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4.《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3 15:2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会认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了解文中几种昆虫的特点,感受昆虫世界的奇妙。
3. 学习作者观察昆虫的方法,培养对昆虫的兴趣。
重难点:
1. 重点:把握各种昆虫的特点,如独角仙的体型、力气,尖头绿蚂蚱的形态、飞行声音等。
2. 难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并运用到对其他昆虫的描述中;培养对昆虫世界的探索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谈话激趣:
- 出示昆虫图片:师:昆虫是这个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群体,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你听,草丛里有蟋蟀在唱歌;你看,花丛中有蝴蝶在捉迷藏;掀起一块石头,蚯蚓在地下造宫殿……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它们,你想到的是什么呢?
- 板书课文题目(昆虫备忘录),齐读课文题目。
2. 研读课文题目:
- 备忘录是什么?(备忘录就是能够帮助我们记忆的图片、表格或文字等)
- 课文中的这份备忘录记录了哪几种昆虫?(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我们一起把它们请出来吧。(这四种昆虫的图片)学习多音字“蚂”。
3. 学习阅读提示:
- 默读阅读提示,了解略读课文的阅读要求。(指名说)
- 师:通过课前预习,你发现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往学过的课文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课文由四篇短文组成,每篇短文都有小标题)
- 观察小标题:作者是根据什么来拟写这些小标题的?(“复眼”是根据蜻蜓和苍蝇的特点拟写的,“花大姐”是根据瓢虫的外形拟写的,“独角仙”和“蚂蚱”是根据它们的名字拟写的)
二、生字学习
1. 录:上下结构,上部“彐”稍宽,横画平行均匀,下部“水”字的竖钩要写直。
2. 凡:共 3 画,注意撇捺要写得舒展。
3. 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攵”的捺要写得舒展。
4. 距:左右结构,左右等宽,“巨”的笔画要写得紧凑。
5. 款:左右结构,左部“扌”要写得窄一些,右部“欠”的撇捺要舒展。
6. 绸:左右结构,“纟”要写得窄长,“周”要写得宽一些。
7. 膜:左右结构,注意左右部分的比例协调。
8. 瞎:左右结构,“目”字旁要写得窄长。
9. 益:上中下结构,上部“R”要写得宽扁,中间“冂”要写得方正,下部“皿”要写得宽而扁。
10. 约:左右结构,“纟”要写得窄长,“勺”的撇捺要舒展。
11. 蚂:左右结构,“虫”字旁略窄,“马”字要写得大方。
12. 斑:左中右结构,注意各部分的占位和比例。
三、作者简介
《昆虫备忘录》的作者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被誉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端午的鸭蛋》等。
四、课文详细讲解
【第1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首先提到了作者从书上了解到蜻蜓有复眼,然后表达了他对复眼的好奇心。
“复眼”被描述为好多小眼睛合成的一个大眼睛。接着,作者提出了关于复眼如何看东西的疑问,他思考是每个小眼睛分别看到一个小形象,再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最终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
这种对复眼工作原理的琢磨,展示了作者对昆虫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精神。
【第2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拥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的特点。
作者指出“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这是一个普遍性的结论。
接着,以蜻蜓和苍蝇为例,说明它们都具有复眼。通过描述当人走近蜻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时,它们就能察觉到并迅速飞走的现象,“噌飞了”形象地描绘了它们快速飞走的动作。
1.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昆虫蜻蜓和苍蝇,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复眼昆虫视觉灵敏的特点。
2. 增强真实感:描述了生活中的具体场景,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复眼昆虫的敏锐视觉。
3. 强调特性:突出了复眼对于昆虫在感知外界和逃避危险方面的重要性。
简洁明了地向我们展示了复眼昆虫的独特之处,也让我们对它们的生存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3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想象和思考。
作者由昆虫的复眼联想到人类身上,提出了“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的假设。
这种假设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空间,让读者思考如果人类拥有复眼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第4自然段讲解】
这段描述展现了瓢虫下落时的优雅姿态和精巧的身体结构。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使用了“款款”一词,形象地描绘出瓢虫下落时的从容和优雅。
