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六大文体阅读精讲练 2.论证方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六大文体阅读精讲练 2.论证方法(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3 16:4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届中考语文六大文体阅读精讲练——2.论证方法
一、考点解读
论证是议论文三要素之一,它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如果说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那么论证则用来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初中阶段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道理)论证等。
二、解题思路
第一步,指出论证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例证法或摆事实)、道理论证(讲道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1、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是用经过验证的真理,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这些道理具有权威性,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就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3、对比论证: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也称比较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4、比喻论证: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从这个角度讲,议论文中运用比喻,是以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达出来,借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第二步,分析论证。
要具体说明,如:举例论证,要指出举什么例子,证明什么观点;道理论证,要指出用什么道理,证明什么观点;正反对比论证,要指出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从而证明什么观点;比喻论证,要指出用什么比什么,证明什么观点。
第三步,分析使用该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要把握不同论证方法的特殊作用,如:举例论证的特殊作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道理论证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对比论证的特殊作用——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鲜明深刻,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比喻论证的特殊作用——或生动形象证明了……,或深入浅出证明了……(要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类型1】辨别论证方法
这是是议论文常考的题型,辨别论证方法的类别,首先要熟记几种常用的论证方法,再根据不同的论证方法的表达特点进行判断。如举例论证常以“例如”、“譬如”、“如”等字眼以提示,并且所讲内容均为有代表性的事实;道理论证一般有“XX人说”、“俗话说”等提示性词语,且内容均为经过验证的真理,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对比论证需要列举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鲜明对比;比喻论证需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因此,只要认真研读所给段落,抓住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分析段落中的事实和道理,是不难辨别出论证方法的。
〖答题模式〗
第……段主要运用了……论证方法,或本文主要运用了……、……的论证方法。
【类型2】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辨别文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的考题是中考议论文阅读中常涉及的题型。答题时先要通读全文,从文中筛选能提示论证方法的关键词语或句子,如举例论证常用的“如”“例如”等词语,道理论证常用的“……说”等,然后按照题目的要求作出回答,如本文运用了……论证方法,……地证明了……的观点;……直至达到题目所要求答到的论证方法的种类。
〖答题模式〗
1、举例论证:通过举……的例子,具体有力的证明……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2、道理论证:通过引用……的话,充分有力证明……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或使论证具有权威性,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3、对比论证:通过……与……对比,鲜明、有力的证明……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或使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鲜明深刻的印象,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4、比喻论证:把……比作……,证明……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的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三、习题精练
经历风雨增长才干
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代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必须练就过硬本领,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经历风雨、增长才干。
