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新文化运动(30张ppt)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新文化运动(30张ppt)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08 16:1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讲坛上的教授 你认识图片中人物吗?这场由众多学者参加的运动究竟是一场怎样的运动,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呢?导入新课 1914年9月25日,袁世凯颁发祭孔告令说:“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 28日,率领官员到孔庙举行祭孔大典。同年12月,在天坛举行祭天仪式。不合时宜现象之一:讲授新课孔子历来被守旧人士当作君主统治的精神象征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这副辛亥革命后的对联,反映了当时中国广大百姓什么样的思想状况?说明广大中国百姓仍受封建君主思想的束缚。不合时宜现象之二:
辛亥革命以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没有根本改变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辛亥革命后,共和制度不能得到巩固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
因此中国需要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人们缺少民主和科学的觉悟。一、背景:
1、辛亥革命以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病没有根本的改变。
2、深受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影响的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痛感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社会状况依然很混乱,主要是因为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人们缺少民主和科学的觉悟。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探究:北大为什么能够成为新文化运动动的活动基地?“学术自由”? “兼容并包”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蓬勃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愚昧专制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德先生——Democracy——民主
赛先生——Science ——科学 材料中所称的“德先生”和“赛先生”究竟指什么?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断绝! 观察这两段文字有何不同?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系统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
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胡适陈独秀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场景 陈烈女之死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靠不住的 (漫画)二、内容: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2)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思想革命核心文学革命三、评价(意义)性 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新文化运动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的解放,从而更加广泛地影响了整个社会。这种做法对不对?是否适用于今天?课堂小结新文化运动
1、背景:辛亥革命以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没有根本改变;深受西方自由------
2、开始时间和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3、口号(旗帜):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
4、性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5、影响:新文化运动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的解放,从而更加广泛地影响了整个社会
课堂小结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成为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号召推倒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胡适——系统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主张,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穿了几千年来专制统治的真面目,猛烈批判旧道德、旧礼制。
李大钊——站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前列,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和较为完整的介绍。
探究: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演变
小节提升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