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03 21:5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草方格,顾名思义是利用废弃的麦草一束束呈方格状铺在沙上,再用铁锹轧进沙中,留麦草的1/3或一半自然竖立在四边,然后将方格中心的沙子拨向四周麦草根部,使麦草牢牢地竖立在沙地上。读左图“塔里木盆地交通、城市、油气资源分布图”、右图“草方格”图,完成下面小题。
1.塔里木盆地( )
A.煤、铁资源丰富
B.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河流水源为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D.人口、城市分布在地势平坦的盆地内部
2.草方格的作用是( )
A.抑制流沙 B.保护牧草 C.涵养水源 D.增加降水
读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和草方格沙障图,回答下面小题。
3.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 )
①盆地边缘地区②河流上游地区③盆地中央④绿洲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C.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D.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
5.在西北地区经常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①改变植被类型②截留水分③改变气候类型④削减风力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读上面的塔里木盆地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山脉中,其冰雪融水难以为塔里木盆地地区提供灌溉水源的是( )
A.阿尔金山 B.天山 C.昆仑山 D.阿尔泰山
7.在该盆地中,交通线常沿盆地边缘伸展,其主要原因是( )
A.水源条件好,人口较多 B.光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
C.盆地边缘地形平坦,减少建设成本 D.盆地边缘距离较短,减少运输成本
2021年10月,和(田)若(羌)铁路全线铺轨贯通,塔里木盆地地区铁路正式“闭环”。左图为和若铁路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和若铁路依木拉克特大桥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塔里木盆地地区铁路呈环形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聚落分布 B.地形 C.水源 D.气候
9.一般桥梁多架设在江河湖海上和跨越山涧,而图中修建特大桥梁的原因可能是( )
A.预留动物迁徙通道 B.节约土地
C.风沙通道 D.减缓坡度
10.和若铁路的修建,有利于( )
①加快当地耕地资源开发,增加粮食产量②方便人员出行,加强对外联系③完善路网布局,增加了物资运输能力④缩短库尔勒出疆的路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如图示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铁路干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铁路多分布在( )
A.盆地边缘 B.沙漠腹地 C.高山峡谷 D.河流上游
12.图中铁路沿线( )
A.淡水湖多 B.气候湿热 C.气候干旱 D.黑土广布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塔里木盆地又成为西部大开发的热土。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地区居民点主要分布在( )
A.绿洲 B.沙漠 C.戈壁滩 D.油田
14.塔里木盆地是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点,下列关于西气东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缓解了东部能源紧张问题 B.减轻了东部环境污染问题
C.带动了新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D.把新疆经济优势转化为能源优势
15.为实现塔里木盆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 B.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C.利用光热资源,大面积种植热带水果 D.提高土壤肥力,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
常规能源是指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是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等。下图为我国能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对于图中能源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属于新能源 B.都属于常规能源
C.能源的地区分布不均 D.太阳能受天气影响小
17.下列关于能源利用,做法正确的是( )
A.合理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输往东部
B.核电站都会发生核泄漏事故,应该尽快取缔
C.所有能源都是取之不尽的,可以无节制使用
D.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应加大开采的力度
二、解答题
18.2022年6月,和田至若羌的铁路通车,标志着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全线建成通车。这条从和田至若羌的铁路,地处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全长约四分之三的路段穿越沙漠、戈壁,下图为和若铁路线路图及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和若铁路位于 (地形区)南部。
(2)图中南疆地区铁路线多分布在盆地边缘呈环状,其主要原因是 。
(3)和若铁路部分路段采用以桥代路形式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4)受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西北地区的显著自然环境特征是 ,因此该地区农业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只有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发展 农业。
(5)塔里木盆地内有较为丰富的天然气、石油等能源矿产,该地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大力开采能源矿产,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1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图中B为祁连山,它是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和 地区的分界。
(2)根据图②,分析东北地区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洪涝 C.干旱 D.冻害
(3)图①的传统民居反映黄土高原的气候具有 特点。
(4)根据图③判断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分布在 (“盆地边缘”或“盆地内部”)。
(5)C区域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
A.天然气 B.石油 C.铁 D.煤
20.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图”,回答问题。
(1)西气东输中“西气”主要来源于 盆地,主要通过 (运输方式)输送。
(2)西气东输工程带动了西部地区的 ;缓解了 的能源短缺。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沙漠中修路首先要解决风沙问题,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建设中总体方针为“先防后治,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
材料二西北地区示意图、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图、草方格沙障示意图和“过沙桥”示意图。
(1)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在西北地区示意图中找出一项能反映该特征的地理信息 。
(2)西北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 ,草方格固沙是治理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经验。草方格沙障是用麦秆、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的(如图),通过沙障建设,保障交通线不被风沙掩埋,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请分析草方格沙障在固沙和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方面的具体作用 。
(3)塔里木盆地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影响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和若铁路(和田至若羌)在风沙特别严重的地段,采取以桥代路的设计方案,建设了“过沙桥”,分析其作用 。
