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六大文体阅读精讲练 3.艺术手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六大文体阅读精讲练 3.艺术手法(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3 16:4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届中考语文六大文体阅读精讲练——3.艺术手法
一、考点解读
品味小说的艺术特色包括品味小说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等。品味的方法有:看构思是否巧妙独到;情节是否跌宕曲折;有没有运用讽刺、夸张、对比、烘托等表现手法;语言含蓄风趣,还是朴实口语化等等。仔细揣摩、细心体味,并能概括出它们对情节发展,人物形象描写或主观思想的表达所起的作用。
二、 解题思路
表现手法 特点及作用
伏笔 作用: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先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 特点:伏笔是“隐性”的,埋下的伏笔,通常比较隐蔽,在没有看到“应笔”之前,貌似“闲笔”。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
铺垫 作用:为下文某情节作铺垫,引起下文。 特点:铺垫是“显性”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所以铺垫所使用的笔墨也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
悬念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象征 具有暗示作用,能引起读者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感情和哲理的理解。
对比 有力显示事物差异,突出事物特点。
衬托 突出强调主体对象的特点,使之更鲜明。
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更突出所写对象的特点。
托物言志 能深入浅出地表明抽象道理,使之生动具体。
借景抒情 借助对眼前景物的或褒或贬,来表达心中或喜或悲的心情。
讽刺手法 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语言辛辣幽默。
表现手法的概念与区分
(1)伏笔:埋伏的笔。俄国作家契诃夫对伏笔的解说特别形象:“例如在前面写到客厅的墙上挂着一支猎枪,那么这支猎枪在最后一定要射出子弹。”“墙上挂着一支猎枪”就是最后猎枪射出子弹的伏笔;而最后猎枪射出子弹,是对“墙上挂着一支猎枪”的照应。
伏笔的作用是:让文章结构严密,合乎情理,突出人物特点,表现文章主旨。
若分析伏笔,先写出伏笔(引用文章内容),在分析伏笔(暗示了什么),再分析作用
(2)区分“铺垫”、“对比”、“抑扬”等写作手法
铺垫主要是为下文人物的出场或事件的发生做准备,蓄势。“对比”与“抑扬”的特点是有鲜明的反差,作用是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主旨,增加文章的波澜。若文章前后对人物的描写反差大,是在对比中塑造人物形象。
对比有不同事物与同种事物的对比,而抑扬往往是作者对主人公不同情感的比较。
抑扬可以是对比,但对比不一定是抑扬。
(3)伏笔与铺垫的区别
1,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2.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因此,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而伏笔呢,一般说来,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所谓埋下伏笔,即指这一点。因而,伏笔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3.从笔墨上看: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当然,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
