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51 原子核衰变 --高考物理50热点冲刺精练(名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热点51 原子核衰变 --高考物理50热点冲刺精练(名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4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03 11:2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高考物理50热点冲刺训练
热点51 原子核衰变
1.(2024江苏六校下学期第二次联考)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引起了全球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深切担忧。核废水主要包含63种放射性物质,其中以铯137、锶90、氚、碳14等为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的低温可使铯137的半衰期变得更长。
B.锶90发生β衰变的衰变方程为 的比结合能比Y 的大
C.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如果一块古木中的碳14含量是现代植物的0.25倍,则古木的历史约11460年
D.锶90通过β衰变产生的电子来自锶原子的核外电子
【参考答案】C
【名师解析】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原子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物理状态无关,所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只与自身有关,A错误;锶90发生β衰变后得到的新核Y更稳定,放射性元素的比结合能比Y 的小,B错误;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如果一块古木中的碳14含量是现代植物的0.25倍,即1/4,说明经历了两个半衰期,则古木的历史约为,C正确;β衰变实质是原子核一个中子转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以锶通过β衰变产生的电子来自锶原子核,D错误。
2.(2024年3月江苏无锡四校调研)碘125的半衰期约为60天,可用于疾病的治疗.现将一定质量的碘125放入病理组织进行治疗,经过120天后剩余碘125的质量为刚放入时的(  )
A. B. C. D.
【参考答案】A
【名师解析】设刚开始碘的质量为,,经过120天后的质量为,根据半衰期的物理意义,则有 ,即经过120天后剩余碘125的质量为刚放入时的1/4,A正确。
3.. (2024年3月江西赣州质检) 2023年10月5日,日本又启动了第二轮污水排海行动,再次排入海中7800吨核污水。核废水中含有多种放射性元素,如铀、锶、铑、铯、碘等,其中铑损伤肾脏、造血器官以及胃肠道而引起病变,严重时引起肿瘤。铑106的半衰期约370天,衰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是β粒子
B. 降低温度会使铑106的半衰期变长
C. 的比结合能比的比结合能大
D. 经过一个半衰期,100个一定剩下50个未衰变
【参考答案】A
【名师解析】
A.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得,的质量数为0,电荷数为,可知,X是β粒子,故A正确;
B.某种元素的半衰期长短由其本身因素决定,与它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即降低温度不会使铑106的半衰期变长,故B错误;
C.衰变后新核更稳定,即新核比结合能更大,则的比结合能比的比结合能小,故C错误;
D.半衰期是统计规律,对于少数原子核不适用,故D错误。
4. (2024湖南名校联合体第四次联考)钍(Th)是一种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矿物内的金属元素,该元素经过中子轰击,可得到铀233,因此它是潜在的核燃料,钍的同位素之一钍234的衰变的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233 B. b为中子
C. γ光子来自X D. X不再具有放射性
【参考答案】C
【名师解析】
根据电荷数守恒可知,b的电荷数为,可见b为电子,根据质量数守恒,可知A=234,AB均错误;
γ光子由激发态的X向低能级跃迁释放的,C正确;
X的电荷数为91大于83,仍具有放射性,D错误。
5. 核污水中主要含有的放射性元素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在自然界中有少量存在,其半衰期约为12.43年,发生衰变时生成并放出一个带电粒子,也可以和发生核反应,生成一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生的衰变是衰变 B. 该反应存在质量亏损,所以质量数不守恒
C. 存放50年后大约还剩 D. 和发生核反应可用于制造原子弹
【参考答案】C
【名师解析】
衰变时的核反应方程为
故发生的衰变是衰变,故A错误;
该反应存在质量亏损,但质量数守恒,故B错误;
存放50年后大约还剩
故C正确;
和发生核反应方程为
该反应为氢核聚变反应,可用于制作氢弹,故D错误。
6. (2024安徽歙县中学期末联考)钴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我国古代对钴的应用,最早可见于唐三彩器物中。钴的元素符号是,为银白色铁磁性金属,用于陶器釉料。钴衰变的核反应方程为,其半衰期为5.272年,、、x的质量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的中子数是27
B. 核反应方程式中的x是粒子
C. 该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
D. 经过10.544年的时间,原子核中有已经发生了衰变
【参考答案】D
【名师解析】
的中子数是
60-27=33
故A错误;
根据质量数守恒,x的质量数为
60-60=0
x电荷数为
27-28=-1
所以核反应方程式中的x是β粒子,故B错误;
该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
故C错误;
经过10.544年的时间,原子核中还剩下质量为
故有已经发生了衰变,故D正确。
7. (2024山西临汾一模)放射性同位素被考古学家称为“碳钟”,它可以用来判定古生物的年代。在生物活体中的含量是不变的,当生物体死亡后,机体内的含量将会不断减少,其半衰期为5730年。若测得一具古生物遗骸中含量只有活体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半衰期会随着温度升高而缩短
B. 由于古生物外界环境的变化,的半衰期会变长
C. 该古生物遗骸距今大约有17190年
D. 在不同古生物遗骸中的半衰期不一样
【参考答案】C
【名师解析】
半衰期由原子核本身决定,与外界任何因素都无关,提高温度不会使半衰期缩短,故ABD错误;
C.经过一个半衰期,有半数发生衰变,测得一古生物遗骸中的C含量只有活体中的12.5%,根据
可知
即经过3个半衰期,所以该古生物遗骸距今大约有
故C正确。
8. (2024山西晋城一中质检)在测定年代较近的湖泊沉积物形成年份时,常利用沉积物中半衰期较短的,其衰变方程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衰变方程中的X是电子
B. 升高温度可以加快的衰变
C. 与的质量差等于衰变的质量亏损
D. 方程中的X来自于内质子向中子的转化
【参考答案】A
【名师解析】
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是电子,A正确;
半衰期非常稳定,不受温度,压强,以及该物质是单质还是化合物的影响,B错误;
与和电子X的质量差等于衰变的质量亏损,C错误;
方程中的X来自于内中子向质子的转化,D错误。

