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学案(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学案(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4 13:0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通过了解近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1.结合1500—1850年全球人口与经济的变化趋势,认识近代殖民活动导致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又对世界不同地区产生深远影响。(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2.精选史料,理解华工的特点及其对世界历史的贡献,特别是华工对美洲、大洋洲的开发作出的贡献。(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自主预习·悟新知】
【时空坐标】
【知识梳理】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争相在美洲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屠杀、奴役以及从欧洲传来的①    等传染病,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殖民者从非洲掳掠黑人,贩卖到美洲作奴隶
变化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混血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
影响来自不同地方的各个族群有着各具特色的文化,他们共同生活在美洲,形成了新的②    ,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主要国家的人口结构(1)在美国和加拿大,③    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赶进④    生活。 (2)在海地等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 (3)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没有禁止不同族群之间的通婚,⑤    成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 (4)在秘鲁等少数国家印第安人相对较多,但也很少超过人口的半数
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背景 随着殖民扩张的加剧,澳大利亚等地的原住民遭到驱赶和屠杀。越来越多的⑥    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来到澳大利亚和⑦    
影响 19世纪中叶,白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⑧    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原因 (1)19世纪初,英美等国开始陆续颁布禁止⑨    贸易的法令,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 (2)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华工被运往美洲等地,形成了⑩    贸易
贡献 (1)19世纪中叶,大量华工来到澳大利亚开采金矿。在大洋洲的一些岛屿上,华工在种植园和矿山辛勤劳动,促进了这些地方的开发。 (2)留下来的华工在各地形成了一个个    。他们保留和传播着中华文化,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经济、文化的发展
  【答案】 ①天花 ②文化认同 ③白人 ④保留地 ⑤混血人种 ⑥英国人 ⑦新西兰
⑧欧洲文化 ⑨奴隶 ⑩苦力 唐人街
【概念解读】
“苦力”是英语coolie的音译,意思是奴隶,“苦力贸易”也就是“奴隶贸易”,在西方文献中一般用“契约工人”代替它。签订“契约”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外国公司发布招工信息,中国人“应募”,在契约上写明工作的性质、工资数额等;另一种是先向船主赊欠船票,到达地点之后从工钱中扣付。这些契约很多是强迫签订的,且签订之后并不能真正履行,因此,“苦力贸易”在本质上是贩卖行为,也被称为“猪仔贸易”。
1846年12月7日,英国商人在厦门拉开了“苦力贸易”的序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苦力贸易的中心转移到了广州,到1873年3月底,“苦力贸易”名义上已经结束,但仍有大批契约华工通过各种方式被贩卖到各殖民地。
【拓展延伸】
1.近代以来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1)15世纪随着新大陆的发现,世界人口迁移的规模开始扩大。当时的国际移民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先是西班牙、葡萄牙,接着是荷兰,最后是英国、法国等。这一时期移居新大陆的欧洲人数量不多,最初多是推行殖民统治的殖民者和士兵,接着是贫苦的劳动者。这一时期大规模迁到美洲的是非洲黑人。(黑奴贸易)
(2)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是国际人口迁移最多的时期。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也是人类经历的两次世界大战时期。进入20世纪,欧洲平均每年外迁的人口超过150万。这一时期,国际移民的流向仍是由欧洲大陆向新大陆迁移。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移居到新大陆的欧洲人有5030万。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一批新的国家的出现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国际人口迁移又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第一,政治性的人口迁移比以往规模更大、时间更长;第二,外籍工人的国际迁移规模越来越大;第三,国际迁移的流向发生很大变化。