三、习题精练
题字慰英雄
陈忠实
①深秋时节的一天后晌,朱先生在书院背后的原坡上散步,金黄色的野菊花开得一片灿烂,坡沟间弥漫着馥郁的清香,遍坡漫沟热烈灿烂的菊花掩盖不住肃煞的悲凉。他看见一辆汽车在河川公路上自西向东急驶,搅扇起来的滚滚黄尘骤起四散,汽车开到书院对面时却放缓速度,在滋水河边上停下来,一个人挽起裤子涉水过河,沿着通往书院的弯弯小路走上来,朱先生看清他的衣着原是一位军人,便转过身依然瞅着山坡和河川深秋时节的田园景致。这里宁静安谧的田园景致与整个即将沦陷的中国是如此不协调,他怨愤以至蔑视中国的军人,无法理解如此泱泱大国如此庞大的军队怎么就打不过一个弹丸之地的倭寇?看门的张秀才在书院围墙外的坡田上呼叫他:“你的学生鹿兆海来咧——”朱先生撩起袍襟急步走下坡来。
②走进书房,鹿兆海神情激动地说:“先生,我想请你给我写一张字儿——”
③朱先生轻淡地问:“你大老远儿从城里开上汽车来,就要这一张字儿?”鹿兆海诚挚地说:“是的,是专意儿来的。”朱先生调侃地笑笑:“你不觉得划不着吗?为我的那俩烂字值得吗?”鹿兆海并不觉察朱先生的情绪,还以为是先生素常的伟大谦虚,于是倍加真诚地说:“我马上要出潼关打日本去了,临走只想得到先生一幅墨宝。”朱先生扬起头来,急不可待地问:“你们开到啥地方去?”鹿兆海说:“中条山。”
④朱先生从椅子上站起来,满脸满眼都袒露出自责的赧颜:“兆海,请宽容我的过失。我以为你们在城里闲得无事把玩字画。”鹿兆海连忙站起扶朱先生坐下:“我怎么敢怪先生呢!我们师长听说我要来寻先生,再三叮嘱我,请先生给他也写一幅。他说他要挂到军帐里头……”朱先生的脸颊抽搐着,连连“哦哦哦”地感叹着,如此受宠若惊的现象在他身上还未发生过。朱先生近来常常为自己变化无常的情绪事后懊悔,然而现在又进入一种无法抑制的激昂状态中,似乎从脚心不断激起一股强大的血流和火流,通过膝盖穿过丹田冲击五脏六腑再冲上头顶,双臂也给热烘烘的血流和火流冲撞得颤抖起来,双手颤巍巍地抓住兆海的双肩:“中条山,那可是潼关的最后一道门扇了!”鹿兆海也激昂起来:“要是守不住中条山,让日本兵进入潼关践踏关中,我就不回来见先生,也无颜见关中父老。”
⑤朱先生滴水入砚亲自研墨,鹿兆海要替朱先生研墨遭到无声而又坚决的拒绝。朱先生控制不住手劲,把渐渐变浓的墨汁研碾出砚台。朱先生亲自裁纸,裁纸刀在手中啪啪颤着,从笔架上提起毛笔在砚台里蘸墨,手腕和毛笔依然颤抖不止。朱先生挽起右臂的袖子,一直捋到肘弯以上,把赤裸的下臂塞进桌下的水桶,久久地浸泡着,冰凉的井水起到了镇静作用,他用布巾擦擦小臂,旋即提笔,果然不再颤抖,一气连笔写下七个道劲飞扬的草体大字:砥柱人间是此峰。
⑥朱先生停住笔说:“这是我写的一首七绝中的一句。我刚中举那阵儿年轻气盛,南行回来登临华山诵成的。现在我才明白,我连一根麦秆儿的撑劲都没有,倒是给你的师长用得上。”鹿兆海也情绪波动,泪花涌出。朱先生重新铺就一张横幅,蘸饱墨汁再次毅然落笔:白鹿精魂。
⑦朱先生写完放下毛笔,猛然抬起手咬破中指,在条幅和横幅左下方按盖印章的部位,重重地按上了血印。鹿兆海吃惊地看见朱先生中指上滴滴嗒嗒掉到字画上的血花儿,扑通一声跪下去:“朱先生放心,我一定要拿小日本一桶血赔偿先生……”朱先生怆然吟诵:“王师北定中原日,捷报勿忘告先生哦!”
(节选自《白鹿原》,有删改)
1.围绕“题字”,文章写得跌宕起伏。请细读全文,仿照示例补全相关情节。
轻淡调侃→(1)___________→激动题字→(2)___________→怆然吟诗
2.文中三处提到“中条山”,有何用意?
3.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任选一题作答)
(1)金黄色的野菊花开得一片灿烂,坡沟间弥漫着馥郁的清香,遍坡漫沟热烈灿烂的菊花掩盖不住肃煞的悲凉。
(2)朱先生写完放下毛笔,猛然抬起手咬破中指,在条幅和横幅左下方按盖印章的部位,重重地按上了血印。
