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件(共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件(共5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3 14:0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浒这个地方在哪里吗?
它位于山东省梁山县,是古典名著《水浒传》故事发祥地,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上演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关于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的故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教学目标:
1. 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命运发展变化的脉络。
2.清小说的情节,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总结人物刻画的基本方法。
3.分析人物性格的特点,并研究形成的原因。
4. 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语言,赏析小说中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准确把握人物形象,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细节把握人物性格并初步形成表现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小说中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分析小说情节,体会林冲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的小说主题,深入认识到造成人生悲剧的社会原因。
(1)施耐庵(1296-1370 )
关于作者说法众多,有的说是罗贯中,有的说是施耐安,有的说是施本罗编,还有的说是施作罗续。其中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就持最后那个说法,所以他才腰斩水浒。但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还是施作的。对于施我们现有的资料很少。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钱塘人,曾中元朝进士,在钱塘做了两年官,由于他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仅两年,便辞官不做回苏州老家,一边教书,一边根据元人话本《张叔夜擒贼》撰写《江湖豪客传》。写完后,施耐庵对书中大部分情节均很满意,只觉得书名欠佳。当时还是施耐庵的学生的罗贯中建议将书名改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拍案而起,高兴地连声说:“好,好!这书名起得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意,而且暗含诗经里“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山西并州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
一、知人论世,了解作家及作品
(2)关于《水浒》
《水浒》又名《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是我国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水浒》中英雄人物斗争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如 “武松打虎”“李逵下山”“林冲发配”等等。它成书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的长篇古典小说。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庸无道,加之连年自然灾害,外族入侵,结果弄得民不聊生,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
宋元时期,女真、蒙古贵族先后南侵,广大人民处于阶级和民族双重压迫之下,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浒》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
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好理想,寄寓于“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起义英雄形象中。于是关于水浒的故事,便越流传越丰富。元末明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写成了《水浒》。
背景介绍
题目解读
原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故事发生的天气环境
故事发生的地点
课文相关
3.了解相关情节 禁军教头━━起义英雄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水浒传》第7-11回,集中叙述了林冲无端遭受迫害,最终被逼上梁山,参加了农民起义的一段故事。林冲在东京当80万禁军教头。奸臣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几次要霸占林冲的妻子,都遭到抗拒。高俅同他的狗腿子富安、陆谦(陆虞侯)设下毒计,想害死林冲。高俅诬陷林冲手执利刃,进入军机重地白虎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判他充军沧州。在监押林冲赴沧州途中,监押公差受了陆谦贿赂,要在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别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还写信给沧州官府,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就被派去看管天王堂。课文就是从这里接下去的。
课文相关
1、相国寺里辱娇妻:
林冲和妻子一同到庙里还愿,结果妻子在大街上被人调戏,林冲正要上前去打,一看是高太尉之子高衙内,手软了,不敢打了,只是拿眼睛瞅着高衙内,众人劝散了二人。后来鲁智深赶过来帮林冲打高衙内,却被林冲拦下了,林冲说:“不怕官,只怕管,权且让他这一次”。林冲面对妻子受辱,选择了息事宁人,选择了忍让,这是林冲的第一次忍!
前情提要
2、富安设计再辱妻:
高衙内上次调戏林冲妻子不成,心有不甘,又令高俅的心腹、林冲的好友陆谦骗林冲外出饮酒,又让人谎称林冲喝醉了,骗林娘子到陆谦家,想逼其就范,幸亏丫鬟锦儿通风报信,林冲及时赶到,娘子才幸免于难!面对妻子的第二次受辱,面对如此的奇耻大辱,林冲依然不敢奋起反抗,依然选择了隐忍,这是他的第二次忍!
前情提要
3、白虎堂上设毒计:
高衙内两次调戏失败后,深知如果不除掉林冲,自己是得不到林娘子的,于是串通高俅,欲置其于死地。高俅事先暗中命人将自己的宝刀卖与林冲,之后让人以看刀为名将林冲带入太尉府,欺负林冲不认识路,把他带入了白虎节堂,白虎堂是军机重地,林冲这等下级军官是没有资格进入的,更不许带刀进入,等林冲惊觉时为时已晚,高俅突然出现,诬陷林冲携刀欲行刺自己,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林冲脊杖二十,刺配沧州。
前情提要
4、野猪林中谋性命:
林冲被刺配沧州途中,由公差董超和薛霸二人押送,这两个人早已被高俅收买,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又一次死里逃生,这是他的第四次“忍”!
前情提要
后情剧透
林冲刺配沧州后被派去管理天王堂。不久陆虞候又贿买沧州的管营、差拨,调林冲去草料场,想借机烧死林冲,林冲被逼无路可走,终于走上了杀人报仇的道路,这便是节选部分的情节。后来林冲辗转到柴进家,躲避官府的追捕。由于官兵追杀很紧,柴进就把他介绍到梁山泊白衣秀士王伦那里去。从此以后林冲才加入到农民起义的队伍中去。
第一课时 初识林冲、
概括情节
4.预习检测,积累字词。
赍发(jī) 喝彩(hè) 模样(mú)
差拨(chāi) 彤云(tóng) 央浼(měi)
提防(dī) 仓廒(áo) 毡笠(zhān)
读课文 探讨一
复述故事,并试着用简短的句子概括情节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故事情节梳理
序幕 林教头沧州遇旧知(1) 
开端 陆虞候密谋害林冲(2-5)  
发展 林教头接管草料场(6-9)
高潮结局 林教头杀敌山神庙(10-12)
读课文 探讨二
林冲是《水浒》里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一个由安于现状的小官吏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他的性格是怎样随着情节的推进而变化发展的?
明线
暗线
整体局势
理清线索
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
敌人对
林冲的
陷害
沧州遇旧
行侠仗义、扶危济困。
①李小二“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后又是林冲“救了他免送官司”,并“与他赔了些钱财,方得脱免”,最后还是林冲“赍发他盘缠”才“于路投奔人”。
性格特点:
分析人物形象
安于刑徒生活,逆来顺受
委曲求全,不思反抗。
②林冲来到沧州,虽然感到前途渺茫,但仍存有幻想,违心地说自己是“恶了高太尉”才“刺配到这里”,对自己遭受陷害的冤情,虽有怨意,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性格特点:
表明扶危济困的英雄林冲,身在危难之中,依然不顾自己的苦难,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
③“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语言描写)
性格特点:
性格特点:
买刀寻仇
当林冲得知陆谦来到沧州陷害他时,他大怒,离开酒店去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前街后巷地去寻,但寻了三五日,不见动静,他“也自心下慢了”。
激起怒火、得过且过、
委曲求全、安于现状
性格特点:
草场交接
①调他到草料场时,他不但没有意识到是新的阴谋,反而认为是“好差使”。见草屋已“四下里崩坏了”,就想等“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心理描写)
逆来顺受、随遇而安、
苟活偷生
性格特点:
②林冲外出沽酒前,“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把两扇草场门拽上锁了,”一件一件做得很有条理;沽酒回来后发现草厅倒了,“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动作描写)
小心谨慎
性格特点:
手刃仇敌
当林冲在山神庙得知敌人的狠毒阴谋时,他再无法忍耐下去了。当他听到“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等话语时,他怒火中烧,旧恨新仇,一齐涌上心头,拽开庙门,挺着花枪,大喝一声“泼贼哪里去!”
英勇果敢
愤而抗争
从情节看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




