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20 滑块木板模型 --高考物理50热点冲刺精练(名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热点20 滑块木板模型 --高考物理50热点冲刺精练(名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03 11:0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高考物理50热点冲刺训练
热点20 滑块木板模型
1. (2024安徽名校联盟期末)质量M=1kg的长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木板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A=2kg和mB=1kg的A、B两物块,A、B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2=0.3、μ3=0.5,水平恒力F作用在物块A上,如图所示。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则(  )
A. 若F=5N,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
B. 若F=6N,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
C. 若F=9N,物块A将会相对木板滑动
D. 无论力F多大,B与长木板之间都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参考答案】CD
【名师解析】
A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B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木板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若,木板已相对地面滑动,设A、B相对木板静止,则对整体:
对A:
解得
对B:
解得
故A、B相对木板静止,且,A错误;
若,木板已相对地面滑动,设AB相对木板静止,则对整体:
对A:
解得
对B:
解得
故A、B相对木板静止,且,B错误;
若,木板已相对地面滑动,设AB相对木板静止,则对整体:
对A:
解得
对B:
解得
所以A与木板发生相对滑动、B相对木板静止,C正确;
木板和B之所以能运动,是A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做动力,当A与木板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时,设木板和B相对静止,对木板和B:
对B:
解得
即A与木板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时,木板和B仍相对静止。则无论力F多大,B与长木板之间都不会发生相对滑动,D正确。
2. (2024江苏南京27中期末)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布C,C上静止地放有质量分别为2m、m的物块A和B,A、B与绸布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已知A、B与C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对A施一水平拉力F,F从0开始逐渐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F=0.5μmg时,A、B、C均保持静止不动
B. 当F=2.5μmg时,A、C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C. 当F=3.5μmg时,B、C以相同加速度运动
D. 只要力F足够大,A、C一定会发生相对滑动
【参考答案】B
【名师解析】
B对C的最大作用力为
由于C是轻质绸布,故AC间最大作用力为
小于AC间最大静摩擦力 ,即无论F多大,A与C都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B与C发生相对滑动时,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ABC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
故当
B与C将发生相对滑动,且发生相对滑动后,二者加速度不同。
水平地面光滑,故只要水平力不为零,系统就会发生运动。
故B正确,ABD错误。
3. (2024河南漯河高中期末质检)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和,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则(  )
A. 当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B. 当时,A的加速度为
C. 当时,A相对B滑动
D. 无论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参考答案】CD
【名师解析】
将两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则运动的临界条件为
解得
所以当时,、B都相对地面静止。A错误;
当A刚好相对于B滑动时,有

解得

所以有时,二者相对滑动,B的最大加速度为。
当时,二者一起运动,则有
解得
B错误,CD正确。
4.(2024河北强基联盟联考)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0.5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kg的物块以初速度滑上木板的左端,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在物块滑上木板的同时,给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当恒力F取某一值时,物块在木板上相对于木板滑动的路程为s,给木板施加不同大小的恒力F,得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AB与横轴平行,且AB段的纵坐标为。将物块视为质点,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恒力F=0,物块滑出木板时的速度为3m/s
B.图像中C点的纵坐标为
C.随着F增大,当恒力F=1N时,物块恰好不能从木板右端滑出
D.图像中D点对应的恒力的值为4N
【参考答案】BC
【名师解析】:若恒力F=0,物块刚滑上木板时,设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得到,,由题意可知,当F=0时,设经时间物块从木板右侧滑出,位移差为1m,则,且物块从木板右侧滑出时,需满足物块的速度大于木板的速度,即,联立解得(舍),,则物块滑出木板时的速度为,故A错误;C、D两点对应的为恰好可一起匀加速运动,即物块与木板共速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等于物块的最大加速度,则有,解得F=3N,物块刚滑上木板时,设木板的加速度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设经时间两者速度相等,有,,解得,故,故B正确,D错误;当物块恰好不能从木板右端滑出时,即物块恰好滑到木板右侧与木板共速,对应图中B点,设木板加速度为,用时为,此时有,,,解得,故C正确。
5. (2024湖北武汉江岸区调考)如图所示,长为的木板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固定着一个挡板,包括挡板在内的总质量为;有一质量为的小木块B,从木板A的左端开始以初速度开始沿木板A滑动,小木块B与木板A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小木块B滑到木板A的右端与挡板发生碰撞。已知碰撞过程时间极短,且碰撞后木板B最终恰好滑到木板A的最左端。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AB相对静止时的对地速度大小为
B. 若,则AB碰撞为弹性碰撞
C 若,则AB碰撞完后B对地向右运动
D. 若,则从碰撞完毕开始到两者相对静止的过程中,摩擦力对A做的功为
【参考答案】ABD
【名师解析】
由动量守恒定律
AB相对静止时的对地速度大小为
A正确;
B.由能量守恒定律
解得
即AB碰撞过程无能量损失,为弹性碰撞,B正确;
C.由上述分析,AB为弹性碰撞
解得
即碰撞后B对地向左运动,C错误;
D.碰撞后直至相对静止的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的减小量等于系统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解得
(舍去)
这段过程中,摩擦力对A做的功
D正确。
6. (2024广东惠州第三次调研)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2kg、右端带有一段半径为R=0.5m的四分之一圆弧的长木板停靠在墙边,木板左端固定一轻弹簧,弹簧右端紧靠一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不栓接),木板表面除长为L=2.5m的AB段外均光滑,AB段与物块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0.2。现用外力通过物块压缩弹簧,使其弹性势能Ep=18J,然后由静止释放物块。已知物块到达A点前已脱离弹簧,水平地面光滑且足够长,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物块第一次到达A点时的动量大小;
(2)试通过计算判断物块能否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
【参考答案】(1)6kg﹒m/s;(2)能,见解析
【名师解析】
(1)由相同机械能守恒有
可得
物块第一次到达A点时的动量大小
(2)假设能到达最高点,此时,物块的速度与木板的速度相等,设为v,从物块滑过A点,木板离开墙角后,物块与木板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
可得
则有
可得
可知物块能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
7. (2024河北沧州市1月质检) 如图所示,高度相同的两块平板P1、P2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质量分别为m1=1kg和m2=3kg。质量m=1kg且可看作质点的物体P置于P1的最右端,P1与P一起以v0=4m/s的速度向右运动,与静止的P2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P与P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P2足够长,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P1、P2碰撞后瞬间两平板的速度大小;
(2)P最终距离P2左端的距离。
【参考答案】(1)均为2m/s;(2)0.3m
【名师解析】
(1)、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以、为系统,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联立解得

