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知识清单
一、主题思想
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
二、艺术特色:
①内容简洁精辟,不故作高深。
②不仅有高度和深度,更有大众所能接受的广度。
③这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所以普及性和通俗性强。
④语言流利畅达,娓娓道来,常有引人入胜之处。
篇章分类:
经:
《说文解字》——字(工具)书
《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五经相关
史:《战国策》《史记》《汉书》
子:诸子
集:辞赋、诗、文
章节内容概述:
《说文解字》第一
秦以前:战国未期,由于文字统一的需要,进而出现了仓颉造字的传说。秦以后:始皇时,文字统一为小篆,又形成隶书;汉末时,隶书由椭圆变为扁方,称作“汉隶”;魏晋之际,隶书变为“正书”;晋至唐朝,又称为“隶书”,称“汉隶”为“八分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晋代正书简化形成“行书”。
作者:东汉许慎
价值:一部划时代的字书,文字学的古典,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顺序: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
篆书:曲笔弧线,体正势圆,
因形立意
,
古拙多变
。
隶书:蚕头雁尾,结构端正,字形扁方
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楷书:端正大气、笔笔分明
行书:端正平稳,
行云流水、舒展有型
)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像物形的大概,如日、月、山、水、人等。
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无形的事类,如:末、本、刃、寸、朱、上、下等。举例:“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
会意:回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构成的。如:「止」「戈」为「武」,「人」「言」为「信」等。
形声: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江”“河”两字,三点水是形,“工”“可”是声。但声也有兼义的。如“浅”“钱”“贱”三字。“水”“金”“贝”是形,同以“戈”为声;但水小为“浅”,金小为“钱”,贝小为“贱”,三字共有的这个“小”的意义,正是从“戈”字来的。
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相同或一部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也叫同义字。如:“考”“老”互训。古时“考”可作“长寿”讲,“老”、“考”相通,意义一致,即所谓老者考也,考者老也。如“改”和“更”,本意都是“更正、改变”的意思,就可以相互解释为:改,更也;更,改也;
假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做那个意义用。假借字有两类。一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那就是上面所说的假借字。另一类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即通假。如:《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借“汤”为“荡”;
《周易》第二
战国未期道家、阴阳学说盛行,儒家借卦爻辞发挥儒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是《易传》;此外还有《文言冰系辞》两传;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称为《逸易》。
1.思想:
核心思想是“变易”,强调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它认为,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可以通过观察卦象和爻辞来把握。同时,《周易》也强调了“简易”和“不易”的思想,即事物虽然变化万千,但其本质和规律是恒定不变的。
八卦: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
基础便是一、二、三的数目。整画“一”是一;断画一是二;三画叠而成卦是三。这样配出八个卦,便是干、兑、离、震、艮、坎、巽、坤。后来便将这些卦重起来,两卦重作一个,按照算学里错列与组合的必然,成了六十四卦,就是《周易》里的卦数。八卦的创制,六十四卦的推演,巫与卜官大约是重要的角色。
《尚书》第三
“书”是记录的意思;“尚”,上也,也就是上古帝王的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君告臣,平时的号令叫“诰”,军事相关的叫“誓”。其主要思想是“鬼治主义”,就是遇到臣民不听话的时候,只要抬出上天和先祖来,自然一切解决。
要点:
地位:《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记言就是把说的话记下来,其实也是记事,只是比记事简便。记事需要化自称为他称,费的心思要多得多。
2、中国的记言文是在记事文之先发展的。
3、说出来的话写下来叫“辞”。
4.儒家所传“五经”中,《尚书》残缺最多,因而问题最多。
《诗经》第四
春秋时通行赋诗;孔子时代,采取了断章取义的方法,用《诗》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儒家的“六经”之一。
1.地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
2.“以史证诗”的思想,最先体现在《诗序》里。《诗序》有《大序》和《小序》。《大序》是总论,其说明诗的教化作用。《小序》是毛氏两人所作,虽“以史证诗”却未完成任务。及至郑玄,按着《诗经》中的国别和篇次,系统附和史料,编成了《诗谱》,差不多给每篇诗确定了时代。
3.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最有权威的毛氏《诗传》和郑玄的《诗笺》差不多全是断章取义,甚至断句取义。
“三礼”第五
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周礼》:《礼古经》已亡佚,《仪礼》大约是当时实施的礼制,《周礼》是一套理想的政治制度。