沧州遇旧
正义感强
软弱动摇
买刀寻敌
初步反抗
并不坚决
草场交接
随遇而安
委曲求全
手刃仇敌
走向反抗之路
武艺高强,扶危济困
正直善良,侠肝义胆
忍辱负重,随遇而安
忍无可忍,反抗杀敌
林冲
林冲
高俅
抢老婆
远刺配
谋性命


再忍
忍无可忍

剖析社会现实
从林冲的遭遇看北宋的社会现实:
官逼民反
二逼—— 白虎堂上设奸计
三逼—— 野猪林中谋性命
四逼—— 火烧草场断后路
一逼—— 相国寺里辱娇妻

林冲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的枪棒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像林冲这样的人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广大的劳动群众更是痛苦不堪,这就说明了北宋王朝的黑暗腐败。
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是一个“逼”字。正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残害人民,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进行反抗斗争,这表明了封建社会受压迫者反抗的必然性。

一逼——相国寺里辱娇妻
二逼——白虎堂上设奸计
三逼——野猪林中谋性命
四逼——火烧草场断后路
反抗
林冲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像林冲这样的人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广大的劳动群众更是痛苦不堪,这就说明了北宋王朝的黑暗腐败。
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是一个“逼”字。正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残害人民,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进行反抗斗争,这表明了封建社会受压迫者反抗的必然性。“官逼民反”,林冲就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
林冲性格变化揭示主题
第二课时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找一找,文章中直接描写风雪的语句有几处?作用是什么
三处
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 一天大雪来。
渲染气氛—矛盾冲突正在酝酿;
②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预示气氛趋于紧张
③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烘托出高潮的来临。




