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考点通关卷】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单元速记·巧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考点通关卷】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单元速记·巧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04 09:51:34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解析版)
考点卷
目录
目录 1
考点01 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1
考点02 功的概念与简单计算 4
考点03 功率的概念 6
考点04 动能、势能 10
考点05 机械能及其转化 13
考点01 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1.下列过程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人拉汽车,汽车纹丝不动 B.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
C.叉车将货物举起 D.用力推箱子没推动
【答案】C。
【解析】A.人拉汽车,汽车纹丝不动,人对车有拉力作用,但车没有通过距离,所以人对车没有做功,故A不符合题意;
B.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垂直,所以力对书包没有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
C.叉车将货物举起,货物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所以力对货物做了功,故C符合题意;
D.用力推箱子,但没有推动,有力但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力没有做功,故D不合题意。故选C。
2.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根据图片和文字描述的过程,可以确定下列过程中人对物体的力做功的是 (  )。
A.人推一块大石头没推动 B. 人举着哑铃不动
C. 人将地面上的石块捡起来 D. 人拿着箱子静止不动
【答案】C。
【解析】A.人推一块大石头没推动,人给石头一个力,但石头没有移动距离,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知,人对石头没有做功,故A不符合题意;
B.人举着哑铃不动,人给哑铃一个向上的力,但哑铃没有移动距离,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知,人对哑铃没有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
C.人将地面的石块捡起来,人给石块一个向上的力,石块也向上移动了距离,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知,人对石块做了功,故C符合题意;
D.人拿着箱子静止不动,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知,人对物体没有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如图,小明用绳拉着木箱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拉力为F,木箱水平移动的距离为s,若不计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对木箱做的功W=Fs
B.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和绳对木箱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支持力做功与重力做功不等
D.木箱对绳的拉力和小明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析】A.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可知,小明对木箱的拉力方向沿绳向上,物体移动的距离是水平的,所以小明对木箱做的功不等于Fs,故A错误;
B.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绳对木箱的拉力方向沿绳子斜向上,两个力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根据功的定义可知,由于木箱水平移动,则在支持力和重力方向没有移动的距离,因此支持力和重力做功均为零,故C错误;
D.木箱对绳的拉力和小明对绳的拉力都作用在绳上,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木箱对绳的拉力和小明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D。
4.如图所示情境中,关于做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杨从滑梯上滑下,没有力对他做功
B. 小红用力搬石块但未搬动,她搬石块的力没做功
C. 工人沿斜面将木箱推上车,他推箱子的力做了功
D. 人提重物站在直行电梯上,电梯水平匀速移动,人对重物没做功
【答案】A。
【解析】A.小杨沿着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故重力对小杨做功,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小红用力搬石块但未搬动,小红对石头施加了力的作用,但石头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小红对石头不做功,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工人沿斜面将木箱推上车,推力作用在木箱上,木箱在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工人对木箱的推力对木箱做功,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人提重物站在直行电梯上,电梯水平匀速移动,提力的方向向上,重物在提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人对重物没做功,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5.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举重运动员从地面将杠铃举起的过程中,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B.吊车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一段距离时,吊车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功
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时,重力对足球做了功
D.小明用力推发生故障的汽车而未推动时,推力对汽车做了功
【答案】A。
【解析】A.运动员从地面将杠铃举起的过程中,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移动距离的方向也竖直向上,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功。故A正确;
