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九年级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2.答第I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不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4.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一文明古国创造的象形文字对后来腓尼基字母的影响很大,它制定的太阳历成为编制“儒略历”的蓝本。该“文明古国”是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罗马
2.下面所列内容为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的目录(部分)。据此推断第三章的标题应是
A.古代希腊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罗马文明
D.古代阿拉伯文明
3.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我国的体育健儿用辉煌的战绩向世界展示了对力与美的追求。
下列哪部作品体现了人们对力与美的追求
A.《荷马史诗》 B.《蒙娜丽莎》 C.《天方夜谭》 D.《掷铁饼者》
4.下列史实与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① 克洛维把土地赐给部下和教会 从此建立了封君封臣制和“什一税”原则
② 中世纪的庄园法庭 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限制了领主部分的特权
③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大学具有较大自主权
④ 646年,日本开始“大化改新” 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2023年5月1日,叙利亚和约旦、沙特、伊拉克、埃及外长在约旦首都安曼举行会谈,共同商讨针对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方案,伊斯兰文明的现代化转型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命题。历史上,伊斯兰文明
A.是一种政教合一的文明,成为欧洲文明的起源
B.阻碍了东西方的陆上贸易
C.代表性成就有《天方夜谭》、阿拉伯数字、《神曲》等
D.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6.15世纪的欧洲开始了大航海时代,在这一过程中,欧洲人使各大陆相互间发生了直接交往,从而在世界历史上结束了欧亚大陆阶段,开始了其全球性的阶段。这表明“大航海时代”
A.欧洲社会开始关注东方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C.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欧洲大西洋沿岸成为经济中心
7.所谓的西方“大航海”以来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西方侵略和非西方反侵略的历史。材料中的“反侵略的历史”包括
A.亚历山大东征 B.美国内战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诺曼底登陆
8.“将所有这些‘权利’用书面形式汇聚于一纸,而且作为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契约’出现,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与材料相关的法律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9.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拿破仑)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高大些……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雄才大略的。”对于这段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拿破仑的对外战争都是正义的,不容置疑
B.雨果站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评价拿破仑
C.对外战争最后的失败让拿破仑彻底被否定
D.雨果的评价肯定了拿破仑的历史功绩
10.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下列有关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19世纪中期,木材使用量呈下降趋势,煤的使用量呈上升趋势
②19世纪后期,石油使用量呈上升趋势,主要是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③煤的使用量上升,主要是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发明的推动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了核能、太阳能的使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1848年,在伦敦出版的一份宣言成为 “所有国家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全部社会
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泛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该宣言
A.宣告了法国巴黎公社的成立 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 D.促进了现代工厂制度的出现
12.华盛顿被称为“国父”,圣马丁被称为“自由的奠基人”,玻利瓦尔被称为“解放者”,甘地被称为“圣雄”。享有如此的赞誉,是因为他们
A.领导了民族解放运动 B.参与了资产阶级革命
C.主导了国际秩序建立 D.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
13.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各自采取了不同
的应对方式,其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A.实现了民族独立 B.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C.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 D.摆脱了殖民统治
14.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
世纪后期
A.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 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欧洲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
15.“进化论在科学上的影响是非常巨大和深远的。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牢固地建立
了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发展的观点。”要进一步了解“进化论”,可阅读达尔文的
A.《神曲》 B.《物种起源》
C.《人间喜剧》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1944年6月6日清晨,美英盟军开始横渡英吉利海峡。在飞机和军舰对纳粹军队猛
烈轰炸的火力掩护下,4000艘舰船把军队和补给运上了岸。海滩上的战斗非常激烈,
盟军的强大战斗力和先进装备逐渐占据了优势。与上述材料相关的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7.右图所示“比例”变化的主要推动力是
A.苏联工业化的开展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二月革命
18.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其中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的措施是
A.调整农业政策 B.推行“以工代赈”
C.整顿金融体系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9.右侧图示是某同学主题学习的关键词,该学习主题是
A.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B.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C.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D.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20.2022年是欧元正式流通20周年。欧元流通给欧元区带来便利、稳定和繁荣,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标志。回溯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为进一步推动一体化进程成立了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联盟 C.欧洲共同体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21.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有人从苏联改革的角度说:“苏联的解体从本质上讲是因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始终没有跳出那个让人痛苦的怪圈。”那个“怪圈”是指
A.军备竞赛的阻碍 B.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
C.苏联模式的僵化 D.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
22.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句中的“安全网”是
A.社会保障制度 B.社会救济制度 C.社会治安体系 D.国家防卫体系
23.《现代的历程》一书中描述了“一件衬衫的诞生”:制作衬衣的棉花生长在印度,棉花的种子来自美国,棉线中的人造纤维来自葡萄牙,染料则来自6个国家,领口内衬来自巴西,剪裁机器来自德国,最后的制作在马来西亚完成。材料表明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是
A.社会信息化 B.政治多极化 C.文化多元化 D.经济全球化
24.截至2023年5月,中国先后派出官兵5万余人次,赴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维和行动。授权中国参与这些行动的国际组织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联合国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盟
25.2023年博鳌亚洲论坛以“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为主题,共商疫情后亚洲与全球的发展大计,促进国际团结与合作。材料表明当今世界
A.国际政治新秩序已形成 B.美国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
C.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D.发展中国家起主导作用
第Ⅱ卷(共50分)
二、非选择题(26题17分,27题15分,28题18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此外,罗马法作为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不仅在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对近现代西方国家的司法与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吴明华《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对近现代西方的影响》
