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字明允,自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
作者简介
苏洵
(1009-1066)
除秦之外韩魏楚燕赵齐六国
六国论
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①政论,发表作者对于当时政治的见解和主张;
②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
国
论
六国
论
战国形势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当时的北宋王朝,正处于和战国时六国相似的处境,面临契丹和西夏的威胁。国内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辽和西夏上贡大量银两以及商品。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辽、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订正字音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提出中心论点
分析问题,展开论证
解决问题,收束全文
研读第二段: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研读——第一段
而:连词,表因果关系
亏:亏损
道:道理,原因
或:不定代词,有人
互丧:相继灭亡
率:全都,一概
兵:武器
利:锋利
善:好
弊:弊端
以:因为
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
完:形—动,保持完整
在苏洵看来,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什么?(中心论点)
提出中心论点以及分论点,总领全文,提挈下文议论。
为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整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中心论点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研读——第二段
以:用、凭
则:就
邑:小城镇
城:大城池
所得:(因受六国贿赂)得到的土地
其实:前者的实际数量。(古今异义)
所亡:(因贿赂秦国)丢失的土地
所大欲:最想要得到的
所大患:最担心的
固:本来
通过对比论证“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原因不在战,也就是在于赂。
这里存在两组对比,你能找出来吗?
诸侯:贿赂所失>战败所失
秦:受贿所得>战胜所得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研读——第二段
思:回想
厥:代词,他们的
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祖父:古今异义,祖辈和父辈
暴:通“曝”,暴露,冒着
以:相当于“而”,表结果,“才”
举:拿
然后:古今异义,这以后
寝:休息,睡觉
这里也有两组对比,你找到了吗?
祖辈得之难
子孙献之易
一夕安寝
秦兵又至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研读——第二段
然则:这样以来,那么……
厌:通“餍”,这里指满足
奉:献,送
弥、愈:更加
判:确定,断定
至于:由上文引出下文结果,“以致于”
颠覆:灭亡
宜然:应当这样
以:拿,介词
事:侍奉,动词
得:得当,适宜
这里还有两组对比,你再来挑战一下?
土地有限
秦欲无厌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贿赂所失多
战胜所得少
战败所失少
受赂所得多
祖辈得之难
土地有限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
秦国
本段的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哪句话?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子孙献之易
秦欲无厌
对比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比喻 引用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研读——第三段
继:随着、跟随
迁灭:灭亡
与:亲附、亲近
既:已经
免:幸免
义:坚持正义。
名--动
斯:这
始:才
速:招致
而:连词,表并列关系
再:两次。古今异义。
却:使动用法,
使……退却
洎:及,等到
为:成为
终:坚持到底
革灭:消灭
殆:几乎,差不多
智力:古今异义,智谋和力量
诚:确实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研读——第三段
向使:假使
附:亲附,依附
犹:尚且
数、理:天数,命运(互文:胜负存亡的命运)
或:或许
量:衡量、判断
作者认为齐、燕、赵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诸侯国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印证第1段哪句话
齐国
燕国 赵国 与嬴而不助五国
以荆卿为计
牧以谗诛
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本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举例论证
假设论证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研读——第四五段
以:用
封:封赏
事:侍奉
礼:礼待,名作动
为……所:被
劫:胁迫
日、月:名--状,
一天天, 一月月
为1:治理
为2:被
夫:句首发语词
势1:势力
可以:可以凭借
势2:形势
苟:如果
以:凭借
下:降低身份
故事:古今异义,旧事
是:这
第四段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假设论证
论证方法:
结构作用:
主要内容:
承上启下,由“谈古”到“论今”
为六国“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的结局而叹惜。
“论今”: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卒章显志
六国
秦国
北宋
诸侯
天下之大
从六国破亡
在六国下矣
借古
讽今
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总结写作艺术:议论文的典范
第一段
弊在赂秦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引用论证
举例论证
假设论证
(第二段)
借古
总 分
赂秦
力亏
(第三段)
不赂者以赂者丧
第四段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递进)
讽今
第五段
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过渡
六
国
论
本文着重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批评北宋对契丹、西夏的袭扰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苏洵希望北宋统治者以六国为鉴,不能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
全文翻译参考:
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向秦国割地求和。向秦国剖地求和,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向秦国制地求和吗?回答说:不向秦国割地求和的国家由于向秦国制地求和的国家而灭亡。因为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向秦国割地求和啊。