B.吊车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一段距离时,拉力方向竖直向上,移动距离的方向水平向前,两个方向相互垂直,故吊车的拉力对重物没有做功。故B错误;
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时,移动距离的方向水平向前,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两个方向相互垂直,故重力对足球没有做功。故C错误;
D.用力推发生故障的汽车而未推动时,只有力没有距离,故推力对汽车没有做功。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02 功的概念与简单计算
1.九年级的小明同学在做第八套广播体操跳跃运动这一节时,他每跳一次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约为(  )。
A.5J B.50J C.500J D.6000J
【答案】B。
【解析】初中生受到的重力约为500N,每次起跳的高度约为10cm=0.1m,则他每跳一次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约为W=Gh=500N×0.1m=50J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在冰壶项目中,若比赛用的冰壶其质量为19kg,冰壶底面积为0.02m2,比赛场地面积为190m2,g=10N/kg。某次投掷时运动员用20N的水平力将冰壶从水平冰道的A点推至B点后放手,离手后冰壶继续滑行至C点停止,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壶的重力为19kg
B.冰壶对水平冰道的压强为9500Pa
C.AC段运动员对冰壶做的功为800J
D.AB段冰道对冰壶的支持力有做功
【答案】B。
【解析】A.冰壶的质量为19kg,其重力为G=mg=190N,故A错误;
B.由 知道,冰壶对水平冰道的压强为,故B正确;
C.根据题意知道,这次投掷过程中运动员对冰壶做的功W=Fs=20N×2.4m=48J,故C错误;
D.由于支持力与物体运动方向一直垂直,所以,支持力没有做功,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已知固定斜面长6m,倾角为30°,木箱重200N。某同学用大小为150N的推力沿斜面向上推木箱,使木箱沿斜面匀速从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过程中,关于木箱所受的力对木箱做的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木箱克服斜面摩擦力大小为50N B.木箱克服重力做功的大小为900J
C.推力做功的大小为1200J D.斜面支持力做功的大小为600J
【答案】A。
【解析】B.由题意知,木箱的重力G=200N,斜面高
木箱克服重力做功W有用=Gh=200N×3m=600J,故B错误;
C.推力F做的功W总=Fs=150N×6m=900J,故C错误;
A.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用=900J﹣600J=300J
摩擦力,故A正确;
D.木箱移动方向与支持力方向垂直,没有在支持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斜面的支持力做功为零,故D错误。故选A。
4.如图,一个箱子静止在水平地面,小聪用150N的水平拉力将箱子移动了0.6m,小聪的拉力做功为_______J。待箱子静止后,小明用80N的水平推力推这个箱子没有推动,小明的推力做功为________J,此时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
【答案】90;0;80。
【解析】[1]小聪拉力做的功为W=Fs=150N×0.6m=90J
[2]小明用80N的水平推力推这个箱子没有推动,小明对箱子施加了力的作用,但箱子没有在该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所以小明的推力对箱子不做功,即推力做功为0J。
[3]小明用80N的水平推力推箱子,但没有推动,即此时箱子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所受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所以此时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F推=80N。
5.“立定跳远”作为我市2022年体育中考抽考项目之一,如图所示,立定跳远主要分四个部分:蹬地起跳,空中滑翔,下肢前伸,双脚落地。蹬地起跳,双脚蹬地,人向前运动,此时人蹬地的作用力_____地对人的推力(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起跳后,人会在空中滑翔一段距离,这是因为人具有_____;体重为60kg的某同学,在一次立定跳远训练中成绩是2m,若该同学在跳远滑翔到最高点时重心上升30cm,则在此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_____J(g取10N/kg)。
【答案】等于;惯性;180。
【解析】[1]人蹬地的作用力和地对人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始终相等。
[2]在“立定跳远”起跳后,人不再受到地面的推力,而是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人会在空中滑翔一段距离。
[3]人的重力G=mg=60kg×10N/kg=600N
人在重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h=30cm=0.3m
人克服重力做的功W=Gh=600N×0.3m=180J。
考点03 功率的概念
1.有两台机械甲和乙,甲的功率为162kW ,乙的功率为128k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比乙做功多 B.乙一定比甲做功多
C.甲一定比乙做功快 D.相同时间内,乙一定比甲做功多
【答案】C。
【解析】AB.由W=Pt知道,做功的多少由功率和时间共同决定,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但是时间长短不确定,所以甲乙做功多少无法比较,故AB错误;
C.甲的功率大,甲做功一定比乙做功快,故C正确;
D.乙的功率小,由W=Pt知道,相同时间内,乙一定比甲做功少,故D错误。
故选C。
2.体重稍大的大明和体重稍小的小明比赛登楼,比赛方法是:大明背着小明登上两层楼,记录所用的时间,然后小明背着大明登同样的两层楼,也记录所用时间。结果两人用时相等。那么这次比赛两人做功的功率相比,(  )。
A.大明的较大 B.小明的较大 C.两人的一样大 D.不能比较
【答案】C。
【解析】两种比赛方法,两人的总重力相等,爬楼的高度相等,根据W=Gh可知,两种方法做的功相等,又知两人用时相等。根据可知,两人做功的功率一样大。
故选C。
3.如图所示的图线,是甲、乙两物体所做功与所用时间的关系图线。由图线可知甲、乙两物体功率P甲、P乙大小关系为(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
