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辽
西夏
北 宋
辽
源起契丹
宋辽和战
“契丹,居潢水之南,黄龙之北,鲜卑之故地,........逐猎往来,居无常处。” ——《旧唐书·北狄传》
契丹族
唐末大乱
汉人北逃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中原的生产生活方式
9世纪后期,契丹已有了先进的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开始建筑房屋、城邑,具备了建立国家的条件
契丹鸡冠壶
契丹货币
契丹族
建立时间:10世纪初(916年)
建立者: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临潢(huáng)府
(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
契丹文字
唐朝货币
唐朝文字
民
族
交
融
宋辽和战——燕云十六州
痛失燕云地,长梦十六州
相关史事:辽太宗时,五代后唐将领石敬瑭以割地为条件,借助契丹兵力,当上后晋皇帝,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儿皇帝石敬瑭
“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蕃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 ——叶隆礼《契丹国志》
宋辽和战——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地处燕山与太行山相接处,北接塞北草原,南依华北平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内山脉险峻,河流横贯,长城蜿蜒,共同构筑了中原北部最重要的屏障。燕云十六州的失去,使中原地区丧失了山川之险与长城防线
宋太祖
宋太宗
宋辽和战
关系友好
互通使节
攻辽失败
对辽防御
战
和
雍熙北伐之时,杨业在陈家谷战役中因奸臣胁迫和后援不力,最终中箭被俘,绝食三日而亡,其子延玉亦力战而死。
宋太祖别置封桩库……待封桩库蓄满三五十万,即向契丹赎回燕云十六州的土地与人民,如若不然,则以此征召勇士讨伐契丹。
宋真宗
宋辽和战——澶州之战
辽军兵临澶州城
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
宋军士气大振,辽军大败
宋辽议和,订立澶渊之盟
战
和
宋辽和战——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盟约:
1.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2.双方撤军,各守疆界。
3.宋给辽岁币。
4.在边境开设榷(què)场(贸易市场),开展互市贸易。
澶渊之盟之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如
何
评
价
澶
渊
之
盟
?
宋辽和战——澶渊之盟
《边户》(节选)
【宋】欧阳修
自从澶州盟,南北结欢娱。
虽云免战斗,两地供赋租。
将吏戒生事,庙堂为远图。
身居界河上,不敢界河渔。
(河北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四榷场)岁获四十余万。
——《宋史》志·卷一百三十九
屈辱求和,以金钱换和平
宋辽边境安宁,保持和平
岁币加重了宋朝财政负担
促进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生产发展,加强民族交融
耻辱
和平
交融
西
夏
源起党项
宋夏和战
党项族
西夏政权
建立时间:11世纪前期(1038年) 建立西夏
建立者:党项族首领元昊
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西夏符牌
宋朝虎符
西夏货币
西夏文字
官制
军制
法律
垦荒
农牧经济
效仿唐宋
民族交融
宋夏战争
1038年李元昊称帝,北宋拒绝承认其帝位,遂起兵讨伐
军事
西夏屡屡获胜,宋朝节节败退
经济
与宋交战多次获胜,但掳掠所获既抵债不了战争中的耗费,也抵不上从前依照。合约与通过榷场互市从北宋取得的物资。 ——《辽宋西夏金史》
西夏建国前,宋朝“岁赐”白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
“尺布至直钱数百” “民间升米百钱”
战
得不偿失
宋夏和谈
宋夏战争——庆历和议
庆历和议
1.夏取消帝号,宋册封其为夏国主,名义上向宋称臣。
2.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
3.恢复榷场。
“彼此获利,岁收以十万记”
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和
如何正确看待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1.战争是短暂的,和平交流才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2.战争与和平来往,都是民族交融的方式。
3.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促进了边疆开发与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发展。
课堂小结
1.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秦﹣鲜卑族 ④北宋﹣赵匡胤 ⑤隋﹣李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2.“澶渊之盟”的盟约双方是( )
A.北宋与辽 B.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北宋与金
B
A
当堂检测
3.以下选项不属于北宋与西夏和谈后带来的结果是( )
A.西夏皇帝向北宋称臣
B.北宋定期给西夏岁币
C.西夏、北宋双方商业互不往来
D.宋夏边境安宁,生产贸易兴旺
C
4.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剧,其中唱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寇准 B. 宋高宗 C. 宋真宗 D. 宋太宗
5.下列哪一项不是宋辽、宋夏之间议和的共同点:
A.宋王朝每年要交纳大量岁币
B.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的和平相处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