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青藏地区综合训练-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 青藏地区综合训练-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07 11:4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 青藏地区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对三江源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高谷深,气候湿润,森林茂密 B.太阳辐射强,光热资源充足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积雪冰川多,水能资源丰富
2.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是( )
A.地质条件复杂,多滑坡和泥石流 B.地质条件复杂,多桥梁,投资大
C.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 D.日照时间长,阳光辐射强
3.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青稞、小麦等农作物单产高
B.因青藏铁路的开通,铁路运输成了当地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C.西藏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
D.青海省有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4.下列地理事物中,与青藏高原“高”和“寒”特征无关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广人稀 D.地热资源丰富
5.有关我国三江源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被称为“中华水塔”
C.“三江”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D.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境内
6.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适宜喜温凉的青稞、豌豆等作物生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地区的青稞、豌豆等作物主要分布在( )
A.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B.三江源地区
C.柴达木盆地 D.藏北高原
7.暑假,周周同学准备到青藏高原旅行,下列是妈妈的嘱咐,你认为有必要纠正的是( )
A.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缺氧,光照强,可备带氧气袋,防晒品
B.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要加带防寒衣
C.高原地区人烟稀少,生活垃圾可随手丢弃
D.要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8.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牦牛生活在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9.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以干旱为突出特征的是(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0.关于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
B.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C.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
D.港澳地区与大陆联系密切,人口密度小
11.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 )
A.终年寒冷 B.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很少
C.降水丰富 D.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全年高温
12.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其中三江是指
A.长江、黄河、怒江 B.长江、怒江、澜沧江
C.长江、黄河、澜沧江 D.黄河、怒江、澜沧江
13.自然环境对服饰的材质、样式、色彩等要素有着深刻的影响。下列有关各地区、民族传统服饰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蒙古族的长袍、坎肩、皮帽、皮靴等服饰,既有较强的防寒作用,又便于骑乘
B.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筒裙,主要是为了通风散热
C.藏族的藏袍衣袖宽敞,臂膀伸缩自如,能够适应昼夜温差变化不大的特点
D.陕西关中地区的妇女常常头顶手帕,用于防风、防尘、防晒、拭汗
14.青藏高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
A.面积广大,土层深厚 B.丰富的冰雪融水作灌溉水源
C.晴天多,日照长,太阳能丰富 D.湖泊星罗棋布
15.三江源中的“三江”除长江外,另外两条河流是( )
A.黄河、怒江 B.澜沧江、黄河 C.怒江、珠江 D.雅鲁藏布江、澜沧江
16.青海省最主要的农业区是( )
A.宁夏平原 B.雅鲁藏布江谷地 C.河套平原 D.湟水谷地
17.下图中三江源位于的省区①为( )
A.西藏自治区 B.甘肃省 C.四川省 D.青海省
18.有关三江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长江、珠江、黄河的发源地
B.被誉为“中华水塔”
C.建立自然保护区主要目的是发展旅游业
D.对自然保护区应当采取退耕还草,分时分区禁猎
19.我国的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被誉为“中华水塔”.下列哪
条河流的水与该地区无关( )
A.长江 B.黄河 C.澜沧江 D.珠江
图是小晨同学在青藏地区旅游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题。
20.小晨同学想为照片配一些文字说明,可供选择的是( )
A.牦牛在悠闲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B.京九铁路像一条游龙蜿蜒在“世界屋脊”上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21.下列说法符合右图所示区域的是( )
①每年举行那达慕节②青稞是本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
③降水稀少,草场广布④太阳能、地热能丰富
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本区⑥在本区域能欣赏到准噶尔盆地的沙漠风光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成都一男孩随体育老师,一起沿318国道川藏南线,从成都骑行至拉萨。读川藏南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此次骑行路线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B.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C.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D.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