取时间点t0,由图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甲做的功大于乙做的功。由可知,P甲>P乙。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甲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乙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图甲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
由图乙可知,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因为两次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推力都等于摩擦力,物体在两次运动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故受到的水平推力不变,两次水平推力为
已知

可得,两次推力的功率
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甲、乙两人质量之比为5∶4.他们沿静止的自动扶梯匀速跑上楼的功率之比为3∶2.甲跑上楼所用的时间t1,当甲站在自动扶梯上不动,开动自动扶梯把甲送上楼所用的时间t2,那么,当乙用原来的速度沿向上开动的扶梯跑上楼时。所用的时间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甲乙的重力之比为
甲乙的功率之比,由功率的公式
得甲乙的速度之比为
得,设扶梯高度为s,则甲的速度,且;扶梯速度;当乙用原来的速度沿向上开动的扶梯跑上楼时,所用的时间为
故ABC错误,不符合题意;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6.某小组测量上楼的功率,用刻度尺测出每步台阶高,长,每层楼梯有n步台阶,转角处平台距离为,用体重计分别测出每人的体重m,用停表记录上楼所用时间t,测得小明相关数据如图,小明的质量是___________,他从第1步走到第3步台阶,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____J,他们通过思考和交流,总结了用上述测得的物理量计算每位同学上楼功率的表达式为P=___________(用上述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答案】50;150;。
【解析】[1][2]根据图丙知小明的质量为50kg,小明的重力为
从第1步走到第3步的高度为
小明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为
[3]小明同学爬楼的功率的表达式为。
7.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
(1)在0-2s时段的2s时间内,推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是______J;
(2)在4-6s时段的2s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是______m;
(3)在4-6s时段的2s时间内,推力F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______W;
(4)在2-4s时段的2s时间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
【答案】0;8;8;2。
【解析】(1)[1]在0-2s时段的2s时间内,由运动图像可知此时物体静止,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0,故不做功,即做功为0。
(2)[2]在4-6s时段的2s时间内,由运动图像可知此时物体的速度为4m/s,故运动的路程为
(3)[3]在4-6s时段的2s时间内,推力大小为2N,此时匀速直线运动,故推力等于摩擦力等于2N,速度为4m/s,故推力F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
(4)[4]在2-4s时段的2s时间内,物体处于加速运动,但是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未变,故此时受到的摩擦力仍为2N。
8.某班同学进行登楼比赛如图,看谁做功快,甲、乙、丙三位同学记录了自己从一楼跑到确定的楼层所用的时间,并填入下面表格中,然后将有关的物理量也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学生 学生体重(牛) 楼梯的高度(米) 登楼做的功(焦耳) 所用时间(秒)
甲 500 3 1500 5
乙 500 3 1500 7.5
丙 600 6 3600 12
(1)分析比较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甲、乙两同学相比,做功较快的是___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以上实验数据,若要比较乙、丙两位同学做功的快慢,则要比较的是_______________来确定哪位同学做功快。因此为了比较做功的快慢,引入了物理量_______________。
【答案】甲;做相同的功时,甲做功时间短;功与时间的比值;功率。
【解析】(1)[1][2]甲、乙两位同学做的功相同,而乙同学用时7.5s、甲同学用时5s,所以甲的功率大。
(2)[3][4]乙、丙两位同学登楼做的功和所用时间不同,要想确定哪位同学做功快,应比较功与时间的比值的大小,即比较功率的大小。
考点04 动能、势能
1.世界各国在向太空发射航天器时,一般都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这主要是为了利用航天器在发射前随地球转动而具有的(  )。
A.动能 B.重力势能 C.内能 D.弹性势能
【答案】A。
【解析】航天器在发射前随地球一起自转,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因而航天器具有一定的动能,当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能量来增加火箭的推进速度,从而节省了燃料。
故选A。
2.为了证明高空抛物的危害,专家进行了实验测试,从30米的高处掉下的瓶装水可以将5毫米木板压碎,出现很长的裂缝。专家认为,高空抛物的效果相当于将物体本身的质量放大。下列关于高空抛物物体下落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下落过程中物体的质量在增大 B.下落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在增大
C.下落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在增大 D.下落过程中物体的势能在增大
【答案】C。
【解析】物体被举高后具有了重力势能,而且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当物体下落时,质量不变,重力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
A.小球从O点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
B.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
C.从小球运动到O点时水平方向不受力,动能最大
D.小球运动到B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答案】C。
