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三单元“遨游汉字王国”主题阅读(语文要素 方法点拨)专项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三单元“遨游汉字王国”主题阅读(语文要素 方法点拨)专项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7 11:3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遨游汉字王国”主题阅读
单元课文概要
语文要素: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
本单元安排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以“遨游汉字王国”为主题,安排了“汉字真有趣”和“我爱你,汉字”两部分教学内容。“汉字真有趣”通过“字谜七则”“门内添'活’字”“有趣的谐音”“'枇杷’和'琵琶’”“有趣的形声字”等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开展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举办趣味汉字交流会等。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我爱你,汉字”安排了“汉字字体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书法欣赏”“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等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的历史或汉字书法,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写一写,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如,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等。指导学生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
阅读要素方法点拨
技法一:搜集资料。
突破点1.查找图书,可以获得全面权威的材料。
示例:如果我们想搜集汉字演变过程的权威资料,可以去学校阅览室、图书馆或书店,在语言类的书架上去找通过书名、目录或者内容简介很快就能找到需要的材料。
突破点2.网络检索限制条件少,方便快捷。
示例:如果我们要搜索-些与汉宇有关的故事,检索关键“汉字故事”,就能在网页中找到很多信息,我们可以---打开浏览,找到自己所需要的。
突破点3.请教他人能提高搜集资料的成功率。
示例:如果想了解有关书法的资料,可以找书法老师或者身边爱好书法的人请教;如果要搜集一些有关自己家族姓氏的历史和现状的资料,可以去拜访家族中博学多才的年长者。
技法二: 整理材料。
突破点1.根据要求进-步筛选材料,去掉多余的材料。
示例:如果我们在搜集有趣的形声字时发现“鸣”和“鱼”等字也很有趣,但它们不是形声字,所以要去掉。
突破点2.把搜集到的材料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
示例:对于搜集到的-些关于汉字的资料,我们可以从汉字的来历、字谜、体现汉字特点的故事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突破点3.用多样化的形式呈现搜集到的材料。
示例:可以用手抄报、黑板报的形式呈现与汉字有关的古诗歌后语、对联、故事;用灯谜的形式呈现搜集到的谜语;用电子演示文稿等形式呈现搜集到的方方面面的材料。
精彩片段阅读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为什么我们把自来水的开关称为“水龙头” 为什么我们把新年的第一天称作“元旦” 如果有人问你这样的问题,你怎么回答 你也许会说:“我们从小到大一直都是这么说的。”那么,追根溯源,为什么我们会形成这样的表达
②关于“水龙头”,这就说到“龙”字。“龙”这个字背后的文化源远流长。相传龙会口吐大 水而形成雨,因此,“龙吐水”成为古人对龙的一种形象表达,而“水龙头”的喷水功能也正好 与“龙吐水”不谋而合,由此,人们自然而然地把自来水的开关称为“水龙头”。关于“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元旦”的 “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 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1.“元”是指 :“日”是个 字,代表 。
2.如果有人问你“自来水的开关为什么称为‘水龙头’?”你会怎样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选文,我能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纪晓岚任侍郎时,和珅任尚书。有一次,两人同一个御史官一起喝酒。席间,和珅指着一只狗问纪晓岚:“是狼是狗?”
②纪晓岚非常机敏,听出和珅借谐音在辱骂自己,立刻( )地回答:“垂尾是狼,上竖是狗。”想讨好和珅的御史也听出了此中机巧,却故意接道:“是狼是狗我是明白了。”
③纪晓岚一听,知道御史用意,又( )地说:“还有区别呢,狼的习性是吃肉,狗的习性是遇啥吃啥,遇屎吃屎。”搞得和珅与御史( )。
1.把下面三个成语填入文中恰当的括号内。
狼狈不堪 泰然自若 从容不迫
2.三个人说话都利用了字的谐音。请你说说他们各自话里的意思。
(1)是狼是狗:
(2)垂尾是狼,上竖是狗:
(3)是狼是狗我是明白了:
(4)狗的习性是遇啥吃啥,遇屎吃屎:
3.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有哪些感触?说一说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再来看看这个字,这是凤凰的“凤”,繁体字写作“鳳”。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它的样子有点儿像今天的孔雀,头上戴冠,拖着漂亮的长尾巴。( )如此,凤凰与其他鸟的字形( )较难分清,古人想出了办法:在字形上面添加了一个声符“凡”,用来标示字音。在后来的字形里,“鳳”有了声符“凡”,形符变成了"鸟",是不是像凤凰之形,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根据选文的描述,文中的横线上应填的字是( )
