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1《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共5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1《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共5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3 17:1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8张PPT)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学习要点    
1.体会诗人鄙视权贵,追求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领会作品想象奇特和大胆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3.背诵这首诗。
谈到李白,我们想到是
诗 酒 剑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汨没一朝伸;
文彩承殊渥,流转必绝伦。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节选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节选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李白《临江王节士歌 》节选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节选
对联颂李白:
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文苑第一家。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
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14岁 立志“安社稷”“济苍生”
25岁 仗剑远游,求仕无果
42岁 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44岁 权贵排挤,赐金放还
54岁 安史之乱,从军报国
56岁 兵败流放,中途遇赦
61岁 再请从军,因病折回
62岁 病逝当涂
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言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本诗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
文体知识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如对其妻所说:“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州话别,临行作本诗。
文章背景
天姥山
天姥山不仅以天神叫“姆妈”知名,而且以高雅文化名山著称。晋朝前为人迹罕至的莽地区,南朝谢灵运“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风光绮丽的天姥山,正处于此通道险要地段。
李白一曲《梦游天姥吟留别》,更使天姥山因而成为文人墨客无限向往的神奇仙境,被道家称为第十六福地,天姥山已成为历史风景文化名山,确实如李白所说的“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的险胜风景。
天姥仙山——拨云尖
天姥入梦
云海漫漫
天姥远眺
仙雾弥漫
仙界云宇
半壁见海日
湖光山色
天姥龙潭
镜湖风光
镜湖扬波
古驿道
世外桃源
千姿百态
天姥连天
迷花倚石
流连忘返
镜湖渔歌
天姥日出
岩泉龙吟
白雪皑皑
天姥银华
天姥山 mǔ 瀛洲 yíng 
天台山 tāi 剡溪 shàn
渌水 lù   著 zhuó
殷岩泉 yǐn 栗深林 lì  
訇然 hōng 悸 jì      
       
梦游天姥吟留别
内容----梦游天姥
形式----吟:诗体名称,属于歌行体。
特点:
1、篇幅较长,容量大。
2、平仄没有近体诗那样严格。
3、用韵较灵活,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几句转一韵。
4、以七言为主,杂有长短句式。
目的-----留别:
是自己要走了,写诗赠给留在此地的朋友。
整 体 感 知
理清思路
①入梦的原因是:
②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③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④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理清思路
试用几个词语概括诗歌的脉络。
梦因
梦境
梦悟
学习第一段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思考:请找出几个生动传神的动词,看看是
怎样表现其高大神奇的?又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情感?
侧面描写、
对比衬托、
夸张
神往
思考:
天姥山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引发作者
去游历呢?用两个词语概括。
研读第一段
高大 险峻
第一段中,哪几句直接写天姥山?
采取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夸张、比较、衬托
  ——神奇、高大、雄伟
为下文的梦游作铺垫
  天下的名山大川很多,天姥甚至还没天台山有名。诗人为什么独钟情于天姥?
  在诗人心中,天姥高耸入云,势拔五岳,“拔”是一种想象中的夸张,在夸张与想象中带入浓烈的个人情感。
  天姥被诗人理想化、人格化,已不仅是实际意义上的山,而是一座精神大山,一种人格象征,是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 
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 有何作用
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小结:第一段写入梦之由。 ——瀛洲难求,天姥可睹。
中岳嵩山(河南)
西岳华山(陕西)
北岳恒山(山西)
南岳衡山(湖南)
东岳泰山(山东)
朗读思考:梦游部分可以细分为几个画面?各画面的景有什么特点?
研读第二段
提示:以地点和时间作为划分依据
月夜飞度
登山奇景
著履登山
山之夜景
洞天奇观
仙人登场
幽静
壮观雄奇
神奇迷离
富丽堂皇
镜湖
剡溪
清幽寂静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天姥山),一个夜晚飞度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
月夜飞度图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我)脚穿谢公游山时穿的木屐,亲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在半山腰就看见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山顶上可以听到天鸡啼鸣。
登山奇观图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壮美
白天景象,壮美奇绝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无数山岩重叠,道路曲折回旋,没有一定(的方向)。(由于)迷恋奇花,倚着山石,不觉已经天黑了。岩泉发出的响声,像熊在怒吼,龙在长鸣,使幽静的树林战栗,使层层山岩震惊。乌云黑沉沉啊要下雨了,水波荡漾升起阵阵烟雾。
夜间景象,阴森恐怖
山中夜景图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闪电迅雷,使山峦崩裂。仙府的石门,轰隆一声从中间打开了,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筑成的宫殿。云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把清风当作马,一个接一个地下来了;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成群结队多得像麻一样。
洞天奇景图
富丽缤纷
如何理解作者描绘的梦境 这里的“梦”具有怎样的内涵?
  作者在梦境中,表现了一个自由、快乐的神仙世界,与现实的丑恶形成鲜明对比。
  梦境与人世对比,其实就是理想与现实、光明与黑暗对比。
  作者在现实中不愿对权贵卑躬屈膝,而受排挤,对现实感到失望。于是诗人借“梦游”,倾泄心中情感,表现了他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
思考:诗人由梦转醒的心情如何?
提示:抓关键字眼
“失”
研读第三段
朗读思考: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是消极颓废的心理外露吗?
如何理解作者在本诗中所体现的
思想的积极面与消极面
消极面:
 “古来万事东流水”
 “且放白鹿青崖间”
——对人生的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生活的态度。
  不过,这也是作者用远离现实的办法表示对权臣贵戚的鄙弃和不妥协。
李白是浪漫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 那么,浪漫主义在本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1)大胆的夸张。
(2)奇特的想象。
思路结构:
入梦缘由 现实天姥,高大神奇
梦游历程 梦到剡溪,清幽寂静
白天景象,壮美奇绝
夜间景象,阴森恐怖
神仙洞府,富丽缤纷
梦境消失,无限留恋
惊梦长叹 蔑视权贵,反抗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