【解析】A.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被拉开,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弹簧有时被压缩,有时被拉伸,所以其产生的弹力方向是变化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小球到O点时,弹簧达到原长,不再对小球产生向右的弹力,同时弹簧也没有拉伸,所以对小球也不产生向左的弹力,因此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球水平方向不受力,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C符合题意;
D.小球运动到B点时,弹簧被拉伸的程度最大,所以有更大的弹力,会将小球再次往回拉,因此,小球不会保持静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2021年4月,中国女足通过奋勇拼搏,晋级奥运会。如图是足球落地后又弹起的示意图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在B点时受力平衡
B.足球在A、D两点重力势能相等
C.足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D.足球在C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解析】A.在B点时,足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空气的阻力的共同作用,足球有斜向下运动的趋势,所以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
B.D点比A点低,足球的质量不变,所以D点的重力势能小于A点的重力势能,故B错误;
C.在运动过程中,足球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变小;足球运动过程中,向下运动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向上运动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还存在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故C错误;
D.在C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其运动状态将不再改变,而是保持力消失一瞬间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5.如图所示,用手拉橡皮筋,橡皮筋伸长。此时手的感觉是(  )。
A.手有力作用在橡皮筋上 B.橡皮筋具有弹性势能
C.橡皮筋对手有力的作用 D.橡皮筋因伸长而变细
【答案】C。
【解析】A.此时手的感觉,手是受力物体,手是研究对象,故A不符合题意;
BD.此时手的感觉,手是研究对象,橡皮筋具有弹性势能,与手无关,故BD不符合题意;
C.用手拉橡皮筋,手对橡皮筋有力的作用,所以橡皮筋伸长,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橡皮筋对手产生反作用力,手会感到橡皮筋的拉力,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6.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不能超速、超载:不能超速是因为当车的质量一定时,________越大,动能越大,刹车制动距离 _______,容易出现交通事故;不能超载是因为当车的速度一定时,________越大,动能越大,行驶时就越危险。
【答案】速度;越长;质量。
【解析】[1][2]超速、超载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这是因为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越不容易刹车,刹车距离越长,所以要对汽车进行限速。
[3]在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越不容易刹车,所以要对汽车进行限载。
7.如图表示撑竿跳高运动的几个阶段:助跑、撑竿起跳、越横竿。在这几个阶段中:
(1)助跑是为了增加运动员的__________(选填“惯性”或“动能”);
(2)撑竿起跳阶段,运动员的__________能增加;
(3)运动员越过横竿后,运动员的重力势能__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答案】动能;重力势;减少。
【解析】(1)[1]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改变的只是速度,而没改变运动员的质量,所以运动员的惯性没变,只是增加了运动员的动能。
(2)[2]撑杆起跳阶段,运动员的高度上升,运动员质量不变,故重力势能增大。
(3)[3]运动员越过横杆后,运动员的高度下降,质量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8.如图某小组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球从同一斜面某处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实验中探究的是小球的动能,其动能大小是通过______(选填“小球所处的高度”或“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的,此情况下所用的研究方法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分析比较______两次实验,可得到结论:速度相同的物体,______,动能越大。
(3)若用上述实验器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必须增加的器材是______。
A.质量不同的木块
B.倾斜程度不同的斜面
C.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
【答案】木块移动的距离;转换法;甲丙;质量越大;C。
【解析】(1)[1][2]小球会撞击木块,小球的动能大小是通过小木块移动的距离大小来反映的,这属于转换法。
(2)[3]小球下滑的高度相同,则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是相同,小球的质量不同,则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所以根据甲丙图可知,在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3)[4]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需要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据此可知必须增加的器材是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故C正确。
考点05 机械能及其转化
1.如图所示,滚摆由最高点释放,旋转着下降到最低点后又上升,每次上升的最大高度逐渐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降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下降时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
C.上升时减少的动能等于增加的重力势能
D.上升的最大高度逐渐降低说明机械能不守恒
【答案】D。
【解析】AB.滚摆下降时,质量不变,速度变大,高度减小,即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减小,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由于存在摩擦,故一部分重力势能转化内能,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增加的动能,故AB错误;
