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
2.了解读后感要简单介绍文章或书的内容,重点介绍印象最深的部分。
3.能选择一两处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具体的感想。
4.题目贴切,可以拟一个副标题。
5.和同学分享习作,根据同学意见适当进行修改。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
2.能聚焦感触点,展开联想,尝试把感想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境,明确任务
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欢迎大家来到“活水亭”参加本期“以文会友”读书交流会。你们看,今天的活水亭来了很多好书好文老朋友,还记得他们吗?(课件出示情境)有几位啊,要我们猜一猜才能请出来呢!(课件出示情境)
2.活水亭里还来了一些小伙伴。你们听,他们在交流什么呢?
3.小结:当我们用心去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时就仿佛与作者感同身受,浮想联翩,由此产生的感想就是读后感。
板书课题:读后感(其中“感”字放大,心字底标红)
二、借助内容支架,打开思路
(一)自由交流
1.同学们,一定会有一本书、一篇文章让你念念不忘,哪些内容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个别交流,相机评价梳理出可以从哪些方面写读后感。)
随机板贴:人物、事情、启示、情感
(二)小结
除了这些方面,或许还有一些更独特的感受曾经打动过你的心。只要是读书时印象深刻的真情实感都值得记下来。
板贴:……
(三)出示活动,揭示习作任务
现在就有一个好机会,“以文会友”是今天“活水亭”读书交流会的主题。让我们在这里写下读后感,参与交流,相信一定会遇到很多知音。
板书,完善课题:写
三、借助方法支架,学写具体
(一)理框架,明思路
1.我们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习作经验,这篇读后感你会怎么写呢?(学生自由交流)
板贴:简介内容、感触点、表达感想
2.谁能按照先后顺序完整说说这个思路呢?(学生自由交流)
3.有了这个基本框架,思路就很清晰了。这就是我们写读后感的第一个小妙招。
(二)聚焦感触点
1.简介内容,这就是我们读的部分,语言要简洁。
补充板书:“读”和“简介内容”间的连线
2.感想部分是习作的主体。这些感触点在一篇读后感里不需要面面俱到,只需要选择一两处感触点即可,这就叫聚焦。
板书:聚焦
3.这个感触点一定是和你心灵碰撞出最有光彩的一片云。这就是我们写读后感的另一个小妙招:聚焦感触点。
补充板书:“感”和“聚焦感触点”间的连线)
(三)学生自由尝试
1.同学们,你想选哪一本书或哪一篇文章?其中哪里让你感触最深?先想一想,可以借助黑板上的框架和同桌交流感想。
板书补充:“感”和“表达感想”间的连线
2.学生自由交流。
(四)提炼“写具体”的方法
1.预设一:联系生活事例
(1)说一说。
谁来分享你的读书感受呢?请同学们认真倾听:对照这个框架,他说了什么内容?哪些内容让你感同身受?(引导:感触点是—— 他是怎样表达感想的?——)
(2)众生交流后总结提炼要点:联系生活实例来表达感想,真实感人。
(3)除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我们还会联想到哪些事例?(听来的,看到的)
过渡:我们不光要写真实的感受,还要能激起读者的共鸣呢!
2.预设二:联系阅读积累
(1)还有谁来分享你更丰富的读书感受?
(2)请同学们认真倾听:对照这个框架他说了什么内容?哪些内容让你感同身受?(引导:感触点是——他是怎样表达感想的?——)
(3)小结。
同学们,你们看,我们读过很多书,留下的感受就像这些云影一样漂浮在思维的海洋里,一旦有相似的地方,它们就会聚成一片。这就是阅读积累。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表达感想,往往会让读书感受更充实。
板贴:联系阅读积累
3.预设三:引用原文或名言
(1)此刻,你们听了这段话有什么感受?(学生说不出或不完整师根据学生发言补充一处原文(原文略)
(2)交流中提炼方法:引用原文和名言可以让感想表达得更深刻。
板贴:引用原文或名言
4.小结。
我们在表达感受时可以联系生活事例,也可以联系阅读积累,还可以引用原文或名言。这样就能把读后感写得真实具体,丰富的感受就能激起读者的共鸣。这就是我们写读后感的第三个小妙招。
板贴:真实具体
(五)学取题目
1. 我们给文章取个标题,一篇读后感就完成了。你想给你的读后感取个什么题目?(学生畅谈。师评价:这样的题目清楚明了,使人一看便知。)
2.出示名篇共赏读中的篇名: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这个题目有什么特点?在交流互动中提炼: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或者文章要表达的主旨来拟主副标题的题目,注意主副标题居中写。
四、完成习作,布置实践活动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水亭里“以文会友”读书交流展板正虚位以待,你就是那一汪清泉。打开习作支架手册29页,在“我手写我心”板块,写下自己真实具体的读后感。让我们互相交流,在读后感的共鸣中一起进步。(学生自由习作)
2.教师小结。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