A. B. C.
3.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古人为了把“凤”与其他鸟类分开,就在字形上添了表示声符的“凡”。( )
(2)在古人看来,形声字重要的是声符,至于形符像不像,已经不重要了。( )
四、阅读短文,完成下列练习。
汉字与中国心
①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②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③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汉字的书法艺术
①汉字书法艺术不但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而且以它特有的才蕴影响了左右芳邻。
②它首先影响的是中国画。国画骨子里其实也是一种线的艺术。所谓“衣带当风”,非线而何?所谓白描手法,又非线而何?中国传统画不以形取胜,而以意取胜;不以美骄人,而以境争先。内有其意,外有其形;心有其源,画有其境。然而,它的具体操作与表达方式则是线式的。
③汉字书法又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古建筑必有匾额,必有楹联,没有这些,就仿佛美人头上缺簪,公子额前少玉,就会觉得心不明,眼不亮,意未到,情未尽。
④汉字书法又是与武术相通相连的。武与字通,自古而然。君不见电影《英雄》与《卧虎藏龙》中都有武家书法的镜头在,虽然不免有些艺术的夸张,但绝非凭空臆断。别的且不言,只说书法与武术两者的境界与追求,就有绝大的相似之处。两者都非常讲究功、法、气、韵、美。
⑤汉字书法也影响到中国古典小说。中国古典小说以线式结构为主,如《三侠五义》中的游仙枕、探阴山,但以时间而论,它的结构形态依然是线式的。它不喜欢甚至拒绝时空颠倒,而坚持依时而作,依时而行,依时而叙,依时而言。
⑥简单成一线的,如《西游记》就属于单一型线式结构。孙悟空就是引线的金针,猴子出世,便是金针出现,此后孙悟空“走”到哪里,那故事便“跟”到哪里,猴子成了斗战胜佛,这故事便随之戛然而止。复杂一点的如《水浒传》,则呈水脉系结构,但本质上也属于线式结构,不过不是一个线端而已,而是百水千河归于一系。更复杂的则是《红楼梦》。《红楼梦》的结构形态是网状的,千头万绪,网络天成。但那线的构思与价值,依然宛在。无线何以有网,网成愈见线功。
⑦可以这样说,汉字书法是一切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虽然它对其他种种艺术形式的影响大小有差,彰隐有别,多少有异,但那基础性作用则是毋庸置疑的。
1.从全文看,第①段中“芳邻”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第③段,说说本文的语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中作者说《水浒传》呈“水脉系结构”,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笔尖上的中国
佚名
①点、横、竖、撇、捺,一笔一画,这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方块字。一个个方块字,就像一块块青砖绿瓦,构筑了我们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
②一个个方块字是多么神奇,把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天地万物囊括其间:一个“水”字,撇捺之间流淌着水的灵动与韵律;一个“山”字,①_________________;苍翠欲滴遮天蔽日,那是“森”字;②_________________,那是“众”字……千百年的风俗礼仪、哲学思考、审美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一个个汉字之间。
③方块字滋养了一群淳朴多情的女子和后生,培养了华夏儿女诗性的智慧。几十个汉字组在一起,便是意蕴丰沛的诗歌;几千个、几万个汉字组在一起,便是荡气回肠的故事。这些富有魅力的文字,静立着青瓦白墙,奔跑着羊肥马壮,炫耀着雍容华贵,心痛着骨肉分离……在这字与字、词与词之间,传递出的已不是一种简单的信息,而是人类的种种美妙情感。
④方块字证明了文明古国瑰丽雄健的生命力,描绘着中华文化举世无双的身姿。当古埃及文明在波斯帝国的铁蹄下呻吟的时候,当古巴比伦文明在风沙交加的侵蚀下消失的时候,当古印度文明在异族文化的蚕食下迷路的时候,只有华夏文明傲然挺立。不管历史如何发展变化,汉字公正、永恒地记录下了历史的每一步足迹,记录着美丽中国涅槃的历史。
⑤然而,今天,当我们侧耳倾听汉字的脉搏,不免会心痛叹息:许多人习惯了在键盘上“拼写”,体会不到笔尖在纸面划过时的优雅和洒脱,赏玩不到挥毫泼墨的点画与章法,“提笔忘字”成为文字发展现阶段的困扰……我们发现,汉字和我们的生活似乎渐渐有些脱节。
⑥汉字,一旦远离了我们的笔尖,失去有温度有力度的书写过程,只剩下单调的敲击和僵硬的结果,人们不知道笔顺,不知道汉字的横平竖直、一撇一捺的美妙,更不能体会汉字中蕴藏的奥妙,那么,我们的文化危机也将要浮出水面,汉字赖以生存的根基就到了濒临被毁掉的边缘。这就意味着我们赖以生存、传承的精神家园将会土崩瓦解,那将是多么可怕的未来!