C.滚摆上升时,由于存在摩擦,故一部分动能转化内能,减少的动能大于增加的重力势能,故C错误;
D.上升的最大高度逐渐降低,说明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故机械能不守恒,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先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然后把铁锁拿近到自己的鼻子,松手后,铁锁向前摆动又摆回来。有关铁锁在摆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锁回摆后能碰到鼻子,因为铁锁的机械能始终不变
B.铁锁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铁锁上升到最高点,重力势能最小
D.铁锁下降到最低点,动能最小
【答案】B。
【解析】A.铁锁回摆后不能碰到鼻子,因为铁锁和空气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故A错误;
B.铁锁下降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符合题意,故B正确;
C.铁锁上升到最高点,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为零,故C错误;
D.铁锁下降到最低点,质量不变,高度最小,重力势能最小。质量不变,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D错误。故选B。
3.如图甲所示,是北京冬奥会中,某运动员翻跃大跳台的情景,运动员不借助滑雪杖,只踩着雪板从高处滑行而下,通过起跳台起跳,完成各种空翻、转体等技术动作后落地。图乙中的虚线是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轨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a、b、c、d四点中,运动员在a点时的重力势能最大
B.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在增加
C.从c点到d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变小
D.在a点和c点速度都为零,因此运动员的重力势能相等
【答案】A。
【解析】AD.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不变,a点位置最高,所以运动员在a点时的重力势能最大,故A正确,D错误;
B.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动能在减小,故B错误;
C.从c点到d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大的动能,机械能保持不变,故C错误。故选A。
4.对课本《机械能》这节中的四幅图进行了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①摆锤从A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图②运动员起跳后上升到最高点时势能最大,动能为零
C.图③高处滚下的小球在C点动能达到最大值
D.图④卫星在近地点动能最大,远地点势能最大,机械能守恒
【答案】D。
【解析】A.摆锤从A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摆锤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高度变小,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错误;
B.运动员起跳后上升到最高点时,高度最大,重力势能最大,但此时速度不为0,水平方向有速度,所以动能不为0,故B错误;
C.高处滚下的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高度减小,速度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到B点时,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由B到C的过程,高度增大,速度变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C点的动能比B点的小,故C错误;
D.卫星在近地点时,高度最小,速度最大,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远地点时,高度最大,速度最小,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运动过程中,无空气阻力,只受到地球的吸引力,所以机械能守恒,故D正确。故选D。
5.跳伞运动员在跳伞运动中,距离地面一定高度时打开降落伞,减速下降如图所示。在运动员下降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增大
B.势能逐渐增大,机械能减小
C.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变
D.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减小
【答案】D。
【解析】跳伞运动员在下降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逐渐变小,动能减小;下落过程中,高度逐渐变小,质量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故机械能减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如图所示,2020年5月3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02星、和德四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火箭携带着卫星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卫星的动能______,机械能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变大;变大。
【解析】[1][2]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卫星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质量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由于机械能=势能+动能,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大,所以机械能变大。
7.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放置的弹簧正上方一定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从a处开始接触弹簧,压缩至c处时弹簧最短,小球在b处时受到的弹力恰好等于重力。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从a至c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 _______(填具体变化情况,下同),小球的动能 _______,小球的机械能 _________。