②在风雨中增长オ干,要筑牢坚定的理想信念。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如果跌了一跤就打退堂鼓、畏缩不前,就无法从经验教训中获得滋养,成事、成才更无从谈起。而百折不挠的意志,需要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浇铸。[甲]从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到千难万险的长征路,从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到摧枯拉朽的解放战争……九死一生、千难万险,不但没有阻挡中国共产党人前进的步伐,反而令我们变得愈益强大。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前行路上的灯塔。
③在风雨中增长オ干,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乙]躲在“舒适圈”中坐而论道、驰于空想,是难以收获成长的。到现实中、在奋斗中摸爬滚打,研究现实矛盾,实践胸中所学,才能不断提高本领、积累经验。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挺膺担当,投身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一线,锤炼意志、磨练本领。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的苗家女孩施林娇大学毕业后主动回到村里创业,通过拍摄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让家乡的风景、民俗为更多人所知;科技攻关前沿,广大青年竭智尽力,青年工程师曾耀祥,在而立之年改变了半个多世纪的“火箭弹性载荷设计方法”,让火箭更轻、运载能力更强……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收获了成长,实现了个人价值,为广大青年树立了榜样。
④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オ干的黄金时期。生逢伟大时代,青年要增强紧迫感,经风雨、见世面、成大器,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选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朗读时,小雅同学认为下面两句话说理形象深刻,放在文中可增强表达效果。请你将句子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两处。(将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长不出万年松。
②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3.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阅读第④段,结合实际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材料一:
古人曰:“好学成习为德。”养成勤于读书的习惯是一种美德,也是成功的秘密。列宁从小就爱读书,把哥哥姐姐收藏的书读完了还嫌不够,常常跑到图书馆借书读。他从事革命工作后多次被反动当局流放,他可以舍弃衣物、食品但不能将书遗弃,孜孜不倦的苦读为他成就伟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鲁迅从小嗜书如命,小小年龄便把家里所藏的几箱书悉数读完。鲁迅后来回忆说:“这样就成了习惯,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翻一下。”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就能从读书中获得无尽的乐趣,从感到“读书苦”到尝到“读书乐”,由“要我读”到“我要读”,进而将我们引入知识的殿堂,使我们日渐变得高尚、充实起来。
要掌握读书的方法。南宋理学家朱熹给弟子传道授业时特别强调读书的态度和方法,《朱子语类》收录有《读书法》《总论为学之方》等篇目,把读书的方法概括为“四心”,即静心、虚心、宽心、精心。静心,就是要抛弃杂念,不要为求取功名而读书,不要期望一读书就立刻获益。心不静则心浮气躁,读书时难以深入,浮光掠影就难以学到真知。虚心,就是要不偏不倚,客观中立地看待书中论述。宽心,就是心无挂碍,轻松愉快地走进书籍的世界,这样会带来最佳的读书效果。精心,就是读书不要求多求快,重点内容要翻来覆去地看,直到“白直晓会”(烂熟、精熟),最终必得真知。遵循先贤的读书思路,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不仅能增添读书的乐趣,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读书之效。
(节选自2022年11月5日中国军网,有删改)
材料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年龄和职业不是我们停止学习、放弃进步的借口,学习的大门永远向我们敞开。爱因斯坦在生命的最后却仍然不断进行运算;钟老艰辛探索呼吸介入技术40余年,却仍在科研攻坚第一线,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北大保安许文龙已取得学士学位。“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离开了学校,不代表不再汲取知识;走上工作岗位,更不应局限于能够胜任工作。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是一种持之以恒的人生态度,也是让自己不断提升、实现突破的不二法门。譬如,华罗庚读完初中后被迫辍学打工,但他凭着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与执着追求,被破格招入清华大学图书馆成为馆员,工作期间仍然持续不断地吸收新知识,不断地实现个人突破,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大师。
(节选自2022年9月17日荆楚网,有删改)
材料三:
坚持学习,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杜富国说:“虽然我没有双手双眼,但我还可以听见、可以说话、可以思考。”康复出院后,杜富国依然积极向上、坚持学习,在战友和老师们的帮助下读书上课,不断给自己充电,丰富知识阅历,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时代在变,生活在变,但对于学习的坚持和执着不应该改变。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掘出来。新时代青年应该像杜富国一样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加强学思践悟,提高内在素质,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广大青年当有一种本领恐慌,把坚持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通过刻苦的学习和深入的实践不断成长进步,不断为强国事业添砖加瓦,写就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节选自2022年10月11日中国军网,有删改)
5.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人们养成勤于读书的习惯是一种美德,能从读书中获得无尽的乐趣,也是成功的秘密。
