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武陵”,心怀“桃源”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合辑(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寻觅“武陵”,心怀“桃源”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合辑(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3 11:1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寻觅“武陵”,心怀“桃源”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合辑(上)
武陵问津,绝境探秘
任务:制作个性化的文言知识卡片;疏通文意,在诵读中感受语言美。
一、趣味卡片,疏通文意
 (一)初读感知,制作疑难卡片
  依序诵读《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三篇课文,读准字音,标出有疑难的字词,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设计疑难字词卡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解答。
  (二) 整理归纳,制作文言特殊现象的知识卡片
  (三) 再读课文,制作成语积累卡片
  课文中有些短语现在已经演变成成语,制作成语积累卡片,比较异同。
二、以图解文,以文释图
  (一)品读词句,一探桃源
仔细阅读《桃花源记》,找一找图中哪些地方画得与原文有出入,指出问题并说明理由。(参考张贺《<桃花源记>教学实录》)
  (二)品读词句,二探石潭
  仔细阅读《小石潭记》,在下列两幅图中挑选一幅,作为文章的插画,你会选择哪一幅呢?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三)仔细阅读《核舟记》,按课文介绍,制作“核舟”。
  将8K白纸折成一只乌篷船,开上小窗并题字,用小纸片剪出三个人形,注意摆放方位,以及人物形态,展示并介绍成品,交流经验,评价并指正不足。
三、摹声描形,朗读悟美
  《墨子·公孟篇》有言:“弦诗三百,歌诗三百。”孔子也说:“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诗源于歌,《诗经》各篇均可以合乐歌唱,《关雎》《蒹葭》也有土风歌谣的痕迹。
  (一)学习知识卡片
  (二)探寻诗中的音韵之美
  “凡律其辞,则谓之诗。”古人在写诗的时候特别注意“音韵”,反复诵读,找出《关雎》和《蒹葭》中采用了双声、叠韵、双声叠韵、重言的词,体会《诗经》的音韵和谐之美。
  (三)追溯音乐中的诗意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啦/涧水常围着青山转。
《诗经》“赋比兴”、“叠章复沓”手法在后世诗文、歌赋中常有运用,根据所学,试着分析歌词《高山青》。
望穿秋水,道阻且长
任务:知人论世,补充文章空白,欣赏情致化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情感。
一、“武陵”的困境
  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公元376-396 年)。期间,政治极度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生活荒淫,互相倾轧,赋税徭役繁重,战争频发,短短 21年就爆发大小战争60场,导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让我们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时空连线,采访武陵当地的村民,请你设计采访问题,并让小组成员扮演“武陵人”回答问题。
二、因忧寻乐,乐尽忧来
  (一)以我观物,由“潭”及人
古人曾这样评价柳宗元的山水散文:“以柳之流连景光,模写山水,曲致微妙,心与物化,亦韩所无有也!”仔细阅读《小石潭记》,品一品小石潭的特点与作者人生经历是否有相似之处。
  (二)物皆着我之色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小石城山记》)
  《小石潭记》和《小石城山记》都是写山记水的文章,请仔细品读,比较归纳出这两篇文章表达的情感有什么相似之处。
三、核舟上的“温度”
  材料一:“大苏泛赤壁”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时发生的历史故事,黄庭坚与苏轼在仕途上同遭贬谪,可以说是“同志趣,共命运”的知己、至交。
  材料二:魏学洢的父亲魏大中是明朝一代名臣,因受宦官诬陷入狱。魏学洢为营救父亲奔走呼告,未能如愿,最终哀伤气绝而死。
  据史料记载,鲁直与佛印当时其实并不在苏轼身边。显然,针对“客”这个未知的空白,王叔远发挥了艺术想象,结合材料,猜测一下他为什么要选择鲁直和佛印这两个人作为苏轼同游赤壁的伙伴呢?
四、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一)诵读诗歌,探寻意象
在中国古典文学当中有许多基本定型的意象,如《蒹葭》中的“蒹葭”、“白露”、“秋水”,细细品读,感受全诗描写的氛围和意境。
  (二)拓展延伸,对比感悟
  材料一:“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孟郊《七夕》
  材料二:“美人隔河而笑,相去三步,如阻沧海。”——但丁《神曲》
材料三:“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汉广》
  古今中外的诗作中不少有提到“伊人”,结合《诗经》二首,分析这些文学作品描写追寻“伊人”这一过程的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