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 综合复习训练 (考查:第六章、第七章内容)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甲大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B.面积辽阔,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C.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
D.河流众多,以外流河为主
2.关于甲大洲人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发达,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B.人口众多,总量居各大洲之首
C.主要是白种人
D.人口分布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
下图为亚欧大陆略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3.观察图中信息,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赤道横穿亚洲东南部②亚洲位于太平洋东北部③亚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④西经60度经线穿越亚洲大陆西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山脉a为亚欧大陆分界线,该山脉名称是
A.天山山脉 B.落基山脉 C.乌拉尔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
读亚洲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5.按方位亚洲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和东南亚等6个分区,结合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你认为人口分布比较稀疏的应该是
A.东亚、南亚、西亚 B.南亚、西亚、北亚
C.西亚、北亚、中亚 D.北亚、中亚、东南亚
6.从图中亚洲的经纬度分布可以看出,亚洲大部分属于东半球,小部分属于西半球,其下列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
A.因为20°W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它穿过亚洲西部
B.因为2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它穿过亚洲西部
C.因为160°W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它穿过亚洲东部
D.因为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它穿过亚洲东部
7.亚洲人种、语言和民族种类众多,下列对D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D地区的人民属于黄色人种,使用汉语,信仰喇嘛教
B.D地区的人民属于黑色人种,使用西班牙语,信仰基督教
C.D地区的人民属于白色人种,使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
D.D地区的人民属于混血人种,使用葡萄牙语,信仰印度教
下图为“亚洲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D半岛处于六大板块中的哪个板块上
A.欧亚板块 B.美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C两地都是世界著名的产油区 B.A地比E地降水少
C.D地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D.B地气候终年寒冷
在我国西南面的邻国中,有一个世界文明古国——印度,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两幅图分别是印度的洪灾和旱灾,引起印度水旱灾害的季风是( )
A.西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东南季风 D.西北季风
11.阅读下图,关于印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右图可判断,印度年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B.水稻喜温湿,生长期间需要有充足水分,左图中主要种植水稻的是B地区
C.印度地形的分布自北向南依次为山地、平原、高原
D.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是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读图,回答问题。
12.乞拉朋齐齐被称为“世界雨极”,其降雨类型主要为( )
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
13.导致印度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是( )
A.西南季风来得晚,势力弱
B.东北季风来得晚,势力强
C.西南季风来得早,势力强
D.东北季风来得早,势力弱
读俄罗斯与印度矿产资源及工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两国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俄罗斯幅员辽阔,横跨亚欧大陆南部 B.印度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
C.俄罗斯煤铁等资源丰富,但资源不能自给 D.印度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15.俄罗斯与印度在工业分布上的共同点是
A.都靠近原料产地 B.都靠近沿海 C.都分布在内陆地区 D.都沿河分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形成和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
A.地广人稀 B.矿产丰富 C.海运便利 D.环境优美
17.目前,日本多家企业向国外转移,原因是日本的( )
①劳动力价格高
②环境污染严重
③人口老龄化
④国内市场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解答题
1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欧大陆的位置特点是 。
(2)甲处分布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 山脉,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其主要形成原因是 。
(3)从纬度位置来看,北亚地区河流最突出的水文特征是 ;乙地河流稀少,主要原因是 。
19.读亚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海陆位置看亚洲西与A 洲接壤,且亚洲东濒 ,南临 ,水域辽阔,因而东部和南部地区具有显著的 气候特征。
(2)亚洲中部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有最高大的山脉D ;四周有亚洲最大的平原① ,有中国最大的平原② 。
(3)读图可知北回归线通过亚洲的 和 两条大河,亚洲南部有⑤ 、④ 、③ 三大半岛。
(4)几位同学正在描述到亚洲各地度假旅游的情景,其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小明:在印度我乘着雪橇逛街
B.小畅:我在去蒙古乌兰巴托的火车上看见了大草原
C.小兰:我不会游泳,却可以不带泳圈在死海中畅游
D.小华:在沙特阿拉伯,旅店安排我们在屋顶睡觉
20.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要素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运用相关知识,使同学们寒假赴日游学活动的收获更加丰富了。读图1“合掌造景观”、图2“日本群岛新干线铁路和城市分布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游学首先到达的东京、大阪、神户等城市分布在 沿岸和 沿岸,旅行社安排大家乘坐新干线列车往来于各城市间。读图可知,东京等城市和新干线铁路多分布在海拔 米以下,其分布均受到了 因素的影响。