23.骑行路线经过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起伏大,据此推测该处丰富的能源是( )
A.太阳能 B.水能
C.潮汐能 D.风能
24.他们骑行过程中,发现藏民在青藏高原上搭建大棚种植蔬菜,大棚种植技术改善的西藏蔬菜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
A.气候寒冷热量不足 B.位置偏僻交通不便
C.地处高原光照充足 D.河湖稀少水源不足
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23年4月26日,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读青藏高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如果青藏高原冰川不断萎缩,湖泊、沼泽面积不断缩小,从长远来看会造成( )
A.额尔齐斯河出现断流 B.雅鲁藏布江水流更湍急
C.黄河水量变小 D.澜沧江出现凌汛现象
26.为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当地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植树种草 ②采矿挖沙 ③开垦荒地 ④合理放牧 ⑤垃圾分类处理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①②④
我国正在修建川藏铁路。下图为川藏铁路线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川藏铁路( )
A.穿越了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B.沿线植被稀少,沙漠广布
C.途经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分布,南高北低 D.所经地区地形平坦,工程难度小
28.川藏铁路修建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有( )
A.干旱缺水 B.地质灾害多发
C.沙尘暴 D.台风频发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29.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关于B、C两地区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河谷农业是两地区特有的农业生产方式
B.B地区牧民居住的蒙古包易于拆卸、搬运和安装
C.三河马、三河牛是青藏牧区的优良畜种
D.B地区气候特点是干旱,C地区气候特点是高寒
30.关于甲地形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B.水土流失是当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C.人口稠密需要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D.应大力发展采矿业,增加农民收入
二、解答题
31.【探秘高原守护生态】2023年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青藏地区湿地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小梅跟随青少年湿地研学团对青藏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如图是青藏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可知,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一阿尔金山脉— 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2)小梅准备了太阳镜和氧气瓶,请任选一种物品并说明选择理由。
(3)途中,随着海拔的升高,小梅需添加衣物,这是因为,海拔越高, 越低。她看到了 (雪山连绵/千沟万壑)的景观和被称为“高原之舟”的 。
(4)研学中,观察到黑马河、倒淌河等河流注入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青海湖,因此推断这些河流是 (内流河/外流河)。
(5)青海省有三江源、青海湖2处湿地类型国家公园,其设立的意义在于____。
A.促进工业发展 B.发展种植业 C.保护生态环境 D.解决就业困难
32.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D 。
(2)A地区和D地区的分界线E是 (山脉)。
(3)B地区耕地类型是 ,C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
(4)在①②③三地中,水土流失严的是 。
(5)有关ABCD四大地理区域景观描述正确的是____。
A.A地常见“小桥流水人家” B.B地有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C.C地有大片麦田、高粱等农作物 D.D地有“高原之舟”-牦牛
33.图1为青藏地区简图,图2为东北地区简图,图3为拉萨气温降水图,图4为哈尔滨气温降水图,根据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东北地区三面环山,南部濒临渤海和黄海,①为 (山脉)。
(2)东北地区主要农业部门以 和林业为主,青藏地区农业部门以 为主。两地发展农业共同的不利因素是气温低、热量不足,请分别说明其成因 。
(3)和哈尔滨相比,拉萨冬季更温暖,请结合纬度因素和冬季风予以解释原因。
34.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茶马古道指连接云南、四川等传统茶叶产区,以马帮等载体运输茶叶等物品到藏区和其他传统茶叶市场,换取皮毛、酥油、马匹等产品的交通运输网络。
材料二 图示意茶马古道。
(1)茶马古道东部起点成都位于 盆地,该盆地自然条件优越,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位于干湿地区中的 地区。
(2)马帮商队从普洱运输普洱茶,穿越① 山脉,到达② 高原,贩卖给当地居民,当地居民主要属于 族。
(3)茶马古道不仅是经贸之道、文化之道,还是国之道、团结之道,也是充满了艰辛和汗水之道。请从地理角度分析马帮走茶马古道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2.C
3.B
4.D
5.D
6.A
7.C
8.C
9.C
10.B
11.B
12.C
13.C
14.C
15.B
16.D
17.D
18.B
19.D
20.A 21.A
22.D 23.B 24.A
25.C 26.A
27.A 28.B
29.C 30.B
31.(1)祁连山
(2)选太阳镜,理由:海拔高,空气稀薄,紫外线强;选氧气瓶,理由:海拔高,空气稀薄,缺氧
(3) 气温 雪山连绵 牦牛
(4)内流河
(5)C
32.(1)青藏地区
(2)昆仑山
(3) 旱地 水稻
(4)②
(5)D
33.(1) 一 大兴安岭
(2) 种植业 畜牧业 青藏地区热量不足,海拔高;东北地区热量不足,纬度高
(3)纬度低,由于海拔高不受冬季风影响
34.(1) 四川 湿润
(2) 横断 青藏 藏
(3)地形崎岖,山高路险;易遭遇滑坡泥石流;寒冷冻伤、高寒缺氧呼吸困难或高原反应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