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学案(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学案(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4 13:0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1.结合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历程,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发展创新。(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3.根据不同时期的愚公形象,分析中华文化的特点、价值,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自主预习·悟新知】
【时空坐标】
【知识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多元起源
(1)无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还是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2)中原①    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3)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2.发展历程
时间 概况
先秦时期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秦汉时期 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汉武帝尊崇儒术,②    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魏晋时期 儒、佛、道交汇融通,玄学盛行
隋唐时期 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宋元时期 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③    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这一时期的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明清时期 明朝中后期,提倡④    的思想出现;康雍乾时期,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鸦片战争以后 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时期 抨击封建思想,⑤    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五四运动以后 ⑥    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内涵 举例
重视以人为本 周公提出“⑦    ”思想。春秋时期,孔子提倡“⑧    ”
民本思想 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战国时期,孟子提出“⑨    ”说
崇尚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老子提出“⑩    ”的概念。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提倡爱国, 追求家国情怀 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张载、范仲淹、文天祥、顾炎武等人的思想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崇德尚贤, 推崇天下为公 西周初年,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见贤思齐焉”;墨家主张“    ”;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崇尚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周易》中的内容、孟子与屈原的思想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主张和而不同 西周太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孟子视“    ”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特点 (1)本土性。 (2)多样性: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3)包容性: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4)凝聚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5)连续性:绵延不绝,传承至今
价值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2)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答案】 ①华夏族 ②儒家思想 ③理学 ④个性自由 ⑤科学与民主 ⑥马克思主义 ⑦敬天保民 ⑧仁 ⑨仁政 ⑩道 尚贤 和
【教材问题】
思考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
解题关键:把握中华文化的特点。
思路引领:联系教材内容,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特征的形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的传承性、包容性等角度思考。
答案提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特征的形成;中原文化和周边各民族文化一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中原文化率先成为核心,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吸收其他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使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华文化从未中断,传承至今。
学思之窗 阅读材料,选取其中一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谈其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
解题关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
思路引领:可结合材料任选“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其中的某一内容,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进行内涵的具体阐述。
答案提示:以儒家的“五常”思想为例。儒家把仁、义、礼、智、信,即“五常”当作主要理念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儒家强调对他人要讲仁爱,在大是大非面前要讲正义,待人接物要有礼貌,解决问题要讲智慧,做人做事要诚实守信。
【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 结合课文,查阅资料,列举更多的核心概念,探讨其在中华文化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精神。
解题关键:明确核心概念就是核心价值观。
思路引领:可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方面选取;结合所学知识点明其历史地位和精神价值。
答案提示:中华文化的核心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核心思想理念类,诸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二是中华传统美德类,诸如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三是中华人文精神类,诸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想以个人道德实践为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等。
中华文化的核心概念为“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与奋斗过程中由经验凝结而成的文明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写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体现。历代关于传统经典的解读与阐述都蕴含深刻思想,有必要通过阅读经典的方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不断地传承下去。
学习拓展 如何区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谈谈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认识。
解题关键:判断精华与糟粕的标准;明确当代价值指向。
思路引领:第①小问重在明确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进而把握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的具体表现;第②小问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和作用等方面思考。
答案提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既博大精深,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也不乏摧残人性、压制创新能力的一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下面列举传统文化中的部分精华和糟粕。