“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这句话通过形象的比喻,将瓢虫的膜翅比作黑绸衬裙,强调其光滑和柔软的特质。同时,描述了瓢虫顺利地折好膜翅以及完美地收拢硬翅的过程,突出了其翅膀的精巧和契合。
这段描写的作用包括:
1. 生动形象:使瓢虫的形象更加具体可感,增强了文本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2. 展示特点:突出了瓢虫翅膀的独特结构和灵活自如的特点。
3. 增添美感:营造出一种优雅、和谐的氛围。
通过这段详细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想象出瓢虫的形态和动作,感受到大自然中昆虫的奇妙之处。
【第5自然段讲解】
-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指出了“花大姐”是北京人对瓢虫的俗称。
- “好名字”:表达了对这个名字的赞赏。
- 这个称呼可能具有以下优点:
- 形象生动:“花”描述了瓢虫的外观色彩斑斓,“大姐”则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 通俗易懂:易于被人们接受和记忆。
- 富有地方特色:体现了北京地区的独特文化。
这个名字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瓢虫的喜爱和熟悉程度,也展示了地域文化的特色。它使瓢虫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了更加亲切和可爱的形象。
【第6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瓢虫的外观、特点以及不同种类的习性:
1. 描述瓢虫的外观:朱红色、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强调其漂亮的外表。
2. 介绍小圆点的特点:有定数,不能瞎点,并解释了“星”的称呼。
3. 说明瓢虫的种类根据星点不同而有所区分。
4. 提到瓢虫有益虫和害虫之分,吃蚜虫的是益虫,吃马铃薯嫩叶的是害虫。
5. 用一种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希望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能改改口味,成为益虫。
【第7自然段讲解】
1. “吃晚饭的时候”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
2. “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形象地描绘了独角仙突然出现并摔落的情景,“呜--扑”的声音描写增加了场景的生动感。
3. “它摔得很重,摔晕了”说明独角仙摔落的程度和状态。
4. “轻轻一捏,就捏住了”表示独角仙很容易被抓住。
【第8自然段讲解】
1. 指出独角仙在甲虫中可能是最大的,通过“从头到脚,约有两寸”的描述,让读者对其体型有了大致的了解。
2. 描述了它的壳的特点,颜色多为深色,质地挺硬。
3. 用“犀牛一样的角”来形容独角仙头部尖端的角,使读者能够想象出其角的形状和特点。
4. 称独角仙为“昆虫里的霸王”,强调了它在昆虫中的强大地位。
【第9自然段讲解】
1. 强调独角仙具有很大的力气。
2. 提到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出售,说明在某些地方可以获得这种昆虫。
3. 通过“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的描述,具体说明了独角仙力气大的表现。
反映出作者对独角仙的好奇和关注,以及对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独特特征的探索和了解。同时,也展示了人们对独角仙的一些观察和利用。
【第10自然段讲解】
1. 指出河北人对尖头绿蚂蚱的特定称呼是“挂大扁儿”。
2. 表达了作者对“挂大扁儿”这个名字的喜爱。
简洁地展示了地域差异和个人偏好,使读者了解到不同地区对尖头绿蚂蚱的不同称呼,以及作者对特定名称的喜爱之情。
【第11自然段讲解】
1. 指出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喜欢画的题材之一。
2. 强调画草虫的画家很少有没画过蚂蚱的,说明蚂蚱在国画中的常见程度。
3. 提到了齐白石和王雪涛等著名国画家也曾画过蚂蚱。
4. 作者本人小时候也画过不少,说明其对蚂蚱的形态较为熟悉。
【第12自然段讲解】
- “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这是对蚂蚱行为的观察,强调了其飞行时的独特声音特征。
- “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这种声音的”:显示出作者的好奇心,以及对蚂蚱发声机制的困惑。
- “蚂蚱的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的,非常好看”:具体描述了蚂蚱膜翅的颜色,给人以美感。
【第13自然段讲解】
1. 首先介绍了“土蚂蚱”的整体特征,包括身体粗短、方头以及颜色黑如泥土。
2. 接着描述了其翅膀上有黑斑这一特点。
3. 提到当抓住这种蚂蚱时,它会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并且作者对此表示讨厌。
五、课文总结:
《昆虫备忘录》这篇课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 昆虫介绍:分别介绍了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这几种昆虫的特点。
2. 描写生动:使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昆虫的外形、习性等,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3. 观察细致:体现了作者对昆虫的细致观察,让读者对这些昆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写作方式:采用了备忘录的形式,简洁明了地记录了昆虫的相关信息。
5. 教育意义:激发了读者对昆虫的兴趣,培养了观察和探索自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