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清明假期作业练习
计算题。
解方程。
x+2.8=7.2 x-3.5+4.5=12 18x÷4=2.7
9x+4.5=32.4 1.5×6+4x=21 x-0.1x=1.08
2.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3.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24和16 36和63 13和7 21和105
4.分解质因数。
16 28 99 102
填空题。
1.在 45、54、411、207、90、512、2010、235、85、350 这些数中,2 的倍数有( ),3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有( )。
2.15的因数有( ),20的因数有( ),
15和20的公因数有(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
3.在①3x÷10、②、③、④、⑤3x÷4<45中,是方程的有( ),是等式的有( )。(填序号)
4.1+2+3+…+8+3×7,得数是( )数;1×5×9×13×21×99×2,得数是( )数。(填“奇”或“偶”)
5.停车场里轿车的辆数是卡车的2.5倍。数分钟后4辆轿车开走了,又开来2辆卡车,这时停车场里的轿车是卡车辆数的1.6倍。停车场里原来一共有( )辆车。
6.鞋的尺码是指鞋底的长度,通常用“码”或“厘米”作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y=2x-10来表示(y表示码数,x表示厘米数)。小明新买了一双37码的凉鞋,鞋底长( )厘米。
7.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得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1)36+27( ) (2)58+26( )
(3)29+43( ) (4)18×17×5( )
8甲数=2×3×5,乙数=2×3×7,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9.五年级学生分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五⑴班学生按每组5人或每组8人分,都正好分完,五⑴班最少有( )名学生,五⑵班学生按每组6人或每组7人分,都剩1人,五(2)最少有( )名学生。
10.要使51口 这个数是3的倍数,口里可以填( );若这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里填( )。(口里为一位数)
11.已知m÷n=7(m、n均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m和n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2.(1)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75,其中最小的奇数是( )。
(2)在8.9×☆-☆×6.4=10中,☆为同一个数,☆=( )
13.6的因数有1、2、3、6,这几个因数之间的关系是1+2+3=6。像6这样的数叫作完美数。形如这样的完美数还有( )。(写出一个即可)
选择。
1.下列式子中,( )是方程。
A.5+8=13 B.9x>20 C.a+29=78 D.2.8-y
2.下面不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
A.优优近几年的体重变化情况 B.学校图书馆各类图书的数量
C.某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 D.扬州市一年的气温变化情况
3.1、3、7都是21的( )。
A.因数 B.公因数 C.奇数 D.质因数
4.方程x-15+4=6.5的解是( )。
A.17.5 B.10.5 C.x=25.5 D.x=17.5
5.两个不同质数的积,一定是( )。
A.奇数 B.素数 C.偶数 D.合数
6.有两个两位数,它们的差是1,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A.1 B.2 C.3 D.无法确定
7.60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数,a和b不可能是( )。
A.6和10 B.1和60 C.3和20 D.4和15
8.乐乐和甜甜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五线谱的本子,结果乐乐比甜甜多拿了6本,所以乐乐又给甜甜4.8元。每本五线谱的本子( )元。
A.0.8 B.1.6 C.2.4 D.0.6
操作题。
南方某市去年下半年各月的最高气温如下表。
1.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2.( )月份最高气温最高,( )月份最高气温最低。
3.( )月份最高气温比上月最高气温下降最多。
4.该市下半年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呈( )趋势。
五、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有3箱苹果和4箱梨共重120千克,已知每箱苹果比每箱梨重5千克,每箱苹果和每箱梨各重多少千克?
2.一盒乐高枳木,一块一块地数多1块,6块6块地数也多1块,7块7块地数也多1块、这盒乐高积木至少有多少块?
3.小明、小华、小刚和小玲四个人一共有45本图书。现在小明的书增加了2本,小华的书减少了2本,小刚的书减少了一半,小玲的书增加了一倍,四个人的书一样多了。他们原来各有多少本书?
4.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相背而行,2.4小时后相距216千米,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2千米,乙车的速度是多少?
5.将一张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同样大小、边长为整厘米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
(1)有多少种不同的剪法?边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2)一共可以剪出几个最大的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