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新)第五章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新)第五章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10-08 19:4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课 题:
眼睛和眼镜
教学目的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方法。
通过实验对比发展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心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矫正视力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眼睛保健教育,使学生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近视、远视的矫正。
近视、远视矫正的探究过程。
近视眼及其矫正。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过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为本节课的研究作了很好的铺垫。但学生对于眼球的调焦,以及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的情况很难想象,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是解决矛盾的主要方法,通过具体的实验和现象,让学生能够直观的观察。
教法学法
演示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教学教具
近视眼镜、多媒体
步 骤:
师生双边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景引入,约3分钟
提问:照相机的工 作原理?提问,指出人身体中的照相机—眼睛。
【设计意图】:引入新课。
二、学导并举、约26分钟
一、眼睛
1、【学情预设】:观察,结合眼睛的构造思考回答。
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微机显示眼睛结构的图片,提出问题: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介绍眼睛的晶状体与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理解眼睛看见物体的原理。
2、【学情预设】:认真听、仔细思考。
眼睛的调节作用,用凸透镜使距离不同的物体成像,像与透镜的距离会不同,而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像都成在视网膜上,即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不变。
【设计意图】:用讲述的方法引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与眼睛的调节作用看似矛盾,其实有必然的联系,为眼睛是一个可变焦距的系统作好铺垫。
3、【学情预设】:观察、思考、理解。
介绍正常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的调节。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意识。
【学情预设】:思考矫正近视的方法并积极回答观察积极发言近视眼及其矫正:介绍近视眼并画图,引导学生模拟矫正近视的实验,要求学生说出心得、体会。
【设计意图】:培养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
远视眼成因及矫正
【学情预设】:小组讨论设计并演示进行实验组内总结。
介绍远视眼并画图,要求学生自己实验矫正远视。
【设计意图】:培养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
眼镜的度数
【学情预设】:学生阅读后小组互相交流。
要求学生阅读科学世界“眼镜的度数”。同学之间比较不同度数的眼镜镜片的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的精神。
如何保护眼睛
【学情预设】: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不要边走边读;不要躺在床上阅读;不要在过强或过弱的光线下阅读;不要长时间玩游戏......
分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当堂训练,约6分钟
1.眼睛中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线会聚在眼球后部的视网膜,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物体了。
2.眼睛是靠调节晶状体的平凸程度来改变焦距而获得清晰的像的。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眼镜都是凸透镜
B.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眼镜都是凹透镜
C.近视眼镜是凸透镜,远视眼镜是凹透镜
D.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
4. 关于近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一般是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的
B.来自远处物体的光将会聚于视网膜的后方
C.需要配戴会聚透镜进行矫正
D.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学情预设】:先独立完成课后习题,然后小组交流,教师讲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组间合作交流纠错的能力。
四、总结提高,约5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了眼睛和眼镜的哪些内容?请你谈谈。
【学情预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眼睛和眼镜哪些内容?请你谈谈。
【设计意图】:问题呈现,学生总结,培养学生课后反思的习惯。
五、作业,约1分钟
倍速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课外知识的拓展,倍速上内容按拍从基本的概念开始,由简单逐步加深难度,有助于知识的巩固提高。
课后反思:
板书: 眼睛和眼镜
一、眼睛的结构
二、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三、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四、眼镜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