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其五)》
【学习内容】
教材:《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其五)》
丛书:《己亥杂诗(其二十四)》
【学习目标】
1.品味诗句,领略不同诗人笔下的不同风光,感受田园和自然风光带给诗人的慰藉。
2.感悟和体验诗中蕴含的情怀和理趣。
【课型及课时】
教读引领课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通关
参考“课前预习任务单”,巩固基础知识。
二、导入新课
世界很大,但我们大多数人兜兜转转,都走不出自己的心境。走得再远,都是局促于一室之内。人的一生都要经历世事的沧桑,那么何不让心灵去旅行,让生命在旅途中回归最本真的状态?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学习《游山西村》和《己亥杂诗(其五)》两首游历诗,一边享受旅途美景,一边学习用诗的形式写游记的方法。
三、学习活动
任务一:自读诗歌,理解诗意。
1.自读诗歌,疏通大意。
(1)听朗读示范音频并在书上做标记,自读诗歌,读准字音、停顿。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小组合作,疏通诗歌大意。
2.想象细节,丰盈画面。
要求:发挥联想和想象,补充细节,描绘画面,用现代诗形式翻译诗歌。
原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改写:
一杯杯腊月的浑酒
漂着洁白的米粒
远道而来的客人
不要掩面嘲笑
丰年的农家
早已备足了佳肴
只想留住你前行的脚步
任务二:探究品析,理解写作手法。
1.这两首诗都属于古代的游历诗,诗中却并没有出现“游”字。这两首诗到底是从哪些角度来表现游览的呢?请每个同学自由朗读本诗,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联进行探究,并说说这联对你写游记时有什么启发。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首联选择的是记叙作者游山西村遇到的美事,农家酒味虽淡薄,但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山西村村民在丰收之年,尽其所有,杀鸡宰猪,款待客人。这样的盛情无形中增添了此次游览的妙趣。
——写游记时可选择游览途中遇到的有趣的人和美妙的事来写,更有人情味和烟火气。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人在一重重山一道道水的萦绕中漫步,正怀疑自己走入山水迷魂阵无路可行时,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突然出现在眼前,诗人自是喜上眉梢。
——好游记要描绘美丽风光,生活中我们要有发现美的眼睛。
(3)“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诗人还未离开就惦记着随时故地重游,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山西村的喜爱与留恋。
——景中一定含情。游览者的内心感受是游览之地美丽风光与魅力风俗的最好见证,侧面描写是写好游记不可或缺的法门。
2.知人论世,深入了解诗人境况。
《游山西村》背景资料:
写作此诗时,陆游因遭排挤,被罢官闲居在家。回到家乡的陆游,心情复杂,苦闷激愤交织,然而他并没有心灰意冷,“慷慨心犹壮”的爱国情绪,使他在乡居生活中看到了希望和光明,并把这种感受倾注到诗歌的创作当中。
(1)结合写作背景,再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读出了诗人对前途抱有希望,在山水田园中得到慰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己亥杂诗》背景资料:
《己亥杂诗》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己亥指清道光十九年(1839),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清王朝行将没落;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己亥杂诗》中。本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
(2)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你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理解。
诗人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展现了诗人伟大的奉献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任务三:拓展阅读,建立“景—人—志(情)”的联系思维。
朗读丛书中的《己亥杂诗(其二十四)》,说说其与《己亥杂诗(其五)》在写景与抒情方面的异同。
异:①《己亥杂诗(其二十四)》首句抒情,其余都是在描写景物与陈述事实;《己亥杂诗(其五)》前两句在描写景物,后两句在抒情。②《己亥杂诗(其二十四)》抒发诗人对当时的科举制度的不满,讽刺统治者选拔人才极其草率、滥恶,感叹无人为了国家而重视人才培养;《己亥杂诗(其五)》则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同:两诗都展现出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两诗都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四、课堂小结
人生,就是一路的遇见。陆游遇见其乐融融、箫鼓连天的乡村,龚自珍遇见默默无语的路边花草树木,既入了眼,又入了心,也浸入了肝胆……感谢我们与他们的遇见,这遇见将为我们留下深刻的回忆。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其五)》,并用楷书默写下来。
