事物是怎么样,不开心时又是怎么样的。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眼睛眯成了细缝;(2)父亲说,没什么,不要怕,跟他到外面看看去;(3)如果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就干脆别读这本书;(4)花儿露出腼腆的笑容;路边的鲜花都凋谢了
【点评】本题考查了句子的变换。要掌握各种句型变换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24.【答案】茅屋檐下经常打扫得干净,一畦畦的花木是主人亲手栽种的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感知并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可结合课后注释。
故答案为:茅屋檐下经常打扫得干净,一畦畦的花木是主人亲手栽种的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25.【答案】教诲;这样;引,拉;聪明才智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①使弈秋诲二人弈:让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诲:教诲。 ②非然也:不是这样啊。然:这样。③思援弓缴而射之:想拿弓箭去射它。弓:引,拉。④为是其智弗若与: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智:聪明才智。
故答案为:①教诲。②这样。③引,拉。④聪明才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
26.【答案】(1)喜欢;同“返”,返回;是;值得
(2)虽然是小东西,可是比人还耿直,我因此喜欢它。
(3)有主见,崇尚耿直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意思。①孙休好射雉:喜欢。②则晨去夕反:同“返”,返回。③此为小物:是。④何足甚耽:值得。
(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在翻译句子时,除了要注意“为、耿、介、过、所以、好、之“等重点字,有时还要注意补充出句子的省略成分,同时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准确性。故:虽然是小东西,可是比人还耿直,我因此喜欢它。
(3)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
【点评】(1)这是对文言实词语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2)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3)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
27.【答案】(1)柔软;清凉;绿绿;火红;红红;密密;婀娜多姿
(2)fú mō;lián yī;pū tōng;ē nuó duō zī
(3)清晨,我爱坐在塘边轻轻地朗读课文,池塘就像美丽的母亲,悄悄地看着我。
仿写:月亮就像和蔼的老公公,晚上亲切的对我说着晚安。
(4)四处散开着的绿水,像一张松软平滑的床。
仿写:湖面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褶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
(5)时间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运用修饰语的能力,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 横线上应填名词,应注意搭配合理。此题都是课文中的,细读课文都能从文中找到答案。(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给词语拼音的能力。根据语境用普通话读准拼音,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做起来并不难。要注意 “婀娜多姿”的“婀娜”应读“ē nuó”。(3)考查拟人句。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文章中的一个拟人句:清晨,我爱坐在塘边轻轻地朗读课文,池塘就像美丽的母亲,悄悄地看着我。仿写:月亮就像和蔼的老公公,晚上亲切的对我说着晚安。(4)考查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文章中的一个比喻句:四处散开着的绿水,像一张松软平滑的床。仿写:湖面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褶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5)考查写作顺序。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可知,文章是按:清晨——中午—— 黄昏的时间顺序写的。
【点评】(1)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2)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注意多读,多练。(3)本题主要考查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及其运用。平时注意多练。(4)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5)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能力。
28.【答案】(1)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2)湖里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
【解析】【分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组成,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比如:谁是什么。谁怎么样。谁干什么等。在某处有某物。要把句子说通顺,合情理,要注意对中心语的修饰是否合适,句尾使用标点符号要注意句子的语气,疑问句句尾一般用问号,陈述句句尾一般用句号,感叹句句尾一般用感叹号。
故答案为:(1)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2)湖里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连词组句的能力,要把句子说通顺,合情理。平时注意多读,多练。
29.【答案】(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解析】【分析】此题属于理解型默写,解答时,首先要弄懂题干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异、逢、倍、涯、邻。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30.【答案】(1)艰辛;壮丽;风沙中的仙人掌花;她;仙人掌花;她是一个顽强不屈,同命运抗争的人
(2)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坚持不懈;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坚韧不拔
(3)鲁滨逊漂流记;英;笛福
