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六单元第20课《三黑和土地》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六单元第20课《三黑和土地》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27 15:26:37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六单元第20课《三黑和土地》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
ɡōnɡ liánɡ zhuānɡ jia dǎ suàn ái mà
               
【答案】公粮;庄稼;打算;挨骂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粮、稼、算、挨、骂”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公粮、庄稼、打算、挨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字圈起来,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1)他又在打算:明年要跟人合伙,把地烧得肥肥的,让庄家长得更好。   
(2)乔麦地里还有两个蝈蝈儿在叫唤,吱吱吱……叫得人心里氧抓抓的好喜欢。   
(3)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蹚下去挺舒服,就想发芽,敢紧钻出来吸些雨露。   
【答案】(1)烧;浇;家;稼
(2)乔;荞;氧;痒
(3)蹚;躺;敢;赶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句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
故答案为:(1)烧;浇;家;稼
(2)乔;荞;氧;痒
(3)蹚;躺;敢;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形近字组词。
嫁    成    淌    粑    桥    需   
稼    咸    躺    耙    荞    霎   
【答案】嫁女;成功;淌水;粑粑;小桥;需要;庄稼;咸菜;躺下;耙地;荞麦;霎时
【知识点】字形;字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故答案为:嫁女、成功、淌水、粑粑、小桥、需要、庄稼、咸菜、躺下、耙地、荞麦、霎时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4.选词填空。
白花花 白霎霎 白茫茫
(1)三黑看到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   像一片雪。
(2)那云朵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   的云朵,而是五彩缤纷的。
(3)脚下踩着   的雪,想踩着一面白色的毛毯一样,软绵绵的,舒服极了
【答案】(1)白霎霎
(2)白花花
(3)白茫茫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1)白花花:形容白得耀眼(2)白霎霎:形容某些白色的东西细小、稠密而零碎。霎:本义指小雨,做形容词表示细小而密集。(3)白茫茫:一望无边的白--用以指雪、雾、大水等。
故答案为:(1)白霎霎(2)白花花(3)白茫茫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5.仿写词语。
尝一尝:         
白霎霎:         
浇得肥肥的:         
【答案】试一试;躺一躺;歇一歇;笑嘻嘻;痒抓抓;金灿灿;养得胖胖的;听得美美的;做得棒棒的
【知识点】ABB式词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①从给出的词语“尝一尝”来看,是A一A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②从给出的词语“白霎霎”来看,是ABB式结构,即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③从给出的词语“浇得肥肥的:”来看,是“动词+得+AA的”式结构
故答案为:试一试、躺一躺、歇一歇、笑嘻嘻、痒抓抓、金灿灿、养得胖胖的、听得美美的、做得棒棒的。
【点评】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6.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就想发芽,赶紧钻出来吸些雨露。
①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②用这种修辞方法仿写句子。
(2)(三黑)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①这句话中的一个“   ”字,说明这个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突出了   。
②用这种修辞方法,写一写字典。
【答案】(1)拟人;给麦籽儿赋予人一样的生命,然后才能有躺的动作,这样的语言更鲜明、生动。青蛙们都蹲在荷叶上唱歌,庆祝这场及时雨。
(2)像;比喻;荞麦花雪白的颜色。字典就像一个小老师,只要你有不会的生字,就可以咨询它。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1)把“麦籽儿”当作人来写,使其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2)把“荞麦花”比作“一片雪”形象、生动,是比喻。
故答案为:(1)拟人;给麦籽儿赋予人一样的生命,然后才能有躺的动作,这样的语言更鲜明、生动。青蛙们都蹲在荷叶上唱歌,庆祝这场及时雨。
(2)像;比喻 ;荞麦花雪白的颜色。字典就像一个小老师,只要你有不会的生字,就可以咨询它。
【点评】(1)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7.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1)“一……就……”是一组关联词语,这样表达让我们感受到农民拥有土地之后的   。用这组关联词语造句:   。
(2)“活像旱天的鹅”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农民对土地的   。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
【答案】(1)喜悦;我一见到这个音乐盒,就想起了我的朋友。
(2)比喻;热爱;黄叶飘落,就像翩翩飞舞的蝴蝶。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例句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用关联词语造句。“一……就……”是条件关系。(2)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故答案为:(1)1、喜悦 2、我一见到这个音乐盒,就想起了我的朋友。(2)1、比喻 2、热爱 3、黄叶飘落,就像翩翩飞舞的蝴蝶。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用关联词语造句,使句子连贯。(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8.下面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三黑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B.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
C.农民一有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D.地翻好,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答案】B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A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白霎霎的荞麦花(本体)比作一片雪(喻体)。
B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
C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土地(本体)比作旱天的鹅(喻体)。
