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少年峥嵘,锐不可当,率50骑兵冲破5万金兵的围堵,拿下叛贼;
中年归隐,满腔豪情,却望断天涯无处可施,只因他是“归正人”;
晚年落寞,朝廷诏令,油尽灯枯,梦里的千秋仍在梦里。
失武工文,成为豪放派代表词人,被称为“词中之龙”,换种方式以炽热的情感和崇高的理想热爱国家。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你知道他是谁吗?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军事家和政治家。
一生积极主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却报国无路,忧愤而死。工于词,为豪放派词人代表, 风格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词牌名
题目
今江苏镇江
建筑名
有所感怀
社会背景:北宋灭亡,家乡沦陷,中原失守,金兵不断进攻南宋,统治者主和,消极对战。
个人境况:当时作者在镇江任职,主张积极抗金,却不被信任和重用,镇江自古以来就是英雄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上北固亭时,不禁感慨万千。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dōu 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中原(江北金兵占领区)
江山沦陷
美好风景
(山河已失)
问江山:
译: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然而却沦陷金人之手。
借景抒情:江山沦陷的悲愤,对已失故土的怀念。
北宋靖康二年,金朝攻破北宋首都东京(今河南开封),他们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北宋至此灭亡,史称“靖康之耻”。
北宋灭亡后,宋高宗赵构一路南逃,流亡东海,最终来到杭州,他看中了水光山色冠绝东南的临安,便有了在此安身终老的想法,于是在此建都,史称“南宋”。南宋王朝自建立之始,主战与主和的分歧就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最终,主和派占了上风。于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商人,用求和的屈辱换得苟安后,大修楼堂馆所,大肆歌舞享乐,沉迷于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中。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连绵不尽的样子
问兴亡:
比喻、用典:对古往今来国家兴衰的感慨,透露出作者无奈、伤感、抑郁的情感。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指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抗战杀敌。兜鍪,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此处指士兵。
占领,占据。
停止
用典、反衬:借孙权讽刺南宋当权者 。孙权征战不休,从未低头屈服,反衬当朝文武之辈庸碌无能、苟且偷安。表达对于朝廷主和派的不满 ,同时也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能力相当的对手。
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 。”
设问、用典:用曹刘做衬托,塑造孙权不可一世的英雄气概。感慨这般英雄,南宋却没有,表达对朝廷主和,不做抗争的不满 。
问英雄:
生子当如孙仲谋。
据《三国志》记载:荆州刺史刘表(字景升)病死后,曹操率大军南下,其子刘琮不战而降。曹操与孙权对垒,见吴军乘着战船,军容整肃,孙权仪表堂堂,威风凛凛,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猪狗)耳!”
用典:表面上赞美孙权英勇抗战的精神。实际上借古讽今,讽刺南宋朝廷的软弱无能,暗示对主和派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渴望北伐抗金的愿望。
孙权,字仲谋
手法:
修辞:
登高怀古
设问、用典、比喻、反衬
主旨:
这首词借古讽今,借英雄孙权讽刺南宋朝廷的昏庸无能、苟且偷安。暗示了诗人对主和派的不满,表达了他想要北伐抗金的愿望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借古讽今
诗类:
1205年秋,辛弃疾又被罢官,怀着满腔忧愤回瓢泉。1207年秋,68岁的辛弃疾,身染重病,朝廷再次起用他,令他速到临安赴任。辛弃疾已重病卧床不起,只得请辞。1207年10月3日,辛弃疾终因忧愤而卒,临终前还大呼:“杀贼!杀贼!”
南宋 文天祥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