2.完成丛书“诗中理趣”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三。
【板书设计】(共18张PPT)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读引领课
《游山西村》
《己亥杂诗(其五)》
【学习内容】
教材:《游山西村》
《己亥杂诗(其五)》
丛书:《己亥杂诗(其二十四) 》
【学习目标】
1.从重音、节拍入手,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运用对比阅读和知人论世的方法,感悟诗中蕴含的情怀和理趣。
3.分析景和情的特点,理解诗歌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建立“景—人—志(情)”的联系思维。
世界很大,但我们大多数人兜兜转转,都走不出自己的心境。走得再远,都是局促于一室之内。人的一生都要经历世事的沧桑,那么何不让心灵去旅行,让生命在旅途中回归最本真的状态?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学习《游山西村》和《己亥杂诗(其五)》两首游历诗,一边享受旅途美景,一边学习用诗的形式写游记的方法。
1.自读诗歌,疏通大意。
要求:听朗读示范音频并在书上做标记,自读诗歌,读准字音、停顿。
活动一:自读诗歌,理解诗意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陆游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结合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感情。
(1)《游山西村》描绘出怎样的景象?首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展现了何样的风土人情?
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和好客的习俗,描绘出山西农村淳朴的风土人情。
(2)《己亥杂诗(其五) 》主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写出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
写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一是离别之情,二是报国之志。
活动二:探究品析,理解写作手法
1.这两首诗都属于古代的游历诗,诗中却并没有出现“游”字。这两首诗到底是从哪些角度来表现游览的呢?
《游山西村》
——田园之旅
——天涯之旅
《己亥杂诗(其五)》
2.结合写作背景,再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读出了诗人对前途抱有希望,在山水田园中得到慰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背景资料】陆游生于两宋之交, 一生坚持抗金主张,多次遭受投降派打击, 在29-42岁期间,曾有四次被罢官经历,但爱国之志至死不渝。
陆游任隆兴府通判第二年(罢官后被启用的第二年)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遭到投降派的排挤打击,最终又被罢官归故里。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交织,此诗便于此种心情写下。
3.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你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理解。
诗人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背景资料】《己亥杂诗》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315首日记体组诗——《己亥杂诗》中。本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
4.请自由朗读本诗,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联进行品析,并说说这联对你写游记有什么启发。
参考示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首联选择的是记叙作者游山西村遇到的美事,农家酒味虽淡薄,但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村民在丰收之年,尽其所有,杀鸡宰猪,款待客人。这样的盛情无形中增添了此次游览的妙趣。
——写游记时可选择游览途中遇到的有趣的人和美妙的事来写,更有人情味和烟火气。
活动三:拓展阅读,建立“景—人—志(情)”的联系思维。
朗读丛书中的《己亥杂诗(其二十四)》,说说其与《己亥杂诗(其五)》在写景与抒情方面的异同。
《己亥杂诗(其五)》 《己亥杂诗(其二十四)》
不同 之处 内容 前两句在描写景物,后两句在抒情。 首句抒情,其余都是在描写景物与陈述事实。
思想感情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 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抒发诗人对当时的科举制度的不满,讽刺统治者选拔人才极其草率、滥恶,感叹无人为了国家而重视人才培养。
相同之处 ①两诗都展现出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 ②两诗都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参考示例:
人生,就是一路的遇见。陆游遇见其乐融融、箫鼓连天的乡村,龚自珍遇见默默无语的路边花草树木,既入了眼,又入了心,也浸入了肝胆……感谢我们与他们的遇见,这遇见将为我们留下深刻的回忆。
【课后作业】
1. 背诵《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其五)》,并用楷书默写下来。
2. 完成丛书“诗中理趣”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