4.探究两处题字“砥柱人间是此峰”“白鹿精魂”的丰富意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泥鳅的泥鳅
①泥鳅是一个人。
②泥鳅的身子滑溜溜、粘腻腻,就像水中的泥鳅一样。哪怕通身打上一层厚厚的肥皂,狠狠地搓上一两个小时,再用干毛巾擦干水,末了,撒上一层爽身粉,他的身子还是滑不溜秋。自小,就没人能捉得住他,不管是抓住胳膊,抱住腿,还是箍紧腰身,只要他一闪,一准能挣脱,力气再大也奈何不了他。有一次,鸭子大伯从背后冷不防捏住他的两个耳朵,死死地钳住他,说:“这回,你挣不脱了吧?!”眼见着“抓不住”的神话在众目睽睽之下就要被打破,泥鳅呆愣了一秒钟,然后满不在乎地哈哈大笑起来:“你抓,我不动,你使劲抓,抓紧点儿!我要是挣不脱,我就是一条死泥鳅!实话告诉你吧,抓我耳朵我一点儿都不怕,捏住我鼻子我就真的跑不脱了。”鸭子大伯信以为真,松开耳朵伸手去捏住了泥鳅的鼻子。结果泥鳅一甩头跑得没影了。
③泥鳅从小不爱说话,不喜欢跟别人一起玩。他喜欢玩水。但和别人比起来,他学水上功夫明显慢了半拍。别人像条鱼儿在水中畅快地游来游去时,他还像只呆笨的企鹅胡乱地拍打着水面。他想让那些耻笑他的人到时反而被他笑话。他就每天用多半时间把自己泡在水里反复练习。后来,他就把那些人远远地甩半条河。他变得像真正的泥鳅一样,在水里游刃有余了。父亲劝他少玩一点儿水。他嘴里应着,一转身又钻到水里去了。父亲要揍他,却抓不住他滑溜溜的身子,让他跑脱了。父亲拿着棍棒追赶,他跑到河边一纵身跃到水里,许久才从对岸冒出头来,用手抹一下脸上的水,笑嘻嘻地看着父亲。父亲奈何他不得,牛不喝水强按头,只好任由他去了。
④泥鳅在水中,就像鸟儿归了树林,得心应手。但俗话说:“夜路走多了,总会遇见鬼。”泥鳅在水中虽然如泥鳅一般钻上钻下,进出自如,却有一次差点儿把命丢在了水里。那次他在水中突然腿抽筋,幸亏鸭子大伯路过,才把他从河里救了上来。父亲让他给鸭子大伯磕了三个响头,认鸭子大伯做了干爹。
⑤泥鳅开始也不会抓泥鳅,抓了,滑脱,又抓,又滑脱。但泥鳅有一头钻到泥底的死性子,不到巷尾不回头,不到黄河心不死。他用脸盆装了几十条泥鳅练习手法,不久竟练得出神入化:水中的泥鳅,他只需二指一夹,泥鳅便动弹不得,也不会被夹伤,养十天半月还是活蹦乱跳的。
⑥别人下河都摸螺、捉蟹、捕虾、捞鱼。泥鳅不屑。泥鳅只抓泥鳅。泥鳅抓的泥鳅多,家里吃不完,就送给左邻右舍。左邻右舍也吃不完,就拿到集市上去卖,得了钱,能补贴家用。
⑦前些年,市场上的泥鳅多了起来。个大,肉肥。那是人工养殖的。泥鳅看着羡慕,也想饲养泥鳅。他买了一斤回家煮了试吃,发现寡淡寡淡的,没有一点儿泥鳅味儿。一盘泥鳅全倒进潲水桶里喂了猪。泥鳅从此断了饲养泥鳅的念头,只抓野生泥鳅。
⑧泥鳅的泥鳅,个小,价高,但买的人多,供不应求。
⑨可是,泥鳅摸回来的泥鳅越来越少,味道也变得越来越难吃。
⑩他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泥鳅搞清楚了,是鸭子大伯建在河上游的工厂排出的污水污染了水源。
泥鳅找到鸭子大伯,要求他采取措施,还河水以清白。
“就为你那几条泥鳅?你到我工厂来,我随便给你安排个职务挣的钱都比你卖泥鳅多。”
“不只是泥鳅,村里人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
“别人的事你管他做甚?”
泥鳅却梗着脖子犟上了:“你如不改,我只好代表村民去上级主管部门上访了。”
鸭子大伯气得脸红脖子粗:“泥鳅呀泥鳅,你的良心给狗吃了,我是你干爹,你这条命还是我捡回来的呢,你就这样恩将仇报?”
“泥鳅归泥鳅,黄鳝归黄鳝,那不是一码事。”
“你就是去告我也不怕,老子上头有人!”
“我泥鳅现在就真做一条泥鳅一头钻到泥底了。不过,为了让你知道我泥鳅不是为了自己,我发誓,以后我永远不再去河里捉泥鳅。
……
事情确实没那么顺利,颇费了一番波折。不过,一年后,鸭子大伯的工厂被环保部门勒令关停。
河水变清了,泥鳅又回来了,繁衍生息,活蹦乱跳,而且越来越多,却没有人去捉泥鳅了。
捉泥鳅的能手泥鳅,从人们的视线消失了。听说,他买了几十斤泥鳅,分别倒进了河道、池塘、沟渠、水田,让它们自由生息。他背起行囊,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打工……
(选自《作品》2022年第1期)
5.选文中哪几件事均能表现“泥鳅”“不达目的不罢休(执着)”这一性格特点?