(4)塔里木盆地是我国 工程的重要源地,试分析该资源调配工程对本区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至少两条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A
【解析】1.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A错误;植被主要是荒漠,B错误;河流水源为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C正确; 人口、城市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的绿洲和河流沿岸,D错误。故选C。
2.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荒漠化严重,为了治理沙漠扩张,采取草方格固沙障,其作用主要一是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二是能截流水分,抑制流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新疆干旱区面积广大,沙漠、戈壁等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生态环境脆弱。随着经济开发力度的加大,新疆一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荒漠化等。
3.C 4.C 5.B
【解析】3.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地区,该处位于山麓地带,地势平坦,且由来自山地的冰雪融水,因此易形成绿洲,人口较多,用水量大,易导致荒漠化的发展,①④正确,C正确;河流上游地区地形崎岖,人口分布少,盆地中央气候干旱,人口分布少,均不是荒漠化发展主要地区,②③错误,ABD错误;故选C。
4.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如随着人口增加,需水量加大,是造成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C正确;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是荒漠化潜在的因素,不是近来荒漠化速度加快的决定性因素,A错误;该地区城市化进行速度慢,B错误;该地有色金属分布稀少,D错误;故选C。
5.草方格沙障是利用作物秸秆固沙的工程措施,改变地表状况增加摩擦力从而削弱风力,也可以截留水分,②④正确,B正确;草方格沙障无法改变植被类型和气候类型,①③错误,AC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风力大,流沙多,严重威胁农田、交通线,设置草方格、植红柳,降低风速,稳定流沙,防止交通线被吞没。
6.D 7.A
【解析】6.图中是新疆的塔里木盆地,新疆深居亚欧大陆内陆,离海较远,降水稀少,河流多为内流河。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灌溉,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有灌溉水源的地带,分布着众多的绿洲,绿洲是新疆的主要农业区。绿洲上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区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气温越高融水越多,因此天越旱当地居民越盼望天晴。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分布在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边缘,阿尔泰山分布于新疆的北部、难以为塔里木盆地提供水源。依据题意。故选D。
7.分析题干可知,该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新疆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在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地带,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水源条件好,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所以新疆的城市、人口和交通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带,呈环状分布。与光热丰富、地形平坦无关,边缘距离会更长,依据题意,排除BCD。故选A。
【点睛】新疆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新疆的盆地内部因蒸发强烈,地表水难以保存,沙漠、戈壁广布。
8.A 9.C 10.D
【解析】8.因为新疆位于西北内陆,降水稀少。绿洲处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而且有较充足的淡水资源,所以绿洲处农业较发达,人口密集,大多数城市主要分布在绿洲处,交通线为穿过更多的城市,呈环形分布,A正确。地形、水源是间接原因,并不是主要原因,BC错误。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与环状铁路的原因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
9.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风沙严重,为防止沙漠掩埋交通路线,修建特大桥梁,C正确。当地气候干燥,野生动物较少,A错误。在沙漠地区,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节约土地,在耕地面积紧缺的东部地区以桥代路可能是为了节约用地,B错误。沙漠地区,地形平坦,不需要以桥代路减缓坡度,D错误。故选C。
10.和若铁路的修建,有利于完善交通运输网,缩短和田地区群众出行距离,加强与外界文化、信息、物资交流,成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②③符合题意,D正确;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脱贫致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南疆地区经济繁荣;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社会稳定。铁路修建与耕地面积无关,①不符合题意。库尔勒就在南疆的边缘处,出疆距离未变,④不符合题意。ABC错误,故选D。
【点睛】若和铁路,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一条连接若羌县与和田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中国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西部地区重要区域路网干线,是新疆南疆地区沟通西北、西南地区的便捷运输通道
11.A 12.C
【解析】11.新疆气候干旱,但在天山山麓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地带,依靠丰富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新疆的城市、人口和铁路等交通线主要分布在这里,A正确;而沙漠腹地、高山峡谷和河流上游铁路分布较少,BCD错误,故选A。
12.由于新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故图中铁路沿线气候较为干旱,C正确,B错误;由于新疆为我国内流区,故铁路沿线附近的湖泊多为咸水湖,且湖泊数量较少,A错误;黑土广布是我国东北地区的自然特征,D错误。故选C。
【点睛】塔里木盆地之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极为稀少,在塔里木盆地边缘地带,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所以绿洲农业相对发达;另外沙漠地下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13.A 14.D 15.A
【解析】13.读图可得,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居民点主要分布在绿洲上,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4.西气东输工程可以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的问题,A正确;减轻了东部环境污染问题,B正确;带动了新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C正确;把新疆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D错误。故选D。
15.为实现塔里木盆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A正确;水资源短缺,不能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B错误;这里是温带,不能大面积种植热带水果,C错误;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不能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D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西北地区深居亚欧大陆内陆,离海较远,降水稀少,河流多为内流河.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灌溉,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有灌溉水源的地带,分布着众多的绿洲,绿洲是新疆的主要农业区。
