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07 10:3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03
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眀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石是在自然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
A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喷出岩
侵入岩
1.岩浆岩: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分类:由于岩浆侵入或喷出,将岩浆岩分为侵入岩(花岗岩)和喷出岩(玄武岩)两种类型。
成因: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又称火山岩,玄武岩是最常见的火山岩,一般形成高原、台地。
特点:冷却时间短,成岩时间短,岩石一般质地松软。 矿物结晶颗粒较小,有流纹、气孔
常见岩石: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①玄武岩(岩浆岩·喷出岩)
成因: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岩石圈上部,冷却凝固变硬形成。许多山脉的核心部分都是花岗岩。
特点:缓慢冷却,成岩时间长,岩石一般质地严密、硬度高,矿物结晶颗粒较大。
常见岩石:花岗岩
②花岗岩(岩浆岩·侵入岩)
2.沉积岩
说明的沉积岩形成过程。
裸露地表岩石
碎屑物质
沉积岩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压实 固结成岩
(1)特点:
具有层理构造,一般上新下老
常含有化石
(2)分类:按颗粒大小可分为砾岩、砂岩、页岩等
有些沉积岩是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如石灰岩。大陆地表出露的岩石约75%都是沉积岩。我国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属于典型的石灰岩岩石
砾岩
砂岩
页岩
石灰岩
2.沉积岩
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CO3易被溶蚀,故在石灰岩地区多形成石林和溶洞,称为喀斯特地貌。
3.变质岩: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变质岩。
特点:具有片理构造。
常见岩石:大理岩、板岩、片麻岩、石英岩。
▋内力作用表现--课堂思考
有人认为岩浆岩是“浴火而生”的岩石,沉积岩是沉积物经压实、固结而来的岩石,变质岩是由老变新的产物
也有人认为一类岩石是由另一类岩石转化而来的
你怎么理解这两种说法?
大理岩
石灰岩
花岗岩
片麻岩
砂岩
石英岩
板岩
页岩
变质岩的前世今生
我本是灰头土脸的石灰岩,
终有一天为你变成一块精致的大理石。
岩浆岩
只能由岩浆直接生成
如花岗岩(侵入岩)和玄武岩(喷出岩)
侵入岩坚硬致密,喷出岩有气泡
沉积岩
外力作用生成,如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有明显层理,可能含有化石
变质岩
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生成
如大理岩(石灰岩转化)、板岩(页岩转化) 、片麻岩(花岗岩转化) 、石英岩(砂岩转化)
三大类岩石-小结
注:除了玄武岩外所有的岩石都在地下形成,为什么我们能看到大自然有这么多形态各异的岩石?
在地下形成的岩石因为地壳运动抬升或其他原因出露,受到外力作用影响而形成形态各异的岩石
花岗岩--妙笔生花
花岗岩--石猴探海
沉积岩--神女峰
冷却 凝固
岩浆或熔岩冷却凝固后,就形成了岩浆岩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风化和侵蚀的产物被搬运并沉积下来
沉积物被压实,固结形成沉积岩
压实
固结
变质作用
高温高压
当沉积岩深埋于地壳中时,热量和压力(应力)使它发生变质
熔化
岩石在地表以下的深处熔化,形成岩浆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
熔化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熔岩
喷出岩
沉积岩
变质岩
沉积物
侵入岩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4.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
①塑造地表形态。
②形成丰富的矿产资源
③实现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
技巧:
1.读准图中箭头的指向
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1)岩浆:三进一出。
(2)岩浆岩:一进三出,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不能形成别的岩石;
(3)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
?
小结
2.把握图中每个箭头代表的含义
(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
(2)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
(3)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压实、固结作用。
(4)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
软流层
岩浆
喷出岩
侵入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地壳抬升
侵蚀、搬运
沉积、固结成岩
变质作用
岩浆活动
风化
变质作用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地质过程小结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能够表示冷却、凝固的箭头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与箭头④所示的地质作用相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⑤
A
C
课堂练习
1. 南岭的形成主要是( )
A. 南北方向挤压,地壳隆起成山 B. 东西板块碰撞,地壳褶皱成山
C. 地壳岩层断裂,岩块相对上升 D. 地壳水平位移,岩浆上涌成山
A
2. 将南岭分成五条互不连属的山岭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冰川的侵蚀搬运 B. 风力的风化侵蚀
C. 流水的侵蚀搬运 D. 地壳的多次沉降
C
[解析] 南岭形成后,由于当地降水丰富,在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多个互不连属的山岭,C正确;南岭海拔不高,所处地区纬度较低,无冰川发育,A错误;南岭所在地区属于湿润地区,以流水侵蚀为主,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B错误;地壳沉降属内力作用,D错误。故选C。
[2021山东枣庄高二期中] 南岭由五条山岭组成,故又称“五岭”,经过多次的造山运动,显得支离破碎,总体呈东西走向。如下图示意南岭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 )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C
课堂练习
[2020天津,4—5,6分] 下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1. 形成图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 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
B. 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
C. 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
D. 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
[解析] 由景观图可以看出该地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岩;广东省降水丰富,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山体陡峻,存在垂直裂隙,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这一特殊地貌。该处地貌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多“顶平、身陡、麓缓”的红层砂岩山体。
2. 导致图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的最直接
的内力作用形式是( )
A. 垂直抬升 B. 水平拉张 C. 水平挤压 D. 岩浆喷发
[解析] 该地岩层为沉积岩层,并非岩浆活动形成,排除D;岩层平直,说明并未经过内力的拉张和挤压作用,排除B、C;该景观岩层应为成岩后受垂直抬升作用而出露地表,故选A。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重熔作用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固结成岩
岩石圈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使地表起伏趋于平缓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