6.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②段中画横线部分的表达作用。
7.选文第④段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8.选文运用一些源自乡村生活的俚语俗话,不但使语言生动新鲜,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且也能巧妙地表现人物。请仿照下面的示例,从选文中找出一例并加以分析。
示例:“父亲奈何他不得,牛不喝水强按头,只好任由他去了。”这个句子表现了父亲因追赶不到“泥鳅”无法惩罚他而感到无可奈何的心理。
9.请简要说说你对选文第 段内容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快乐秘书
李世斌
①蒯一乐于大学毕业的当年,便逮住了一次机遇,通过笔试、面试,过关斩将,甩掉了一百多号竞争者,于某年某月某日拿到了某乡工作人员录用通知书。上班第二天,机遇又一次向蒯一乐招手,乡党委书记需要物色一名能喝酒、会耍笔杆子的秘书,蒯一乐一次能喝2斤农家烧,此前还在校刊发表过几篇新闻报道、散文、诗歌,作品都剪下来粘贴于杂志上。书记翻了翻蒯一乐粘贴成册的文章,一巴掌拍到桌面上,跟蒯一乐说:“你有才,就到党办当秘书吧。”
②上头千条线,到了乡里一枚针。县里开什么会,乡里就得接着开什么会,叫做传达贯彻落实,县里各部门布置些什么,乡里就得对应着布置些什么,台账、考核,外加横幅、标语、宣传栏等等一样都不能少。一日书记从县里参加计生会议回来,便张罗着第二天立马召开全乡计生大会,书记交代蒯一乐:“计生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属一票否决,晚上熬个夜,把我的讲话稿搞出来。”
③蒯一乐心想,不熬夜我也得失眠了。晚十点,蒯一乐仍然无从下笔,额头直冒汗,党办主任喝酒回来,见蒯一乐傻样,便哈哈大笑。蒯一乐灵光一现,赶紧起身请主任坐下,并给主任点了一支烟,然后向他讨教。主任吐着烟圈,指点迷津:“哪有你这般写材料的,越是重要的,越是要年年定时开会。去,把去年书记讲话稿找出来,再把县长报告对照一下,改一改时间和数据,加上点今年新名词,行了呗。哈哈哈哈……”蒯一乐恍然大悟。
④过几日,乡长从县里参加森林防火会议回来,找蒯一乐叮嘱:“森林防火是一把手工程,乡长是第一责任人,明天就召开全乡森林防火大会,我的讲话稿一定要写到位呀。”
⑤蒯一乐心想,越是一把手的材料越容易写呢。当晚,蒯一乐便将前些天给书记写的计生讲话稿找出来,将其中几段小标题“移花接木”:第一,要统一思想;第二,要措施到位;第三,要落实责任……第二天开会,乡长铿锵有力地念完了讲话稿。
⑥又过几日,乡党委副书记从县里参加“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大会回来,未等副书记交代,蒯一乐已将讲话稿呈上。副书记拿来一看,乐了,对蒯一乐说:“小蒯啊,工作主动,出手快,小标题也列得好,都点到位了。这个第一思想要统一,第二措施要到位,第三责任要落实,正是我想讲的,材料中的数字你再到乡综治办那儿核实一下。”
⑦蒯一乐心里乐开了花。大家见蒯一乐整天乐呵呵的,便给他起了个很动听的绰号——快乐秘书。
⑧过了些年,书记荣调。书记调走之前,将蒯一乐提拔为党办主任。新书记到任,叫蒯一乐将全乡大体情况写个东西给他,蒯一乐便“刷刷刷”将材料挥笔写就,呈于书记。书记一看,眉头紧皱:“我说蒯主任啊,你写的材料有些出入呢,你说全乡实现了‘一村一品’,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我最近走遍了全乡十几个村,还有三个村的机耕路连牛车都过不去,怎能说村都通公路了呢?那‘一村一品’个啥?我就亲眼看见好几个村连地都荒在那儿,哪来什么特色?写材料可得要实事求是呀。”
⑨蒯一乐可不是当年的“快乐秘书”啦,他面对新书记“据理力辩”道:“乡里年初有计划,反正要实现的,先这样说有什么错吗?现实中这样的事多着呢,譬如电影还没开拍先宣传,书还没写完先研讨,公路还没验收先剪彩,码头还没建成先通船,婚还没结先生子……”
⑩新书记脸一沉,厉声道:“什么乌七八糟的逻辑,未等拉屎先呼狗,事未做成先吹牛……”
蒯一乐心里一惊,心想:……
