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上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他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走近作者
翩然( ) 孕育( ) 风雪载途( )炎热( ) 簌簌( ) 物候( ) 农谚( ) 连翘( ) 悬殊( ) 纬度( ) 经度( ) 销声匿迹( )
piān
yùn
zài
yán
sù
hòu
yàn
qiáo
shū
wěi
jīnɡ
nì
萌发:
次第:
翩然:
孕育:
农谚:
悬殊:
种子或孢子发芽;比喻事物的开端。
依次,按照顺序,或依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
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指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动作轻快的样子。
形容差别大。
销声匿迹:
周而复始:
花香鸟语:
草长莺飞:
衰草连天:
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比喻事物的循环。
花飘散着清香,鸟唱着悦耳的歌,形容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多指春光明媚。
绿草茂盛,莺儿啼飞,指春天的美好景象。
很多草枯黄败落的样子。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精读课文,探讨下列问题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说明这些因素的顺序能否调整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古今差异对物候有什么影响?
5、物候观测研究的有何意义?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地运用在农业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①纬度的差异
②经度的差异
③高下的差异
④古今的差异
4、古今差异对物候有什么影响?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南京桃花盛开时
北京桃花含苞待放
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三四月间)
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济南苹果树四月中或谷雨节开花
烟台苹果树开花要到立夏
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山顶和山下的差异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作者为什么要先说纬度,再说经度、高下的差异,最后说古今的差异?请从说明顺序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选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或由主到次)依次排列,纬度影响最大,所以先说;经度次之,放到第二位;高下差异又次之,放到第三位;古今差异影响最小,所以最后说。另外前三者都是空间因素,古今差异是时间因素,这都是按照逻辑顺序安排的,条理清晰。
5、物候观测研究的有何意义?
进行物候观测研究,懂得物候知识,对农业丰产有重大意义。
6、品语言
秋
冬
春
夏
阅读课文⑥~⑩段,回答问题
1. 请你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⑨段中的加点词“一定”的表达作用(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一定”在这里是“特定”的意思,起限制性作用,说明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只有在特定的高度上气温才比低处高,并不是所有高度都如此,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 今天(3月23日)是丹丹的生曰,远在大连和北京的两个姐姐都在微信上发来电子贺卡表示祝贺,令丹丹惊讶的是照片上北京的连翘和榆叶梅开得正盛,可是在气候宜人的大连这两种花却未开放,你能结合选文内容解答丹丹的疑惑吗?
因为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炜度的内陆,冬天暖和,春天反而寒冷;大连属于沿海地区,它的春天来临要比内陆迟若干天,所以北京的连翅和榆叶梅要比大连开放的早。
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3、第6-9段总体上来看,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在春天,早春也跟晚春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四、判断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下定义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分类别
5、第⑩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作比较。
这段文字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曰期与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作对比,突出强调地说明了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差异这个因素。
5、分析这首诗包含着怎样的物候知识: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已是春归芳菲尽,但是诗人却意外发现这高山古寺中竟有刚盛开的桃花。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 ,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1.说明对象________,本文属于______说明文。
2.说明顺序________,因为:
3.说明思路:
4.主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5.说明语言的风格:____和_____相结合。
物候物候学
事理
逻辑顺序
由浅入深,
现象到本质,
主要到次要
首先引出说明对象;
然后说明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
然后说明影响物候来临的因素;
最后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引资料
平实
生动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龟背潮,下雨兆……
搜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古代农谚选粹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古代农谚选粹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睛。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露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1.说法有误的一项( )
A.《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B.《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C.《回延安》采用陕北信天游的形式写的。
D.散文《灯笼》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
D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翩然(piān)农谚(yàn) 连翘(qiāo)风雪载途(zài)
B.孕育(yùn)萌发(mén) 怅惘(wǎng)销声匿迹(xiāo)
C.争讼(sòng)斡旋(wò) 铿然(kēng)熙熙攘攘(rǎng)
D.悄然(qiǎo)不禁(jìn) 恬静(tián)戛然而止(jiá)
C
注音检测
2.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家眷(juàn)亢奋(kàng)晦暗(huì)束缚(fú)
B.冗杂(rǒng)归省(xǐng)辐射(fú)闭塞(sè)
C.蓦然(mò)侮辱(wú)茂腾腾(téng)糜子(méi)
D.脑畔(pàn)钳子(qié)行辈(háng)撺掇(duo)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