(2)游学期间,同学们发现日本城市中的民居很多都较矮,主要因为日本地处板块 (交界/内部)地带(参考图2),多 灾害。
告别城市,同学们去往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白川乡合掌村。这里四面环山、水田纵横,因木质建筑——合掌造著称。
(3)结合资料及合掌造景观图可知,合掌村是一个坐落于 (地形类型)中的乡村。合掌造的屋顶形如合十的手掌,其坡度和上覆茅草的厚度分别适应了当地 (气候要素)和木质房屋(坐北朝南)合掌造景观图,请再举一个可以反映合掌造建筑特点与其所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例子(可从如建筑材料、房屋朝向等方面思考):特点为 ,与其所处自然环境相适应体现在 。
2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日本本州岛东北部海域曾发生9级强烈地震,强震引发惊天海啸,灾情非常严重。
(1)①代表的首都名称是 ,它位于此次地震震中的 方向。
(2)日本四大岛中,受此次地震危害最严重的是 岛。
(3)强震引发的海啸破坏力巨大,日本的工业区因集中分布在 (沿海、内陆)地区,受海啸的破坏更严重。
(4)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简要分析日本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
(5)当地震发生时,“图示”自我保护的避险措施正确的是 (填序号)。
(6)地震发生后,在①城整装待发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将迅速前往日本参与灾后救援。救援队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
(7)读图回答日本海陆位置特点及其优越性。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2.B
【分析】根据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进行分析解答。
1.读图可知,甲为亚洲;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故A正确;
亚洲面积辽阔,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故B错误;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故C正确;
亚洲河流众多,以外流河为主,D正确。
故选B。
2.甲大洲为亚洲;
欧洲经济发达,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故A错误;
亚洲人口众多,总量居各大洲之首,故B正确;
亚洲主要是黄种人,故C错误;
亚洲人口分布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亚洲的概况,理解解答即可。
3.B 4.C
【解析】3.根据亚欧大陆略图可知,赤道横穿亚洲东南部,①正确;亚洲位于太平洋西北部,不是太平洋东北部,②错;亚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③正确;东经60度经线穿越亚洲大陆西部,而不是西经60度,④错。故选B。
4.图中山脉a乌拉尔山,是亚欧大陆的分界线,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亚洲的位置。
5.C 6.D 7.C
【分析】根据亚洲的人口分布、半球位置的判读、人种、语言和民族的分布等地理概况进行分析解答。
5.西亚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中亚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两地降水稀少,人口稀少。北亚纬度高,故其气温相对较低,人口稀少。东亚、东南亚、南亚气候湿润,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故选C。
6.因为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它穿过亚洲东部,故其主要位于东半球,一小部分位于西半球。故选D。
7.D地区位于阿拉伯半岛,主要人种属于白色人种,民族属于阿拉伯人,使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故选C。
【点睛】掌握亚洲的人口分布、半球位置及中东的人种、语言和宗教等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D 9.C
【分析】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南北跨纬度最广、东西跨距最长的大洲,各地区之间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差异很大。
8.由图可知,图中D半岛是位于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该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位于六大板块中的印度洋板块上,故选D。
9.由图可知,图中A是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C是印度半岛,石油资源少;E地位于亚欧大陆内部,降水量比A地要少;D是阿拉伯半岛,以阿拉伯人为主,属于白色人种;B是位于东南亚的马来群岛,属于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故选C。
10.A 11.C
【解析】10.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是受夏季风的影响,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属于夏季风,夏季风强,来得早退得晚,降水多,洪涝,夏季风弱,来得晚退得早,降水少,干旱。故选A。
11.由右图可判断,印度年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恒河平原中下游地区及西部沿海地区,故A不正确;水稻喜温湿,生长期间需要有充足水分,左图中主要种植水稻的是A地区,故B不正确;印度地形的分布自北向南依次为喜马拉雅山地、恒河平原、德感高原,故C正确;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
【点睛】该题考查印度的气候和农业,读图分析即可。
12.B 13.A
【分析】根据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对农业发展十分有利,但由于季风具有不稳定性,使得印度常发生旱涝灾害,进行分析解答。
12.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迎风坡,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遇到山脉抬升形成地形雨;结合题意。故选B。
13.印度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当西南季风来得早,势力强时,容易发生洪灾,当西南季风来得晚,势力弱时容易发生旱灾;旱涝灾害的发生于东北季风没有太直接的关系;结合题意。故选A。
【点睛】考查印度的气候特点。
14.B 15.A
【分析】本题主要是对俄罗斯、印度的自然环境和工业分布特点以及读图能力的考查。
14.根据图可知,俄罗斯幅员辽阔,横跨亚欧大陆北部,所以A错误;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发达,软件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所以B正确;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少有的资源可以自己的国家之一,所以C错误;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印度是第二人口大国,所以D错误。故选B
