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9课,《湖心亭看雪》(课件+练习+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9课,《湖心亭看雪》(课件+练习+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09 15:25:46

文档简介


《湖心亭看雪》同步精品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更( )定 拥毳( )衣 崇祯( ) 雾凇( ) 沆砀( )( )
与余舟一芥( )铺毡( )对坐 强( )饮
2.下列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B、上下一白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C、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
D、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3.翻译下面句子。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__________
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往湖心亭/看雪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湖中人/鸟声俱绝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二、整体感知
1.文言文常有省略主语的现象,翻译时,我们要把它们补充出来。请把下一段文中省略的主语补充出来。
(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客此。及( )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填空。
⑴本文选自《 ________》,作者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⑵大雪三日,________________。
⑶是日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往湖心亭看雪。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一白。
⑸及下船,舟子喃喃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
4.古往今来咏雪的古诗文极多,请摘录几联。
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_____________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__________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
3.“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
4.“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__________
5.上文画线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
__________
四、拓展阅读
春游西湖
袁宏道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①。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②数为余言傅金吾③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馀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④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释】①夕岚(lán):傍晚的山光;②石篑:即陶望龄,作者的朋友,“石篑”是他的号;③傅金吾:任金吾官的傅某。金吾,这里指明朝锦衣卫的官;④夕舂:夕阳。《淮南子·天文训》说,太阳落到虞渊叫高舂,到连石叫下舂。
1.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此 乐 留 与 山 僧 游 客 受 用,安 可 为 俗 士 道 哉?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梅花为寒所勒
⑵竟不忍去
3.解释下列句子的大意。
⑴花态柳情,山容水意。
__________
⑵安可为俗士道哉?
__________
4.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余时为桃花所恋
B、尤为奇观 急往观之
C、尤为奇观 月景尤不可言
D、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与杏桃相次开发
5.找出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写在下面。
__________
6.第二段写石篑约作者往梅园观梅,而作者未去,作者为什么不去观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
7.新题探密
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四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对世贸组织最不发达国家小组委员会最近通过的在多哈宣言有关条款基础上制定的旨在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加快发展对外贸易的经济合作发展规划表示欢迎。
⑴ _________
⑵ 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
⑷ __________
《湖心亭看雪》同步精品练习答案
一、1.ɡēnɡ cuì zhēn sōnɡ hànɡ dànɡ
jiè zhān qiánɡ 2.D(A项:白色/酒杯。B项:全/一个。C项:这/判断词。D项:等到。) 3.这一天打完更,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一人前往湖心亭看雪。 4.C(湖中人鸟声/俱绝)
二、1.余 两人 余 两人 余 2.⑴陶庵梦忆 张岱 宗子 陶庵 明末清初 ⑵湖中人鸟声俱绝 ⑶余拿一小船 拥毳衣炉火 ⑷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⑸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3.以记叙开头,以议论结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静中有动,静中有声。4.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②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1.明思宗朱由检 怀念故国的深情 2.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3.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4.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5.连用三个“一”字,与“上下一白”相呼应。写法上,作者未站在一个固定点上,而是不断变换角度,写景写人。
四、1.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2.⑴抑制;⑵离开。3.⑴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⑵怎么能够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讲述呢?4.C 5.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6.“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这样写是为了侧面烘托西湖桃花之盛、之美。7. 答案:⑴世贸组织最不发达国家小组委员会最近通过了一项经济合作发展规划。⑵这一规划是在多哈宣言有关条款的基础上制定的。⑶其目的是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加快发展对外贸易。⑷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对该规划的通过表示欢迎。
