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乎情,止乎礼——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12《关雎》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发乎情,止乎礼——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12《关雎》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4 12:1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发乎情,止乎礼——《关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文化自信:了解《诗经》,熟读成诵,理解赋、比、兴的表现手法。(重点)
2.语言运用:感悟诗歌语言的音韵美、情感美、意境美。
3.思维能力:体会诗歌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重点)
4.审美创造:理解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价值观。(难点)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同学们,步入青春期的你们,一定会面对或者已经悄悄面对的一个话题,就是爱情。老师也曾经有过这个阶段,懵懵懂懂,手足无措,身边却没有人能告诉我该如何是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关雎》,感受“发乎情,止乎礼”的美妙爱情吧。
【了解诗经】
过渡语:同学们先翻到65页,我们来了解一下《诗经》是怎样的一本书。一边读一边用笔圈划重要文学知识考点。
《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称《诗》或《诗三百》,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成“六义”,是古人对《诗经》的艺术总结。
我们本学期的必读名著《经典常谈》的第四章也有重点介绍《诗经》,大家可以关联起来看,增加自己对国学经典的了解。
【活动一:浅吟低唱品诗韵 】
(一)纠正字音,自行朗读3遍,全班齐读1遍
(二)交流感受,这首诗读起来有什么特点
思考:观察诗歌的语言形式,本诗是如何做到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呢?
明确:1.用词特点:
双声词:雎鸠:描写景物 。参差 辗转:修饰动作
叠韵词:窈窕:摹拟形象。 辗转
叠词:关关
2.结构特点:重章叠句
在结构上:
"参差荇菜"——反复重叠的章节,
"求之""友之""乐之"递进——循序渐进的情境
作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一唱三叹,余味无穷,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
3.再次诵读:在朗读上读出节奏和韵律
【活动二:咬文嚼字,赏形象】
(一)对照注释,疏通句意,这首诗写一个怎样的故事?
过渡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完这首诗,你大概知道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明确:写一个君子对一个淑女的爱慕、追求的故事。
(二)男子对女子的爱恋经历了几个阶段?
一见钟情的爱恋
求而不得的相思
长相厮守的幻想
(三)赏“关雎”
过渡语:既然是写君子追求淑女的故事,为何以雎鸠鸟开头呢?下面有两则资料,大家先看一看,说说为什么。
助读链接:朱熹说雎鸠:“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
雎鸠:声尖细清脆,富于音韵,很是动听。雄鸟和雌鸟配对以后常常比翼双飞,鸣声不断。雌鸟把鸟卵生产在巢中,雏鸟育雏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是一对用情专一、仪态端庄的鸟。
明确:这是一种“比兴”的表现手法。
本诗中:关雎鸟成双成对地在水中的陆地上鸣叫,
1.“比”,比喻君子淑女是一对佳偶。
2.“兴”,引出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情感与自然景物相契合,情景交融。
再看,诗中哪里还有运用了“比兴”的手法的句子呢?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以水中难以采摘、左右飘摇动荡的荇菜为比喻,兴起君子追求淑女而动荡渴慕的心,展现艰难却执着的追求过程。
(四)赏“淑女”
过渡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位君子十分喜欢,愿意追求当做好配偶的女子是一位怎样的人呢?从文中找一找有没有相应的描述?
明确: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淑女——善良美好的女子。
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勤劳能干、矜持慎重
总结:什么样的女子才能称作“淑女”呢?
善良文静、勤劳能干、矜持慎重
助读链接:根据古诗文解读的经验,越接近创作年代的文学解读可信度越高。西汉扬雄《方言》中记录:“秦、晋之间,美心为窈,美状为窕。”可见古人对于“淑女”的定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窈”和“窕”,既要心灵美好,又要容貌美好,而且心灵美好是第一位的,这样的女子才是“君子”合适的配偶。
(五)赏“君子”
过渡语:那什么样的君子才配得上如此美好的淑女呢?我们来看一看追求这位淑女的君子是怎样的人。
明确:
1.寤寐求之——执着重情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尊重守礼
3.琴瑟友之——志趣高雅
4.钟鼓乐之——重视礼仪
击鼓鸣钟不仅是为了达到隆重和喜庆的效果,还在于让婚姻得到大家的祝福和见证。每一步都按照“礼”的要求认真对待。
思考:君子之爱是一种怎样的爱?
助读资料:“君子的精神特点,哪怕是恋情,也是温文尔雅,循序渐进,颇有节制的,快乐不能过度,哀伤也不能过度,即便求之不得,也不过就是‘辗转反侧’,最后当恋情终于得到认可时,也不过就是‘钟鼓乐之’而已”——北京大学 孙绍振教授
【活动三:含英咀华,思教化】
思考:这是一篇写男女之情的诗歌,可《关雎》作为《诗经》的第一篇、开篇之作,有什么特殊用意吗?
助读资料:“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不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诗大序》
明确:
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中,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先有夫妇之道,而后有父子之道,再有君臣之道。君子的情感是自然而发的,在追求过程中,表现克制不冲动,可谓是止乎礼,这是远古时代人们最朴素、最基础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也是儒家礼乐教化的根本。
学完了这首诗,你觉得什么是爱呢?
【作业布置】
1.朗读并预习《蒹葭》,用心体会诗中歌咏的内容,感受韵律美。
2.把《蒹葭》它改写为现代诗歌,或者一个散文片段,意境要优美,描写要生动,字数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