【答案】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减小。
【解析】[1]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这一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形变程度变大,其弹性势能增大。
[2]小球从a点接触弹簧后,此时的弹力小于重力,小球继续做加速运动,到达b处时,弹力等于重力,此时小球的速度最大;继续向下运动,弹力大于重力,小球做减速运动;所以从a至c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所以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3]在下落过程中,小球压缩弹簧对弹簧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所以小球的机械能减小。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原卷版)
考点卷
目录
目录 1
考点01 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1
考点02 功的概念与简单计算 2
考点03 功率的概念 3
考点04 动能、势能 6
考点05 机械能及其转化 7
考点01 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1.下列过程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人拉汽车,汽车纹丝不动 B.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
C.叉车将货物举起 D.用力推箱子没推动
2.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根据图片和文字描述的过程,可以确定下列过程中人对物体的力做功的是 (  )。
A.人推一块大石头没推动 B. 人举着哑铃不动
C. 人将地面上的石块捡起来 D. 人拿着箱子静止不动
3.如图,小明用绳拉着木箱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拉力为F,木箱水平移动的距离为s,若不计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对木箱做的功W=Fs
B.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和绳对木箱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支持力做功与重力做功不等
D.木箱对绳的拉力和小明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4.如图所示情境中,关于做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杨从滑梯上滑下,没有力对他做功
B. 小红用力搬石块但未搬动,她搬石块的力没做功
C. 工人沿斜面将木箱推上车,他推箱子的力做了功
D. 人提重物站在直行电梯上,电梯水平匀速移动,人对重物没做功
5.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举重运动员从地面将杠铃举起的过程中,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B.吊车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一段距离时,吊车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功
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时,重力对足球做了功
D.小明用力推发生故障的汽车而未推动时,推力对汽车做了功
考点02 功的概念与简单计算
1.九年级的小明同学在做第八套广播体操跳跃运动这一节时,他每跳一次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约为(  )。
A.5J B.50J C.500J D.6000J
2.在冰壶项目中,若比赛用的冰壶其质量为19kg,冰壶底面积为0.02m2,比赛场地面积为190m2,g=10N/kg。某次投掷时运动员用20N的水平力将冰壶从水平冰道的A点推至B点后放手,离手后冰壶继续滑行至C点停止,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壶的重力为19kg
B.冰壶对水平冰道的压强为9500Pa
C.AC段运动员对冰壶做的功为800J
D.AB段冰道对冰壶的支持力有做功
3.如图所示,已知固定斜面长6m,倾角为30°,木箱重200N。某同学用大小为150N的推力沿斜面向上推木箱,使木箱沿斜面匀速从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过程中,关于木箱所受的力对木箱做的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木箱克服斜面摩擦力大小为50N B.木箱克服重力做功的大小为900J
C.推力做功的大小为1200J D.斜面支持力做功的大小为600J
4.如图,一个箱子静止在水平地面,小聪用150N的水平拉力将箱子移动了0.6m,小聪的拉力做功为_______J。待箱子静止后,小明用80N的水平推力推这个箱子没有推动,小明的推力做功为________J,此时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
5.“立定跳远”作为我市2022年体育中考抽考项目之一,如图所示,立定跳远主要分四个部分:蹬地起跳,空中滑翔,下肢前伸,双脚落地。蹬地起跳,双脚蹬地,人向前运动,此时人蹬地的作用力_____地对人的推力(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起跳后,人会在空中滑翔一段距离,这是因为人具有_____;体重为60kg的某同学,在一次立定跳远训练中成绩是2m,若该同学在跳远滑翔到最高点时重心上升30cm,则在此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_____J(g取10N/kg)。
考点03 功率的概念
1.有两台机械甲和乙,甲的功率为162kW ,乙的功率为128k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比乙做功多 B.乙一定比甲做功多
C.甲一定比乙做功快 D.相同时间内,乙一定比甲做功多
2.体重稍大的大明和体重稍小的小明比赛登楼,比赛方法是:大明背着小明登上两层楼,记录所用的时间,然后小明背着大明登同样的两层楼,也记录所用时间。结果两人用时相等。那么这次比赛两人做功的功率相比,(  )。
A.大明的较大 B.小明的较大 C.两人的一样大 D.不能比较
3.如图所示的图线,是甲、乙两物体所做功与所用时间的关系图线。由图线可知甲、乙两物体功率P甲、P乙大小关系为(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4.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甲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乙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5.甲、乙两人质量之比为5∶4.他们沿静止的自动扶梯匀速跑上楼的功率之比为3∶2.甲跑上楼所用的时间t1,当甲站在自动扶梯上不动,开动自动扶梯把甲送上楼所用的时间t2,那么,当乙用原来的速度沿向上开动的扶梯跑上楼时。所用的时间为(  )。