2.近代华工对世界的影响
(1)下南洋:促进了南洋经济的发展,传播了中华文化。
(2)赴美华工:促进美国西部开发、太平洋铁路交通发展。
(3)促进了大洋洲的开发。
(4)华工还为东南亚经济作物的开发、种植作出很大贡献。
(5)近代华人还在南非开采金矿,甚至为一些国家的独立战争作出较大贡献。
(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华工为英法两国在西线战场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后勤保障。
【教材问题】
学思之窗 想一想:欧洲侵略者的殖民活动对美洲文化有什么影响
解题关键:殖民活动下美洲文化的多元性。
思路引领:结合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归纳得出;总结殖民活动下美洲文化的特点。
答案提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的侵略活动带来了欧洲宗主国的文化,他们的文化在殖民地得到发展。同时,印第安人文化和黑人文化也得以保存。美洲出现了以欧洲宗主国文化为主、多元文化并存的现象。
思考点 英国的殖民活动对大洋洲人口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
解题关键:大洋洲的人口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思路引领:据教材内容归纳即可。
答案提示:原住民人数在英国殖民活动中因屠杀、疾病等因素大为减少,而来自英国的各种移民人数则持续增加,导致大洋洲人口结构由原来的以原住民为主改变为以英国移民为主。
【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 阅读上述材料,联系相关史事,谈谈华人对美国西部开发作出的贡献。
解题关键:近代华人移民特点及对美国西部开发的影响。
思路引领:据教材相关材料信息,联系相关史实归纳得出。
答案提示:华工对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以及后来的西部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做白人不愿意做的工作,拿比白人工人低得多的工资,用简单的工具,完成了常人难以完成的工作,等等。
学习拓展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谈谈你的看法。
解题关键:比较欧洲对亚非拉殖民侵略的特点。
思路引领:基于材料中历史现象分析;总结欧洲殖民侵略在亚非拉呈现的不同特点;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因素。
答案提示:本题为开放性题目,不设标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合作探究·提素养】
任务1 近代人口跨地域转移的原因与影响
【互动探究】
材料 大事年表,是学者根据某一主题,把特定时期的较大事件按年代排列起来的一种参考资料。
1500—1850年全球人口与经济变化的趋势
约1500年欧洲人口达8000万
18世纪欧美城市化增长;全球大多数人口集中在南亚和东亚
1750—1800年印度手工业开始衰落
1750—1850年中国人口翻番,美洲人口增长了6倍
1784—1814年英国从中国进口3亿磅茶叶
18世纪晚期奥斯曼帝国失去其对造船业的控制权
1795年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出版
1796年爱德华·詹纳研制出改进了的天花疫苗
1798年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出版
约1800年欧洲人口达到1.8亿
  材料所示的大事年表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500—1850年全球人口与经济变化趋势的认识。对此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示例1
见解:我赞同这位学者的认识,经济进步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理由: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社会人口的增加。首先,英国18世纪发生了工业革命,大量人员从农村进入城市,城市化飞速发展。约1800年,欧洲人口达到1.8亿,这时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力大大提高。其次,中国康乾盛世时期,社会稳定,农耕经济持续发展,表现为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高产作物被引进。因此,1750—1850年,中国人口翻番。
总之,经济进步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人口的增长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示例2
见解:我认为该学者的认识需要修改,这一大事年表需要补充“16—19世纪,非洲丧失大量人口”。
理由: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将大量非洲黑人掳掠到美洲为奴,使非洲在16—19世纪丧失了大量人口。首先,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丧失,给非洲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造成了该地区长期的贫困和落后。其次,来自非洲的奴隶为美洲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美洲地区的开发,也影响了美洲新的文化和族群的形成。最后,以贩卖非洲奴隶为主要方式的早期殖民扩张,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16—19世纪,罪恶的“三角贸易”,使得非洲丧失了大量人口,同时对世界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示例3
见解:我赞同这位学者的认识,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素质显著提升。
