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极地地区 综合复习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2022年2月建成。下图是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罗斯海新站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北寒带 D.南寒带
2.在罗斯海新站建设期间,在海岸能够看到的动物是( )
A.长颈鹿 B.企鹅
C.驯鹿 D.北极熊
3.罗斯海新站选择在2月建成,是因为此时( )
A.积雪少,降水多 B.光照好,风力强
C.有极昼,较温暖 D.有极夜,冰山少
多国联合科考报告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升温明显。读北极航道图,完成下面小题。
4.8月,某探测队在北冰洋沿岸考察,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
A.白昼时间很长 B.白熊在海冰上觅食
C.大群企鹅在游泳 D.因纽特人在捕鱼
5.北极航线能够顺利通航的原因是( )
A.淡水资源丰富,航行条件优越
B.沿途都是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
C.航道沿途港口众多,便于停靠
D.全球变暖,航线通航时间变长
2021年11月5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中山站等地执行科学考察任务,于11月22日到达中途补给点毛里求斯路易港,预计2022年4月返回国内。读“雪龙号科考航线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6.本次前往南极过程中,雪龙号的航线依次经过什么大洋( )
A.太平洋、北冰洋 B.大西洋、印度洋 C.太平洋、印度洋
7.雪龙号出发当天,上海(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8.雪龙号在南极科考期间( )
A.南极地区白昼时间长,处于一年中较温暖的时期,适合作业
B.南极地区冰雪全部融化,安全性高,便于通行
C.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风雪小,方便观测极光
极地考察能力是一个国家科研能力和综合国力的体现。迄今为止,我国已在南极地区陆续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作为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下图示意南极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纬度位置最高的是( )
A.昆仑站 B.中山站 C.泰山站 D.长城站
10.科考队员在南极地区面临的恶劣气候条件是( )
A.炎热干燥 B.酷寒烈风 C.高寒缺氧 D.高温多雨
海冰是极地研究的重要内容。海冰密集度指海冰面积占海域总面积的比例。下图为近30年北冰洋部分海域5月、6月平均海冰密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与5月相比,6月( )
A.叶尼塞河河口海冰密集度减小 B.白令海峡北部的海冰没有变化
C.科雷马河河口海冰融化量减小 D.勒拿河河口海冰的融化量减小
12.与图示地区海冰融化有关的是( )
①纬度位置 ②季节 ③河流 ④海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国北极科考队先后多次在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并于2004年7月28日,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建立了中国首座北极科学考察站。读“中国北极黄河站位置示意图”和“白令海峡及其周边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3.黄河站位于我国首都北京(40°N,116°E)的( )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14.黄河站所在地突出的气候特征是( )
A.四季如春 B.四季分明 C.终年湿热 D.终年严寒
15.下列关于北极附近叙述正确的是( )
A.白令海峡位于东半球 B.黄河站位于中纬度
C.阿拉斯加位于北美洲 D.北冰洋沿岸生活着大量企鹅
从俄罗斯亚马尔天然气工厂运送天然气到东亚港口,有经大西洋的以往常规航线和经白令海峡的北冰洋航线。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与以往常规航线相比,北冰洋航线日趋重要。下列原因可信的是( )
①航行更省时②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部分消融
③航程更短④北冰洋沿岸气候严寒,城市和港口稀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7.俄罗斯和中国一直都是很好的贸易伙伴,下列商品最有可能从该国出口到中国的是( )
A.服装 B.粮食 C.石油 D.咖啡
二、解答题
18.2021年11月23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队第二批101名队员搭乘“雪龙2”号从上海起航,开始执行南极科学考察任务。读南极大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南极大陆隔海相望的甲是 洲;在南极大陆周围的乙是 洋。
(2)北京市处于 季(季节)时,南极大陆正值科考的最佳时间,试分析南极大陆该时段适宜开展考察的原因 (答两点)。
(3)南极大陆生态环境脆弱。在考察过程中,我国科考队员应采取的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措施有 。(答一点)
19.阅读材料和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
材料:2013年4月9日,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历时156天,航程近3万海里,创下了中国南极考察史上的多个第一,圆满完成53项科考和后勤保障项目,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凯旋.
(1)南极洲四周被大洋环绕,A点所在地为 洋,A的经度为 ,纬度为 ,B为 洋.
(2)在南极地区图的弧线①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3)图中C、D代表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两个科学考察站,C是 站,D是 站.C、D站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站(填字母代号),原因是 .
(4)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选择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其主要原因是 .