转眼到了九九重阳节,新书记叫党办牵个头,组织机关工作人员搞一次登山活动。蒯一乐领受任务后不敢怠慢,亲自动笔起草文件通知,通知开篇写道:为了坚持、贯彻、落实和实践云云,提高广大群众身体、文化和综合素质,营造文化氛围,增强团队精神、协作意识、大局意识和凝聚力,全面促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促进全乡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等等,经乡党委研究决定,开展一次登山活动……
新书记拿到文件通知,哑然失笑,提笔批示:嗟夫,登一次山能解决如此多的问题,实在难能可贵也。建议文件标题可拟为“万能登山”活动。
(选自2014年11月《光明日报》)
10.结合文中相关情节评价蒯一乐的形象。
11.对比手法为小说的主要表现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12.按要求回答问题。
(1)蒯一乐灵光一现,赶紧起身请主任坐下,并给主任点了一支烟,然后向他讨教。(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2)蒯一乐心里一惊,心想:……(联系上下文,把蒯一乐当时的心理描写出来)
13.小说的后半部分写蒯一乐在新书记上任后就碰壁,这与文题《快乐秘书》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自责赧颜(自责愧赧);(2)咬指盖印(滴血盖印)。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题干示例可知,应以“朱先生”的视角,围绕“题字”,将答案组织称四字词语的形试即可。第一空,由题干“轻淡调侃”可定位第③段“朱先生轻淡地问:‘你大老远儿从城里开上汽车来,就要这一张字儿?’鹿兆海诚挚地说:‘是的,是专意儿来的。’朱先生调侃地笑笑:你不觉得划不着吗?为我的那俩烂字值得吗?”,此空答案应从后文中寻找,联系第④段中“朱先生从椅子上站起来,满脸满眼都袒露出自责的赧颜”的内容可知,朱先生听鹿兆海说到他要到中条山抗倭,为自己之前的态度感到非常自责愧赧,可概括为:自责愧赧;第二空,由“激动题字”可定位文章第⑤段内容,由怆然吟诗可定位第⑦段“朱先生怆然吟诵:王师北定中原日,捷报勿忘告先生哦!”,联系第⑦段中“朱先生写完放下毛笔,猛然抬起手咬破中指,在条幅和横幅左下方按盖印章的部位,重重地按上了血印”的内容可知,朱先生咬破中指,在条幅和横幅上按上了血印,可概括为:咬指按印。
2.答案:突出“中条山”特殊的战略位置,暗示日军侵华形势的严峻;推动情节的发展,促使朱先生下决心题字慰英雄,使小说波澜起伏;凸显人物形象,表现出朱先生和鹿兆海深挚的爱国之情和刚烈的民族气节。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此题解答时,要结合“中条山”出现的位置和句子语境进行分析。第一处提到“中条山”是在第③段,“朱先生扬起头来,急不可待地问:你们开到啥地方去?鹿兆海说:中条山”,第二处提到“中条山”是在第④段,“双手颤巍巍地抓住兆海的双肩:‘中条山’,那可是潼关的最后一道门扇了”,这两个句子说明“中条山”地理位置特殊,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暗示了日军侵华形势的严峻;同时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条山的重要地位促使朱先生下决心题字慰英雄,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吸引读者;第三处提到“中条山”是在第④段,“鹿兆海也激昂起来:‘要是守不住中条山,让日本兵进入潼关践踏关中,我就不回来见先生,也无颜见关中父老’”,可见这里表现出鹿兆海深沉真挚的爱国热情和刚烈的民族气节,突出了人物形象特点,这句话也促使朱先生转变了对中国军人的看法,激动地为出征前的将士题字,表现了朱先生的爱国热情。
3.答案:(1)示例:景物描写(环境描写),描写原坡上菊花怒放的美景,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表现出朱先生对家乡大好河山的热爱,反衬朱先生因家乡将沦陷而产生的悲凉之情。