理由:经济发展不仅促进了人口数量的增长,更提升了人口的普遍素质。首先,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欧洲启蒙运动的产生,启蒙思想家以理性主义为核心内容,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一书是这一时代的产物,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其次,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进步,詹纳改进天花疫苗,提高了人类生存质量,从而提升了人口的身体素质。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人口身体和思想素质的进步创造了物质条件,从而推进了社会的发展。
【审题步骤】
  (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
审试题要求,确定试题主旨初步设计“问题”(论点)材料所示的大事年表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500—1850年全球人口与经济变化趋势的认识。对此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试题主题不明确——对此提出你自己的见解)
读相关素材(文字、图片、表格等) 有效信息 “18世纪”“欧美城市化增长;全球大多数人口集中在南亚和东亚”“1750—1850年”“中国人口翻番”“约1800年”“欧洲人口达到1.8亿”
时空定位 世界近代
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 英国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欧洲人口的增长;中国康乾盛世时期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口的增长
层次鲜明 英国工业革命—中国康乾盛世
其他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
答题步骤 确定论点 我赞同这位学者的认识,经济进步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答题步骤 梳理论据(2个为宜,不贪多求全)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人口的变化
中国康乾盛世时期人口的变化
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 经济进步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人口的增长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任务2 近代以来中国的海外移民
【互动探究】
 材料一 1874年3月,清政府指派的调查团抵达古巴,调查华工受虐事件。调查团先后视察了当地的甘蔗种植园、猪仔馆、制糖厂以及囚禁华工的“官工所”,他们还收集到1176份口供证词。下表所示为综合其他华工史料,对所见的459份口供提供者所进行的信息整理。
年龄段 人数 /人 出洋前 职业 人数 /人 出洋 地点 人数 /人 籍贯 人数 /人
1—10岁 4 耕田 84 澳门 354 广东 382
11—20岁 142 做小生意 106 汕头 38 福建 49
21—30岁 216 做工 87 厦门 30 其他 28
31—40岁 71 其他 26 其他 14
41—50岁 20 未说明 156 未说明 23
51—60岁 1
未说明 5
——摘编自张书《晚清古巴华工出洋原因再析——以古巴华工口供为中心的考察》等
材料二 吾人对此可敬可爱之中国人,正宜尊仰之,感谢不逞也。如无此数千华人助战,及在野工艺厂当工之华……以助于我古巴之人,则古巴之能否自由,亦未可料。……古巴之华人,对于古巴之自由事业,无不慷慨附助。
——摘编自古巴驻德公使奇沙礼《华工赞助古巴独立史略》
19世纪50年代初,旧金山附近500万英亩低洼地常年浸涝,荒废无用。经华工平整后,大面积低洼地变为肥沃良田。……州的农业季节工人,华工占75%。据加州土地测量局局长估计,华工在修铁路、治洼地方面为加州所创财富近3亿美元。
——摘编自[美]乔治·西华《从社会经济方面看中国移民》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古巴华工的三个特点,并分别说明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说明美洲华工的历史贡献。
  【参考答案】 (1)①特点:遭受残酷剥削。
原因:古巴殖民者的迫害;国穷民弱。
②特点:出洋华工以青壮年为主。
原因:古巴高强度工作的需要;列强的有意诱骗;黑人奴隶制的逐渐废除。
③特点:出洋前职业种类较多,以小生产者为主。
原因:列强侵略,许多小生产者破产;晚清社会动荡,民生艰难;等等。
④特点:出洋地点集中在澳门、汕头、厦门等通商口岸。
原因:是西方国家在华活动的主要区域;与华工相关条款的规定;出洋便利,列强可节省成本。
⑤特点:在籍贯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集中性(或广东和福建是输出华工最主要的地区)。
原因:接近澳门、厦门等出洋口岸;这些地区受列强侵略早,破产农民、手工业者等较多;列强在当地宣传拐骗力度大;当地有下南洋的传统;等等。(任答三点即可)
(2)政治上,为美洲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经济上,促进了美洲的开发,尤其是在美国经济崛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上,传播了中华文化,促进了美洲多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审题步骤】
“四读”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 材料一:从出处得出“晚清古巴华工出洋原因再析——以古巴华工口供为中心的考察”,从正文得出“1874年3月,清政府指派的调查团抵达古巴,调查华工受虐事件”“11—20岁”“142”“21—30岁”“216”“做小生意”“106”“做工”“87”等,进而归纳出19世纪中期古巴华工的特点。 材料二:从出处得出“《从社会经济方面看中国移民》”,从正文得出“以助于我古巴之人,则古巴之能否自由,亦未可料。……古巴之华人,对于古巴之自由事业,无不慷慨附助”“经华工平整后,大面积低洼地变为肥沃良田”“据加州土地测量局局长估计,华工在修铁路、治洼地方面为加州所创财富近3亿美元”,进而说明美洲华工的历史贡献