“记”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论之作。所述的礼制有实施的,也有理想的。又叫作《礼记》,是一个广泛的名称。汉代的“记”很多,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
乐是礼的一部分,附属于礼,用来补助仪文的不足。乐有改善人心、移风易俗的功用,所以与政治相通。孔子教学生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那时要养成一个人才,必需学这些,而这些诗、礼、乐,在那时代都是贵族社会所专有,于平民无干。
“三本”:
“天地君亲师”,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亲是祖先的意思,祖先是家族的本源。君是政教的本源。人情不能忘本,所以供奉着这些。荀子称这些为礼的“三本”。
“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
三传:《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三传之中,公羊、穀梁两家均以解经为主,左氏却以叙事为主,参考群籍,详述史事。“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传说这部《春秋》是孔子作的,至少是孔子所编。《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史。
《春秋》大义:(人君的明鉴)一是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拨乱反正的程序)二是夸扬霸业,推尊周室,亲爱中国,排斥夷狄,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
2.古代史官记事,有两种目的:一是征实,二是劝惩。
《左传》的文学价值:首先是叙事详细完整,其次是战争描写生动,再次是人物性格鲜明,最后是语言生动精炼。
“四书”第七
科举是一种竞争的考试制度,考试的主要科目是八股文,题目都出在“四书”里,而且是朱注的“四书”里。“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礼记》里的《大学》,本是一篇东西,朱子给分成经一章,传十章,传是解释经的。《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能够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节目: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书中说“仁”兼说“义”,分辨“义”“利”甚严;而辩“性善”,影响更大。
1.顺序:以程朱观点,原为《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因《大学》《中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而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顺序便约定俗成了。
2.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大学》里教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所教的都切于民生日用,都是实学。程子说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就是为此。所以程子举为初学者第一部书。
4.至于《中庸》,是孔门的心法,初学者领会更难,他所以将《中庸》放在第三步。
5.九经:《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
《战国策》第八
战国时期诸国关系紧张,战争随时可起,担负外交的策士开始受到重用。当时各国所重的是威势,策士所说原不外战争和诈谋;但要因人因地进言,广博的知识利微妙的机智都是不可少的。汉代刘向在汉初著名说客蒯通整理和润饰的基础上,把这些策士的说辞,编成了《战国策》。
艺术特色:
①文辞妙绝。把策士铺陈的伟丽,叱咤的雄豪,都传达了出来,那些曲折微妙的声口,也丝丝入扣,千载如生。读来如闻其语,如见其人。
②所记上接春秋时代,下至楚汉兴起为止,共二百零二年(公元前403—前202年),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所谓战国时代,便指这里的二百零二年;而战国的名称也是刘向在这部书的序里定出的。
战国七雄中的秦,从孝公用商鞅变法以后,日渐强盛。
2.担负外交的人,便是那些策士,那些游说之士。他们有的劝六国联合起来抗秦,叫“合纵”;有的劝六国联合起来亲秦,叫“连横”。合纵派的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是张仪,他们可以代表所有的战国游说之士。他们都是鬼谷先生的弟子。
3.《战国策》常用比喻或寓言故事来增强说理性,著名的寓言故事“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等都出自《战国策》。
《史记》《汉书》第九
《史记》:司马迁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叙事自黄帝以来到著者当世,就是汉武帝的时候,首尾三千多年。汉人称为《太史公书》。《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
《汉书》:
《史记》以后,续作很多,但不是偏私,就是鄙俗;班彪加以整理补充,著了六十五篇《后传》。他详论《史记》的得失,大体确当不移。这部书没有流传下来,但他的儿子班固的《汉书》是用它作底本的。班固著《汉书》未完成而卒,其妹班昭奉汉和帝命与马续参考皇家藏书,续写班固遗作。《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从高祖到王莽,只二百三十年。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断代成书;二十四史里,《史记》《汉书》以外的二十二史都如此。这些也都被称为“正史”。《史记》《汉书》,可以说都是“正史”的源头。
诸子第十
春秋未年,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在这个大变动当中,一些才智之士“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便是诸子之学,大部分可以称为哲学。诸子都出于职业的“士”。“士”本是封建制度里贵族的末一级,但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称。