精华部分
①仁、中庸: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②仁政、民本、德治:有利于社会稳定,保证统治长治久安。③刚健自强、刻苦勤劳等进取精神。④注重道德、团结、诚信、气节等民族精神。⑤见义忘利,见危授命,“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⑥注重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概念阐释】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般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1840年以前创造的并能够经过现代意义上的创造性转换而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其内容包含物质形态层面、知识技艺层面、行为制度层面、文学艺术层面、思想精神层面。
2.文化认同
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在共同的宗教信仰、历史经验、语言、民族、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文化价值指向,它可以超越政治和经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思维拓展】
儒家思想的“入世精神”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这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是从修身开始的,中经齐家,终于治国、平天下,这种思想以个人道德实践为基础,以实行德治为核心,它从小到大,由近及远,与广大人民的生活相贴近,与中国人传统的伦理文化心理相合拍,易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易于在社会实践中推广实施。因此,这种“入世”精神在封建社会的前期和中期,对于巩固封建生产关系,稳定封建社会秩序,加强中央集权制统治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这种以修身、齐家为基础的思想,促进了个人道德品质的完善,也促进了家庭伦理关系的协调,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敬老爱幼、团结和睦的家庭伦理关系。
  糟粕部分
①维护尊卑等级的纲常礼教。②压抑人性,“存天理,灭人欲”。③摧残妇女的三从四德(三从: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缠足、一夫一妻多妾制等。④扼杀创造性的“八股取士”。⑤宣传迷信,培养愚忠愚孝的奴才意识。
为此,要用扬弃的哲学观点看问题,“取其精华,剔除糟粕”,不能因传统文化中有优有劣,就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认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文化沃土和精神底蕴。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融会贯通、相互契合、共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大同理念、自强精神、取之有道的义利观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源、精神力量,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创建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文化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彰显中华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是文化强国战略的前提。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是文化血脉的延续,是建立中华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我们要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合理资源,继承传统,不断创新,将传统文化与近代文化、当代文化融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思想源泉。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融通,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升华;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源”和“流”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独特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问题的重要启示,中华民族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愿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合作探究·提素养】
任务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互动探究】
材料 中国古代社会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但中华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是惊人的,但它与变革性却并不对立。……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历史中较早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考古资料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本土文化源于远古时代。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又不是毫无关联的,它对许多外来文化有着很强的吸纳性和融会贯通性。
——摘编自张应杭、蔡海榕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参考答案】 示例1
观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呈现连续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仁政、民本、忧患意识、以德教化等基本思想,并不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如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并提出了“仁”的理念,孟子将其发展为仁政的政治构想,董仲舒则将其充实为仁义礼智信五常理论,宋明理学完成了儒学的思辨化和哲学化。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发展创新。
示例2
观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立性和融通性相结合的特征。
阐述: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创造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如独特的汉字与语言体系,独一无二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等等。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又具有很强的融通性,如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实现中国化,明末传教士来华带来天文、历算等方面的知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融合外来文化,促进了自身发展。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植根于本土文化主体性基础上不断融合创新的产物。
【审题步骤】
(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
审试题要求,确定试题主旨初步设计“问题”(论点)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试题主题不明确——提炼出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
读相关素材(文字、图片、表格等) 有效信息 “但中华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是惊人的,但它与变革性却并不对立”“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历史中较早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它对许多外来文化有着很强的吸纳性和融会贯通性”
时空定位 中国古代
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 孔子的“仁”的理念;孟子的仁政思想;董仲舒的五常理论;宋明理学
层次鲜明 孔子—孟子—董仲舒—宋明理学
其他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
答题步骤 确定论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呈现连续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梳理论据(2个为宜,不贪多求全) 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了“仁”的理念,孟子将其发展为仁政的政治构想
