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主题曲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和佛家思想也很浓厚。
苏轼21岁中进士,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授黄州团练副使。哲宗时,因反对司马光出知杭、颖、定州知州。59岁时,先后被贬岭南惠州和海南琼州。
本词写于1082年,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
四川十大历史名人:
1、大禹 :中华文化始祖,民族精神的象征。
2、李冰 :身体力行的模范,为川人万代景仰。
3、落下闳 :制订《太初历》,创制天文观察仪。
4、扬雄 :蜀文化史上第一位具有全国影响的学者。
5、诸葛亮:足智多谋,中国官员之楷模。
6、武则天 :中国唯一女皇。
7、李白 :诗仙,天马行空、无可仿效的诗人。
8、杜甫 :诗圣,永远被人民纪念、歌颂。
9、苏轼 :千古第一文人,四川人的骄傲。
10、杨慎 :明代文化巨人
学习目标
1、赏析词中名句的表现力。
2、赏析词中情景交融、用典、对比等艺术表现手法。
3、探寻词人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诗词情感。
怀古诗词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这类诗词多写古人、古事、古迹,多用典故、对比等手法,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上片从大江写起,由大江引出古人,又以大江衬托赤壁,使赤壁在广阔的背景之下,显得更加壮美雄伟。
1、词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千古传诵的写景名句,试对此加以赏析。
探讨释疑
赤壁古战场
雄伟的景象
向上看——
乱石穿空
(姿 态)
向下看——
惊涛拍岸
(声音)
由远而近——
卷起千堆雪
(色彩)
衬托历史上风流
人物的光辉业绩
角度 周瑜 苏轼 人物形象
年龄
外貌
职位
际遇
2、分析词中描写周瑜的词句,并与作者进行比较,思考作者借周瑜塑造了自己怎样的形象。
34岁
46岁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
功成名就
壮志未酬
借周瑜衬托出一个多愁善感、仕途不平、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抒发了词人积极还是消极的情感?并说说理由。
探讨释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也许苏轼在想:人生真的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是一生,郁闷像我苏轼一样也是一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在圆缺循环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迫害挫折,郁闷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这也就是苏轼的诗意人生。
咏赤壁
怀周瑜
感人生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写景
抒怀
江山如画
人生如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