“两定” 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 第(1)问,时空限定——19世纪中期,古巴;内容限定——古巴华工的特点。第(2)问,时空限定——美洲;内容限定——华工的历史贡献;角度限定——政治、经济、文化
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 第(1)问根据材料“1874年3月,清政府指派的调查团抵达古巴,调查华工受虐事件”得出遭受残酷剥削。关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古巴殖民者的迫害、国穷民弱等方面回答。根据材料“11—20岁”“142”“21—30岁”“216”可知出洋华工以青壮年为主。关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古巴高强度工作的需要、列强的有意诱骗、黑人奴隶制的逐渐废除等
“两定” 方面分析作答。根据材料“做小生意”“106”“做工”“87”可知华工出洋前职业种类较多,以小生产者为主。关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列强侵略,许多小生产者破产;晚清社会动荡,民生艰难等方面思考作答。另外还可从地域方面概括特点,如出洋地点集中在澳门、汕头、厦门等通商口岸。关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商口岸是西方国家在华活动的主要区域;与华工相关条款的规定;出洋便利,列强可节省成本等方面思考作答。在籍贯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集中性(或广东和福建是输出华工最主要的地区)。原因:接近澳门、厦门等出洋口岸;这些地区受列强侵略早,破产农民、手工业者等较多;列强在当地宣传拐骗力度大;当地有下南洋的传统;等等。第(2)问根据材料“以助于我古巴之人,则古巴之能否自由,亦未可料。……古巴之华人,对于古巴之自由事业,无不慷慨附助”可知,政治上,为美洲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根据材料“经华工平整后,大面积低洼地变为肥沃良田”“据加州土地测量局局长估计,华工在修铁路、治洼地方面为加州所创财富近3亿美元”可知,经济上,促进了美洲的开发,尤其是在美国经济崛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上,传播了中华文化,促进了美洲多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思维导图】
【随堂检测·精评价】
1.据西班牙史学家拉斯卡萨斯1520年的叙述,天花是西班牙卡斯提尔人带到美洲的,造成了超过1/3的印第安人死亡。美洲原住民的急剧减少直接导致(  )。
A.土生白人力量的壮大 B.美洲沦为殖民地
C.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 D.奴隶贸易的兴起
  【解析】 “超过1/3的印第安人死亡”造成美洲人口缺乏,直接导致了奴隶贸易的兴起,故选D项。
  【答案】 D
2.1518 年,西班牙国王颁布特许状,允许本国在美洲的殖民者把非洲奴隶输入加勒比海群岛,这被视为欧洲各国“合法”从事黑奴贸易的起点。到 1825 年,西属美洲和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人口构成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西属美洲 葡萄牙殖民地巴西
欧洲人 18.2% 23.4%
混血种人 28.3% 17.8%
非洲奴隶 11.9% 49.8%
印第安人 41.6% 9.0%
A.西葡两国的黑奴贸易远超他国
B.印第安人遭到种族灭绝
C.美洲的人口结构产生显著变化
D.非洲文化发展为拉美主流文化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美洲的印第安人的比例要小于非印第安人的比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殖民国家在美洲大肆屠杀印第安人,并且将黑人从非洲贩卖至美洲,使美洲的人口结构产生显著变化,C项正确;材料没有将西葡两国的黑奴贸易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无法得出“黑奴贸易远超他国”的结论,排除A项;西属美洲印第安人的占比是41.6%,材料无法体现印第安人遭到种族灭绝,排除B项;由材料得不出非洲文化发展为拉美主流文化,排除D项。
【答案】 C
3.墨西哥三文化广场矗立着阿兹特克金字塔大神庙、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墨西哥外交部大厦。该广场碑文上有这样的评述:“这不是任何人的胜利或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这主要体现了文化的(  )。
A.碰撞与融合 B.侵略与反抗
C.创新与继承 D.交流与借鉴
  【解析】 据材料“墨西哥三文化广场矗立着阿兹特克金字塔大神庙、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墨西哥外交部大厦”可知,墨西哥三文化广场展示了古老的阿兹特克文化、西班牙殖民文化和现代文明,这三种文化共存于一个广场,体现了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故选A项;三种文化共存于墨西哥三文化广场中,体现了文化的融合,排除B项;创新与继承体现的是在本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继承与创新,而材料中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体现了文化的碰撞,排除C项;文化交流与借鉴体现了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材料中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体现了西班牙入侵对墨西哥文化的影响,无法体现墨西哥对西班牙文化的影响,排除D项。
  【答案】 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