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爱莲说》 课件 (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爱莲说》 课件 (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3 16:29:1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1张PPT)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表明作者的情感
文章说明的主体
“爱莲说 ”即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周敦颐
字:茂叔
北宋哲学家
因世居濂溪,被称为濂溪先生
谥号:元公
著有《周元公集》
《爱莲说》《太极图说》
身份
为诗人
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
为官
清正廉明、爱民如子
北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周敦颐14岁(虚岁十五岁),其父病逝。于是他与同母异父之兄卢敦文随母投靠衡阳舅父郑向,至1037年郑向调任两浙转运使疏蒜山漕河,周敦颐同母随迁润州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区)。因他聪慧仁孝,深得郑向喜爱,又酷爱白莲,郑向就在自家宅前西湖凤凰山下(今衡阳市二中)构亭植莲,周敦颐在其间参经悟道。盛夏之夜,莲花怒放,香气袭人,美不胜收。郑家故宅后改为濂溪周氏宗祠(今南华大学附一医院处)。
明万历中(1587~1598),周子与李宽、韩愈、李士真、朱熹、张栻、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y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唐朝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水波

艳丽
(莲的柄)
内部
贯通
名为动,横生枝蔓
名为动,旁生枝节
更加
耸立的样子
竖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靠近赏玩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认为
隐居避世
很少
听说
应该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泛谈可爱的花有很多
以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为烘托,引出爱莲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不同流合污、不炫耀自己
从体态角度写莲花通达正直,高洁端正
从香气的角度写莲花美名远扬
从风度方面写莲的志洁行廉政、体态端正,让人不敢玩弄
拟人,将莲花人格化,写出莲具有高贵品质,同时也寄寓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
作者笔下的这些莲花的特征和人有什么关系呢?

君子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不攀附权贵
独立高洁
美名远扬
纯真自然不显媚态
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自尊自爱令人尊敬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值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莲的特征——人的品质
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的高尚的品质。写物是为了写人。
托物言志
莲花,出于污泥不染其污,沐于清涟而不媚于世。处美境不忘形,超然物外刚正不阿,不攀附权贵,这是莲的气质风度,更是作者一生人格的写照。作者借花喻人,托物抒怀,表明自己不慕权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陶渊明独爱
世人甚爱

牡丹
1.为什么说菊是花之隐逸者?陶渊明为何对菊情有独钟?
菊花凌霜开放
隐士的象征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隐居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他远离污浊的官场、喧嚣的尘世,归隐田园后的悠然自得、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
1.为什么说牡丹是富贵者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反映了人们怎样的生活态度呢?
牡丹绚丽浓艳,国色天香,因此它是雍容华贵的象征。唐朝初期,特别推崇牡丹,把它视为珍品,誉为国花。到贞元时,对牡丹的赏玩,更成为盛行长安的风气。暮春时节,车水马龙,权贵们不惜高价争相购买。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
“三条九陌花时节,万马千车看牡丹。”
——徐凝
作者用“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婉曲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

秋季开花,迎寒斗霜,清高避世
牡丹
花色艳丽,雍容华贵
为了起衬托作用
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写作手法叫衬托。
正衬——逃避现实
反衬——贪慕荣华富贵
高洁质朴
正直端庄
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
主题思想
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全文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课文总结
再读《短文两篇》,比较《陋室铭》和《爱莲说》的异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
荷花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 苏 轼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 王昌龄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唐 李商隐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宋 苏 轼
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唐 李商隐
素花别门多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唐 陆龟蒙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唐 郑 谷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 李 白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乐府民歌
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
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
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
例如 花中四君子:
梅花、竹子、兰花、菊花;
学校的榕树、小草;
教室的黑板、粉笔。其它:蜡烛等。
但要注意内在联系。
例如:
我爱梅花那有灵魂、有骨气,有品格的精神。梅花之所以排在「四君子「之首,正是因为这种傲雪斗霜、谦虚乐观的精神!它从不与牡丹争花首,不与玫瑰争美丽,它就平平淡淡的生活着。它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也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过来。
梅花向来有种独来独往的习惯。她不合群,当百花盛开的时候,你是找不到她的身影的。她不喜欢凑热闹。百花凋谢,大雪纷飞时,梅花才兴致勃勃地顶着风冒着雪而来。别的花朵都怕冷,唯有她是冬天的朋友。你看它,铁干横斜,银花数点,越是寒风凛冽,冰雪凌厉,它越是枝头怒放,灿烂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