宋明理学完成了儒学的思辨化和哲学化
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发展创新
任务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互动探究】
材料 愚公移山故事源起于《列子·汤问》,愚公形象经过数代人的建构,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愚公形象的演变 史料出处
南宋以后,愚公形象世俗化倾向更趋明显……泛化成世俗说教中的经典故事……至明代,愚公移山形象被定型为一种精诚的精神,成为训谕后人的标志性形象 李素梅《愚公移山形象的传承与演变考论》
1940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徐悲鸿创作的国画《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形象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的写照,其宏大的气魄正是让敌人望而生畏的自信,民族的艰辛、对胜利的渴望让潜伏在人们血液中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开始沸腾。可以说,这幅国画的创作是一个苦难时代对愚公移山精神价值的又一发现
自从1953年开始实行农业合作社制度后,厉家寨大山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兼党支部书记厉月举带领社员们改河道,削岭头,建水库,闸山沟,砌石井,并地块,整梯田,科学种田,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到1956年,全合作社的粮食亩产已经达到了276.4公斤,这标志着厉家寨提前完成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指标,为此也获得了“英雄的大山社”的荣誉称号。1957年,毛泽东在《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再丰收》报告中,题词写下“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子”的批语 缪琳《愚公移山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请结合时代背景,对材料中不同时期的愚公形象进行解读。
【参考答案】 宋明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儒学人士投身教化和理学的发展,愚公形象被定型为精诚的精神,有利于培养人的道德意志,教化百姓,稳定社会秩序。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民族危机加深,愚公形象成为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写照,激发了民众的抗日救亡意识,提升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有利于抗日战争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三大改造)和建设时期,面对百废待兴、物资匮乏的困难局面,愚公化身为热爱集体、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总之,愚公移山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题步骤】
“四读” 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 材料:从题引得出“愚公形象经过数代人的建构,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从出处得出“《愚公移山形象的传承与演变考论》”“《愚公移山精神及其当代价值》”;从正文得出“南宋以后,愚公形象世俗化倾向更趋明显”“泛化成世俗说教中的经典故事”“愚公移山形象被定型为一种精诚的精神,成为训谕后人的标志性形象”“1940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徐悲鸿创作的国画《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形象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的写照,其宏大的气魄正是让敌人望而生畏的自信”“1957年,毛泽东在《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再丰收》报告中,题词写下‘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子’的批语”等,进而联系相关历史背景,明确其目的和作用
“四定” 定向词(依据材料、结合所学): 请结合时代背景,对材料中……(指导学生在设问中画出关键词)
定法词(概括、说明、评析): 进行解读。(指导学生在设问中画出关键词)
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 时空限定——不同时期;内容限定——愚公形象
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 本题要求“对材料中不同时期的愚公形象进行解读”,即从不同的时代背景来解读这一现象。据材料“南宋以后,愚公形象世俗化倾向更趋明显”“泛化成世俗说教中的经典故事”“愚公移山形象被定型为一种精诚的精神,成为训谕后人的标志性形象”“1940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徐悲鸿创作的国画《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形象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的写照,其宏大的气魄正是让敌人望而生畏的自信”“1953年开始实行农业合作社制度后”“1957年,毛泽东在《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再丰收》报告中,题词写下‘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子’的批语”等信息并联系所学归纳得出要点,最后总结明确不同时代的愚公移山精神有不同的内涵,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的影响,最终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备注:第1课“四定”中的“定向词”和“定法词”,目的是让学生在审题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后面的所有课时不再设置,“四定”改为“两定”。)
【思维导图】
【随堂检测·精评价】
1.下图是某同学在进行中国古代史研究性学习时搜集的部分资料,这些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
夫民,神之主也。(《周礼注疏》)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贞观政要》)
天下为主,君为客。(《明夷待访录》)
A.民本思想 B.民主观念
C.家国情怀 D.天人关系
【解析】 根据材料“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夫民,神之主也”等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以民为本的思想,A项正确;民主观念即发扬民主决策,反对专制,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家国情怀即以天下为己任,热爱国家,热爱民族,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天人关系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
【答案】 A
2.据下图可推知,中国古代体育(  )。
    图1          图2
A.彰显社会实践的德艺相兼特征
B.中的雅俗一体的民间娱乐活动
C.注重贵贱尊卑的道德行为规范
D.镌刻循规守礼的传统文化烙印
  【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左侧图片反映了礼仪为先的道德品质,右侧图片反映了强健体魄的体育活动,二者相结合彰显了社会实践的德艺相兼的特征,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民间活动,排除B项;图片中的围棋所反映的道德教化适用于所有人,不存在等级色彩,排除C项;图片中的礼仪规范和射箭活动主要强调的是道德教化和礼仪规范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排除D项。
  【答案】 A
3.“中和”理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基因,也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礼记·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以下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
A.“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B.“柔弱胜刚强”
C.“人主之患在于信人” D.“一同天下之义”
  【解析】 材料“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大意: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作“中”,表现出来以后都能适中且有节制叫作“和”。因此“中和”指的是对情绪的调节控制。“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说的是君子即使在独处时,也保持谨慎的态度,体现了对自我的调节和控制,故A项正确;“柔弱胜刚强”反映的是柔和刚的对比,未体现调和与控制,B项错误;“人主之患在于信人”说的是君主的祸患在于信任别人,与“中和”无关,C项错误;“一同天下之义”说的是在同一价值观上进行治理的重要性,与“中和”无关,D项错误。
  【答案】 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