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单元话题 交通工具 主题范畴 人与社会
主题群 日常生活 子主题内容 交通出行
单元主题研读 What 该单元语篇内容主要介绍常见的交通工具及如何表达去某地、两地距离多远、去某地花费多长时间。
why 该单元语篇主题词汇为交通工具类单词,该话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掌握并运用how, how far, how long的问句及答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读懂英文邮件、了解邮件写作格式并学习邮件写作。
how 该单元语篇分为五个部分,即第一课时的听说对话文本;第二课时的语法对话文本;第三课时的听说对话文本;第四课时的阅读文本和第五课时的写作文本。各个文本内容和难度上循序渐进,后一文本在前一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点和句型结构的重复和延伸拓展。此外,大部分文本都匹配有插图、音频、视频辅助学生学习。
核心素养单元教学目标 语言能力 1. 掌握交通工具主题词汇;2. 掌握how, how far, how long的问句及答句;3. 掌握连接词First, Next, Then, Finally来描述换乘多种交通工具去某地;4. 读懂文章,根据文章完成采访对话;5. 掌握邮件的写作格式和写作思路,完成邮件写作练习。
学习能力 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本单元所学内容,锻炼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思维品质 1. 能够根据插图推测语篇内容,锻炼观察及推测能力;2. 能够将所学词汇和句型运用于课堂自主对话及课外生活中,锻炼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3. 能够将不同语篇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文化意识 对于交通工具主题词汇及相关语篇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出行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中英文表达的不同,提高文化多样性意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围绕“如何到达学校”这一话题安排了三个任务:一是列举所学的交通工具,从中挑选出各自喜欢的交通方式,并说明原因,巩固并学习一些交通方式的名词;二是让学生互相询问所喜爱的出行方式,并根据情况作出描述,学会用how long/how far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句型;三是运用目标语言进行简单的书面描述,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的语言目标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How long does he get to school How long does it take 要求学生掌握好助动词do在不同人称,特别是第三人称单数后的变化。Section A围绕“出行”话题,集中呈现了各种交通工具的名称,在学生掌握英语数字表达方式的基础上,训练学生询问和回答两地距离和出行花费时长的语言能力。加强口语练习,通过互动交流来巩固本单元所学语法项目。Section B在Section A所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听力强化训练,加强巩固交通方式的表达。通过阅读中国一个偏远村庄的孩子们“独特”的上学方式—滑索道,让学生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通过笔友来信进行写作训练,学生能够谈论自己或他人的上学、上班或旅行的交通方式。
单元学情分析 已有基础 学生对于交通工具的话题较为熟悉,部分单词已经习得,如bus, car, bike等;对于how引导的特殊疑问句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学习。
存在问题 学生想要了解更多交通工具主题类词汇及如何运用how, how far, how long的问句去提问并回答;此外学生想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不同出行方式;学生对于如何阅读邮件及写邮件也有需求
发展需求 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们能够在听说课中掌握更多有关交通工具主题的词汇和,掌握how, how far, how long的问句和答句;在阅读课中了解到山村学生面临的上学难题及他们的上学交通工具,用行动关注、帮助偏远地区的人们;在写作课中了解邮件的格式,学会用英文写邮件。
发展途径 通过听读输入和说的输出,训练词汇和句型,在小组对话和同桌对话中夯实所学,听懂询问出行方式的对话;本单元话题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学习,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单元重点难点 1.能掌握出行方式、距离和花费时间的提问和表达。能够对听力内容进行预测和预判,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以及策略运用能力。2.能够运用“how”, “how long”, “how far”引导的句型谈论出行方式并做出回答。能运用连词表达出行路径。通过精听泛听,能学会如何了解文章大意并掌握细节信息。3.能够识别文章体裁和来源。能够理解并理清事情的发展顺序。4.能构思写作内容布局谋篇,运用写作策略构思,起草作文。
课时安排 语篇形式、内容 课时目标 课时层次、重难点