⑦中华民族之所以五千年来长盛不衰,源于我们的文化基因——汉字。传承中华文化,需要汉字这一载体。因此,我们呼吁文化的回归,让那些从我们笔尖流淌出来的文字,如同生命跳动的脉搏,在神州大地上生生不息!
(文章有删减)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句式整齐,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美,表达了作者对汉字由衷的赞美。
B.第⑤段紧承上文,通过“然而”笔锋一转,用“侧耳倾听汉字的脉搏”形象地开启了下文内容。
C.文末呼吁了文化的回归,提醒我们拿起笔体会从笔尖流淌出来的文字中蕴藏的奥妙。
D.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述和抒情的表达方式,用倒叙的方式叙写了汉字深厚的文化内涵。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意蕴丰富,富有表现力,请你进行赏析。
句子:一个个方块字,就像一块块青砖绿瓦,构筑了我们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
批注:
3.根据第②段的相关内容,在横线上补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使语意前后连贯。
一个“水”字,撇捺之间流淌着水的灵动与韵律;一个“山”字,① ;苍翠欲滴遮天蔽日,那是“森”字;② ,那是“众”字……
4.第④段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你具体赏析,体悟汉字的魅力。[语文要素: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⑤段提出了我们现在面临的“提笔忘字”的现象,请从你的角度发出你的倡议。(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于方正之间溯源中华文明
与兴
①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字”无双。近日,众多国宝级文物跨南北、越八方来到成都博物馆,构成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
②展览的故事从8000余年前的一枚刻符龟甲讲起。陶器上的刻画、龟甲上的符号,是汉字最初的源头。而这件出土于河南贾湖遗址的贾湖刻符龟甲,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源头。
③作为中国最重要考古发现之一,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一号害藏出土的史墙盘填补西周重大史料空白,树立金文雍容浑厚典范;来自甘肃省镇原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秦二十六年铜诏(zhào)版,其上附刻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字迹清晰,弥足珍贵,不仅为秦统一度量衡提供了物证,更是秦统一文字、变大篆为小篆的历史见证。
④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纸因此得到更广泛的使用。为了提高写字速度,以及适应书写工具和载体的改变,一场“秦篆隶变”让隶书成为弘扬儒家经典的官方字体,也成为“古文”与“经文”的分水岭。展厅中,一段段居延汉简,体现出隶书普及之后对于汉王朝对外传播和疆域扩展的重要作用。
⑤秦统一中国后,迅速推行“书同文字”的政策,保障了秦法在更广阔疆域内的施行,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从本次特展的展品可以看出,在汉代,隶书成为弘扬儒家经典的官方字体,“汉字”之名即由此定格。
⑥从上古图语到书风万千,从龟甲铜器到绢帛(bó)纸张,汉字的魅力在形貌、载体、书写方式的更迭(dié)中不曾消减,反而历久弥新。汉字不仅体现着每个时代独特的精神风貌,也彰显出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哲学思想、价值体系。
⑦周天球所书《行书陋室铭轴》,用古雅工丽、余韵悠长的书风,传扬着诗人刘禹锡洁身自好、宠辱不惊的隐逸品格。宋代著名词人、将领辛弃疾唯一传世真迹《去国帖》,观者从力透纸背的尺牍文书中可读到历代文人修身致知、心怀天下的精神脊梁。
⑧整个展览以苍虬有力的“为万世开太平”书法作品结束。柳公权曾言:“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方寸之间抒写出的人格气韵、精神风骨,是经过历史洗礼的中华文明永恒跳动的脉搏,是江河万古、未曾断绝的华夏民族精魂所归。
⑨文明之璀璨历程,自汉字始,载于文物,融于时代。这些我们无比熟悉的方块字,在祖国日益强盛、对外交流蓬勃发展的今天,承载着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与独特的精神,驰骋于世界更广阔的舞台上,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文章有删减)
1.(信息提取)聪聪读完文章后,有些地方没记住,请你完成下面的题目,帮他回忆一下。
文物可证实文献之记载,校正文献之谬误,补充文献记载之缺失。对无文字记载的史前社会,文物则是研究、恢复其社会面貌的实物史料。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源头是 ,树立金文雍容浑厚典范的文物是 ,见证秦统一文字、变大篆为小篆的文物是 。
2.(内容理解)下面是妙妙对于这篇文章的认识,请你选出与原文不符的一项( )
A.最初的汉字并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有很多其他的载体。
B.“书同文字”政策的推行是“古文”与“经文”的分水岭。
C.从第⑦段中可以得知汉字中蕴藏着文人的精神风骨。
D.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汉字的发展以及它的重要价值。