B.读书时既要抛弃杂念,又要不偏不倚;既要心无挂碍,又要把重点内容翻来覆去地看。
C.不同年龄和职业的人都应终身学习,这是让自己不断提升、实现突破的不二法门。
D.刻苦学习可以使人不断成长进步,但时代在变,生活在变,因此对于学习的坚持也应改变。
6.分析材料一第2段的论证思路。
7.请结合材料二,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使其与原文论点保持一致。
8.结合三则材料说一说学习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文本一:
中国绘画的艺术自信
①中国绘画是一个艺术宝库。吴道子的宗教人物画,顾闳中的宫廷人物画,张择端的风俗人物画……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它们都是世界艺术之林中色彩独异的花朵,放射着永不磨灭的光芒。
②从比较的观点来看,中西方的绘画,就像春兰秋菊,各有各的色彩,各有各的芬芳。但人们对中西方绘画光芒的感受不同。有人说,西方绘画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或多或少直观感受到它的光芒;而中国绘画则像天上的月亮,云遮雾扰,如果缺乏必备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则难以感受到它耀眼的光芒。
③其一,关于绘画的真实性。西方绘画的“真”,就是对事物形貌色彩的如实反映,而中国绘画理论认为,这不叫作“真”,只能够叫作“似”。只有不但对事物的形貌色彩,而且对画家的心都做出了如实反映,才叫作“真”。五代绘画理论家荆浩说:“似者得其形而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这就是说,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轻形重神、忘形得意等,都是中国绘画的“真”。
④其二,关于斑斓的色彩。西方的油画那鲜艳明快的色彩,足以令人目眩。但是,在中国的水墨山水画中,人们看到大多是数峰耸出,几棵树木;泉水远逝,瀑布高悬;山腰烟岚,山脚怪石。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不就有斑斓的色彩吗?问题在于,中国绘画理论认为,水墨高于青绿,因为中国绘画重在追求意境。传为王维所著的《画学秘诀》中说:“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
⑤中西绘画对真实性、色彩有不同的理解。那么,中国绘画之所长又在哪里呢?中国绘画之所长,表现在许多方面,从整体上看,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绘画的丰满性和深刻性。也就是中国山水画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天人合一的理念,逸人高士的情怀,萧疏清远的追求,空灵荒寒的境界,耿介拔俗的灵魂。因此中国的绘画,是中国哲学的延伸。傅抱石说,中国绘画是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也是中国哲学思想最亲近的某种形式。因此,中国绘画的终极目的,就像中国哲学的终极目的一样,都是教人做一个灵魂纯净的好人。中国的艺术理论,从古至今,一以贯之地反复说明这个道理。鲁迅说:“美术家固然需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需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
(作者:杨琪。有删改)
文本二:
中国画的古意
①刘勰说:“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学如此,绘画也一样。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往往是艺术特色或美学思想的嬗变,每一次新变,都会出现新的里程碑,但没有什么难以继续发展的顶峰。但是,明清以降,山水画界在发展上走偏了路。这条偏路就是“极端崇古”而失去了自己的面目。这一派代表人物大都致力于崇古摹古,可谓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在20世纪初的一番“百家争鸣”后,中国画又重新走向了适合自身发展之路。徐悲鸿等提出了融合中西的“改良”说,潘天寿等提出了“中西绘画拉开距离”说。概而言之,前者的宗旨,就是要通过吸收西方写实造型体系来改造中国画之旧有面貌;后者坚持在传统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创新之路。这两种观点各有千秋,不可用非此即彼的态度对待之。
③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能够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对于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是发展创新的重要前提。忽视古之雅正纯朴,往往会让艺术走向流俗浅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画的发展完善必须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可以说没有继承就没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作者:周宗亚。有删改)
9.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两个文本都借用了名人们关于绘画的观点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B.文本一第③段用荆浩的言论证明中国绘画中的“真”讲究的是形与神的关系。
C.文本二第②段中徐悲鸿和潘天寿的理论实质上是一致的,都强调“中西合璧”。
D.文本一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文本二主要采用比喻论证。
10.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11.文本一和文本二在对中国画展开论述时,都提到了西方的写实画法,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让阅读为青春增色
徐川
①最是书香能致远。前不久,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切实引导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如何通过读书学习夯实基础、挺立脊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关乎个人成长成才,也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广大青少年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通过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检视阅读成效以充实自我、提升本领、增长才干。