(4)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人最怕的是没有勇气,只要勇敢地去面对,那么很多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
(5)时间简史;宇宙之王;顶礼膜拜;听说刘德华来到了我们县城,大家纷纷前往。现场简直是水泄不通,有求签名的,有求合影的,有上前献花的。刘德华被大家团团围住,忙得不可开交。
【解析】【分析】(1)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A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景色(本体)比作一幅青山绿水画(喻体)。如:
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这句话把她比作仙人掌花,从中我体会到她是一个顽强不屈,同命运抗争的人。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不屈不挠的霍金,勇于冒险的鲁滨逊,他们的精神令我们敬仰,由此我想到的四字词语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坚韧不拔。
(3)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如:《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鲁滨逊漂流记》,此书的作者是英国的笛福。(4)理解句子:主要指对句子深层意思的领会,对句子修辞方法的理解,对句子作用的分析,对作者用意的解说。理解句子:抓住关键词,联系文章的内容,背景,找到背后的意义。依据课文内容可知,人最怕的是没有勇气,只要勇敢地去面对,那么很多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5)考查描述场景。著有《时间简史》的非凡的科学家霍金虽然有“宇宙之王”之称,但他不追求那种被人众星捧月般的顶礼膜拜,宁愿一个人静静地思考。请想象一下你在生活中所看到的众星捧月的情景,用一段话描绘一下:听说刘德华来到了我们县城,大家纷纷前往。现场简直是水泄不通,有求签名的,有求合影的,有上前献花的。刘德华被大家团团围住,忙得不可开交。
【点评】(1)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3)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4)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5)此题主要考查描述场景的能力。
【答案】31.梅花;B
32.青松;D
33.野草;A
34.春雨;C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古诗文理解。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3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意思是: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梅花》。象征着:有骨气,自强不息。
故答案为:梅花、B
32.“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意思是:要想知道这青松又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出自陈毅《青松》。象征着:坚贞不屈,品行高洁。
故答案为:青松、D
3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意思是: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表达了作者对顽强生命力的赞扬。
故答案为:野草、A
3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意思是:春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表达了作者对默默奉献精神的赞美。
故答案为:春雨、C
35.【答案】(1)你;智;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2)弈秋;下棋;专心致志;三心二意;做事情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否则,不会有收获
(3)水盆;饭碗;凝然的双眼;匆匆;朱自清;来去匆匆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你、智、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2)弈秋、下棋、专心致志、三心二意、做事情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否则,不会有收获
(3)水盆、饭碗、凝然的双眼、匆匆、朱自清、来去匆匆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6.【答案】(1)A
(2)锺子期死后,伯牙心里非常悲伤,他把琴打破了,把琴弦也扯断了,一辈子都不再弹琴了,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像锺子期那样的知音值得自己为他弹琴了。
(3)周晔;谈《水浒传》;说“碰壁”;放鞭炮;救助车夫;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怀念和爱戴
【解析】【分析】(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2)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A
(2)锺子期死后,伯牙心里非常悲伤,他把琴打破了,把琴弦也扯断了,一辈子都不再弹琴了,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像锺子期那样的知音值得自己为他弹琴了。
(3)周晔;谈《水浒传》;说“碰壁”;放鞭炮;救助车夫;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怀念和爱戴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2)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37.【答案】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解析】【分析】考查对俗语、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俗语、名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俗语、名句的含义。
38.【答案】示例:元宵节的夜晚,走进灯市,人山人海,加上卖灯的吆喝声,热闹极了!花灯各式各样,有神气十足的老虎灯、顽皮的猴子灯、含苞欲放的荷花灯……兔灯特别多,有的眨着红玛瑙似的眼睛;有的前腿前伸,后腿后蹬,翘起尾巴,向前冲去,神气活现。我买了一盏小兔子灯,它披着白绒绒的外衣,竖着两只耳朵,一只兔爪举起,眉开眼笑的样子可爱极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的理解情况。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吉节、土地诞、上已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联八节、冬至节、祭灶节、除夕等。根据本题要求,学生选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节日, 用上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段节日见闻。注意详略得当。
