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23课导体与绝缘体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23课导体与绝缘体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4-04 09:0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导体与绝缘体”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3课内容。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构建。其中,第一课“我的小灯笼”,从生活中常见的灯笼出发,引导学生认识灯泡、电池、导线等一系列电学元件。第二课则将各个电学元件整合起来,对电路进行研究。第三课和第四课从正反两个方面对灯泡亮与不亮的条件进行探究。而最后一课则深入“导电性能”,对导体与绝缘体进行探究。这一课的教学,教师需要利用实验让学生学习验证“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的方法,同时对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有一个大致认识。在具体内容的设计上,教师可以联系前面所学知识,设计“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探析”“导体与绝缘体的检测方法和注意事项”“生活中常见的导体与绝缘体”等内容,让学生以一定的顺序进行探究。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上来说,在学习这一单元之前,大多数学生已经使用过各种各样的电器,对灯泡、电池、导线等一系列电学元件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教师以生活情境导入单元学习内容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从探究和实验能力上来说,在过去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方法,并且习惯了以问题为导向学习科学知识的模式。
三、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结合生活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思维:利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结合实验统计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对导体和绝缘体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
探究实践:通过实验了解区分导体和绝缘体的正确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其他物体的检测中;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活动中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通过有趣的实验现象,维持对科学的好奇心;了解用电常识,养成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检测方法,并对身边各种物体进行检测,认识身边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难点:了解用电的常识,养成安全用电的好习惯。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结合前面学习的知识进行导入:
在“灯泡不亮了”这一课,我们学习了灯泡出现的故障。下面,请大家看这一幅图(教材中本课开头图片),请问图中人物拿的是哪种电路元件?为什么在其接上后,灯泡没有亮?我们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为什么要这样解决?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师总结:在上面图片展现的实验中,我们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物体都能让电流通过,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对物体的导电性能进行探究。(在总结的同时,以多媒体课件展现本课探究的标题——导体与绝缘体。)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导入,一方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则与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密切衔接。这对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架构、更好地掌握核心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新知探究
教师引导:从上面的实验中我们了解到,并非任何物体都可以让电流通过,那么,在上面的实验中,什么可以让电流通过?什么不能让电流通过呢?(在提问的同时,展示导线这一元件,让学生猜测。)
学生根据经验提出假设——金属导线可以让电流通过,非金属导线不能让电流通过。
教师引导:空口无凭,现在就让我们验证一下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教师分别将导线和塑料外皮接入电路中,让学生观察现象。
教师询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现象回答:将金属导线接入电路时,小灯泡亮了;将塑料外皮接入电路时,小灯泡没有亮。
教师继续询问:这种现象代表着什么呢?
学生回答:金属导线可以让电流通过,而塑料外皮不能让电流通过。
教师总结:不错,在生活中,有些物体容易被电流通过,这样的物体我们称为导体;有的物体不容易被电流通过,这样的物体我们称为绝缘体。
教师引导:好了,现在我们知道金属导线是导体,而导线的塑料外皮是绝缘体。那么,有谁知道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吗?
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质疑:真的吗?为什么你会这么觉得呢?
在更多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后,教师引导:看来同学们存在不同的意见,那么,我们怎么确定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呢?
在学生回答“做实验”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等答案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检验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这一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先选择学生上讲台展示,在学生展示后,询问:这样算完成了吗?还有哪些同学有补充的地方?引导学生明确检测一个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实验的注意事项。如进行实验之前先检测电路检测器是否存在问题;实验之后,将橡皮放到合适的位置,保持良好习惯等。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检测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教师总结:好了,通过实验,想必大家都得出了正确的答案,那么,最后再让我们确认一下,橡皮究竟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学生根据探究的结果齐声回答:绝缘体。
(设计意图:结合金属导线和塑料外皮进行检测,让学生了解检验一个物品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的方法。结合实验,让学生掌握实验的注意事项,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小组为单位的实践活动能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及时应用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素养。)
(三)迁移应用
教师引导: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正确检测出了橡皮是绝缘体,在这一过程中,大家都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思考一下,你们能将检验过程写下来吗?
(学生回忆实验过程,并将其写到一张纸上。)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回答实验的过程。在回答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实验的过程展现到多媒体屏幕中:(1)从盒子中拿出橡皮,预测并记录。(2)将电路检测器两个接头对接,看灯泡是否发光。(3)用两个接头接上橡皮,看小灯泡是否发光。(4)重复上一过程。(5)将现象记录到事先准备好的表格上。(6)将橡皮放到另一个盒子中。
教师询问: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步骤有什么科学性?
学生结合具体的步骤说明目的,如“将第三步的过程重复”这一步骤目的是避免误差。
教师引导:通过这样的步骤,我们检验出了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那么,生活中其他物体,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检验吗?
在收获了学生肯定的答复后,教师引导:课前,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很多不同的物体,现在,让我们检测一下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吧!当然,在检测之前,老师要提出几点要求:第一,严格按照之前我们探究出的科学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第二,在你们自己准备的物体之外,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其他物体,在完成自己小组的探究后,不妨再检测一下老师给的物体。第三,为了保证实验的进度与效果,大家需要合理分工。你们能做到吗?
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实验。
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巡视,一方面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必要的指导,另一方面观察学生小组实验的进度。大多数小组完成必要的实验后,教师引导学生停止实验,进入下一步的探究。
(设计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能否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一直是影响实验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本次实验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总结前面一个环节所用的实验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在后续的实验中得出准确的结果,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素养。另外,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小组合作与探究能力,但不能科学地分工依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的教学效果。这也是教师在实验正式开展之前对学生分工合作提出要求的重要目的。在学生准备的物体之外,为学生另外准备了一种需要检测的物体,让有余力的学生解决,目的就在于落实分层教学理念。)
(四)合作探讨
教师引导:现在大家都检测了不少物体,但是,每个小组检测的物体都不同,交流一下,你们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有哪些吗?
学生进行组外交流,总结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教师开展森林运动会游戏,选择学生上讲台参与。游戏中,以两种不同的小动物代表两个学生,左右两边则是“铅笔是绝缘体”“黑板檫是导体”等判断正误的题目。在游戏中,学生回答正确与否,中间的卡通角色会有不同的反馈。
教师引导: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我们所接触到的电器中,有很多都是由导体和绝缘体共同组成的,回忆一下,都有哪些物体是由导体和绝缘体共同组成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电是能量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在生活中,电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电器中,将导体与绝缘体结合起来,就是为了安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万无一失。同学们,思考一下,在生活中,我们要怎样做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意外,保证用电安全呢?
教师展现插拔插头、清洁电器等场景图,让学生回答。
在学生回答了所有自己了解的安全用电知识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屏幕展现安全用电的知识和技巧。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小组之间的交流活动,以构建“独思—交流—共享”的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森林运动会游戏,有效丰富游戏的新颖程度,以取代原本较为枯燥的小组探究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小组探究的兴趣,以成就感更好地提升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以“安全用电”为载体进行师生互动,有效让学生将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到安全用电的必要性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电习惯。)
(五)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最后,再让我们回忆一下,本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学生结合前面学习的知识,回答本课学习的内容。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展现关于本课知识的思维导图。随后总结:“在生活中,根据是否容易导电,我们将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这两类物体在我们用电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然,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安全用电,避免意外。”
(设计意图:借助总结性提问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结合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架构。同时联系生活,让学生总结安全用电的方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更好地发挥科学学习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
安全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