A. B. C. D.
6.某小组测量上楼的功率,用刻度尺测出每步台阶高,长,每层楼梯有n步台阶,转角处平台距离为,用体重计分别测出每人的体重m,用停表记录上楼所用时间t,测得小明相关数据如图,小明的质量是___________,他从第1步走到第3步台阶,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____J,他们通过思考和交流,总结了用上述测得的物理量计算每位同学上楼功率的表达式为P=___________(用上述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7.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
(1)在0-2s时段的2s时间内,推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是______J;
(2)在4-6s时段的2s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是______m;
(3)在4-6s时段的2s时间内,推力F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______W;
(4)在2-4s时段的2s时间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
8.某班同学进行登楼比赛如图,看谁做功快,甲、乙、丙三位同学记录了自己从一楼跑到确定的楼层所用的时间,并填入下面表格中,然后将有关的物理量也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学生 学生体重(牛) 楼梯的高度(米) 登楼做的功(焦耳) 所用时间(秒)
甲 500 3 1500 5
乙 500 3 1500 7.5
丙 600 6 3600 12
(1)分析比较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甲、乙两同学相比,做功较快的是___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以上实验数据,若要比较乙、丙两位同学做功的快慢,则要比较的是_______________来确定哪位同学做功快。因此为了比较做功的快慢,引入了物理量_______________。
考点04 动能、势能
1.世界各国在向太空发射航天器时,一般都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这主要是为了利用航天器在发射前随地球转动而具有的(  )。
A.动能 B.重力势能 C.内能 D.弹性势能
2.为了证明高空抛物的危害,专家进行了实验测试,从30米的高处掉下的瓶装水可以将5毫米木板压碎,出现很长的裂缝。专家认为,高空抛物的效果相当于将物体本身的质量放大。下列关于高空抛物物体下落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下落过程中物体的质量在增大 B.下落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在增大
C.下落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在增大 D.下落过程中物体的势能在增大
3.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
A.小球从O点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
B.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
C.从小球运动到O点时水平方向不受力,动能最大
D.小球运动到B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4.2021年4月,中国女足通过奋勇拼搏,晋级奥运会。如图是足球落地后又弹起的示意图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在B点时受力平衡
B.足球在A、D两点重力势能相等
C.足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D.足球在C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5.如图所示,用手拉橡皮筋,橡皮筋伸长。此时手的感觉是(  )。
A.手有力作用在橡皮筋上 B.橡皮筋具有弹性势能
C.橡皮筋对手有力的作用 D.橡皮筋因伸长而变细
6.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不能超速、超载:不能超速是因为当车的质量一定时,________越大,动能越大,刹车制动距离 _______,容易出现交通事故;不能超载是因为当车的速度一定时,________越大,动能越大,行驶时就越危险。
7.如图表示撑竿跳高运动的几个阶段:助跑、撑竿起跳、越横竿。在这几个阶段中:
(1)助跑是为了增加运动员的__________(选填“惯性”或“动能”);
(2)撑竿起跳阶段,运动员的__________能增加;
(3)运动员越过横竿后,运动员的重力势能__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8.如图某小组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球从同一斜面某处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实验中探究的是小球的动能,其动能大小是通过______(选填“小球所处的高度”或“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的,此情况下所用的研究方法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分析比较______两次实验,可得到结论:速度相同的物体,______,动能越大。
(3)若用上述实验器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必须增加的器材是______。
A.质量不同的木块
B.倾斜程度不同的斜面
C.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
考点05 机械能及其转化
1.如图所示,滚摆由最高点释放,旋转着下降到最低点后又上升,每次上升的最大高度逐渐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降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下降时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
C.上升时减少的动能等于增加的重力势能
D.上升的最大高度逐渐降低说明机械能不守恒
2.如图,先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然后把铁锁拿近到自己的鼻子,松手后,铁锁向前摆动又摆回来。有关铁锁在摆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锁回摆后能碰到鼻子,因为铁锁的机械能始终不变
B.铁锁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铁锁上升到最高点,重力势能最小
D.铁锁下降到最低点,动能最小
3.如图甲所示,是北京冬奥会中,某运动员翻跃大跳台的情景,运动员不借助滑雪杖,只踩着雪板从高处滑行而下,通过起跳台起跳,完成各种空翻、转体等技术动作后落地。图乙中的虚线是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轨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a、b、c、d四点中,运动员在a点时的重力势能最大
B.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在增加
C.从c点到d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变小
D.在a点和c点速度都为零,因此运动员的重力势能相等
4.对课本《机械能》这节中的四幅图进行了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①摆锤从A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图②运动员起跳后上升到最高点时势能最大,动能为零
C.图③高处滚下的小球在C点动能达到最大值
D.图④卫星在近地点动能最大,远地点势能最大,机械能守恒
5.跳伞运动员在跳伞运动中,距离地面一定高度时打开降落伞,减速下降如图所示。在运动员下降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增大
B.势能逐渐增大,机械能减小
C.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变
D.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减小
6.如图所示,2020年5月3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02星、和德四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火箭携带着卫星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卫星的动能______,机械能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放置的弹簧正上方一定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从a处开始接触弹簧,压缩至c处时弹簧最短,小球在b处时受到的弹力恰好等于重力。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从a至c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 _______(填具体变化情况,下同),小球的动能 _______,小球的机械能 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