20.【主题学习科考南极】2023年11月1日上午,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踏上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征程。第40次南极科考最突出的亮,点,当属罗斯海新站的建设。罗斯海新站是中国在南极的第5个考察站,也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第3个南极常年考察站。按照计划,相关作业队员将于12月中旬抵达新站建设区域,并在60天内完成建设任务。读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我国考察站没有极昼夜现象的是 。
(2)与我国其他科考站相比,昆仑站开展大气环境和天文学观测的有利条件之一是昆仑站的纬度较 (高/低)。
(3)科考队从中山站出发,前往罗斯海新站,行进的方向是 ,罗斯海新站是我国首个面向 洋扇区的考察站,建设人员选择在12月建设罗斯海新站的原因是 。
(4)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至少答出两点)
21.读南极地区图,填空。
(1)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呈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长城站是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 个科考站。在长城站上 (选填“有”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3)昆仑站在和平站的 方向。
(4)请写出一种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
(5)图中符号“■”代表的矿产资源是 。
(6)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应在1月前后还是7月前后?请说明理由。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2.B 3.C
【解析】1.从图中可知,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驯鹿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长颈鹿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所以在罗斯海新站建设期间,在海岸能够看到的动物是企鹅,B正确,排除ACD。故选B。
3.罗斯海新站选择在2月份建设是因为2月份为南半球的夏季,罗斯海新站有极昼,较温暖,有利于科考站的建设,C正确,D错误;南极地区受极地高压控制,降水少,A错误;风力大不利于科考站的建设,B错误。故选C。
【点睛】根据太阳光热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把地球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五个温度带; 23.5°N~23.5°S之间为热带,23.5°N~66.5°N之间为北温带,23.5°S~66.5°S之间为南温带,66.5°N~90°N之间为北寒带,66.5°S~90°S之间为南寒带。
4.C 5.D
【解析】4. 8 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冰洋沿岸白昼时间很长,A现象可信;白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可以看到白熊在海冰上觅食,B现象可信;企鹅是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在北冰洋沿岸不可能看到,C现象不可信;北冰洋沿岸原住居民是因纽特人,所以能看到因纽特人正在捕鱼,D现象可信。本题要求选择现象不可信的一项,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
5. 根据题意可知,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地区升温明显,全球变暖,使北极航线通航时间变长,所以这是北极航线能够顺利通航的原因,D正确;北极航线顺利通航与“淡水资源丰富“、“沿途都是发达国家”(且沿途并不都是发达国家)、“航道沿途港口众多”无关,ABC错误。故选D。
【点睛】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北极有两条航道,分别是大部分航段位于俄罗斯北部沿海的“东北航道”,以及大部分航段位于加拿大北极群岛水域的“西北航道”。
6.C 7.B 8.A
【分析】本组题以雪龙号科考航线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南极的自然环境特征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培养综合思维探究素养。
6.读图中雪龙号行驶的路线,根据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可知,雪龙号的航线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和印度洋,C正确;排除AB。故选C。
7.读图可知,2021年11月5日雪龙号从上海出发,是北半球的秋季,位于秋分到冬至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的上海是昼短夜长,B正确;排除AC。故选B。
8.读图和根据所学可知,雪龙号在南极科考期间是11月-4月,是南极地区白昼时间长,处于一年中较温暖的时期,适合作业,A正确;南极地区冰雪部分融化,B不正确;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便于考察,C不正确。故选A。
【点睛】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是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此时正值南极地区为夏季,相对温暖的时期和极昼期,方便科学考察活动。
9.A 10.B
【解析】9.由图可知,在南极地区四个科考站:昆仑站、中山站、泰山站、长城站当中,昆仑站离南极点最近,说明昆仑站的纬度最高,A正确。故选A。
10.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温极地,被称为“风库”,面临的恶劣气候条件是酷寒烈风,B正确; 炎热干燥、高寒缺氧、高温多雨均不属于南极气候特点,排除ACD,选B。
【点睛】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是全球问题,要更好地保护南极的环境,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努力,为了保护南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技术。这些理念和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清洁能源和低污染技术等。
11.A 12.A
【解析】11.由图可以看出,与5月相比,6月叶尼塞河河口海冰密集度减小,A正确;白令海峡北部的海冰减少,科雷马河河口海冰融化量增大,勒拿河河口海冰的融化量增大,排除BCD。故选A。
12.读图可知,北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海冰范围广,在暖季时气温升高,海冰融化,海冰的密集度降低,河流的流量流速均影响海冰的融化程度,从图中看不出海拔对海冰融化的影响。故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
【点睛】海冰密集度的影响因素可以从纬度、海流速度、海域面积、风速等角度进行分析。
13.A 14.D 15.C
