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庙中心学校教学设计活页
课
题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3课?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主备人
郭爱[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课型
新授21世纪教育网
课时安排21世纪教育网
一课时
授课人
郭爱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步骤及顺利完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学生归纳中国历史上有关土地问题的史实,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要求学生走访当地老人,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组织学生讨论,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感知、思考和探索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能力。
?(2)要求学生整理出知识要点,巩固本课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对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初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的重要性,明确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政策的依据。
?(2)通过引导学生对土地改革中有关政策的理解,使学生初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土地改革运动。
?难点: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涉及的内容繁杂,许多措施不易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流程安排
集体智慧
(以知识体系为主)
个性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后记
课前引导
?提问:二战结束后,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军事强国。为什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能够打败美国侵略军,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由此引出国内土地改革。因为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是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之一。
?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反映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土地占有情况和农民生活状况的影片片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土地改革运动的必要性。然后提问,要求回答: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
?(2)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何时颁布的?它规定了怎样的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向学生提供与之相关的图文、影视、记录片、实物等资料,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和卡通问答,以理解土地改期的基本目的。
?(3)提问:新中国的土地改革从何时开始?其总政策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利用教材中的思考题进一步提问:土地改革为什么要有步骤、有分别地进行?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文字、图示和卡通问答,指导学生讨论解答。
?(4)提问: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其结果怎样?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得出答案。
?(5)提问:你认为土地改革有何历史意义?对于这一问题,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已有结论,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散思维,提出新的见解。如消灭了我国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为我国工业化开辟了道路,等等。
?(6)国民经济的恢复
?提问: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为此,人民政府采取了哪些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新中国成立时所面临的经济形势,为学生理解和认识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恢复国民经济措施的必要性、正确性奠定基础。?
土改的基本目的、总政策和基本内容是重点,其他的都是为了导出或者强调重点的,教学中要围绕重点展开。
(6)应改为二
练习安排
完成课后及练习册上习题。
板书设计
一、土地改革运动
1、法的颁布 2、土改目的 3、土改总政策 4、土改基本内容 5、土改的意义
二、国民经济的恢复
备课组长审核签名: 年级主任复核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