秦国除用攻战获取土地之外,(还收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得到邑镇,大的就得到城市。把秦国通过割让而获得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这实际上多达百倍:把六国因割让而丧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丢失的土地比较,这实际上也多达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忧患,的确就不在战争了。想想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拿它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然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待起来一看四方边境,秦国的军队又到了。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之时,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判然分明了。六国终于灭亡,是理所当然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不曾向秦国割地求和,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燕国与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向秦国割地求和。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的功效。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为受谗谤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才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抵抗都不能坚持到底啊。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危,战败而亡,实在是不得己的。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情他们的国土,齐人不茶附条国,燕国的刺容不动身赴秦,赵国的良将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应当能够与秦国相较量,或许还不易估量。
唉!如果六国用割让给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待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喉咙了。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削弱,月月割地,而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敌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向秦国割地求和而战胜它的形势。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自降身份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作业本答案:
六国论
1. (1)担心(2)决定,确定(3)相继灭亡(4)招致(5)天数 命运(6)较量
2. (1) 暴,同“曝”(2)厌,同“餍”,满足(3)当,同“倘”,如果
3.(1)不利:不锋利(2)其实:它的实际情况(3)祖父:祖辈、父辈(4)然后:这样以后(5)至于:到了 …的结局(6)故事:旧事(7)可以:可以用(8)智力:智慧和力量(9)不行:不前往
4.(1)援,动词作名词,援助(2)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3)攻取,动词作名词,攻占的方法(4)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5)理,名词作状语,按道理(6)义,名问作劲间,坚持道义(7)却,使动用法,使 …退却(8)事、礼,名词作动词,侍奉,礼待(9)日、月,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10)下,名词作动词,降低身份
5.(1) 判断句(2)判断句 (3)判断句(4)状语后置句(5)被动句(6)被动句(7)被动句(8)状语后置句 (9)定语后置句(10)宾语前置句(11)省略句(12)省略句
作业本答案:
6.C(厌:同“餍”,满足。)
7.D(A. 介词,因为/介词,把,用。B.代词,代指土地/助词,的。C. 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却。D.均为介词,和。)
8. A(A项为被动句,其余是判断句。)
9.C(合纵连横不是范雎提出的。)
10.C(“语言华美夸张”错,应该是“语言朴素简劲”。)
11. BEG
12.(1)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关键词:泊、以、终。)(2)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形势吗!(关键词:障、而、岂。式:状语后置、反间句。)
13. 同:两篇文章都批评韩、魏“赂秦而力亏”,导致灭亡。异:苏洵认为韩、魏“赂秦”的主要原因是子孙对自己的土地不够珍惜;苏辙认为韩、魏“赂秦”的主要原因是其他国家没有支援韩、魏两国,使其只能依附秦国。
作业本答案:
【参考译文】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候,凭着秦国五倍的土地,十倍的军队,金心全力向西效打坊山西边面权干里的秦园,都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做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形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乔、楚、蒸、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坑上;请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服的疾满一样;拜、魏兩国阳碍了泰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诗侯图,所以全天下结那有要的地区,再没有你里比得上外、魏雨国了。从前泡雕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玮国;商鞅被泰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玫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花眼波认为这退念人此感的。既然这样,那么本国忌样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玫打别国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韩、魏就从后面偷袭,这是危险的方法啊。可是当秦国去玫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沟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形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档像虎狼一般强横的泰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系国呢?拜,魏一旦屈眼而归向茶园,从此以后泰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们的祸害。
14.(1)示例:韩、魏、楚每年都给秦送粮送币,割让土地,力量当然受损;力量变小,在强者面前只能俯首称臣,这是自然之理,不需要明说。你认为齐、燕、赵没有辅助好韩、魏去共同抵御秦国,问题是韩国、魏国没有抵御之决心,即便齐、燕、赵再怎么帮助他们,这两个国家始终是扶不起的阿斗啊。
(2)示例:你说六国因赂秦而力亏,可是你后文也没有说哪个国家因力亏而灭亡啊。你还说韩、魏、楚三国赂秦,“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没战,又怎能知道是力亏所致呢?另外,齐、燕、赵三国没有赂秦,就不会力亏,照此道理,没有力亏,不需要别国援助也应有与秦一战的力量,怎么就因杀了一个李牧,整个国家就灭亡了呢?