(1)“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在谁执政时期发展到了高峰?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颁布了哪部法律?(4分)
材料二 在欧洲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人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从而产生崭新的近代文化。
——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2)材料二中“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形成了一股怎样的思想潮流?哪场运动“从而产生崭新的近代文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这一思潮的根本原因。(5分)
材料三 “工业化”指的是以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中心的经济向以工业和机器生产为特征的经济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最主要的特征是,技术和组织上的变化改变了生产,带来了生产率的提高。工业化使国际分工日益深化……把世界所有地区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 ——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3)列举两例英国“工业化”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个过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
材料四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严重危害全球海洋环境和世界人民健康权利。日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无疑是在拿全球海洋环境和全人类健康当赌注。……日方处心积虑营造排海安全无害的假象,甚至对表达正当关切的邻国无理指责,足见其十分自私、傲慢。日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给自己贴上了永远扯不下的“生态环境破坏者”“全球海洋污染者”标签。
—— 摘自《人民日报》,2023.8.25
(4)根据材料四回答,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什么?除此之外,当今国际社会还面临哪些问题?请为当下全球治理提一条合理化建议。(4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教材目录
《世界历史》上册第七单元 《世界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第20课 工业革命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第2课 俄国的改革 第3课 美国内战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1)分析材料一,归纳概括这一历史时期在工业革命推动下世界发展的三股进步潮流。(3分)
材料二 “……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转换:俄国不再是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
(2)材料二中俄国借助战争完成了“历史性的转换”是指哪一事件?为何说俄国成为了“世界历史的引领者”?(4分)
材料三 美国崛起的成功首先在于它获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充分的经济要素,……美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中后期的两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发源地,这使美国的生产力和企业管理制度处于不间断的创新过程,在核心竞争力上很快超过欧洲并长期保持领先地位。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从而奠定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
—— 黄仁伟《大国兴表的历史比较》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崛起的重要因素。(4分)
材料四 二战胜利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斗争出现新高潮,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大批涌现,开始了走向联合的道路。从世界格局的角度看,第三世界的成熟与发展,是在雅尔塔格局(两极)的框架内发生的……而历史在接近20世纪尾声的时候,突然结束了两极格局,再次把多极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
—— 摘编自赵立冲《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演变探析》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雅尔塔格局的框架内”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的表现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4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我们已经习惯了一种自18世纪以来以西方霸权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法国、英国、美国,让西方伟大三百年,法国是文化,英国是工业,美国是战争。我们习惯了这种伟大,它让我们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掌控着绝对的支配权。但事情正在起变化,有些危机来自我们西方国家自身的错误,而有些则来自新兴国家的挑战。
—— 摘编自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讲话
(1)材料一中发生在18世纪的“法国是文化,英国是工业,美国是战争”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3分)根据材料一指出,马克龙认为“事情正在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这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以后,人类这个整体便在各种矛盾和冲突中,以及对这些矛盾和冲突的解决中求平衡、求发展。……由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西方国家对世界市场的占有明显呈现出列强争雄的阶段性。
—— 摘编自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国家对世界市场的占有明显呈现出列强争雄的阶段性”,由此引发了哪两次重大历史事件? (2分)这两次重大事件后,他们是如何在“这些矛盾和冲突的解决中求平衡、求发展”的?(4分)
材料三 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的“联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归纳“联盟”的建立对整个战争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材料四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面临多种风险挑战,作为全球增长引擎,亚太肩负更大的时代责任。我们应该秉持亚太合作初心,……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全面落实布特拉加亚愿景,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实现亚太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共同繁荣。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开放导向。坚持绿色发展。坚持普惠共享。……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让各国人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 摘编自习近平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11月)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为亚太地区发展贡献的“中国方案”。(2分)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九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D C D C C A D B B A C D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B D B C A D B C
二、非选择题
26.(17分)
(1)伯里克利;《十二铜表法》(4分)
(2)人文主义;文艺复兴运动;(4分)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分)
(3) 技术创新:珍妮纺纱机、蒸汽机、蒸汽机车(火车)。(任选两例,2分)
影响:新技术广泛应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国际分工日益深化;世界联系加强等。(任意两条,共2分)
(4)环境污染。(1分)
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淡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人口过快增长,世界粮食问题凸显,重大传染疾病,地区冲突、民族矛盾、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任选一例,要点合理即可)(2分)
建议: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制定规章制度,防范风险;通过和平谈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任选一条,要点合理即可)(1分)
27.(15分)
(1)世界发展的三股进步潮流:①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②民族解放运动;③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一条1分,共3分)
(2)十月革命;因为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4分)
(3)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战争横财;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等。(任意两条即可,共4分)
(4)表现:万隆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2分)
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28(18分)
(1)法国:启蒙运动;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美国独立战争。(3分)
原因:西方国家自身的错误;新兴国家的挑战。(2分)发展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1分)
(2)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2分)一战后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建立两极格局(4分)
(3)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2分)
作用: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2分)
(4)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开放导向、坚持绿色发展、坚持普惠共享;积极建设亚太共同体;积极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等(要点合理即可)(2分)
第一编 农业文明时代
第一章 古代西亚文明
第二章 古代埃及文明
第三章
第四章 古代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