②激发阅读兴趣,厚实青春底气。阅读是青少年获取知识、启迪智慧的重要来源,也是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必由之路。选一本好书入门,有助于激发阅读兴趣、唤醒阅读活力,让青少年愿意读、喜欢读、坚持读。“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由阅读兴趣激发到阅读习惯养成,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学一阵”到“学一生”,青少年才能在博览群书、日积月累中提升思想道德品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独立思考、创新创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中珍惜韶华,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
③掌握阅读方法,点亮青春灯塔。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阅读既要学会读“厚”,结合兴趣志向不断增加阅读量,争取广闻博览;也要学会读“薄”,把阅读所积累的知识融会贯通。“学如弓弩,才如箭镞”,阅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要保持“挤劲”“钻劲”“韧劲”,在阅读中享受乐趣、感悟人生、获得成长,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至千里之远、成江海之大。除了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阅历感悟,以阅读升华精神、濯净心灵。
④检视阅读成效,激扬青春风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在祖国大地上躬身践行,让青春在火热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在读的广度上,不但要从书籍中汲取知识,更要向他人、向社会、向实践学习,注重读、思、行结合,在实践中经受磨炼、得到提升。在读的深度上,不能把读书学习狭义理解为学习知识,应该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担当能力,激发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和探究能力,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⑤“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需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阅读氛围。加强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城市创建,从阅览室到图书馆、文化馆,从黑板报、宣传栏到文化墙……把读书的环境搭建起来,让读书的氛围浓郁起来,凝聚家、校、社会的强大合力,就能激发广大青少年读书学习的热情,以阅读丰盈精神世界、提升综合素养,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4月20日第5版)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3.文章第③段画线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4.将下面的材料作为论据放在第②段或第④段,你认为放在哪一段合适?请讲述理由。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15.文章②③④三个段落的排列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有趣的灵魂都有静气
朱光潜
①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这两个字涵义极广。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②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见到它认为可以供人纳凉;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③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请伯牙为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棉匠弹棉花。
④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好比喝茶,喝汉只管满口吞咽,会喝茶的人却一口一口地细啜,能领略其中风味。
⑤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朱子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你姑且闭目一思索,把这幅图画印在脑里,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到的趣味。
⑥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
⑦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
⑧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你的心境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进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
⑨静与闲也不相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语便源源而来。这便是忙中静趣。
⑩我这番话都是替两句人人知道的诗下注脚。这两句诗就是“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大约诗人的领略力比一般人都要大。
中国诗人到这种境界的也很多。现在姑且就一时所想到的写几句给你看: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幕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像这类描写静趣的诗,唐人五言绝句中最多。你只要仔细玩味,你便可以见到这个宇宙又有一种景象,为你平时所未见到的。
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也。你对着有趣味的人,你并不必多谈话,只是默然相对,心领神会,便可觉得朋友中间的无上至乐。你有时大概也发生同样感想吧?
(有删改)
16.下面对文章所表达的观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静气可以让我们的内心世界生发出诸多趣味。
B.世间天才通常有优于一般人的创造力和感受力。
C.心地若被世俗繁杂填满就很难感受生活的趣味。
D.人迹罕至、环境优雅的地方更宜感受静中之趣。
17.下面关于文章论证方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②③段中的“比方”,是在进行举例论证。