D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翻好的地(本体)比作妇女们刚梳的头(喻体)。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9.下面对诗歌及作者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苏金伞的诗多从大众的生活和语言中取材,其最大的特点是华丽和深刻
B.《三黑和土地》的写作背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土地改革运动
C.《三黑和土地》全诗透露出三黑的无奈与现实的悲凉
D.《三黑和土地》用词雅致而富有文采,具有黄土地一样坦荡的气质
【答案】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A:错误。作者苏金伞的诗多从大众的生活和语言中取材,其最大的特点是朴实。
B:正确
C:错误。《三黑和土地》全诗透露出三黑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D:错误。《三黑和土地》用词朴实,具有黄土地一样坦荡的气质。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二、现代文阅读
1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农民一有土地,
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活像旱天的鹅,
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钻进水里。
恨不得把每一块土,
都送到舌头上,
是咸是甜,
自己来尝一尝。
(1)本诗的作者是   。
(2)在节选段中,有一个比喻句,找出来画上“   ”这个比喻句中,把   比作   。
(3)通过全诗,我们可以体会到   。
【答案】(1)苏金伞
(2)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钻进水里;农民;旱天的鸭
(3)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之后无边的幸福感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诗
【解析】【分析】(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2)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谈体会可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苏金伞;(2)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钻进水里;农民;旱天的鸭。
(3)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之后无边的幸福感 。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家园(节选)
在地球上,陆地的面积很小,只占不到1/3的地球总面积,然而它的形式却是复杂多变的:一望无际的平原,连绵起伏的丘陵;茂密的森林,茫茫的草原;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也有人迹罕至的大漠戈壁;有赤道热带的绮丽旖旎,也有南北两极的银装素裹;有刺破青天的喜马拉雅山,也有令人惊心动魄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在我们的家园里,繁衍生息着许许多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自己在内。
这里是一个植物的世界,地球上的生命,是以植物的存在为基础的。植物供给人类和动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氧气。我们餐桌上丰盛的佳肴,身上穿的衣服,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植物。科学家们从植物中提取各种成分来制药,像治疗疟疾的奎宁、治疗感冒的板蓝根冲剂等。当然,地球并不 仅仅只是植物的世界,它也是一个动物的王国。相信很多人一定很喜欢《动物世界》这个电视栏目。看到那些可爱的野生动物,让我们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有种久违了的回归自然的感觉。性情温驯、身材矫健的瞪羚在非洲大草原上漫步,高高的长颈鹿从容地俯下头在水边饮水,相互追逐嬉戏的小猎豹,在泥泽中尽情地沐浴的大象。上万头牛羚随着季节和环境的变化,成群结队,浩浩荡荡长途迁徙的情景,更让人惊心动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美丽的大自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平原    的丘陵    的戈壁
   的森林    的草原    的佳肴
(2)地球的陆地的形式复杂多变体现在哪?
(3)写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它的作用是   。
(4)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我们这个美丽的家园更加美丽呢?
【答案】(1)一望无际;连绵起伏;人迹罕至;茂密;茫茫;丰盛
(2)一望无际的平原,连绵起伏的丘陵;茂密的森林,茫茫的草原;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也有人迹罕至的大漠戈壁;有赤道热带的绮丽旖旎,也有南北两极的银装素裹;有刺破青天的喜马拉雅山,也有令人惊心动魄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3)当然,地球并不仅仅只是植物的世界,它也是一个动物的王国。承上启下
(4)多植树;不伤害动物;节约用水用电;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低碳出行。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分析】(1)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上形容词(或限制词),结合短文读一读就能找到答案。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考查过渡句。过渡句是一个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的句子。
(4)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一望无际、连绵起伏、人迹罕至、茂密、茫茫、丰盛
(2)一望无际的平原,连绵起伏的丘陵;茂密的森林,茫茫的草原;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也有人迹罕至的大漠戈壁;有赤道热带的绮丽旖旎,也有南北两极的银装素裹;有刺破青天的喜马拉雅山,也有令人惊心动魄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3)当然,地球并不仅仅只是植物的世界,它也是一个动物的王国。承上启下
(4)多植树;不伤害动物;节约用水用电;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低碳出行。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过渡句的把握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三、语言表达
12.按要求写句子。
(1)农民把整个生命都投入了土地。(缩句)
(2)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改为反问句)
(3)这么松散的土地,简直就是一张软床。(仿写句子)
【答案】(1)农民投入了土地。
(2)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怎能不舒服呢?
(3) 这么美的月夜,简直是一幅画。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1)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2)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3)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农民投入了土地。
(2)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怎能不舒服呢?
