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课时作业 10.2 认识浮力(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课时作业 10.2 认识浮力(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04 08:5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2 认识浮力
【基础作业】
知识点一 认识浮力
1.下列情境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的是 ( )
A.遨游太空的卫星
B.空中上升的气球
C.海中航行的轮船
D.水中下沉的石块
2.小朋友牵着气球在公园内游玩,气球所受浮力的方向正确的是 ( )
A.    B.
C.    D.
3.如图所示,将木球浸入装有盐水的杯子中,木球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 )
A.地球 B.木球 C.盐水 D.杯子
知识点二 浮力产生的原因
4.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给我们做了“乒乓球在水中浮力消失”的实验,对这个现象最准确的解释是 ( )
A.太空中失重状态下,排开的水所受重力为零,浮力消失
B.乒乓球没有排开水,水对球没有浮力
C.太空中失重状态下,水的密度小到零
D.乒乓球的质量为零,所受的重力为零
5.一个悬挂在水中的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4 N,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2 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A.8 N B.4 N
C.12 N D.16 N
6.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向下的压力30 N,半球受到水施加的浮力为80 N,则半球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 ( )
A.50 N B.30 N
C.110 N D.80 N
7.如图所示,A和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和D是容器本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在往容器中注入一些水,四个物体静止后位置如图所示,则没有受到浮力的是( )
A.物体A B.物体B
C.C部分 D.D部分
知识点三 测量浮力
8.小芳同学将一块重4.2 N实心铁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手持弹簧测力计将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物体所受浮力为 N。
【能力拓展】
9.一均匀的长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如图所示。已知它的底面积为S,上表面所处深度为h1,下表面所处深度为h2,长方体下表面所受到液体的压力表达式为 ,浮力表达式为 ,侧面所受合力为 N。(液体密度ρ液和g为已知量)
10.取一个瓶子,去掉其底部,把一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内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如图甲。用手指堵住瓶口,乒乓球上浮起来,如图乙、丙。乒乓球不上浮的原因:乒乓球上表面 水对它的压强,下表面 (以上两空选填“受到”或“不受”)水对它的压强。乒乓球上浮的原因:水对乒乓球上表面的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对乒乓球下表面的压强。
11.图甲是一个上下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在上、下开口处分别蒙上了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膜,将此装置竖直置于图乙的水中静止。
(1)通过观察 (选填“上”或“下”)面橡皮膜的形变可知,液体内部存在向上的压强。
(2)此情景中支持浮力产生原因的现象是 。
12.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处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缓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g=9.8 N/kg)
液面到金属 块底部的距 离h/cm 0 1 2 3 4 5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N — 6.25 5.75 5.25 4.75 4.75
(1)当液面到金属块底部的距离为6 cm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金属块的质量为 kg。
(3)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前,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金属块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式为F= 。
13.研究浮力的实验中:
(1)测量浸没在水中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的步骤如图:
①用细线把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1所示,测出该物体所受的重力G= 。
②把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2所示。通过计算可知该物体所受浮力F浮= 。
(2)按上述方法测定4个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体积均为100 cm3的石块、铝块、铁块、铜块
石块1 石块2 石块3 石块4
物体所受 重力G/N 2.0 2.7 7.9 8.9
物体所受 浮力F浮/N 1.0 1.0 1.0 1.0
①为了研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根据表一数据,在以G为横坐标、F浮为纵坐标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
②假如将体积为100 cm3的铅块浸没在水中,它将受到的浮力为 。
参考答案
基础作业
1.A 2.C 3.C 4.A 5.A 6.C 7.C
8.3.8 0.4
素养作业
9.ρ液gh2S ρ液g(h2-h1)S 0
10.受到 不受 小于
11.(1)下
(2)下方橡皮膜的形变程度大于上方橡皮膜的形变程度
12.(1)4.75
(2)0.69
(3)6.75-0.5h
13.(1)①0.6 N
②0.5 N
(2)①
②1 N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