课件47张PPT。湖心亭看雪张岱dài小知识:湖心亭湖心亭,位于抗州西湖中央,是西湖的三岛之一(另两个是三潭印月和阮公墩)。岛上有亭亦名湖心亭。可谓岛以亭名,亭以岛名。
湖心亭四周绿水环抱,是观赏西湖山色最佳处。在此极目四眺,湖光尽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不论是月白风清之时,还是山色空濛之际,都经人以美感。
历来文人墨客游赏湖心亭之后,留下许多珍贵诗文。其中以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最为著名。湖心亭远眺这是站在西湖西岸的“平湖秋月”拍摄的湖心亭,
远处的塔为雷峰塔,不在湖心亭之上。 湖心亭牌坊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通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湖心亭看雪》即选自《陶庵梦忆》。正音 正确朗读课文正音,正确朗读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gēngcuīsōnghàngdàngzhēn正音,正确朗读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qiǎnggèng注释 口头翻译课文按注释学习加红色的词语鸟兽的细毛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白气弥漫的样子全小草,草棍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撑,划译文1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按注释学习加红色的词语再,还酒杯像……一样。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还做客客居南京译文2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答问 深入理解课文作者“看雪”是在什么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
是日更定。 张岱写此文,是在他晚年,那时明朝已亡,但作者纪年却仍用“崇祯五年”,而不用清朝的或干支纪年法,用意何在?抒发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表达决不与新统治者合作的高士情怀。
张岱自序: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作者看雪的地点是:湖心亭
湖心亭在什么地方?
杭州西湖天堂雪景啊!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独”字可以去掉吗?不可。
“独”字表现“湖心亭看雪”的独特,呼应后文之“痴”。写西湖雪景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比较优劣,体味量词运用之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朗读 背过√ 长堤一线、余舟一叶也能表现西湖景物之小,为什么要用“一痕”、“一芥”呢?“一线”明显,“一痕”不明显,更能表现五更所见雪中景物的特点。
“一芥”比“一叶”更小,更不明显,也更能表现五更所见雪中景物的特点。
“一痕” “一点”“一芥”“两三粒”是想表现什么?以西湖景物之小,衬托雪中天地之大。
表现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苏堤远望 苏堤是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
挖出的淤泥构筑而成,为纪念他的功绩,命名为
“苏堤”。“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首。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改为请余同饮“是不是更合适呢?
不是。
“拉”表现出了遇到同类、遇到知音的热情。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字可否去掉?不可。
“强饮”表现本来不能饮这么多,但:
一、由于对方热情;
二、巧遇知音。
所以破例多饮。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意思是不是“别说相公痴,还有和相公一样痴的人” ?是。
这句意思是: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相公”指谁?说他“痴”如何理解?“相公”指作者张岱。
痴,是超脱世事的表现,是高雅脱俗的情致,是对大自然美好景物的异于常人的热爱、感知与享受。
从“痴”字可领略到张岱避世隐居的情怀。
而不理解者的人往往认为他痴、呆、傻。
“痴”,是本文文眼。 世间彻悟人生,超脱世事者往往多“痴”,有“痴”意、“痴”言、“痴”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苏轼“承天寺夜游”;
陶渊明“不知何许人”,弃官归隐,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弘景醉于“欲界仙都” ;
陈景润穿着“永远不得脚气病”的鞋子,头撞在电线杆上。 曹雪芹叹“痴”: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
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第一回)
痴——高雅脱俗的品位与追求;
痴——独特深沉的认识与感悟。蒲松龄评“痴”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聊斋志异?阿宝》)归纳 复习给加红色的字注音:崇祯  更定  毳衣
雾凇  沆砀  更有此人
强饮三大白gēngcuīsōnghàngdàngzhēnqiǎnggèng解释加红色的词语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
拿一小船
拥毳衣炉火
上下一白这

撑 驾
鸟兽的细毛
全  解释加红色的词语余舟一芥
焉得更有此人
更有痴似相公者
余强饮三大白
客此小草、草棍
哪能 再
还  像……一样
勉强 酒杯
做客,客居 翻译句子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中怎能还有这样的人!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课后练习一:说说本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词语锤炼炉火纯青:“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组合,传达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令人拍案叫绝。
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体味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白描原是绘画术语——只用线条勾勒,不著颜色的画法。常用于人物和花卉。
在写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的文字,朴实地描写。不施浓墨重彩,不加烘托渲染,不用或少用形容词,只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也不借助修辞进行细致的刻画,只抓住描写对象与众不同的地方,作如实的交代。
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课后练习二: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答案: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运用白描手法,人与景相映成趣;《江雪》采用烘托手法,以景衬人。
表达感情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江雪》则表现被贬之后的愤懑与孤独。拓展 迁移 课后练习三:课外搜集描写西湖的诗文,并互相交流。《饮湖上 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题临安邸 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忆江南》 白居易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