9. (2024武汉新洲区期末)核电池又叫“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在航天深空探测、心脏起搏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某种核电池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是钚238,其半衰期为87.7年,该电池利用α衰变放出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还有一种微型核电池,可以把放射性物质镍52衰变时放出的高能β粒子直接转化成电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核电池的发电原理与核电站相同,都是将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B. 与高能β粒子相比,利用同位素钚238的核电池在衰变过程中释放的α粒子质量较大,速度较慢,用一张纸就可以阻挡
C. 利用钚238的核电池可以较长时间提供电能,不受阳光、温度、压力、电磁场、化学反应的影响
D. 镍52发射的高能β粒子是镍的中子变成质子放出的电子
【参考答案】A
【名师解析】
核电池的发电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时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与高能β粒子相比,利用同位素钚238的核电池在衰变过程中释放的α粒子质量较大,速度较慢,用一张纸就可以阻挡,故B正确;利用怀238的核电池可以较长时间提供电能,不受阳光、温度、压力、电磁场、化学反应的影响,故C正确;镍52发射的高能β粒子是镍的中子变成质子放出的电子,故D正确。
10. (2024江西上进联盟质检)碘131是碘元素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医学上常用碘标记的玫瑰红钠盐和马尿酸钠作为肝、胆和肾等检查的扫描显像剂,其发生衰变的方程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碘131发生的是β衰变
B. 碘131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比X粒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少一个
C. 碘131在玫瑰红钠盐和马尿酸钠中的半衰期可能不相同
D. 碘131原子核内有68个中子
【参考答案】A
【名师解析】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是电子,碘131发生的是β衰变,故A正确;
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的电荷数为,碘131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X粒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
可知,碘131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比X粒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一个,故BD错误;
半衰期不受外界物理环境及化合态的影响,则碘131在玫瑰红钠盐和马尿酸钠中的半衰期相同,故C错误。

11. (2024河北张家口期末)核污染水含有多种放射性物质,排入大海将给全人类带来很大的风险。铯137就是其中一种放射性物质,其衰变方程为,半衰期为30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粒子对应的射线可以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
B. 核污染水排入大海中,随着浓度下降,铯137的半衰期会大于30年
C. 比结合能比的比结合能大
D. 铯137衰变时会放出能量,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等于X的质量
【参考答案】A
【名师解析】.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得
可知X为,即电子,X对应的射线为射线,可以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故A正确;
半衰期只与原子核本身有关,与其浓度、物理环境、以及化学环境无关,核污染水排入大海中,随着浓度下降,铯137的半衰期不变,故B错误;
核反应方程式中生成物比反应物稳定,即生成物的比结合能大于反应物的比结合能,则的比结合能比的比结合能小,故C错误;
铯137衰变时会放出能量,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等于放出的能量与光速平方的比值,不是X的质量,故D错误。