(2)示例:运用了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通过“咬破”“重重”等词语,体现出朱先生受到将士们的激励后,为抗日将士慨然题字的庄重感,以此激励将士们不怕牺牲,奋勇杀敌。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句子的赏析。(1)“金黄色的野菊花开得一片灿烂,坡沟间弥漫着馥郁的清香,遍坡漫沟热烈灿烂的菊花掩盖不住肃煞的悲凉”一句,运用了景物描写的方法,描写的景物是野菊花,其中“金黄色”“开得一片灿烂,坡沟间弥漫着馥郁的清香,遍坡漫沟热烈灿烂”,描写了原坡上菊花蓬蓬勃勃,热烈绽放的美景,表现出朱先生对家乡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掩盖不住肃煞的悲凉”,结合下文中“这里宁静安的田园景致与整个即将沦陷的中国是如此不协调,他怨愤以至蔑视中国的军人,无法理解如此泱泱大国如此庞大的军队怎么就打不过一个弹丸之地的倭寇”的内容可知,“悲凉”一词衬托出出朱先生对抗战形势的担忧和对家乡也将面临沦陷的悲愤之情。(2)“朱先生写完放下毛笔,猛然抬起手咬破中指,在条幅和横幅左下方按盖印章的部位,重重地按上了血印”一句,采用动作描写的方法,“放下毛笔”“咬破中指”“重重地按上了血印”运用了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通过“咬破”“重重”这些修饰词可知,朱先生是下定了决心,再结合第④段“要是守不住中条山,让日本兵进入潼关践踏关中,我就不回来见先生,也无颜见关中父老”和下文第⑦段“王师北定中原日,捷报勿忘告先生”可知,正是受到将士们上阵杀敌的必胜决心所感动,朱先生庄重地咬破手指,也是以此回应并激励将士们,他希望将士们能不怕栖牲,奋勇杀敌,早日凯旋。
4.答案:砥柱人间是此峰:表现了朱先生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也表现对危亡时刻中国军人承担起抗击倭寇重任的敬佩和勉励。白鹿精魂:是指白鹿原不屈的精神品格,饱含着朱先生对即将出征杀敌的鹿兆海的勉励和期望。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此题要分析题字中蕴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概括作答。由第⑥段“这是我写的一首七绝中的一句。我刚中举那阵儿年轻气盛,南行回来登临华山诵成的。现在我才明白,我连一根麦秆儿的撑劲都没有,倒是给你的师长用得上”可见,“砥柱人间是此峰”表现了朱先生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和对中国军人抗击日军的敬佩之情。由第⑤段题字期间“朱先生控制不住手劲,把渐渐变浓的墨汁研碾出砚台。朱先生亲自裁纸,裁纸刀在手中啪啪颤着,从笔架上提起毛笔在砚台里蘸墨,手腕和毛笔依然颤抖不止”和第⑦段“猛然抬起手咬破中指,在条幅和横幅左下方按盖印章的部位,重重地按上了血印”等表现可见,“白鹿精魂”既赞颂了白鹿原不屈的精神品格,又蕴含着对兆海以及干干万万中国军人抗日杀敌报国的肯定、勉励,是对民族精神的讴歌。可据此概括作答。
5.答案:“泥鳅”反复练习水上功夫;“泥鳅”不断练习手抓泥鳅;“泥鳅”阻止“鸭子大伯”的工厂污染水源。
解析:考查事件的概括。根据题目要求,概括的事件雷能体现泥鳅“不达目的哲不罢休”的性格特点。结合第③段“他喜欢玩水。但和别人比起来,他学水上功夫明显慢了半拍。别人像条鱼儿在水中畅快地游来游去时,他还像只呆笨的企鹅胡乱地拍打着水面。他想让那些耻笑他的人到时反而被他笑话。他就每天用多半时间把自己泡在水里反复练习。后来,他就把那些人远远地甩半条河”可知“泥鳅”为了学好水上功夫,每天用多半时间把自己泡在水里反复练习。由此体现了“泥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特点。此事件可概括为:“泥鳅”反复练习水上功夫。结合第⑤段“泥鳅开始也不会抓泥鳅,抓了,滑脱,又抓,又滑脱。但泥鳅有一头钻到泥底的死性子,不到巷尾不回头,不到黄河心不死。他用脸盆装了几十条泥鳅练习手法,不久竞练得出神入化”可知“泥鳅”为了学会抓泥鰍,用脸盆装了几十条泥鳅练习手法,由此体现了“泥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特点。此事件可概括为:“泥鳅”不断练习手抓泥鳅。结合①-@段中的“泥鳅找到鸭子大伯,要求他采取措施,还河水以清白”事情确实没那么顺利,颇费了一番波折。不过,一年后,鸭子大伯的工厂被环保部门勒令关停”河水变清了,泥鳅又回来了,繁衍生息,活蹦乱跳,而且越来越多,却没有人去捉泥鳅了”等语句,可知“泥鳅”为了还河水以清白,费了一番波折,使得鸭子大伯的工厂被环保部门场令关停,河水变清了。由此体现了“泥鳅“不达目的哲不罢休”的性格特点。此事件可概括为:“泥鳅”阻止“鸭子大伯”的工厂污染水源。