故答案为: 元宵节的夜晚,走进灯市,人山人海,加上卖灯的吆喝声,热闹极了!花灯各式各样,有神气十足的老虎灯、顽皮的猴子灯、含苞欲放的荷花灯……兔灯特别多,有的眨着红玛瑙似的眼睛;有的前腿前伸,后腿后蹬,翘起尾巴,向前冲去,神气活现。我买了一盏小兔子灯,它披着白绒绒的外衣,竖着两只耳朵,一只兔爪举起,眉开眼笑的样子可爱极了。
【点评】考查了写作手法。点面结合:是写作方法,指的就是详写和略写的相结合。所谓“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
六年级语文(通用)基础知识与积累综合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写的是什么景色?(  )
A.春色 B.梨花 C.雪景 D.雨景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A.勾勒(1èi) 琼浆(qióng) 逶迤(yí) 蜷缩(quán)
B.土壤(rǎng) 肃穆(mù) 魁梧(kuí) 收敛(lǎn)
C.菜畦(qí) 腥味(xīng) 威胁(xié) 肆虐(nüè)
D.恬静(tián) 尴尬(jiān) 秕谷(bǐ) 蓑笠(lì)
3.下面关于名著阅读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读名著首先大致了解它的写作背景,能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
B.读名著时,我们可以对书中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评价的角度不要太单一。
C.我们要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从中体会、感受人物的性格。
D.有些名著不通俗易懂,我们遇到阅读有困难的句段或章节,可以略去不读。
4.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和“迷蒙”的“蒙”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蒙骗 B.蒙受 C.蒙人 D.发蒙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卢沟桥烽火》《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半截蜡烛》三篇文章都与战争有关,说明了正义必胜的道理。
B.《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于谦写的一首托物言志的诗。诗中的“清白”既指石灰的颜色,也指诗人高洁的情操。
C.诗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中的“耕”与农具“耧”有关。
D.《烟台的海》一文是按照冬春夏秋的季节顺序来写海上景观的。
6.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加固防御 纠正责任 B.改善请求 彻底解放
C.整理文献 翻箱倒柜 D.挽回证据 控制忧伤
7.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大家冲啊!即使A.粉身碎骨,我们也要将敌人阻截在这里,不能让他们有机会追上群众!”在这B.千钧一发的时刻,随着班长嘹亮的呼喊声,战士们从C.万水千山冲了上来,以D.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发起了进攻。
A.A B.B C.C D.D
8.下面的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澄澈 澄沙 B.伽蓝 僧伽 C.瘦削 削苹果 D.参加 参与
9.选择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
表里如一
A.露在外面的 B.说出来 C.表格 D.榜样
10.选择适当的关联词。
无论做什么事,_____肯下功夫,_____会有成功的希望。(  )
A.只要……就…… B.虽然……但是……
C.因为……所以 D.不但……而且……
二、填空题
11.如果你不认识“魁”字,应按   查字法查字典。这个字应该先查   部。“魁”是   结构,共   画。如果遇到富(yù)的“yù”字不会写,应该按   查字法查字典,先找到   。
12.我会拼,我会写
hǎi yáng zhī shi shí qiáo diàn dēng péng you
                   
xīn kǔ guǒ rán duì qí xiě xìn sì jì
                   
13.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填到句子中。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孤   自赏    钉   铁 别出心    合不   眼
虎视       有味 大步   星    不安
(2)设计师把大楼的支撑柱子都设计成A字型,真是   。
(3)刘胡兰   地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
(4)他一想起那些烦心事,就整夜地   。
14.根据提示写诗句。
(1)夜晚走在幽静的小道上,清风送来阵阵稻花的芳香,又是一个丰收年啊!这使我想到了宋代词人辛弃疾所写的词句“   ,   。”
(2)《过故人庄》中,诗人与友人“把酒话桑麻”后,许下了“   ,   ”的约定。
(3)《书湖阴先生壁》中运用拟人手法,将“山”“水”写得富有情趣的诗句是   ,   。
(4)多少仁人志士为国献身,血洒疆场,赢得了胜利与自由的荣光!这让我想起了曹植的名言:“   ,   。”
15.读语境,写出形近字。
(1)写出含有“平”字的生字。
张明在草(   )上玩,捡到一个塑料(   )果玩具,自己玩了起来。回到家,妈妈批(   )了他,告诉他(   )时捡到东西要交还失主或老师。
(2)写出含有“竟”字的生字。
这个饭店的环(   )特别好,玻璃擦得像(   )子一样明亮,(   )然没有一点灰尘。
16.快乐读书吧。
成长的故事各不相同,却同样带给我们感动。这学期,我读了许多同龄人成长的故事。填好以下的读书卡:
书名 作者 主人公 书中一个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
               
17.疫情中,我要记住。
(1)病毒无情,人间有爱。抗疫期间涌现了许多英雄,请准确写出两位英雄的名字,感恩他们:   、   。
(2)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中,16个省份346支医疗队4.26万人,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支援湖北。其中,   省援助我们黄冈市。
18.用“然”字组词,填入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词语不能重复。
(1)我正要凝视他们时,   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
(2)   不出我所料,他终究还是来了。
(3)怎么?雨衣上   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
(4)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   是个吸引人的问题。
19.仔细观察漫画,描述画面内容并说一说漫画的含义。
内容:   
含义:   
20.填空
(1)每当看到兄弟相争,朋友相残,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曹植的《七步诗》中的诗句“   ,    ?”