12. (2024河北部分高中期末联考)“夜光表”上的夜光材料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镭和硫化锌混合,由于镭的辐射,硫化锌就会发光;一种是储光材料,白天吸收光能,晚上将光能释放出来。有一块手表,夜光材料是镭和硫化锌混合物,镭的衰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键的衰变为β衰变
B. 镭在高温时衰变比在低温时衰变更快
C. X的质量数比其核电荷数大2
D. X能穿透1cm厚的纸板
【参考答案】C
【名师解析】.镭的衰变方程为
是α衰变,X的质量数比其核电荷数大 ,A错误,C正确;
镭的半衰期与温度无关,所以在高温时衰变与在低温时衰变一样快,故B错误;
X为α粒子,穿透能力较弱,不能穿透1cm厚的纸板,故D错误。

13. (2024江苏扬州期末)镅射线源是火灾自动报警器的主要部件,镅的半衰期为432年,衰变方程为。则(  )
A. 发生的是衰变
B. 温度升高,镅的半衰期变小
C. 衰变产生的射线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
D. 100个镅经432年将有50个发生衰变
【参考答案】A
【名师解析】.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发生的是衰变,具有很强的电离性,不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故A正确,C错误;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不随温度、状态及化学变化而变化,是由原子核内部本身决定的,故B错误;
衰变具有统计性,对个别原子不适用,故D错误;
14. (2024湖南长沙高三适应性考试)某国政府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公然决定将大量核废水排放到太平洋,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核废水主要包含63种放射性物质,其中以铯137、锶90、氚、碳14等为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铯137的半衰期是30年,60年后核废水中的铯137全部衰减殆尽
B. 锶90发生衰变的衰变方程为的比结合能比的大
C. 氚具有放射性,是原子核外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造成的
D. 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如果一块古木中的碳14含量是现代植物的0.25倍,则古木的历史约11460年
【参考答案】D
【名师解析】.铯137的半衰期是30年,经历两个半周期,60年后核废水中的铯137仍剩下原先的,故A错误;锶90发生衰变的衰变方程为,更稳定,的比结合能比的小,故B错误;氚具有放射性,是原子核发生衰变造成的,故C错误;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如果一块古木中的碳14含量是现代植物的0.25倍,经历两次半周期,则古木的历史约,故D正确
15.(2024天津宁河区期末) 镭是一种放射性很强的元素,它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强烈的放射性,其中最稳定的同位素为镭226,半衰期约为1600年,会衰变成氡222,衰变时放射出和两种射线。镭放出的射线能破坏、杀死细胞和细菌,因此,常用来治疗癌症。此外,镭盐与铍粉的混合制剂,可作为中子放射源,用来探测石油资源、岩石组成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00个镭226原子核,经过1600年后只剩下50个
B. 核反应中释放出的射线的穿透本领比射线的强
C. 镭226衰变成氡222的过程中质量会发生亏损
D. 核反应式为
【参考答案】C
【名师解析】
半衰期具有统计意义,对少数的原子核没有意义,故A错误;
α射线的穿透本领比γ射线的弱,故B错误;
镭226衰变成氡222的过程中有核能释放出来,根据质能方程可知质量会发生亏损,故C正确;
根据核反应遵循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可知,该核反应式电荷数不守恒,故D错误;

16. (2024贵州高考适应性考试)我国科研人员及合作者首次合成了新原子核。原子核存在一种衰变链,其中第1次由衰变成原子核,第2次由衰变成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次均为衰变
B. 两次均为衰变
C. 第1次为衰变,第2次为衰变
D. 第1次为衰变,第2次为衰变
【参考答案】A
【名师解析】根据原子核衰变遵循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知,第一次衰变,其衰变方程为,第二次衰变,其衰变方程为 ,可知两次均为衰变,A正确BCD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