6.答案: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泥鳅”身子滑溜溜、粘腻腻(滑不溜秋)的特点,也为后面写“鸭子大伯”抓不住他做铺垫。
解析:考查语句的赏析。结合“哪怕通身打上一层厚厚的肥皂,狠狠地搓上一两个小时”“不管是抓住胳膊,抱住腿,还是箍紧腰身,只要他一闪,一准能挣脱,力气再大也奈何不了他”等关键词句,可知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结合“泥鳅的身子滑溜溜、粘腻腻,就像水中的泥鳅一样"可知词句运用夸张的目的是突出“泥鳅”的身子滑溜溜、粘腻腻的特点。正因为泥鳅这个特点,才会有下文写到鸭子大伯抓“泥鳅”最终抓不到这件事,因此为后面写“鸭子大伯”抓不住他做铺垫。
7.答案:不能删去。因为第④段叙述“泥鳅”因腿抽筋被“鸭子大伯”相救并认他做干爹的事件,为后文写“泥鳅”与“鸭子大伯”之间产生的冲突埋下伏笔,从而突出“泥鳅”这一人物形象。
解析:考查段落的作用。第④段叙述了的是“泥鳅”有一次差点儿把命丢在了水里,幸亏“鸭子大伯”路过,才把他从河里救了上米,因此泥鳅认了“鸭子大伯"做了干爹。而下文写到鸭子得知鸭子大伯”建在河上游的工厂排出的污水污染了水源,他千方百计阻止“鸭子大伯”,破费了一番波折,结果鸭子大伯的工厂被环保部门勒令关停。由此可看出第④段为后文写“泥鳅”与“鸭子大伯”之间产生的冲突埋下伏笔。“泥鳅“不因鸭子大伯曾经救了自己而手软,也写出了“泥鳅“阻止“鸭子大伯”的原因不是为了自己,由此休现出了“泥鳅”大公无私的形象特点。
8.答案:示例一:“夜路走多了,总会遇见鬼。”这个句子表明“泥鳅”水上功夫虽好却也预示着意外的发生。示例二:“但泥鳅有一头钻到泥底的死性子,不到巷尾不回头,不到黄河心不死。”这个句子表现出“泥鳅”学会手抓泥鳅的决心和执着。示例三:“泥鳅归泥鳅,黄鳝归黄鳝,那不是一码事。”在“泥鳅”看来,“鸭子大伯”的救命之恩与他的工厂污染水源有本质的区别,表明“泥鳅”做人有原则。
解析:考查语言特点。根据题干要求,从文章找出运用了乡村生活的俚语俗话,同时体现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及表现了人物特点的语句,并仿照示例来分析这些语句的作用。第④段中“但俗话说:‘夜路走多了,总会遇见鬼。”运用了俚语俗话。结合下文“泥鳅在水中虽然如泥鳅一般钻上钻下,进出自如,却有一次差点儿把命丢在了水里”可知,此处“总会遇见鬼”意思是“泥鳅”发生了意外,因此体现出“泥鰍"水上功夫虽好,但也会发生意外,因此此处运用俚语俗话,预示着意外的发生。第⑤段中“不到巷尾不回头,不到黄河心不死”运用了俚语俗话。这句俚语俗话比喻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结合下文“他用脸盆装了几十条泥鳅练习手法,不久竟练得出神入化:水中的泥鰍,他只需二指一夹,泥鳅便动弹不得,也不会被夹伤,养十天半月还是活蹦乱跳的。”可知此处写出了“泥鳅“不学好手抓泥鳅不罢休,体现了“泥鳅”学会手抓泥鳅的决心和执着。第⑧⑧段中“泥鰍归泥鳅,黄鳝归黄鳝,那不是一码事”运用了俚语俗话,“那不是一码事”意思是指“两方面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结合第面亿段“后来,泥鳅搞清楚了,是鸭子大伯建在河上游的工厂排出的污水污染了水源”泥鳅找到鸭子大伯,要求他采取措施,还河水以清白”及第仂段“鸭子大伯气得脸红脖子粗:‘泥鳅呀泥鳅,你的良心给狗吃了,我是你干爹,你这条命还是我捡回来的呢,你就这样恩将仇报 *可知,此处的事指的是“鸭子大伯”的工厂污染水源和“鸭子大伯”对“泥鰍”的救命之恩在“泥鰍看来是两码事,有着本质的区别,由此休现了“泥鳅”是一个大公无私,有原则的人。
9.答案:要保护好自然环境,不能使它受到污染。
解析: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联系上文可知,鸭子大伯建在河上游的工厂排出的污水污染了水源,“泥鳅”摸回来的泥鳅越来越少,味道也变得越来越难吃。后来“泥鳅“阻止了“鸭子大伯”的工厂污染水源,才会有第③段写的河水变清了,泥鳅又回来了,繁衍生息,活蹦乱跳,而且越米越多。据此可知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米分析。