间接描写风雪的文字有哪些?
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林冲看住处草屋时,只见:“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林冲沽酒回到草料场,“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环境描写
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写风雪。
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
用人物感觉暗写风雪。
写林冲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
用人物动作暗写风雪。
①渲染气氛。 
②推动情节发展。  
③烘托人物。
④表现主题。
小结: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 的气氛,
很好地烘托了人物 的心情和 的处境。
当林冲在风雪中大踏步走上反抗道路时,风雪衬托
了一个 的英雄形象。
凄冷、悲凉、苍茫、雄浑
沉郁
危机四伏
孤独、悲壮、坚定、勇敢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2、渲染故事气氛,奠定情感基调
3、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心境
4、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作铺垫
5、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
6、深化作品主题
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分析角度:环境、人物、情节、主题
细节描写
拓展练习
读课文,探讨一
作品中在写风雪的同时,多次提到“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烘托了人物怎样的情感?是怎样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
【分析探究】:
草料场是最怕火的地方,作者偏偏在最怕火的地方不厌其烦地写“火”。
①林冲第一次推开草料场的大门,一眼就看见一个老军在“向火”。这个老军向林冲进行交割时,特地将“火盆”借给林冲;林冲在床上放下包裹被卧,就坐下生起“焰火”来了。
②接着写林冲为了御寒要去沽酒,就随手“将火炭盖了”。
③等到林冲沽酒回来,见草厅被大雪压倒时,林冲首先担心“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写“火盆”“火炭”“火种”,连续而来的“火”字,都完全灭了,连一点火星都没有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冲天的大火。这一笔交代尤为重要,说明草料场里将要烧起的大火,决不是“火盆”中的火蔓延而起的,肯定是别有用心的纵火。
作者所描写的“火”,作用有三
①衬托风雪之大。“火”越是不断地出现,我们越是能感受到风的刺骨,雪的猛烈。
②表现人物性格。精心描写“火”和“雪”这两种互不相容的事物,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暗示着林冲和高俅、陆谦等人是水火不相容的。
③推动情节的发展。通过火,作者不断地设疑解疑,使情节不断向高潮发展,冲天的大火燃烧之时,也正是故事情节的高潮到来之时。
读课文,探讨二
文中的细节描写很巧妙,请举例赏析。
细节欣赏一:“掇”之妙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掇”大石的细节真实吗?这一细节有何妙处?
(1)“无巧不成书”,这是真相大白的情节需要;
从后文“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会干事”,可知这“一个”是陆谦,他并不真想到庙中避风雪,只求结果了林冲好邀功请赏。促使林冲活命的是一场大雪,而促使林冲识破仇人阴谋的关键是“掇”大石的细节。一场风雪,把仇人赶到眼前;一块大石,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又把林冲与仇敌隔开,致使门外讲真相肆无忌惮,门内听真相一清二楚,门外放火嫁祸,门内忍无可忍,此“掇”完成林冲性格上的转变。
(2)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从他轻易杀掉三个小人可知他武艺高强,本领过人;
细节欣赏二 :“闪”之妙
小说开篇是怎样通过李小二的眼睛描写两个来店人的情态细节的?有什么作用?
小说开篇写李小二看见两个来店里的人“不尴尬”:一人“闪将进来”,“随后又一人闪入来”;离开时,又“低着头”。两个“闪”字,一个“低”字,把人物鬼鬼祟祟的举动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属于情态细节描写。这些描写为情节的发展布下疑阵,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让人为林教头的命运担心。
细节欣赏三
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
这一系列动作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些动作细节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作者用洗练的文字生动地再现了林冲杀敌时的干脆利落,是他多年心中怒火的总爆发,体现出一向隐忍的林冲奋起的反抗,与“官逼民反”的主题相映合。
细节欣赏四:“剜”字之妙
……翻身回来……林冲喝声道:“……”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




有的细节描写生动具体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有的细节描写则使故事情节前呼后应,使作品布局更加严谨。
作用: 显示人物性格;
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主题思想
《水浒传》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课后作业
本文的细节描写尤为传神,不管是对人的、对景的,还是对事的,都值得品味。这些细节描写能够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如两处“听”:一是李小二的妻子在小酒店里有意偷听;一是林冲在山神庙门内无意偷听。前一处是略写,因为是密谋,所以才听不清,从而造成悬念;后一处是详写,因为谈话者得意忘形,高谈阔论,所以听者听得真真切切,从而怒火喷发。
请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一个人物,表现其性格特征。(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