15.根据图可知,俄罗斯和印度的工业主要分布的共同特点是,都靠近原料产地的地方,沿海和内陆都有分布,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罗斯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国家,所以重工业极为发达但轻工业特别落后,工业区主要分布在资源丰富的地区。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条件包括:他们是英国殖民多看.基本每个人都会说英语,不需要再学习;人口多,人员成本低;国家扶持,是印度重要发展的领域。
16.C 17.A
【解析】16.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海云便利,其主要原因是日本工业原燃料和工业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有利于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故选C。
17.目前,日本多家企业向国外转移,原因是日本的劳动力价格高、环境污染严重、人口老龄化、国内市场狭小等原因。所以根据题意选A。
【点睛】该题考查日本的工业分布及工业发展,分析解答即可。
18. 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主要位于北温带;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 喜马拉雅山脉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导致地壳抬升 结冰期长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亚欧大陆的地理位置,亚洲主要山脉的分布,板块的分布以及板块运动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分布及各地的河流水文差异等内容;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亚欧大陆的地理位置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欧大陆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欧大陆南部被北回归线穿过,北部被北极圈穿过,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
(2)读图可知,甲处分布有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南部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正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导致地壳抬升而形成。
(3)读图可知,北亚地区的河流从纬度位置来看,其所处纬度较高,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这里气温较低,因此北亚地区河流最突出的水文特征是结冰期长。乙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地区,这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因此河流稀少。
【点睛】
19. 欧 太平洋 印度洋 季风 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 西西伯利亚平原 东北平原 恒河 湄公河 阿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A
【分析】亚洲是南北跨纬度最广、东西跨距最长,面积最大的大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
【详解】(1)从海陆位置看,亚洲西部与A表示的欧洲接壤,且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水域辽阔,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东部和南部地区具有显著的季风气候特征。
(2)亚洲中部有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有最高大的山脉D是喜马拉雅山,位于中国与尼泊尔等国交界处;北部有①表示亚洲最大的西西伯利亚平原,②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3)由图可知,北回归线穿过亚洲的恒河和湄公河,南部自西向东分别有⑤表示的阿拉伯半岛、④表示的印度半岛和③表示的中南半岛三大半岛。
【点睛】本题考查亚洲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有关知识,要知道亚洲气候复杂性的形成因素。
20. 太平洋 濑户内海 200 地形 交界 地震 山地 降水 气温 周边山地森林覆盖率高,就地取材
【分析】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日本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日本火山多,分布广,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巨大。
【详解】(1)此次游学首先到达的东京、大阪、神户等城市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旅行社安排大家乘坐新干线列车往来于各城市间。读图可知,东京等城市和新干线铁路多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其分布均受到了地形因素的影响。
(2)游学期间,同学们发现日本城市中的民居很多都较矮,主要因为日本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灾害,低矮的房屋可以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
(3)结合资料及合掌造景观图可知,合掌村是一个坐落于山地中的乡村。合掌造的屋顶形如合十的手掌,其坡度和上覆茅草的厚度分别适应了当地气温较低和降水较多的特点;合掌造建筑特点为木质房屋,与其所处自然环境相适应体现在周边山地森林覆盖率高,就地取材。
【点睛】
21. 北京 西北 本州岛 沿海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① 飞机 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是亚洲东部的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发达。
【分析】日本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群岛国家.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及其附近3900多个小的岛屿组成,居民构成以大和民族为主;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详解】(1)从图中可知,①代表的首都名称是北京,它位于此次地震震中的西北方向。
(2)日本的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及其附近3900多个小的岛屿组成;从图中可知,日本四大岛中,受此次地震危害最严重的是本州岛。
(3)强震引发的海啸破坏力巨大,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受海啸的破坏更严重。
(4)日本地处板块与板块(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故多火山地震。
(5)如果发生地震,要保持镇静,在家里时用枕头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或卫生间有水源的地方;千万不能跳楼、乘电梯、躲在窗下,以免发生更大的伤害,故①符合题意。
(6)地震发生后,在①城整装待发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将迅速前往日本参与灾后救援。救援队乘坐的交通工具是飞机。
(7)日本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群岛国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发达。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