则碰后、的速度大小均为。
(2)碰撞后以的速度运动到上,最后两物体共速,碰撞后对与,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对与,根据功能关系得
联立解得
则P最终距离P2左端距离。
8.(14分)(2024山东淄博期末)如图所示,有一圆心为、半径为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半径与水平半径之间的夹角.圆弧轨道右侧某处有一光滑水平桌面,桌面边缘与木板的左侧对齐,木板长为且厚度不计,在木板左端点有一静止的小滑块.现将小球从圆弧轨道内侧点由静止释放,并从圆弧轨道末端点飞出,到最高点时恰好与滑块发生弹性碰撞,可视为质点且碰撞时间极短.已知质量的球表面光滑,滑块与木板的质量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取重力加速度,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1)求球到达点时速度的大小;
(2)求点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3)求碰撞后,滑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4)若仅将滑块初始位置向右移动,使滑块到木板左端点的距离等于,球仍从点由静止释放,求发生弹性碰撞后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对滑块所做的功.
【名师解析】:(1)球从点运动到点,由动能定理得:
(2)球离开点后做斜抛运动
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3)物体碰撞,动量守恒、能量守恒
得:
在板上滑动过程中,若共速前不从板上滑下.由动量守惊、能量守恒得:
解得:
则物块未从板滑下.
(4):不会从板滑下,对物体由动能定理得:
能从板滑下,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得:
解得:
由动能定理得:
9. (2024山东青岛期末)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固定光滑轨道ABC,其左侧为四分之一光滑圆弧AB,圆弧半径为R=7.2m,右侧是光滑的水平面BC。紧挨着轨道右侧有一质量为m0=1kg的小车,小车与水平地面间无摩擦,小车左端和轨道末端C平滑过渡但不粘连,最右边有一固定的竖直墙壁,小车足够长,且小车右端距离墙壁足够远。在轨道末端C点静止放置一个质量为m1=2kg的滑块N(可视为质点),现将一质量为m2=2kg的滑块M(可视为质点)从轨道顶端A点由静止滑下,经过ABC后与滑块N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滑块N滑上小车,小车与墙壁相碰时碰撞时间极短,每次碰撞后小车速度反向,速度大小减小为碰撞前速度大小的。已知滑块N与小车的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在整个过程中滑块N未从小车上滑落,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1)滑块M运动到C点时(还未与滑块N碰撞)的速度大小;
(2)从滑块N滑上小车到小车第一次撞墙后瞬间,滑块N与小车整体减少的机械能;
(3)小车与墙壁第1次碰撞后到与墙壁第4次碰撞前瞬间的过程中,小车运动的路程。
【参考答案】(1);(2);(3)
【名师解析】
(1)滑块M从A点静止释放到C点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解得滑块M运动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2)滑块M与滑块N发生弹性碰撞,设碰后瞬间滑块M、N的速度分别为、;根据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可得
解得

根据题意可知,小车与第一次撞墙前,滑块N与小车已经达到共速,根据动量守恒可得
解得
由题意可知小车与第1次撞墙后,速度变为
则从滑块N滑上小车到小车第一次撞墙后瞬间,滑块N与小车整体减少的机械能为
(3)小车与墙壁第1次碰撞后,小车先向左做匀减速运动到速度为0,接着反向做匀加速到与滑块N第2次达到共速,之后小车与墙壁发生第2次碰撞;小车加速度大小为
小车与墙壁第1次碰撞后向左运动的距离为
根据动量守恒可得
可得小车与滑块N第2次达到共速的速度大小为
小车与第2次撞墙后,速度变为
小车与墙壁第2次碰撞后向左运动的距离为
根据动量守恒可得
可得小车与滑块N第3次达到共速的速度大小为
小车与第3次撞墙后,速度变为
小车与墙壁第3次碰撞后向左运动的距离为
则小车与墙壁第1次碰撞后到与墙壁第4次碰撞前瞬间的过程中,小车运动的路程为x=2x1+2x2+2x3=10.5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