【解析】13.黄河站位于(78°55′N,11°56′E),北京位于(40°N,116°E),从经度看,黄河站位于北京的西部;从纬度看,黄河站位于北京的北部,所以黄河站位于我国首都北京的西北方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黄河站位于(78°55′N,11°56′E)地处北极圈以北,由于纬度较高,气候终年严寒,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从东西半球看,白令海峡位于西半球,A叙述错误;黄河站位于高纬度地区,B叙述错误;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据图可知,阿拉斯加位于北美洲,C叙述正确;企鹅生活在南极地区,北冰洋沿岸没有企鹅分布,D叙述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的极地科考站有南极的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北极的黄河站。
16.C 17.C
【解析】16.由图可知,北冰洋航线日趋重要,主要原因有航行更省时,航程更短,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部分消融,使航线更安全了,①②③正确;北冰洋沿岸气候严寒,城市和港口稀少不是北冰洋航线日趋重要的原因,④错误。故选C。
17.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工业以重工业为主,俄罗斯和中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俄罗斯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中最可能有石油和天然气等,C正确。俄罗斯民用工业薄弱,服装、粮食不会出口到我国,排除AB;俄罗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不适合咖啡生长,D错误。故选C。
【点睛】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为俄罗斯发展工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俄罗斯工业发达,其工业特点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我国从俄罗斯进口油气资源。
18.(1) 南美 太平
(2) 冬 气温相对较高,白昼时间长
(3)不随地乱扔垃圾
【分析】本题以南极地区科学考察为材料,涉及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与南极大陆隔海相望的甲大洲是南美洲,围绕在南极大陆周围的乙海洋是太平洋。
(2)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的冬季,为南半球的夏季,我国正处于冬季时,南极地区为暖季,且有极昼现象,是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最佳的时期。所以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北京正处于冬季。
(3)南极大陆纬度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科考队员的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措施有不随地扔垃圾,保护极地动物,保护植被,不随意采集标本等。
19.(1) 大西 30°W 66.5°S 太平
(2)
;
(3) 长城 昆仑 D 位于极圈以内
(4)当地夏季当地是夏季,有极昼现象,是一年中的暖季.
【分析】本题以南极地区图为材料,共设4个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科学考察等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图可知,南极洲四周被大洋环绕,A点所在地为大西洋,A位于本初子午线以西,经度为30°W,位于南极圈上,纬度为66.5°S;B为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2)结合所学知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旋转,如下图所示:
(3)由图可知,C是长城站,D是昆仑站.D昆仑站位于南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4)结合所学知识,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选择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其主要原因是南半球夏季,有极昼现象,是南极地区一年中的暖季。
20.(1)长城站
(2)高
(3) 东南 太平洋 此时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有极昼现象。
(4)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海拔更高;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被白色冰雪覆盖,反射阳光多。
【分析】本题以南极科考为背景,涉及地球运动、经纬网定向、极地科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基础知识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长城站是首个南极考察站,位于极圈以外,是中国南极科考站中唯一无极昼极夜现象的考察站。
(2)读图可知,与我国其他科考站相比,昆仑站纬度较高,极昼时间长,科考时间相对较长,有利于开展大气环境监测和天文学观测。
(3)根据经纬网定位定向可知,从中山站出发,前往罗斯海新站,行进的方向是东南。180°经线穿过罗斯海新站附近,罗斯海新站是我国首个面向太平洋洋扇区的考察站。12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气候较暖,正值极昼,白昼时间长,利于工作,因此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的时间都选在12月份。
(4)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由于陆地升温和降温都比海洋快,所以冷季的南极比冷季的北极更冷。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海拔更高,也导致气温更低。南极地区被白色冰雪覆盖,反射阳光多,热量散失得就更多。因此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
21.(1)顺时针
(2) 一 没有
(3)西南
(4)企鹅
(5)煤
(6)应在1月前后;因为此时南极地区气温较高,白昼时间较长。
【分析】本大题以南极地区图为材料,涉及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自然资源、科学考察、方向的判读、地球自转的方向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详解】(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2)长城站是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考站,位于南温带。在长城站上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3)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北极是最北点,南极是最南点。读图可知,昆仑站在和平站的西南方向。
(4)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被称为“南极小主人”。
(5)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图中符号“■”代表的矿产资源是煤。
(6)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应在1月前后,因为:此时是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地区气温较高,白昼时间较长,有利于开展科学考察。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