(3)这么美的月夜,简直是一幅画。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
(2)掌握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的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1 / 1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六单元第20课《三黑和土地》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
ɡōnɡ liánɡ zhuānɡ jia dǎ suàn ái mà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字圈起来,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1)他又在打算:明年要跟人合伙,把地烧得肥肥的,让庄家长得更好。   
(2)乔麦地里还有两个蝈蝈儿在叫唤,吱吱吱……叫得人心里氧抓抓的好喜欢。   
(3)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蹚下去挺舒服,就想发芽,敢紧钻出来吸些雨露。   
3.形近字组词。
嫁    成    淌    粑    桥    需   
稼    咸    躺    耙    荞    霎   
4.选词填空。
白花花 白霎霎 白茫茫
(1)三黑看到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   像一片雪。
(2)那云朵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   的云朵,而是五彩缤纷的。
(3)脚下踩着   的雪,想踩着一面白色的毛毯一样,软绵绵的,舒服极了
5.仿写词语。
尝一尝:         
白霎霎:         
浇得肥肥的:         
6.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就想发芽,赶紧钻出来吸些雨露。
①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②用这种修辞方法仿写句子。
(2)(三黑)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①这句话中的一个“   ”字,说明这个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突出了   。
②用这种修辞方法,写一写字典。
7.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1)“一……就……”是一组关联词语,这样表达让我们感受到农民拥有土地之后的   。用这组关联词语造句:   。
(2)“活像旱天的鹅”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农民对土地的   。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
8.下面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三黑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B.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
C.农民一有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D.地翻好,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9.下面对诗歌及作者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苏金伞的诗多从大众的生活和语言中取材,其最大的特点是华丽和深刻
B.《三黑和土地》的写作背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土地改革运动
C.《三黑和土地》全诗透露出三黑的无奈与现实的悲凉
D.《三黑和土地》用词雅致而富有文采,具有黄土地一样坦荡的气质
二、现代文阅读
1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农民一有土地,
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活像旱天的鹅,
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钻进水里。
恨不得把每一块土,
都送到舌头上,
是咸是甜,
自己来尝一尝。
(1)本诗的作者是   。
(2)在节选段中,有一个比喻句,找出来画上“   ”这个比喻句中,把   比作   。
(3)通过全诗,我们可以体会到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家园(节选)
在地球上,陆地的面积很小,只占不到1/3的地球总面积,然而它的形式却是复杂多变的:一望无际的平原,连绵起伏的丘陵;茂密的森林,茫茫的草原;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也有人迹罕至的大漠戈壁;有赤道热带的绮丽旖旎,也有南北两极的银装素裹;有刺破青天的喜马拉雅山,也有令人惊心动魄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在我们的家园里,繁衍生息着许许多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自己在内。
这里是一个植物的世界,地球上的生命,是以植物的存在为基础的。植物供给人类和动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氧气。我们餐桌上丰盛的佳肴,身上穿的衣服,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植物。科学家们从植物中提取各种成分来制药,像治疗疟疾的奎宁、治疗感冒的板蓝根冲剂等。当然,地球并不 仅仅只是植物的世界,它也是一个动物的王国。相信很多人一定很喜欢《动物世界》这个电视栏目。看到那些可爱的野生动物,让我们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有种久违了的回归自然的感觉。性情温驯、身材矫健的瞪羚在非洲大草原上漫步,高高的长颈鹿从容地俯下头在水边饮水,相互追逐嬉戏的小猎豹,在泥泽中尽情地沐浴的大象。上万头牛羚随着季节和环境的变化,成群结队,浩浩荡荡长途迁徙的情景,更让人惊心动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美丽的大自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平原    的丘陵    的戈壁
   的森林    的草原    的佳肴
(2)地球的陆地的形式复杂多变体现在哪?
(3)写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它的作用是   。
(4)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我们这个美丽的家园更加美丽呢?