(2)晚报上对股票形势的分析一点也不具体,让人看了   ——摸不着头脑。
(3)燕子去了,   ;杨柳枯了,   ;桃花谢了,   。
(4)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艰难环境中仍不丧失凌云之志,顽强追求自己的理想,这真是   ,   。
(5)春天,是个让人神往的季节,漫步河边,微风轻浮,突然发现头顶的柳树已吐出新绿,真可谓“   ,   ”;放眼望去,小鸭子早已在乍暖还寒的水中嬉戏,你怎能不感叹:“   ,   ”。
三、诗歌鉴赏
21.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画线诗句是说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   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   也感到心惊。
四、语言表达
22.按要求,写句子。
(1)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 一直打开着。(用“好像”写一个喻句)
(2)我们把魔王炸死了。(改成被字句)
(3)我在白纸上绘出了许多花朵,有的是鲜红的,有的浅蓝色的,有的是淡黄色的。(用加点的字词造句)
(4)松鼠太太奇怪地问(   )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   )真美啊(   )(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23.按要求写句子。
(1)灰白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细缝。(缩句,缩到最简)
(2)父亲说:“没什么,不要怕,跟我到外面看看去。”(改为转述句)
(3)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 你干脆别读这本书。(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话)
(4)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①心情好时:开学第一天,我背着书包去上学,   
②心情不好时:开学第一天我背着书包去上学,   
五、翻译
24.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25.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②非然也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六、文言文阅读
2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休好射雉
孙休①好射雉②,至其时,则晨去夕反。群臣莫不止谏:此为小物,何足甚耽③!休曰:虽为小物,耿介④过人,朕所以好之。
【注释】①孙休:是吴国君主孙权的儿子,后继位。②雉:野鸡。③耽:沉溺,贪恋。④耿介:正直有节操。
(1)解释下列语句划线词的意思。
①孙休好射雉   
②则晨去夕反   
③此为小物   
④何足甚耽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从文中看,孙休是个   的人。
七、现代文阅读
27.阅读我最棒。
池塘
清晨,我爱坐在塘边轻轻地朗读课文,池塘就像美丽的母亲,悄悄地看着我。有时我爱把脚伸进塘水里,轻轻地搅呀搅。柔软的塘水拍打着我的脚,像是母亲的手抚摸着我,舒服极了。
中午,烈日喷焰。密密的垂柳挡住了阳光,塘水泛着涟漪,柳枝随着涟漪妩媚地拂动。“游泳喽!”一声呼喊,一群孩子扑通扑通跳进水里。他们像鱼儿似的,在清凉的塘水里快乐地游着,享受着塘水的爱抚。
黄昏,我爱坐在塘边静观。火红的太阳落进水里了,平平稳稳地躺着,像个红脸娃,全身发着红光。四处散开着的绿水,像一张松软平滑的床,轻轻地托住了它。绿绿的塘水托着红红的夕阳,婀娜多姿的垂柳依依向水,多美的一幅画啊!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注意同一个词有多个形容词。
   的塘水    的塘水    的塘水
   的太阳    的夕阳    的垂柳    的垂柳
(2)为下列词语注音。
抚摸    涟漪    扑通    婀娜多姿   
(3)找出文章中的一个拟人句,并模仿它写一个拟人句。
(4)找出文章中的一个比喻句,并模仿它再写一个比喻句。
(5)本文是按照   顺序描写池塘的?
