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A)-掌声鲁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A)-掌声鲁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09 10:3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掌声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和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在感情。
教学课题《掌声》这篇课文以饱蘸爱心的笔 ( http: / / www.21cnjy.com )墨、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走出了困境,打开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变得乐观开朗。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透过描写人物外表的语句,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情感的变化,进而感悟到“掌声”的内在意蕴。因此,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去与文中人物展开充分对话,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通,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去感悟语言,在品味中学习语言,在实践中发展语言,从而促进学生语言与情感的同构共生,实现文心与人心的谐和交融。
教材分析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会认“麻、症、疾、姿、势、况、镇、绪、述”等9个生字。2)正确理解“小儿麻痹症、忧郁、文静、犹豫”4个词语。3)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4)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两次掌声里的深刻含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而懂得并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鼓励的真情,学习关爱别人。回报别人的付出。过程和方法: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2)发动学生采用对比读、分段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领会大意。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的心理和活动。4)让生互相交流,体悟文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怀、关爱,从而理解爱、懂得爱,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为善,尊重他人,善待他人,鼓励别人;同时,也要懂得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2)通过师生共学、自主探究、发散想象等方法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绎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渲染,启动情感 同学们,这是什么声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掌声)生活中你接受过别人给你的掌声吗(结合生活体验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掌声》,齐读课题。文中的“掌声”是送给谁的?二、整体感知,体验情感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小姑娘?2.学习生字词:(1)指读生词,小老师领读。(2)理解“犹豫”和“忧郁”的意思。总结解词的方法。(3)多音字组词“落”、“调”。3. 说说英子是个怎样的小姑娘?三、品赏朗读.领悟情感【百度视频】掌声_视频朗读 [课文朗读] 让学生边读边学习朗读的语气与感情,从中体会英子的感情转变。(一)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忧郁”(出示第一自然段)请结合第一自然段中的词句谈谈英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1.当学生说到“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时,(1)理解“默默地”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读?(2)想象一下当时同学们在干什么,引读“当同学们( )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3)英子的内心会是怎样的 体会着她的内心感受读这个句子。2.当同学们说到“上课前她总是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时,她为什么这样做?加重“早早地”和“最后一个”。3.当学生说到“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让别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时,理解“小儿麻痹症”。4.两个“总是”说明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5.英子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着,课文第四段中有一个词最能表现英子是一个什么样小姑娘,到文中去找一找。 生齐说:忧郁(教师板书)。(二)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开朗”过渡:通过朗读大家知道了这是一个忧郁的小姑娘,大家继续读课文,看看她还是个怎样的小姑娘?(出示第四自然段)“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教她跳舞。”她还是一个忧郁的孩子吗?那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开朗(教师板书)师指黑板:一对反义词出现在同一个孩子身上,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吗?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体会两次“掌声”过渡:到底是什么使英子有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此大的变化呢?事情还得从那天说起,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1.英子是怎样做的呢?出示文字“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1)指读句子。【百度音乐】雨的印记-音乐配乐读一读,体会当时英子的内心感受,读出那种犹豫和对自己的不信任。(2)描写人物可以写她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这里是对英子的什么描写?从她的动作、神态中,你能读出她的内心吗?她的心里是怎么想的?(3)体会着此时英子心里的想法,读这些句子。2.在同学们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晃地走上了讲台。她最怕别人看到的走路姿势也被全班同学看到了。她有没有像她自己担心的那样受到嘲笑呢?她得到的是什么?(掌声)找到文中写掌声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1)学生读并出示句子“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2)“骤然”是什么意思?听老师范读,学生说说应该怎样读。(3)如果英子就是我们中的一员,你会不会给她这样的掌声?为什么?你想通过掌声告诉她什么?3.在同学们的鼓励之下,英子镇定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此时教室里又响起了掌声,出示“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次你想用掌声告诉英子什么?4.从两次掌声里,你体会到什么?5.英子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呀!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你听她在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6.老师读后发现有两个“一摇一晃”,他们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四)学习最后一段上中学后,英子来信了,快来读读吧!(生读信)微笑着面对生活,说得多好啊,想想从这封信中,你有些什么体会呢? 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掌声有没有新的认识呢?。2.为什么掌声会有这么大的力量?(是爱的体现)爱不仅仅是掌声,在你们的生活中,爱还可以怎样表达呢?到生活中去感受发现吧。
教学反思 《掌声》是三年级上册“爱的奉献”这一单元专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中的第一篇讲读课文,写的是一位原本内心自卑的小女孩英子,在同学们爱的掌声中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回顾我的课堂教学,主要把握和体现了以下几点:一、认真研读教材,准确把握训练重点备课前,我认真研读教材教参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课标中对本学段的要求,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是教学重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于是,我紧紧围绕这些来设计教案,开展教学。二、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角色转换我认为要想让学生与课文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人物心灵相通, 就必须让学生走进文中,与人物、与作者产生共鸣。于是,从一开始的导入,我就让学生先从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起,从生活走进课文。学习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时,又从课文走进生活。例如,“如果英子就是我们中的一员,你会不会给她这样的掌声?你想通过这掌声告诉她什么?”“无数的话语在英子的心头涌动,我仿佛听到了她在说……”再如,“一对反义词出现在同一个孩子身上,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吗?”这一问题,也是让学生在自己真实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质疑。三、抓关键词,以点带面《语文课标》中指出,三、四年级学生应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中,我就充分引导学生进行了这方面的训练。通过关键词句领会表达,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四、注重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 比如,理解“忧郁”“犹豫”两词的意思后,我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的?”帮学生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即查字典、词典,借助辅助材料,上网,联系上下文等。 在指导朗读时,渗透抓重点词重读,体会词的意思,体会人物的内心,创设情境等方法来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另外,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指导朗读时,没有指导学生步步提高,由不好到好的过程,所以,指导朗读的效果不明显。今后,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强训练。整个课堂节奏稍慢,起伏不明显,如果能克服这一点必定会省出很多时间来扩充课堂的容量。最后,可以设计一个让学生续写小诗的训练,那样比只是一味地读效果会好得多。对两次“掌声”的含义强化不够,此处也可以设计一个写的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拼音的复习巩固,让拼音伴随学生的一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