3.(段落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⑥段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挑战题(迁移运用)上二年级的弟弟不明白为什么妈妈老是教育他“写字的时候要用心”,请你结合第⑧段中的画线句向他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汉字与中国心(节选)
①汉字,的确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都能使受到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最能体现汉字的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许多古典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尽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②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强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除的了。
1.汉字的特点有哪些?写出相关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两处省略号,它们都表示( )。
A.列举的省略
B.说话断断续续
C.声音的延长
D.语意未尽
3.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除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告”字上画一头“牛”
①小时候酷爱猜谜。有人曾问我:“一口咬掉牛尾巴’,这是个什么字?”我想,这一定是“牛”字后面跟个“口”字,而“牛”没有尾巴,整个字不就成了“告”字吗?果然被我猜中。
②《经典释文》中说:“告上曰告,发下曰诰。”“告”是以下达上,而“诰”是以上传下,两者的使用范围是不一样的。所谓“祷告”,是在神灵或祖宗面前念念有词;“禀告”是向君主或上司呈报下情;“控告”,是向代表国家政权的司法机关检举揭发……这些用法,都和“告”的本义有关后来的实际使用中,“告”的这一特点逐渐淡化,“告”可以用来泛指表达、诉说,不太计较上下之别。而且,“告”的行为可以和“告”的内容直接组合,如告成、告贷、告负、告急、告竣、告老、告假……因为可以广而“告”之,“告”成了一个高产语素。
1.“一口咬掉牛尾巴”的谜底是: 。
2.把词语填进相对性的括号里。
祷告 禀告 控告
向代表国家政权的司法机关检举揭发
向君主或上司呈报下情
在神灵或祖宗面前念念有词
3.下列有关“告”和“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告”是以下达上,“诰”是以上传下。
B.“告”和“诰”都有告诉的意思。
C.“告”已无表达、诉说之意。
D.“告”和“诰”的使用范围是不一样的。
参考答案
一、1.开始,第一 象形 太阳
2.因为“龙”会口吐大水形成雨,而“水龙头”喷水的功能与“龙吐水”相吻合,所以自来水的开关称为“水龙头”。
3.我国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意义丰富。
二、1.泰然自若 从容不迫 狼狈不堪
2.侍郎是狗,侍郎是纪晓岚的官职,和珅这是在骂纪晓岚是狗。 垂尾是狼,尚书是狗,尚书是和珅的官职名称,纪晓岚也回骂和珅是狗。 侍郎是狗我是明白了,这是御史讨好和珅,借谐音辱骂纪晓岚。 御史吃屎,纪晓岚在讽刺那个御史。
3.我们中国的汉字中蕴藏着无穷的奥妙,用起来也是趣味无边。
三、1.尽管 也
2.A
3.√ ×
四、1.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2.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3.这不仅是因为我们都吃中餐,都讲中文,都用汉字,更重要的是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
五、1.中国画、中国传统建筑、武术和中国古典小说。
2.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并运用了排比、对偶和比喻等修辞方法,简洁生动。
3.《水浒传》先是以不同人物为线索分别来写,后众好汉聚义梁山。全文结构就像河流一样,一条条支流先后汇入干流。因而这种小说结构形式被称为“水脉系结构”。
六、1.D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方块字比作青砖绿瓦,形象地表明了汉字是构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3.横竖之间耸立着山的巍峨与险峻 携手并肩同心同德
4.将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与华夏文明进行对比,突出以汉字为基石的华夏文明顽强的生命力。
5.亲爱的同学们:汉字承载着我们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是我们中华文明传承的见证者。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渐渐减少了对汉字的书写,“提笔忘字”的现象经常出现。在此我发出倡议,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多多提起笔,书写出美丽的汉字。
七、1.贾湖刻符龟甲 史墙盘 秦二十六年铜诏版
2.B
3.第⑥段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总结上文对汉字的演变过程的叙述,又引出下文对历史上表现文人风骨、时代精神风貌的书法作品的列举。
4.因为做任何事都必须用心才能做好,就像柳公权说的“心正则笔正”,写字时要用心去写,只有心中端正,才能写出好字来。
八、1.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2.A
3.因为汉字形声义俱全,信息量大,中汉字写成的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九、1.告
2.控告 禀告 祷告
3.C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