1.学派:
儒家:第一个开门授徒的是孔子。他主张“有教无类”,是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的人。孔子之后儒家代表人物有孟子和荀子。儒士多半是上层社会的失业流民,儒家所拥护的制度,所讲所行的道德也是上层社会所坚持的。
孔子的讲学是多方面的。他讲学的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的人。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之外,更注重人格的修养。
墨家:下层的失业流民,大多数会成为武士。墨家的创始人墨翟便是出于武士,“墨”原意为做苦工的犯人。墨家本是贱者,并不介意以此自称他们的学派。墨家是有团体组织的,他们的首领叫“巨子”。他们不但是打仗方面的专家,也是制造战争器械的专家。墨家反对侵略,提倡“兼爱”“非攻”,主张“节用”“非乐”。
道家:道家反对一切文化和制度。道家出于隐士,他们看见时世太乱,难以挽救,便消极起来,对于世事,采取的是不闻不问的态度。后来杨朱将这种态度理论化,建立“为我”的学说。他主张“全生保真,不以物累形”,老庄的学说也从此出发。老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为,无治而治;庄子更进一步,主张绝对的自由、绝对的平等,老庄两派汉代称为道家。
法家:法家出于“法术之士”。贵族政治崩坏,法术之士便开创一种新的政治方法帮助当时的君主整理国政,这就是法治。法术之士有重势、重术、重法三派,而韩非子集大成。
诸子都讲政治,但都是非职业的,多偏于理想。只有法家的学说,从实际政治出来,切于实用。中国后来的政治,大部分是受法家的学说支配的。
阴阳家:汉代所称的阴阳家便出自方士,古代术数注意于所谓“天人之际”以为天道人事互相影响。战国末年有些人更将这种思想推行起来,并加以理论化,使它成为一贯的学说。
2.秦相吕不韦编撰《吕氏春秋》想化零为整,集合众长,统一思想,但他的基调却是道家。汉武帝时期淮南王刘安编撰《淮南子》,也以道家为思想基调,想要统一思想。然而最后成功的人却是董仲舒,他向汉武帝谏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帝王用功名利禄提倡儒学,儒学统于一尊。
辞赋第十一
屈原是我国历史里永被纪念着的一个人。《楚辞》中《离骚》和《九章》的各篇都是屈原放逐时所作。荀子的《赋篇》最早称“赋”。《赋篇》安排客主,问答成篇,开后来赋家的风气。《汉书 艺文志 诗赋略》分赋为四类。“杂赋”十二家是总集:屈原以下二十家,是言情之作;陆贾以下二十一家,近于纵横家言;苟卿以下二十五家,大概是叙物明理之作。东汉以来班固作《两都赋》,张衡仿作《二京赋》,晋左思仿作《三都赋》。
知识链接:
1.“离骚”是“ 别愁 ”或“ 遭忧 ”的意思。
2.“《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这是汉淮南王刘安作《 离骚传》是所说。
3.《离骚》各篇多用“兮”字足句,句逗以 参差不齐 为主。
4.从《诗经》二南到《离骚》,能看出句逗由短而长、由齐而畸的一个趋势,屈原诸作奠定了这种体制。
5.模拟《离骚》和《九章》体制的很多,最出色的是宋玉(人名),他作了《九辩。
6.到了汉代(朝代),模拟《离骚》的更多,东方朔、王褒、刘向、王逸都走着宋玉的路,汉武帝时最盛。汉人称这种体制为“辞”,又称为“楚辞”。刘向将这些东西编辑起来,成为《楚辞》一书。
7.作赋专重写景述情,务求精巧,不再用来讽谏。这种赋发展到齐、梁、唐初为极盛,称为“俳体”的赋。
诗第十二
汉武帝立乐府,采集代、赵、秦、楚的歌谣和乐谱,以备传习唱奏。汉末,一般文体都走向整炼一路;晋代诗逐渐排偶化、典故化,玄言诗兴盛;唐代谐调发展,成立了律诗绝句;宋初的诗专学李商隐,未流只知道典故对偶;南宋的三大诗家都是从江西派变化出来的。
真正继往开来的诗人是杜甫,他的诗努力描写当时的情形,发抒自己的感想。
魏代阮籍的真正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他扩大了诗的范围,正式成立了抒情的五言诗。
晚唐诗向来推李商隐、杜牧为大家。他们集中力量在律诗上,用典精巧,对偶整切。
苏轼将禅理大量的放进诗里,开了一个新境界。他的诗气象洪阔,铺叙宛转,又长于譬喻,把散文化发展到了极致。
到了梁简文帝,又加新变,专咏艳情,称为“宫体”,诗的境界更狭窄了。
6.南宋的三大诗家杨万里、范成大、陆游都是从苏轼的江西诗派变化出来的。
文第十三
春秋时期列国交际频繁,外交言语关系国体和国家的利害更大,也称为“辞”;战国时代,游说之风大盛;记事文也伴随着议论文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汉武帝时期盛行辞赋,梁昭明太子在《文选)中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后出现佛典和义疏两种新文体;欧阳修和苏轼以后,古文成了正宗;朱代出现了“话本”;明清八股文盛行。
1.“文”的起源:
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后来除了卜辞之外,还有讼辞。
2.“文”的发展历程:
①春秋时期列国外交的言语称为“辞”或“命”,又合称为“辞命”或“辞令”。
②战国时代,游说之风大盛。所以最重说辞。他们的说辞铺张局势,最重辩。
③孔子开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从此也便有了第一种私家的著作《论语》。诸子书大概多是弟子们及后学者所记,著作越来越多,流传也越来越广。“雅言”便成了凝定的文体了。后世大体采用,言文渐渐分离。
④伴随着议论文的发展,记事文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左传》只是记事,《史记》进一步描写人。
⑤汉武帝时候,盛行辞赋。“骈文”或“骈体”出于辞赋,句读整齐,对偶工丽。
⑥梁昭明太子在《文选》里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用典故、有对偶、谐声调历程的抒情作品叫作“文”。
⑦后来出现两种新文体,佛典的翻译与群经的义疏。不过没有人将这些当作“文”的。“文”只用来称“沉思翰藻”的作品。北周的苏绰是首先提倡复古,李谔等纷纷响应,唐初陈子昂提倡改革文体,韩愈继往开来倡导“古文运动”,宋代称为“散文”。
⑧到了宋代,又有“话本”。这是白话小说的老祖宗。后来能将许多关联的故事组织起来,分为“章回”了。这是体制上一个大进步。
⑨明代八股文盛行,清桐城派声名大振。清末,梁启超先生的“新文体”可算登峰造极。胡适之先生提倡白话文,经过五四运动,白话文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