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第二单元《自然环境》单元测试
第一部分 选择题(60分)
1.家住南京的王小小利用暑期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了甲、乙、丙、丁四条游览路线(如图)。四条游览路线中,与图中地形剖面图相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位于天山山脉两侧的地形名称是 ( )
A.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
B.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C.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
D.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
3.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
①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②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③地形复杂多样,平原山地面积广大④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 ①②
4.我国许多大河流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部地区,又产生巨大水能,这主要是由于( )
A.地形复杂多样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山区面积广大 D.山脉纵横交错,大致呈网格状分布
5.“高空低瞰山成浪,个个峰蒙白玉中。大地苍茫如锦绣,宝藏开采待新民。”是指( )
A.蒙古族分布比较集中的内蒙古高原 B.彝族分布比较集中的云贵高原
C.回族分布比较集中的黄土高原 D.藏族分布比较集中的青藏高原
6.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全国分布均匀 B.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由南向北递增 D.由东向西递增
7. 为使“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安全着陆,应选择下列地形中最合适的是 ( )
A.四川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8.下列河流中年径流量最大的是( )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黑龙江
9.下列不是山区常见自然灾害的是 ( )
A.崩塌 B.滑坡 C.沙尘暴 D.泥石流
10.右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 )
A.①黄土高原 ②华北平原
B.①四川盆地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C.①青藏高原 ②云贵高原
D.①内蒙古高原 ②东北平原
11.我国温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B.冬季炎热多雨,夏季高温多雨
C.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D.冬季寒冷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12. 2011年春夏季节长江流域大旱,洞庭湖、鄱阳湖等南方大湖成了大草原,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
A.寒潮影响频繁B.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C.地形复杂多样 D.冬季风进退规律反常
13.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合适的生长的地方,这主要是因为我国 ( )
A.雨热同期,有利于动植物生长 B.地形复杂多样
C.面积广大,气候复杂多样 D.面积广大,季风气候显著
14.一个人坐火车外出旅行,当到达目的地,原来一只旅行袋内已装满了他一路上不得不脱下来的,且暂时不穿的衣服,此人旅行路线是 ( )
A.哈尔滨—南宁 B.广州—昆明 C.北京—乌鲁木齐 D.北京—哈尔滨
15.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的影响 ②纬度位置的影响 ③冬季风的影响 ④海陆位置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内外流区的分界线 D.与一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17.暑假期间,泰州的李芳邀请吐鲁番的吴丽、哈尔滨的张静和拉萨的顾兰来泰州参加夏令营活动,下面的谈话中与实际不符的是 ( )
A.顾兰说:“我家乡位于世界屋脊上,明早我要和在家的妈妈同时看日出。”
B.吴丽说:“葡萄干是我家乡的特产,它是在晾房内风干而成的。”
C.李芳说:“我们这里气候湿润,物产丰富,被誉为鱼米之乡。”
D.张静说:“别看我家乡冬天比这儿冷很多,这时的气温可不比这儿低多少。”
18. 阿拉伯半岛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大体相同,但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而长江中下游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是因为( )
A.纬度位置的差异 B.海陆位置的差异 C.地形的差异 D.季风因素的差异
19.图甲是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平均分配图,图乙中与此气候类型相对应的城市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 下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华北平原
21.下列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 )
A.天涯海角隆冬暖—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B.春风不度玉门关—与夏季风的影响有关
C.青藏高原盛夏寒—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D.华北平原春干旱—与海陆位置有关
22. 关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北温度相差不大 B.南北温度相差很大 C.全国普遍高温 D.最热的地方在吐鲁番
23.我国内流河大多分布在( )
A.东南沿海地区B.东部季风区内C.西部非季风区内 D.黄河和长江流域
24. 下图是长江、珠江、松花江和黄河四条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图,属于珠江的是 ( )
A. B. C. D.
25.下列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 ( )
A.长江 B.黄河 C.黑龙江 D.珠江
26. 黄河“地上河”的河段是指:( )
A.中游河段 B.上游河段 C.上游和中游河段 D.下游平原地区
27.右图为2009年7月22日 “月球本影扫过范围示意图”,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罕见的日全食现象,下列地区中,无法看到日全食的是:( )
A.黄土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地区
28. 黄河、长江都流经的省区是 ( )
A.蜀、青 B.蜀、滇 C.青、藏 D.川、陇
29.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大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是《长江之歌》的歌词,这里的“雪山、大海”是指 ( )
A.巴颜喀拉山、渤海B.唐古拉山、渤海 C.唐古拉山、东海 D.巴颜喀拉山、东海
30.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第二部分 综合题(40分)
31.读黄河流域图,完成题目要求。(16分)
(1)填写地理事物的名称。
支流:A B 上中下游分界:① ②
经过地形区: ③ ④ ⑤ ⑥
山脉名称:a b c 注入海洋:d
(2).黄河 (填“上游”或“中游”或“下游”)号称“地上河”,主要是流经中游的⑤高原,含沙量大增,从而在沉积在河床上,所形成的。请从地形、气候、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含沙量大增的原因。
地形: 地形破碎,黄土广布,容易受冲刷
气候:
人为因素:
(3)你认为治理黄河的根本是什么?有哪些措施可采取?
32.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图回答问题( 12分)
(1)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 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地。
(2)甲、乙两地中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的是 地,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 地。
(3)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4)我们家乡所在地的气候是 图中的 气候。
33.读图写出下列主要的地形区名称。(12分)
(1)第二、三阶梯的界山:
④ ⑤
⑥ ⑦
(2)第一、二阶梯的界山:
⑧ ⑨
(3)盆地与高原:
a b c
(4)主要平原:
d e f .
f
e
d
c
b
a
⑨
⑧
⑦
⑥
⑤
④
③
②
①
d
c
b
a
⑥
⑤
④
③
②
①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