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三大改造》
教学目标
1.借助图片了解三大改造的背景,知道社会主义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政策、三大改造的意义与实质,增强对图片史料的提取、分析与加工能力。 2.通过议题研究,在小组讨论、探究合作的过程中,掌握多元史料分析互证的策略技巧,化繁为简,注重对关键内容的深度挖掘与逻辑提炼,增强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提升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这一具体历史境遇的感悟体认。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三大改造的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政策。 2.三大改造的意义。 教学难点: 1.三大改造的实质。 2. 三大改造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以图寻迹——初识改造背景 以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领域的图片为媒介,通过读图、解图,让学生认识到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存在的相关问题: 土地改革后,分散经营的个体农户缺少农具,难以抵御自然灾害,部分地区出现卖田、荒田、高利贷现象。 个体手工作坊,资金少、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不少经营举步维艰。 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资本家凭什么还能继续剥削工人。甚至还有部分资本家投机倒把、违法乱纪,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以视频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总路线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顺势引出一化三改造,通过“一化三改造”思维导图的呈现,让学生认识到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现状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需要进行生产关系的变革,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形成对三大改造背景的直观认识,让学生了解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各个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工业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形成了三大改造的背景支撑因素,进一步引发引发探究解决对应问题的具体内容。采用学生喜欢的图说模式,展开内容利于学生直观,为引入深度学习做好铺垫。 二、以图议理—辨识改造路径 在主体知识内容的展开过程中,充分利用图标、思维导图、程序图、图片等多样态“图形”,以图为主、辅之以文,通过读图探题、展题,助力于学生自主学习。 知识板块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探题,初步探究农民参加合作社的态度与心情,写出关键词,小组适当交流讨论,探究这种态度和心情出现的可能原因。 学生:思考与回答议题1:从图片中,你能看出农民参加合作社态度与心情如何?讨论一下,农民这种态度和心情出现的可能原因? 学生以浙江松阳县农业合作化的过程图为参照,分析农业合作化的形式与过程、原则与完成时间,对其农业改造的实质形成初步认识。在过程中采取农户自愿参加、树立典型示范等恰当的策略,最终建立起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生产合作社,实现了农业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可以说,正是由于坚持自愿互利、典型示范的改造原则,才减少了阻力,调动了农民参加合作社的积极性。 老师:多媒体展示农业改造前后对比图片,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化运动是农业生产发生的巨大变化,通过图片的类比直观,让学生思考简明概述变化。(呈现相关图表与图片,并注重引导学生从图片中提出关键信息,允许学生之间适当讨论交流) 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尝试回答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教师总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农业生产由分到合、由私到公的转变,实质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由农民私向集体所有(公有制)的转变,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手工业行业也掀起了一场合作化运动。随后教师呈现与总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内容。 设计意图:图文融合,图中有文、文中有图,通过对过程图、思维导图等文字信息的深入分析,形成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路径及其影响的具体认识,通过对史料的分析解读,结合教材自主梳理,掌握方法,让学生在议题的引导下,学会对关键信息的提取与概括,自主解决问题。 知识板块二:公私合营 教师:在前面我们提到过一个疑问,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为什么资本家还能剥削工人?的确,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处理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请同学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资本主义的论述,思考探究我们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否可以效仿苏联予以直接没收。结合课本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思考与探索议题2:有人主张对于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否可以效仿苏联予以直接没收。结合课本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注重不同观点之间的交流与交锋。 教师:展示民族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两面性,民族工商业者不同于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在华资本。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唯利是图、剥削工人,甚至违法乱纪具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长期同共产党保持统一战线,愿意为新中国建设服务,有利于国计民生。建国初,我们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资本,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经济势力,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对于民族资本主义我们则需要扬长避短,发挥其积极因素、客服其消极因素,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转型。引导学生认识体认需要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需要坚持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学生:结合李维汉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内容,探究议题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光明大道”是什么?对其进行改造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呈现红色资本家、改造后工商业品牌传承等图片内容,梳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亮点与创举,重点对和平赎买的内涵、公私合营过程进行分析。 教师: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家通过图片可以看出,各界代表向毛主席报喜,并举行了欢庆活动。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课本为什么将三大改造的完成作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标志,这背后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与完成议题4:三大改造的完成作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标志的依据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教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特征规定是公有制,按劳分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通过图表我们也可以看出,三大改造实现了农业、手工业私人所有向集体所有、资本主义工商业私人所有向国家所有的具体转变。而集体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都属于公有制。也就是说三大改造实质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正是这一原因,我们将三大改造的完成作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三大改造的完成后,中国社会性质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直观引发思考,结合不同层次类型的4个议题讨论,逐渐展开,以图议理,理解关键问题,既考察了学生对史料的阅读与核心信息提取能力,又节约了课堂时间,提升课堂实效,让学生在史料的阅读中形成论断认知。 三、以图启今——明识改造镜鉴 学生: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思考:在推进三大改造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又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启示,请同学们画一幅简单的思维导图,尝试以图说的形式描述启示内容。 教师: 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认识消灭私有制,又恢复私有制背后的依据。通过毛泽东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方面的论断,引导学生从三改造的过程中获得相关启示。最后对本课内容进行知识总结。 延伸拓展:请同学们根据中国市值20强公司十年变迁图,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所感所悟,尝试将感悟“画出来”。 设计意图:启今是历史学习的重要任务,通过学生手绘思维导图的过程强化学生理性思考,从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之中提炼相关镜鉴信息。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即可强化对本课的梳理和历史逻辑的体悟,更利于形成学生对方法的迁移应用,让学生掌握历史评价的正确方法,应用于课后拓展性任务的学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