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基础通关
1.真情境某班的几位同学在讨论“百家姓”的内容时,赵涛同学说:“如果处于某朝代,我的姓氏属于国姓(与当时皇帝同姓)。”赵涛所指的朝代是 (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2.跨学科语文北宋时,苏轼写道:“余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日行千畦(小块土地),较之伛偻(弯腰)而作者,劳佚(逸)相绝矣。”由此可见,秧马的使用有利于 ( )
A.普及小麦种植 B.形成养马习俗
C.增强垦荒能力 D.提高劳动效率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是在 (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4.瓦子在宋代城市中盛行,主要是因为 ( )
A.大夫的政治提倡
B.市民阶层的壮大
C.农民的生活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5.下列选项中,属于宋元时期社会变化的是 ( )
A.首次思想文化高峰出现
B.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
C.科技发明取得重大成就
D.散曲成为最主要的剧种
6.元朝时,运粮船每年二月由长江口之刘家港入海,取直线北行,绕胶东半岛入渤海,抵直沽(今天津)。这 ( )
A.提高了全国的粮食产量
B.沟通了五大水系
C.加强了南北经济联系
D.促进了民族交融
7.大概念对比归纳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之一。小李同学在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和辽、宋、西夏、金历史时归纳了这两个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以下归纳的主题正确的是 ( )
A.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素养提升
8.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展示的内容是 ( )
路线: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
因素
A.军阀割据影响 B.国家统一历程
C.科学技术革命 D.经济重心南移
9.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宋代以武举来选拔武将。但据张希清先生研究,北宋武举共开科取士28榜,取士868人,还不及一榜文举取士之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
B.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
C.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
D.印刷术取得重大突破
10.关注民生宋代农书所述土壤改良方法比较系统、全面,除水利改良(修筑坡塘等)、生物改良(秸秆还田)、耕作改良(薅耘、轮作等)外,还强调“用粪犹用药”,以使地“常新壮”。这表明,宋代 ( )
A.变法成效显著 B.人力严重不足
C.农业技术进步 D.耕地面积扩大
11.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这表明 ( )
A.元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B.人口流动促进民族进一步交融
C.元朝统一后民族关系和谐融洽
D.国家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2.元代的江浙、湖广、江西三省,其治所均设在行省北端的水陆交通要冲,而不置于该行省的中心地带,以便朝廷联络和指挥,行省大抵以镇压新征服区域和搜刮财赋为基本宗旨。而驻有许多蒙古军团的陕西、四川、云南、河南四行省,又以军事襟要的镇遏控制为重心。这说明 ( )
A.元代设置行省的目的和作用,各有侧重
B.元代行省就是纯粹的地方官府,权力很大
C.元代的行省制来源于郡县制
D.元代行省控制区域面积过大,弊多利少
13.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源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实证 经济发展篇】
材料一 经过东吴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北方,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摘编自[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2)材料二反映出宋代社会的什么现象 请举一例说明。概括影响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历史解释 制度创新篇】
材料三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元朝疆域有何特点 为此,元朝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管理
【历史解释 科技文化篇】
材料四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摘编自《窦娥冤》
(4)请写出材料四的体裁及作家的姓名。
【家国情怀 感悟升华篇】
(5)“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这是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的。请分析汤因比如此说的原因。
实践作业
14.关键词说宋代历史。找出下列关键词之间的内在联系。
安史之乱 重文轻武 澶渊之盟 “交子” 宋词
答案:
1.D 2.D 3.D 4.B 5.C 6.C 7.A 8.D 9.A 10.C 11.B 12.A
13.(1)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2)现象:经济繁荣。举例: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因素:先进的生产技术;统治者重视;社会安定;人口增加;等等。
(3)元朝疆域辽阔。实行行省制度;建立地方机构,如宣政院等。
(4)元曲(元杂剧)。关汉卿。
(5)宋朝经济、文化繁荣,科技发达。(言之有理即可)
14.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