B.第④段借“领略”谈“感受”,运用了对比论证。
C.文中多次引用古诗,证明古代优秀诗人之多。
D.全文摆事实讲道理,条分缕析中,观点水到渠成。
18.下面关于文章最后一段用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些聪明过度的人让人难以忍受。 B.一个有趣的人会带给人无上至乐。
C.愿意自己成为有静气的有趣之人。 D.渴望更多的人能感受到生活之趣。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当代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必须练就过硬本领,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经历风雨、增长才干。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观点的能力。文章主要观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句子内容即主要观点。由第①段“当代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必须练就过硬本领,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经历风雨、增长才干”可知本文的主要观点。
2.答案:[甲]②;[乙]①
解析:本题考查补充论据的能力。①句说明狭小的空间、安逸的环境,培养不出优秀人才。一个有用的人才、一批人类的精英,必须自小就在社会的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经历风雨,方能积累生活经验,成长成才。②句的大意:石头可以被打碎,但绝不能改变它固有的坚硬;朱砂可以被研磨,但绝不能改变它自身的红色。这句话以石坚丹赤为喻,说明具有高洁品质的人是不会因外界压力而改变自身操守的,即使粉身碎骨,精神也是永存的。②句强调坚定的理想信念,与第②段甲处相契合;①句强调要在逆境中成长,与第③段乙处相契合。
3.答案:举例论证(例证法)。列举曾耀祥竭智尽力让火箭更轻、运载能力更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在风雨中增长オ干,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这一分论点,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画线句举了曾耀祥竭智尽力让火箭更轻、运载能力更强的事例,使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方法。根据第③段“在风雨中增长オ干,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可知,画线句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本段分论点,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答案:青少年正处于求学的黄金时期,应该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勇于面对困难,苦练本领,增长オ干,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D项,结合材料三“时代在变,生活在变,但对于学习的坚持和执着不应该改变”可知,“对于学习的坚持也应改变”说法有误。
6.答案:首先提出“要掌握读书的方法”的观点,然后列举南宋理学家朱熹给弟子传道授业时特别强调读书的态度和方法的事例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结论: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不仅能增添读书的乐趣,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读书之效。
解析:
7.答案:91岁的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活到老学到老,84岁开始学习使用电脑,86岁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还曾经表示要做“21世纪的文坛新秀”。不想落后于时代的于光远,以乐观的生活态度治学为文,真正做到了终身学习。
8.答案:①从个人修养方面看,学习读书能让我们从中获得无尽的乐趣,使我们日渐变得高尚、充实。②从潜能挖掘方面看,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学习能让自己不断提升、实现突破;③从事业成败角度看,学习是成功的秘密,是写就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的保证。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结合材料一“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就能从读书中获得无尽的乐趣……进而将我们引入知识的殿堂,使我们日渐变得高尚、充实起来”可知,从个人修养方面看,学习读书能让我们从中获得无尽的乐趣,使我们日渐变得高尚、充实。结合材料三“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掘出来”和材料二“终身学习是一种持之以恒的人生态度,也是让自己不断提升、实现突破的不二法门”可知,从潜能挖掘方面看,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学习能让自己不断提升、实现突破。结合材料一“养成勤于读书的习惯是一种美德,也是成功的秘密”和材料三“通过刻苦的学习和深入的实践不断成长进步,不断为强国事业添砖加瓦,写就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可知,从事业成败角度看,学习是成功的秘密,是写就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的保证。
9.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C项,结合文本二第②段可知,徐悲鸿的观点是通过吸收西方写实造型体系来改造中国画之旧有面貌,潘天寿则是坚持在传统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创新之路,所以“徐悲鸿和潘天寿的理论实质上是一致的,都强调‘中西合璧’”说法有误。D项,结合文本一第②段的“从比较的观点来看,中西方的绘画,就像春兰秋菊,各有各的色彩,各有各的芬芳。但人们对中西方绘画光芒的感受不同”,第③段的“其一,关于绘画的真实性”,第④段的“其二,关于斑斓的色彩”和第⑤段的“中西绘画对真实性、色彩有不同的理解”可以看出,文本一采用的多是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结合文本二第①段的“刘勰说:‘歌谣文理,与世推移’”,第②段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和第③段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可以看出,文本二主要采用道理论证。故选C、D。