八、连词成句
28.把下列词语排队组成一句通顺的话。(别忘了加标点)
(1)帮忙吧还是请你别人
(2)湖里木瓜高高的一个从树上掉进
九、默写
29.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诗句。
(1)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   ”来表达对家乡,对家人的怀念。
(2)人们常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30.按要求填空
(1)她的生命   而又   ,像一朵傲放于   。
这句话把   比作   ,从中我体会到   。
(2)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   的霍金,   的鲁滨逊,他们的精神令我们敬仰,由此我想到的四字词语是:   、   、   、   。
(3)《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   》,此书的作者是   国的   。
(4)《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在书中的一句名言是: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5)著有《   》的非凡的科学家霍金虽然有“   ”之称,但他不追求那种被人众星捧月般的   ,宁愿一个人静静地思考。请想象一下你在生活中所看到的众星捧月的情景,用一段话描绘一下:   。
十、综合题
拓展应用
古诗中,诗人常借助某种事物来表达志向或节操,这种表现手法叫托物言志。下列诗句描写的是什么事物?诗人又借助这些事物抒发了怎样的志向?请写出事物的名称,并为其选择对应的象征意义(填序号)。
A. 生命力旺盛 B. 有骨气,自强不息
C. 默默奉献 D. 坚贞不屈,品行高洁
3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事物:   象征:   
32.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事物:    象征:   
3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事物:    象征:   
3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事物:    象征:   
3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孰为汝多知乎?”一句中的“汝”是   的意思,“知”通“   ”。
这句话的意思是   ?
(2)《学弈》讲的是   教两个人   ,两个人的学习态度却截然不同;第一个人   ,第二个人   (填成语)。课文告诉我们   。
(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   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   里过去;默默时,便从   前过去。”这句话出自课文《   》,作者是   。这句话具体描写了日子   。
十一、课内阅读
36.课内阅读
(1)一个小小的牧童竟然能够指出大画家画上的错误,说明(  )。
A.牧童有长时间细致的观察,比大画家更了解牛的情况。
B.牧童比画家聪明。
C.牧童的知识比大画家丰富。
D.大画家的画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2)说说“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句话的意思。
(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   写的一篇回忆性文章,通过作者回忆   、   、   、   关心女佣这几件事,说明鲁迅是个   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   之情。
十二、连线题
37.连一连。
有意栽花花不开 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 莫把无时当有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 无心插柳柳成荫
常将有日思无日 子欲养而亲不待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十三、写作题
38.我国的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呢?请试着用上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段节日见闻。注意详略得当。(15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原文: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句子意思是: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出了雪后美景,用春花比喻冬雪,一片银白 的世界在作者眼中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令人感不到雪后的寒冷,而是春天的欣 喜。
故答案为:C
【点评】熟悉句子是出处,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诗句描写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2.【答案】C
【解析】【分析】A项有误,“勾勒”的“勒”应读“lè”,意思是:①用线条画出轮廓。②用简单的笔墨描写事物的大致情况。
B项有误,“收敛”的“敛”应读“liǎn”,意思是:控制和约束自己放纵的言行,减轻其程度。
C项正确;
D项有误,“尴尬”的“尴”应读“gān”,意思是:①处境艰难,不容易处理。②表情不自然。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所学课文生字中易读错字的读音。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确定正确的读音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每个音节的声调。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要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其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3.【答案】D
【解析】【分析】考查阅读方法,阅读应该详略得当,不应该直接省略不读。遇到困难应该囫囵吞枣,然后积累下来,可以找别人解答,或者找老师、同学。
故答案为:D
【点评】阅读应该讲究方法,做到日积月累,有一定的阅读笔记和感悟。
4.【答案】B
【解析】【分析】题干“迷蒙”的“蒙”读méng。A:“蒙骗”的“蒙”读mēng;读音不相同;
B:“蒙受”的“蒙”读méng;读音相同;
C:“蒙人”的“蒙”读mēng;读音不相同;
D:“发蒙”的“蒙”读mēng;读音不相同。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多音字组词,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就不同。