10.答案:①有能力,从他“能通过笔试、面试,过关斩将,甩掉了一百多号竞争者”可见,这是值得肯定的。②善于钻营,从他第一次写讲话稿给党办主任点烟请教可看出。这不值得提倡。③投机取巧,多次的讲话稿都是换汤不换药,只是“将其中几段小标题‘移花接木'”,这不值得提倡。④逢迎上司(虚夸逢迎),新书记上任,他写材料仍想着吹嘘夸领导功绩,这不值得学习。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和评价。①有能力,从他“能通过笔试、面试,过关斩将,甩掉了一百多号竞争者”可见,这是值得肯定的。②善于钻营,从他第一次写讲话稿给党办主任点烟请教可看出。这不值得提倡。③投机取巧,多次的讲话稿都是换汤不换药,只是“将其中几段小标题'移花接木'”,这不值得提倡。④逢迎上司(虚夸逢迎),新书记上任,他写材料仍想着吹嘘夸领导功绩,这不值得学习。
11.答案:示例一:①原书记喜欢吹嘘海夸与新书记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对比;②突出原书记的好大喜功与新书记的务实求真;③使小说更富有情节的张力,从而让蒯一乐偷奸耍滑的作风表露无遗。示例二:①蒯一乐得到原书记夸奖的“喜”与得到新书记批评的“惊”这两种心理形成对比;②突出原书记的好大喜功与新书记的务实求真;③使小说更富有情节的张力,从而让蒯一乐偷奸耍滑的作风表露无遗。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写法的作用赏析。示例:原书记喜欢吹嘘海夸与新书记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对比;突出原书记的好大喜功与新书记的务实求真;使小说更富有情节的张力,从而让蒯一乐偷奸耍滑的作风表露无遗。
12.答案:(1)动作描写,通过蒯一乐对党办主任的讨好与讨教的行为,突出体现了蒯一乐的小聪明和善于钻营的本性。(2)这个新书记与原来的书记有点不一样啊!那我以后要怎样写稿?不担心,不担心!新书记初来乍到,只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之前那么多领导都喜欢我溜须拍马式的文章,新书记以后也会喜欢的。
解析:本题考查文句内容赏析。①动作描写,这是蒯一乐对党办主任的讨好与讨教的行为,突出体现了蒯一乐的在领导面前善于耍小聪明和善于钻营的本性,突出了人物性格特点。②人物心理描写要符合人物性格,善于投机钻营,善于溜须拍马的蒯一乐,仍旧会用这一思想性格去处世,沿着这种思路思考,他不会突然醒悟改过自新的,所以投机钻营,溜须拍马,认为领导喜好这一套应该是他想法的基调。
13.答案:不矛盾。蒯一乐在新书记上任后碰壁,被新书记批评,恰恰道明蒯一乐之前对讲话稿“移花接木”胡编乱造的做法是错误的,这样写让标题具有了讽刺性,所以当时的“快乐”也是暂时的,写这部分内容更有力地凸显主人公蒯一乐投机取巧、逢迎上司的形象,小说后半部分写蒯一乐碰壁,与标题中的“快乐”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情节的曲折性,引人入胜(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也更深刻地揭露主旨:为官者吹嘘逢迎要不得,为民实事求踏实办事才是正道。
解析:本题考查小说题目的含义和作用。从情节发展角度上看,蒯一乐在新书记上任后碰壁,被新书记批评,恰恰道明蒯一乐之前对讲话稿“移花接木”胡编乱造的做法是错误的;从主题思想上看,这样写让标题具有了讽刺性,当时的“快乐”也是暂时的,突出了批判的人文主题。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写这部分内容更有力地凸显主人公蒯一乐投机取巧、逢迎上司的形象。从艺术效果上看,小说后半部分写蒯一乐碰壁,与标题中的“快乐’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情节的曲折性,引人入胜(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也更深刻地揭露主旨;为官者吹嘘逢迎要不得,为民实事求踏实办事才是正道。故此可以看出两者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