PeriodⅠ Section A(1a~2c) 语篇形式:听力文本语篇内容:1a和1b通过Dave&Sally同学之间有关如何上学的对话,呈现交通工具主题词汇和句型,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到提问如何去某地的情境中来。2a听力练习了数字表达,为后面的how far和how long问句回答做出了铺垫;2b通过Tom&Jane之间的对话呈现了how far, how long的用法,为第二课是的语法学习做出了铺垫。 1. 掌握交通工具类词汇及短语;2. 掌握how询问他人如何去某地的问句及答句;3. 了解如何询问他人去某地需要多长时间及回答;4. 了解如何询问两地距离多远及回答。 课时层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课时重难点:1. 根据主题图片和对话,掌握交通工具类词汇及短语;2. 根据对话,了解并运用how提问对方如何去某地;3. 根据对话,了解运用how far询问某地有多远;4. 根据对话,了解并运用how long询问去某地花费多长时间。
PeriodⅠI Section A(2e~3c) 语篇形式:对话文本,表格与练习语篇内容:2e提供的示范性对话完整地呈现了两个学生之间询问如何上学、家距离学校有多远,从家到学校花费要多长时间的实际交流场景,既巩固了学生在第1课时所学的词汇和句型,也为随后的语法学习做出了铺垫。Grammar focus表格呈现了本单元重点语法功能结构,即how, how long, how far的问句及答句。3a和3b是两个控制性练习,要求学生进行问答匹配和连词成句;3c是一个开放性的小组对话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所给问题进行调查并完成对话,具有一定的创新型,也使得语言学习活动充满了趣味。 1. 掌握重点词汇及拓展词汇;2. 掌握重点句型:询问某人如何去某地,用特殊疑问词how;询问两地之间的距离,用how far;询问去某地需要花费多长时间,用how long; 课时层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课时重难点:1. 熟练运用how提问对方如何去某地并回答;2. 熟练运用了how far询问某地有多远并回答;3. 熟练运用how long询问去某地花费多长时间并回答;4. 积极开展小组调查,进行口语交流。
Period Ⅲ Section B(1a~1e) 语篇形式:听力对话语篇内容:1a通过单词和图片呈现了stop和station的区别;1b是一个对话练习,要求换乘两种不同的交通工具去学校,为后面环节学习使用连接词表达换乘多种交通方式做出了铺垫。1c和1d的听力对话是有关Mary&Bob谈论Bod与他外祖父母家之间的距离,他如何去外祖父母家及花费多长时间。对话中自然地呈现了如何用连接词表达换乘多种交通工具去某地;1e是一项听后对话操练,既能够巩固学生对听力文本的理解,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掌握重点词汇及短语:stop, station, bus stop, bus station, train station, subway station 2. 掌握重点句型:区分bus stop和bus station运用连接词First, Next, Then, Finally来描述换乘多种交通工具去某地。 课时层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课时重难点:1. 根据图片理解掌握bus stop和bus station的不同点;2. 学会运用连接词First, Next, Then, Finally来描述换乘多种交通工具去某地。
Period Ⅳ Section B(2a~2d) 语篇形式:阅读文本写作练习语篇内容:2b是一篇阅读文本,呈现了中国一个小山村学生们上学面临的困难,以及一个叫亮亮的11岁小男孩对于滑索道上学的想法,最后描述了村民们和学生们想要有一座桥的梦想,该文本匹配有插图,便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2a是读前预测活动,2c是读后补全采访对话练习,2d是读后采访练习 1. 在阅读中理解掌握以下词汇:cross, river, many, village, between, bridge, boat, ropeway, afraid, like, villager, leave, dream, come true2. 能够在阅读后根据文章完成采访对话;3. 能够在阅读后根据思维导图复述文章。 课时层次:应用实践课时重难点:1. 能够在阅读中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测生词含义;2. 能够在阅读后根据文章完成采访对话;3. 能够在阅读后根据思维导图复述文章。
Period Ⅴ Section B(3a~Self Check) 语篇形式:写作任务语篇内容:3a是一封来自笔友Tom的电子邮件,主题是他如何去上学,在邮件最后Tom询问了你的上学方式。3b的写作任务是给Tom回一封邮件,告诉他你的上学方式。3b部分给出5个问题帮助学生构思邮件主体内容。 1. 掌握邮件的写作格式;2. 掌握该写作话题的写作思路;3. 完成本节课邮件写作练习。 课时层次:迁移创新课时重难点:1. 能够在阅读中归纳总结邮件的写作格式;2. 能够在阅读中思考该单元话题的写作思路。3. 能够在课堂上完成邮件写作练习。
单元教学反思
单元内的各语篇互相联系,话题互相渗透,从听说读看写五个方面进行了连贯的整体设计。深入研究单元的整体主题语境和各语篇语境,从what、why、how 三方面进行文本分析.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知识建构阶段:视频和图片,语言内化阶段:retell,知识迁移阶段:基于所学组内评价。写作输出部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深入平等关注每一个学生,课堂做到了学生主体,老师主导,让学生在探索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