5.【答案】C
【解析】【分析】ABD三项中对课文内容和古诗的理解都是正确的;
C项中“耕”这种农业劳动应该用到的农具是“犁”,而不是“耧”,耧是用来播种的农具。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理解的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6.【答案】C
【解析】【分析】A.有误,“纠正责任”应为“纠正错误”。
B.有误,“改善请求”应为“改善生活”。
C.正确。
D.有误,“挽回证据”应为“挽回局面”;“控制忧伤”应为“控制情绪”。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词语搭配。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的类型,然后根据词语特点填写搭配内容。
7.【答案】C
【解析】【分析】“粉身碎骨”身躯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失生命。“千钧一发”一根头发上吊着千钧的重物,比喻非常危急。“万水千山”很多的山和水,形容路途遥远艰险。“排山倒海”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很大,声势雄壮。
结合词语意思和句子语境,“万水千山”使用不恰当。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学生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还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8.【答案】D
【解析】【分析】A.“澄澈”的“澄”意思是水清;“澄沙”的“澄”意思是过滤。意思不相同;
B.“伽蓝”的“伽”意思是梵语僧加蓝摩的略称,意译众园或僧院;“僧伽”的“伽”意为大众或会议。佛教用以指出家团体。意思不相同;
C.“瘦削”的“削”意思是体内含脂肪少,肌肉不丰满;“削苹果”的“削”意思是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意思不相同;
D.“参加、参与”的“参”意思都是加入某种组织或活动。意思相同。
故答案为: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9.【答案】A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表里如一”中的“表”意思是:露在外面的。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的理解。可结合词语或查字典理解字义。
10.【答案】A
【解析】【分析】选A。分析句子的意思可知:分句前后之间是条件关系。故选“只要……就……”。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11.【答案】部首;鬼;半包围;13画;音序;Y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要求可知,“魁”是不认识的字,在查字典时要用部首查字法,“魁”是半包围结构,应先查部首:鬼,再查除去部首剩下的4画,笔顺: 撇、竖、横折、横、横、撇、竖弯钩、撇折、点、点、点、横、竖 ,共13画。富(yù)中的“yù”, 我们知道读音,就应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Y,再查音节 yù。
故答案为:部首;鬼;半包围;13;音序;Y。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掌握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辨析作答。
12.【答案】海洋;知识;石桥;电灯;朋友;辛苦;果然;对齐;写信;四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桥、辛、季”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13.【答案】(1)芳;斩;截;裁;拢;眈眈;津津;流;惴惴
(2)别出心裁
(3)斩钉截铁
(4)合不拢眼
【解析】【分析】(1)“孤芳自赏”:把自己看成一朵香花而自 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芳:花。“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合不拢眼”:闭不上眼休息,指因为某些事情而烦恼忧愁,导致夜不能寐。“虎视眈眈”:像老虎要扑食那样注视着。形容贪婪地恶狠狠地盯着。“津津有味”: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大步流星”: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惴惴不安”: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2)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3)斩钉截铁:比喻言行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拖沓。
(4)合不拢眼:闭不上眼休息,指因为某些事情而烦恼忧愁,导致夜不能寐。
故答案为:(1)芳、斩、截、裁、拢、眈眈、津津、流、惴惴;(2)别出心裁;(3)斩钉截铁;(4)合不拢眼
【点评】考查了补全词语、选词填空。此题要求在日常学习中多进行词语积累,识记字形。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多积累的好习惯,多读多背多写。
14.【答案】(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解析】【分析】(1)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思是: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意思: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3)“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意思是: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两汉曹植的《白马篇》。诗句的意思是: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
故答案为:(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及名言警句。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15.【答案】(1)坪;苹;评;平
(2)境;镜;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根据语句,给汉字加偏旁并组词,填入句中,所填词语要符合句子语境,注意前后照应、衔接。
(1)“交”加偏旁可以组成坪、苹、评、平等字。由语境可知,草坪、苹果、批评、平时。
(2)“竟”加偏旁可以组成境、镜等字。由语境可知,环境、镜子、竟然。