三、语言表达
12.按要求写句子。
(1)农民把整个生命都投入了土地。(缩句)
(2)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改为反问句)
(3)这么松散的土地,简直就是一张软床。(仿写句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公粮;庄稼;打算;挨骂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粮、稼、算、挨、骂”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公粮、庄稼、打算、挨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1)烧;浇;家;稼
(2)乔;荞;氧;痒
(3)蹚;躺;敢;赶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句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
故答案为:(1)烧;浇;家;稼
(2)乔;荞;氧;痒
(3)蹚;躺;敢;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答案】嫁女;成功;淌水;粑粑;小桥;需要;庄稼;咸菜;躺下;耙地;荞麦;霎时
【知识点】字形;字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故答案为:嫁女、成功、淌水、粑粑、小桥、需要、庄稼、咸菜、躺下、耙地、荞麦、霎时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4.【答案】(1)白霎霎
(2)白花花
(3)白茫茫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1)白花花:形容白得耀眼(2)白霎霎:形容某些白色的东西细小、稠密而零碎。霎:本义指小雨,做形容词表示细小而密集。(3)白茫茫:一望无边的白--用以指雪、雾、大水等。
故答案为:(1)白霎霎(2)白花花(3)白茫茫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5.【答案】试一试;躺一躺;歇一歇;笑嘻嘻;痒抓抓;金灿灿;养得胖胖的;听得美美的;做得棒棒的
【知识点】ABB式词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①从给出的词语“尝一尝”来看,是A一A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②从给出的词语“白霎霎”来看,是ABB式结构,即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③从给出的词语“浇得肥肥的:”来看,是“动词+得+AA的”式结构
故答案为:试一试、躺一躺、歇一歇、笑嘻嘻、痒抓抓、金灿灿、养得胖胖的、听得美美的、做得棒棒的。
【点评】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6.【答案】(1)拟人;给麦籽儿赋予人一样的生命,然后才能有躺的动作,这样的语言更鲜明、生动。青蛙们都蹲在荷叶上唱歌,庆祝这场及时雨。
(2)像;比喻;荞麦花雪白的颜色。字典就像一个小老师,只要你有不会的生字,就可以咨询它。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1)把“麦籽儿”当作人来写,使其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2)把“荞麦花”比作“一片雪”形象、生动,是比喻。
故答案为:(1)拟人;给麦籽儿赋予人一样的生命,然后才能有躺的动作,这样的语言更鲜明、生动。青蛙们都蹲在荷叶上唱歌,庆祝这场及时雨。
(2)像;比喻 ;荞麦花雪白的颜色。字典就像一个小老师,只要你有不会的生字,就可以咨询它。
【点评】(1)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7.【答案】(1)喜悦;我一见到这个音乐盒,就想起了我的朋友。
(2)比喻;热爱;黄叶飘落,就像翩翩飞舞的蝴蝶。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例句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用关联词语造句。“一……就……”是条件关系。(2)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故答案为:(1)1、喜悦 2、我一见到这个音乐盒,就想起了我的朋友。(2)1、比喻 2、热爱 3、黄叶飘落,就像翩翩飞舞的蝴蝶。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用关联词语造句,使句子连贯。(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8.【答案】B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A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白霎霎的荞麦花(本体)比作一片雪(喻体)。
B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
C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土地(本体)比作旱天的鹅(喻体)。
D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翻好的地(本体)比作妇女们刚梳的头(喻体)。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9.【答案】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A:错误。作者苏金伞的诗多从大众的生活和语言中取材,其最大的特点是朴实。
B:正确
C:错误。《三黑和土地》全诗透露出三黑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D:错误。《三黑和土地》用词朴实,具有黄土地一样坦荡的气质。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10.【答案】(1)苏金伞
(2)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钻进水里;农民;旱天的鸭
(3)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之后无边的幸福感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诗
【解析】【分析】(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2)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谈体会可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苏金伞;(2)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钻进水里;农民;旱天的鸭。
(3)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之后无边的幸福感 。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11.【答案】(1)一望无际;连绵起伏;人迹罕至;茂密;茫茫;丰盛
(2)一望无际的平原,连绵起伏的丘陵;茂密的森林,茫茫的草原;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也有人迹罕至的大漠戈壁;有赤道热带的绮丽旖旎,也有南北两极的银装素裹;有刺破青天的喜马拉雅山,也有令人惊心动魄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3)当然,地球并不仅仅只是植物的世界,它也是一个动物的王国。承上启下
(4)多植树;不伤害动物;节约用水用电;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低碳出行。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分析】(1)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上形容词(或限制词),结合短文读一读就能找到答案。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考查过渡句。过渡句是一个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的句子。
(4)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一望无际、连绵起伏、人迹罕至、茂密、茫茫、丰盛
(2)一望无际的平原,连绵起伏的丘陵;茂密的森林,茫茫的草原;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也有人迹罕至的大漠戈壁;有赤道热带的绮丽旖旎,也有南北两极的银装素裹;有刺破青天的喜马拉雅山,也有令人惊心动魄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3)当然,地球并不仅仅只是植物的世界,它也是一个动物的王国。承上启下
(4)多植树;不伤害动物;节约用水用电;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低碳出行。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过渡句的把握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2.【答案】(1)农民投入了土地。
(2)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怎能不舒服呢?
(3) 这么美的月夜,简直是一幅画。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1)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2)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3)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农民投入了土地。
(2)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怎能不舒服呢?
(3)这么美的月夜,简直是一幅画。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
(2)掌握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的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