10.答案:首先在承上启下的基础上以设问的形式表明中国绘画之所长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绘画的丰满性和深刻性;接着对丰满性和深刻性做出具体阐释,并据此表明中国的绘画是中国哲学的延伸;然后引用傅抱石的话进行论证,表明中国绘画的终极目的与中国哲学的终极目的一样;最后引用鲁迅的话论证了中国绘画其实是美术家思想和人格的体现,进一步论证了分论点。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论证思路的能力。结合文本一第③段的“其一,关于绘画的真实性”和第④段的“其二,关于斑斓的色彩”可以看出,第⑤段开头的句子首先对上文进行了概括,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然后第⑤段用设问句“中国绘画之所长又在哪里呢?……从整体上看,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绘画的丰满性和深刻性”提出了本段的观点;再用“中国山水画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因此中国的绘画,是中国哲学的延伸”阐述中国山水画的内涵,得出“中国的绘画,是中国哲学的延伸”的说法;接下来用傅抱石说的话作为道理论据,指出“中国绘画的终极目的,就像中国哲学的终极目的一样,都是教人做一个灵魂纯净的好人”;最后引用鲁迅先生的话,指出美术家的作品“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从而再一次论证了分论点。
11.答案:文本一提到西方的写实画法,更侧重论证西方绘画注重对事物形貌色彩的如实反映,而中国绘画除注重事物的形貌色彩外,还注重对画家的心做出反映;文本二提到西方的写实画法更侧重阐述西方画法在中国绘画的发展过程中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结合文本一第③段中对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的“真”的论述可以看出,文本一更侧重论证西方绘画注重对事物形貌色彩的如实反映,而中国绘画除注重事物的形貌色彩外,还注重对画家的心做出如实反映;结合文本二第②段中徐悲鸿对中国绘画提出的融合中西的“改良”说可以看出,文本二提到西方的写实画法更侧重于阐述吸收西方画法来改造中国画,侧重于它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12.答案:示例一:让阅读为青春增色。
示例二:广大青少年要通过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检视阅读成效来提升自我。
解析:本题考查提炼或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本文第①段从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说起,引出了作者的观点:广大青少年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通过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检视阅读成效以充实自我、提升本领、增长才干。第②-④段从“激发阅读兴趣,厚实青春底气”“掌握阅读方法,点亮青春灯塔”“检视阅读成效,激扬青春风采”三个方面阐述了阅读能为青春增色的观点。第⑤段,归纳总结全文。再结合题目“让阅读为青春增色”可提炼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让阅读为青春增色或广大青少年要通过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检视阅读成效来提升自我。可据此作答。
13.答案:比喻论证(或喻证法)、道理论证(或引证法)。
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辨析。常用的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在辨析论证方法时,要紧扣不同论证方法的特点或标志词分析作答。画线句“‘学如弓弩,才如箭镞’,阅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将“学”喻为“弓弩”,将“才”喻为“箭镞”,由此可知运用了比喻论证(或喻证法);“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这句话被引号引起来,由此可知运用了道理论证(或引证法)。可据此作答。
14.答案:第②段。此论据讲述的是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与第②段的分论点一致。
解析:本题考查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论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论据一定要能证明论点,即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强调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这与第②段的分论点“激发阅读兴趣,厚实青春底气”一致,而与第④段的分论点“检视阅读成效,激扬青春风采”不符。所以应该放在第②段。
15.答案:不能调换。因为第②③④段与第①段的相关表述是一一对应的,依次讲述了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成效,层层递进,具有逻辑性。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思路的理解。文章第②—④段依次从“激发阅读兴趣,厚实青春底气”“掌握阅读方法,点亮青春灯塔”“检视阅读成效,激扬青春风采”三个方面阐述了阅读能为青春增色,这与文章第①段“通过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检视阅读成效以充实自我、提升本领、增长才干”这一内容形成一一对应关系,是层进式结构,所以文章②③④三个段落的排列顺序是不能调换的。
1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辨析。D项理解和概括不正确。根据第⑧段可知,作者认为“静中之趣”是心界的空灵,而不是非要到“人迹罕至、环境优雅的地方”。故选D。
1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C项表述不正确。第⑤段、第⑩段、第 段所引用的古诗,都是为了描述“静趣”才引用的,并不是为了证明古代优秀诗人之多。故选C。
1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A项理解不正确。根据第 段“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也”可知,作者将呆人、聪明过度的人与没有趣味的人进行对比,强调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和他说应酬话是“苦”;而不是说“那些聪明过度的人让人难以忍受”。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