故答案为:(1)坪、苹、评、平
(2)境、镜、竟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加偏旁组字和组词的能力,通过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的方法记忆生字。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16.【答案】小英雄雨来;管桦;雨来;与鬼子作斗争
【解析】【分析】读书卡是指读完一本书后,把一本书的名字,作者,主要人物,有趣的情节,在此书中你喜欢的句子、词语和你的感悟记在一张卡片上后,这个卡片就叫读书卡。它既可以以板报的形式制作出来,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风格编辑出来。
故答案为:1、小英雄雨来 2、管桦 3、雨来 4、与鬼子作斗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制作读书卡的能力,要掌握方法,平时注意多练。
17.【答案】(1)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张定宇等)
(2)山东
【解析】【分析】(1)2020,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了全国,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它的发展变化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病毒无情人有情,在这场磨难中涌现出一大批感人至深的英雄,我们感恩他们: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张定宇等。
(2)疫情中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支援湖北。其中,山东省援助的是黄冈市。
故答案为:(1)1、钟南山 2、李兰娟(张文宏、张定宇等)
(2)山东
【点评】(1)此题意在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向英雄学习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随时听从命令,绝不退缩的精神。
(2)牢记援助过我们的山东省人民,感恩它们的无偿援助,努力学习以好的成绩回馈他们。
18.【答案】(1)忽然
(2)果然
(3)居然
(4)依然
【解析】【分析】结合对含有“然”的词语的积累和理解,(1)结合句子中“正要凝视他们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这句中应选“忽然”,是指突然的意思;
(2)这句中结合“不出我所料”,应填“果然”,指结果和预想的情况一致;
(3)这句中“雨衣上1还长着两只袖筒”应填“居然”,指出乎意料的意思。
(4)“……是个吸引人的问题。”这句中应填“依然”,表示依旧,还是原来的样子。
故答案为:(1)忽然;(2)果然;(3)居然;(4)依然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汇的应用能力。作答时要认真研读所给的句子,分析出所填的词语与句子意思的内在关系,再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进行正确作答。
19.【答案】电灯代替了蜡烛的工作,为人类照明,终止了蜡炬成灰的悲剧,然而蜡烛却不知道感恩,他责怪电灯抢了自己的饭碗,要把电灯打死,恩将仇报。;讽刺不知恩图报,却倒戈相向的人。
【解析】【分析】分析时要联系现实,分析画面背后的内涵。第(1)小问写漫画内容,可以写漫画上画了哪些主要事物(人物,景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还要认真阅读漫画上的文本提示,才能很全面的概括漫画的内容。例如,本题所给漫画中共有两个事物,一个是蜡烛,他手里拿着一把弹弓,要打正在照明的灯泡。文本提示为“恩将仇报”。内容只要符合要求都是正确的。第(2)小问分析漫画寓意,从漫画内容来看,明显是讽刺了蜡烛恩将仇报地对自己的恩人——电灯,以及像蜡烛那样不知感恩,只会恩将仇报的小人。对漫画的感想,实际上就是揭示漫画的寓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漫画内容、寓义的把握能力。
20.【答案】(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丈二的和尚
(3)有再来的时候;有再青的时候;有再开的时候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解析】【分析】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如:煎、益、坚、坠、碎、裁。
故答案为:(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2)丈二的和尚(3)有再来的时候、有再青的时候、有再开的时候;(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或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21.【答案】花;鸟
【解析】【分析】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国破山河在:言山河依旧,而人事已非,国家残破。春到京城,而宫苑和民宅却荒芜不堪,杂草丛生。这两句是说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花开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鸟鸣也感到心惊。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两个春天过去了。抵万金:极言家信之难得。画线诗句是说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花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鸟也感到心惊。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2.【答案】(1)月亮好 像一个大大的白色盘子。
(2)魔王被我们炸死了。
(3)下课了,同学们跑到操场上玩,有的坐在座位上写作业,有的聚在一块聊天。
(4):“;?;!”
【解析】【分析】(1)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2)把字句改被字句原则是把"把字句"中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被字句,把“把”改成“被”。即成为“被字句”。(3)此题意在明白排比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排比”,就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4)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故答案为:(1)月亮好像一个大大的白色盘子。 (2)魔王被我们炸死了。 (3)下课了,同学们跑到操场上玩,有的坐在座位上写作业,有的聚在一块聊天。(4):“?!”