16.C 17.A
【解析】16.读材料可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属于常规能源, 新能源是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等。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既有常规能源,又有新能源,AB错误;读图可知,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C正确;太阳能受天气影响大,D错误。故选C。
17.我国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通过西气东输工程,运往我国东部地区,不但发挥了西部资源的优势,带动经济的发展,也缓解了东部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调整了能源结构,A正确;核电站虽然会发生核泄漏造成环境污染,但它产生的能量巨大,无污染,我们不能因此取缔它,要合理利用,必须加强安全措施,具备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的能力,B错误;对于煤、铁、石油等非可再生能源,我们要节约和珍惜,对于可再生能源,我们要保护和培育,使其持续利用下去,C错误;石油、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要适度开采,D错误。故选A。
【点睛】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18.(1)塔里木盆地
(2)城市、人口分布在盆地边缘
(3)防风沙掩埋路基
(4) 干旱 绿洲
(5)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
【分析】本大题以新疆图及和若铁路图为材料,共设置五道小题,涉及和若铁路所在的地形区、以桥代路的原因;南疆铁路分布的特点及原因、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农业、西部的开发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和若铁路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南部,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2)由图可知,新疆地势特征是三山夹两盆,南疆地区为塔里木盆地,故铁路线多分布在盆地边缘呈环状,其主要原因是盆地边缘的绿洲上,高山冰雪融水多,有较为丰富的水源,城镇人口较密集。
(3)和若铁路位于塔里木盆地,气候极端干旱,多风沙,防止沙土掩埋铁路,因此和若铁路部分路段采用以桥代路形式。
(4)读图可知,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山脉的阻挡,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影响,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水资源不足影响该地农业发展,只有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发展绿洲农业。
(5)塔里木盆地内有较为丰富的天然气、石油等能源矿产,该地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大力开采能源矿产,对当地的影响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为政府提供财政收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对东部的影响是缓解东部的能源紧缺问题等。
19.(1) 秦岭 青藏
(2)D
(3)降水少
(4)盆地边缘
(5)D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图为材料,共设置五道小题,涉及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的界线、东北的自然灾害、黄土高原的气候、西北地区能源、人口的分布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A山脉为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南方北方的界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一月0℃等温线;B为祁连山,它是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界线。
(2)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风寒冷而漫长,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冻害,D正确。台风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洪涝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干旱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平原、西北地区,ABC错误。故选D。
(3)①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这种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少,比较干燥,适宜开凿窑洞。因此窑洞反映黄土高原的气候具有降水少的特点。
(4)读图可知,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分布具有沿绿洲或盆地边缘或山麓或沿河流分布特点。其原因是该地气候干旱,盆地边缘有高山冰雪融水。
(5)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图示中的C区域位于北方的黄土高原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1) 塔里木 管道
(2) 经济发展/相关产业的发展 东部地区
【分析】本大题以西气东输路线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西气东输经过的地形区、西气东输的意义、西气东输运输方式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指示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地理知识素养。
【详解】(1)从图中看出,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的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故“西气”主要来自塔里木盆地,起点为轮南油气田;主要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终点为上海。
(2)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的状况;天然气是清洁能源,有利于改善东部大气环境;同时增加西部财政收入,带动西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并且增加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
21.(1) 干旱 沙漠广布,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400mm以下等
(2) 荒漠化 减弱风力,截留水分
(3) 水源 防止风沙掩埋铁路
(4) 西气东输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政收入,增加就业等
【分析】本题以四幅西北地区的地图和图片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灌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考查对这些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详解】(1)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全年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西北地区大部分处于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在极端缺水的环境下,绝大多数植物难以生长,所以地表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
(2)西北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严重。草方格沙障是用干的麦草、稻草、芦苇等扎成方格形状固定于沙中,并在方格中播撒固沙植物的种子,用来防风固沙、 涵养水分的一种治沙方法。草方格沙障在固沙和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方面具有减弱风力,截留水分的作用。
(3)塔里木盆地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影响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源,和若铁路(和田至若羌)在风沙特别严重的地段,采取以桥代路的设计方案,建设了“过沙桥”,可以使风沙顺利从桥下经过,减少沙土堆积,防止沙土掩埋铁轨,影响行车安全。
(4)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源地,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的轮南,东到上海。对本区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政收入,增加就业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