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尝试科学探究
素养目标
1.经历科学探究,认识科学探究过程的一般性。
2.归纳科学探究的几个重要环节,初步体验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
3.能把钟摆问题与生活中的钟表联系起来,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重点:科学探究过程的七个要素。
学法指导
1.在预习“探究摆的奥秘”时采用“预习、交流、探究、交流”的方式进行。
2.在探究活动中,小组长要有效地组织,小组间可以相互借用器材,对于疑难问题可以在小组间穿叉交流讨论。
【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 探究摆的奥秘
摆钟的快慢是可以调节的,让我们从这个现象开始物理探究的旅程吧!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1) ;
(2) 。
3.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包括实验方案、实验器材、物理研究方法等)。
(1)思考:钟摆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很短,如何才能较准确的测量呢
(2)写出简单的实验方案: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第一组:用同样长的细线,不同的小球做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格中。
由上表可知:
(1)铜球摆动一次平均所需时间为 ;
(2)铝球摆动一次平均所需时间为 。
第二组:用同一小球,不同长的悬线做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格中。
由上表可知:
(3)悬线长为80 cm(较短)的摆球摆动一次平均所需时间为 。
(4)悬线长为160 cm(较长)的摆球摆动一次平均所需时间为 。
5.分析与论证:
(1)悬线长度相等时,摆球的摆动快慢与摆球的轻重(材料) ;
(2)摆球摆动一次的时间只跟悬线的 有关;悬线越长,摆球摆动得 。
6.评估:将对本实验评估的结果进行交流并记录在下面空白处。
【答案】1.钟摆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由什么决定呢
2.(1)摆动的快慢可能跟摆锤的轻重有关
(2)摆动的快慢可能跟摆的长短有关
3.(1)测出摆动多次所用的总时间,通过计算求出每次所用的时间。
(2)在探究猜想(1)时,用同样长的细线,分别挂上铜球和铝球做实验;分别测量小球摆动10次和20次所用的时间。
在探究猜想(2)时,对同一个小球,用不同长度的细线悬挂进行实验;分别测量小球摆动10次和20次所用的时间。
5.无关 长短 越慢
6.实验可以做多次;实验过程中存在空气阻力,对实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钟摆摆动的快慢可能与它所处的地点有关等等。
知识点二 科学探究的过程
7.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七个要素:(1) ;(2) ;(3) ;
(4) ;(5) ;(6) ;
(7) 。
【答案】7.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 交流与合作
【合作探究】
1.在“探究摆的奥秘”实验中,为验证各个猜想需要控制哪些量不变 同时改变了哪些量 你能找出这种研究方法的规律吗
2.探究活动:探究磁铁能够吸引哪些常见的金属 请你准备磁铁、各种币值的硬币、钥匙等金属制品,并将现象记录下来。
3.小军经常参加球类体育运动,运动过程中不同情况下球的触地反弹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决定与小宇一起探究这一现象。于是,他们计划首先通过实验研究“竖直下落的球的反弹高度与什么有关”这一问题。
(1)猜想一下竖直下落的球的反弹高度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为了探究球反弹高度与下落时的高度的关系,请你设计一个可操作的方案。
(3)除了小军和小宇提出的问题外,你还可以对球的反弹提出一个什么探究问题
【答案】1.在验证猜想(1)时控制不变的量是摆的长短,改变的量是摆锤的轻重;
在验证猜想(2)时控制不变的量是摆锤的轻重,改变的量是摆的长短。
所得出的规律是在探究与某个量的关系时,应改变这个量的大小,同时控制其他量不变。
2.磁铁能吸引钢芯镀镍的一元硬币和钢芯镀铜的五角硬币(荷花图案),不能吸引铝质一角硬币和铜质五角硬币(梅花图案)。用铜铝等材料制成的钥匙,不能被磁铁吸引,用钢铁制成的钥匙能被磁铁吸引。
3.(1)①可能与球下落时的高度有关;②可能与球的材质有关;③可能与球充气的多少有关。
(2)让同一个球从不同的高度竖直下落,用刻度尺量出球反弹高度,进行多次实验,然后比较反弹高度的大小,最后归纳出结论。
(3)为什么球反弹的高度比原来的高度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