【点评】(1)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掌握把字句改被字句的方法,平时注意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3)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23.【答案】(1)眼睛眯成了细缝。
(2)父亲说,没什么,不要怕,跟他到外面看看去。
(3)如果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就干脆别读这本书。
(4)花儿露出腼腆的笑容;路边的鲜花都凋谢了
【解析】【分析】(1)缩句就是去掉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去掉修饰语“灰白的、一条”。
(2)直述句变转述句有两步,一是变符号,二是变人称。符号:冒号变逗号,双引号去掉。人称:我变成他/她,看说话人的性别确定;你变“对”字后面的人称,对谁说就写谁。在本题中,把“说”字后面的冒号变逗号,双引号去掉。“我”指的是“爸爸”所以“我”变成“他”。
(3)通过分析可知,“不喜欢书的故事”和“别读这本书”之间是假设关系,可以用“如果……就……”相连,第二句“你”用关联词替代掉,中间用逗号。
(4)本题考查的是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的方法,想象一下,开心的时候,你看到周围的事物是怎么样,不开心时又是怎么样的。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眼睛眯成了细缝;(2)父亲说,没什么,不要怕,跟他到外面看看去;(3)如果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就干脆别读这本书;(4)花儿露出腼腆的笑容;路边的鲜花都凋谢了
【点评】本题考查了句子的变换。要掌握各种句型变换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24.【答案】茅屋檐下经常打扫得干净,一畦畦的花木是主人亲手栽种的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感知并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可结合课后注释。
故答案为:茅屋檐下经常打扫得干净,一畦畦的花木是主人亲手栽种的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25.【答案】教诲;这样;引,拉;聪明才智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①使弈秋诲二人弈:让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诲:教诲。 ②非然也:不是这样啊。然:这样。③思援弓缴而射之:想拿弓箭去射它。弓:引,拉。④为是其智弗若与: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智:聪明才智。
故答案为:①教诲。②这样。③引,拉。④聪明才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
26.【答案】(1)喜欢;同“返”,返回;是;值得
(2)虽然是小东西,可是比人还耿直,我因此喜欢它。
(3)有主见,崇尚耿直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意思。①孙休好射雉:喜欢。②则晨去夕反:同“返”,返回。③此为小物:是。④何足甚耽:值得。
(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在翻译句子时,除了要注意“为、耿、介、过、所以、好、之“等重点字,有时还要注意补充出句子的省略成分,同时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准确性。故:虽然是小东西,可是比人还耿直,我因此喜欢它。
(3)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
【点评】(1)这是对文言实词语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2)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3)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
27.【答案】(1)柔软;清凉;绿绿;火红;红红;密密;婀娜多姿
(2)fú mō;lián yī;pū tōng;ē nuó duō zī
(3)清晨,我爱坐在塘边轻轻地朗读课文,池塘就像美丽的母亲,悄悄地看着我。
仿写:月亮就像和蔼的老公公,晚上亲切的对我说着晚安。
(4)四处散开着的绿水,像一张松软平滑的床。
仿写:湖面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褶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
(5)时间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运用修饰语的能力,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 横线上应填名词,应注意搭配合理。此题都是课文中的,细读课文都能从文中找到答案。(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给词语拼音的能力。根据语境用普通话读准拼音,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做起来并不难。要注意 “婀娜多姿”的“婀娜”应读“ē nuó”。(3)考查拟人句。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文章中的一个拟人句:清晨,我爱坐在塘边轻轻地朗读课文,池塘就像美丽的母亲,悄悄地看着我。仿写:月亮就像和蔼的老公公,晚上亲切的对我说着晚安。(4)考查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文章中的一个比喻句:四处散开着的绿水,像一张松软平滑的床。仿写:湖面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褶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5)考查写作顺序。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可知,文章是按:清晨——中午—— 黄昏的时间顺序写的。
【点评】(1)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2)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注意多读,多练。(3)本题主要考查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及其运用。平时注意多练。(4)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5)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能力。
28.【答案】(1)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2)湖里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
【解析】【分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组成,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比如:谁是什么。谁怎么样。谁干什么等。在某处有某物。要把句子说通顺,合情理,要注意对中心语的修饰是否合适,句尾使用标点符号要注意句子的语气,疑问句句尾一般用问号,陈述句句尾一般用句号,感叹句句尾一般用感叹号。
故答案为:(1)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2)湖里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连词组句的能力,要把句子说通顺,合情理。平时注意多读,多练。
29.【答案】(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解析】【分析】此题属于理解型默写,解答时,首先要弄懂题干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异、逢、倍、涯、邻。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30.【答案】(1)艰辛;壮丽;风沙中的仙人掌花;她;仙人掌花;她是一个顽强不屈,同命运抗争的人
(2)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坚持不懈;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坚韧不拔
(3)鲁滨逊漂流记;英;笛福
(4)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人最怕的是没有勇气,只要勇敢地去面对,那么很多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
(5)时间简史;宇宙之王;顶礼膜拜;听说刘德华来到了我们县城,大家纷纷前往。现场简直是水泄不通,有求签名的,有求合影的,有上前献花的。刘德华被大家团团围住,忙得不可开交。
【解析】【分析】(1)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A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景色(本体)比作一幅青山绿水画(喻体)。如:
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